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回到了清朝 > 第十六章 金钱和美女 2)

我回到了清朝 第十六章 金钱和美女 2)

作者:hanbingm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30 来源:笔趣阁

王大富又说:“王爷这次的创举,让业内的同仁都十分的惊讶。这不,几位商界的领袖都要给您请安那!不知王爷有没有兴趣见见他们!”

有,怎么没有,我早就想要见识见识这几位十八世纪的银行家了,说不定以后我还需要经常的向他们借钱,所以现在要早早的打好关系。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开银行的可不是谁