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回到了清朝 > 第九章 白云观祭奠遇明师

我回到了清朝 第九章 白云观祭奠遇明师

作者:hanbingm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30 来源:笔趣阁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已经一年了,和关海山练武,我有了不错的进步,已经不是百战百败了。呵呵,起码二十会能赢一回,如果现在让我和绵宁那小子打,估计就是赢不了,也能摔他七八个跟头。不过现在我全没有当时的那一点小孩义气。见识了关海山的神奇功夫,总想找一位明师学习高深的武艺,打遍天下无敌手!呵呵。

逛白云观吃江米藕

正月十九日,为“燕九节”。“燕九”又名“烟九”、“淹九”、“宴邱”、“阉邱”……,其名甚多。古籍陈编,各有说法。

金代道士丘处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世称“长春真人”。他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因而被其道徒所神化,编造出种种“灵迹”传说,说得神乎其神。正月十九日,恰好是丘处机的生日,由于有“酒席祭祀丘处机”之说,所以称为“阉邱”或“宴邱”。“丘”与“九”之声,系属一平一仄,而北方人对声韵从不讲求,往往就把其音相近者,混同起来。于是“宴邱”“燕九”其说不一的称法,越来越多,各圆其说,各释其义,弄得人们莫名其妙。其实,无不外源于丘处机的生日和其死后的传说而已。

丘处机“羽化”于白云观,故其观名声大起,再加上道徒们对丘的“神”而“化”之,说他每逢正月十八日便下临人世,或化为缙绅,或化为乞丐;或变成老妪,或变成童禾犀,唯有缘者能遇之,这样一来,白云观就更加热闹了。故《京华chun梦录》才有厥名“燕邱会”,与元旦之厂甸,上元之观灯,同称“上林盛举”之说。最妙的是,这种神化的传说,被一首竹枝词给揭穿了。那词是:“绕过元宵未数天,白云观里会神仙。沿途多少真人降,个个真人只要钱!”(见《京都竹枝词》)道士们弄虚作假,乘机敛钱,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就有那么许多“善男信女”风尘仆仆,虔诚地来凑热闹,这只能归之于“不冤不乐”四字罢了。

白云观最热闹的日子,无非是十八、十九两天,王府对十八这天的“会神仙”,从不参与;而对“燕九节”,却非参加不可。所以才有一些不为人所详知的活动。十九这天,阖府主要成员都前往白云观焚香膜拜。这也是灯节过后的一件大事。它和《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描写贾府去清虚观打醮的活动类似。我家所乘的都是自用的马车,约七、八辆,太监、随侍等人则骑马跟随,浩浩荡荡,令人侧目。兴师动众。

马车一出府门,便从窗内向外撒钱(铜板),一直撒到胡同口外。这是王府内眷于新正第一次出门的惯例。名日“散灾”。其实,诸灾百病并不能因之祛除。而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们捡些铜钱买些糖豆、玩具,各得其乐,倒也无可厚非。

人马到达白云观后,先不拜神,也不逛庙,直往星神殿东北角院落里的客堂落座,观里的住持急忙上前拜见。这时,太监捧上一个黄纸封套递给住持,内装白银五十,作为香资,年年如此。中午,由白云观招待午餐,备有一席精致的素菜。席间最好吃的是“江米藕”。这种江米藕,那紫红的藕节,每一孔里填满晶晶莹莹的雪白江米珠,切得整整齐齐,上面满撒雪糖,复浇桂花香蜜,其上还有一些山楂糕细丝,称得上色香味俱全,堪称绝品。只要一看,就能使人增添食欲。吃了还想吃。

饭后稍事休息,由道士陪往东边的法堂去观看“放堂”仪式。

“放堂”是“乐善好施”之举,每年多半是由同仁堂乐家出资主办。白云观有道士二、三百人,每逢“燕九节”全体到齐,只多不少(可能还有冒充的),每人带着一只大碗和一双筷子,依次鱼贯入堂。法堂内设摆条桌板凳,方便道士依次就坐。法堂中央放置方型法座。众道士落座告毕,仪式开始,法堂香烟缭绕,蜡烛高烧。白云观住持披法衣,执如意,高踞上坐,口中念念有词。继而,由大祭道士抬来大批馒头。每个馒头重约一斤以上;接着又抬进来一桶一桶的香油炖白菜。于是,开始“放堂”。每个道士依次前行领取馒头,一人一个。众道士在法堂内只能喝汤吃菜,而不得吃食所领份额馒头。约十多分钟,“放堂”结束,终年不得饱食白面的道士们,人人喜出望外,回归寮房。这一义举,故使乐家声誉遍及京城。

在白云观的西墙外,有一条一脚宽的土路,两旁搭起看台,上盖苇席,中有桌凳,桌上备有茶具。此处乃一年一度的竞技场地。看台为两层,上层专设妇女座席,下层皆为男人座席。上看台不用买门票,只需付高价茶钱。跑马,马为高头骏马,鞍马鲜明,马尾装饰各色彩带。忄票悍的骏马,翻飞的马蹄,风姿翩翩的骑者,伴随着看台上声声喝采,扬扬得意。参与者多为公子王孙和内务府的达官显贵。我对这个不感兴趣除了那美味的江米藕。

照例要在白云观借宿一晚,沾染一下仙气,结果,因为江米藕吃的太多的缘故,让我遇到了一个在我的生命里zhan有奇特地位的人,在我以后每次大展神威,创造一个一个的奇迹,完成一些在当时看来不可思意的事情,甚至连天才的我都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面对朋友,亲人,部下,敌人,情人那一双钦佩,惊讶,惊喜,怀疑的目光时候,我每每无地自容,就扔出一个万事万灵的挡箭牌。“恩,恩,我之所以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是因为,我那伟大的、英明的、博学的....(此处省略人世间赞美的词语5000个!)师父教导的缘故,对对这个什么,造炮是他发明的,那个什么(诸位大大可以吧,1800年以后人类的各种知识,技术,战术列举一下)也是他发明的。对、对,我的师傅就是这么的伟大!

不过,现在我要拜师还有一点小小的困难。

一大清早,我因为吃的太多的缘故,早早的起来解决问题,结果七转八转才找到厕所。等痛快完了,一路哼着小曲往回走,却看见一个老头在那里作早操,不好意思,是练拳。

看他大约有50多岁的年纪,佝偻的身躯,花白的山羊胡子,身上穿着一身破旧的灰色道袍,脸上,眼睛都灰朦朦的,没有一点亮色。打的那太极拳软呼呼,轻飘飘的,没有什么美感,浑身上下,除了那两双白布袜子洗的还算干净以外,没有一点让人顺眼的地方。埃,你说,同样是寻仙求道的修行人,看看人家那个白云观的什么,什么虚道长,雪白的胡子,雪白的眉毛,紫红的脸膛,一脸的仙气。看看你修的,知道的说你是道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哪儿要饭呢!

我一边看他练太极拳,一边不停的叹息,忽然想到;太极拳?,好像是那个《偷拳》里杨露缠扬名立万后才出的名,那起码是50是年以后了吧,这个时候估计没有几个人是练习太极拳来健身的吧?,难道是一个高手?

是不是高手,看我伸伸手,哼哼,你既然敢在我面前耍这软绵绵的大刀,就不要怪我不客气。我悄悄的靠近这老头,就伸手搭他的肩头,要给他来一个我最得意的绊子,楼肩勾脚,经过一年的练习,现在我的力气颇大,只要让我勾上铁定摔他一下,好在我的心地还算善良,看在他一把年纪的份上,没用全力。

结果,“啪”的一声,我四角朝天的躺的地上,足足飞出去了三丈多远。

“哼!看在你没用全力的份上,饶了你这一次,要不然,我非废了你的手脚!”

我躺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傻乎乎的,放心,我不是被摔傻了,也不是被老头骂傻了,我准确的第六感告诉我,今天我捡到宝了,这老头八成是一个高手,我是高兴傻了。

回到府里,急忙找到关师傅,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他,又详细的描述了动手时候的情况和我的感受。经过他的一番仔细推敲,关海平肯定的告诉我,我遇到的是一个在武林里也很少见的内家高手!

内家高手!内功!点穴!,哈哈,老头我来了,我一定要拜你为师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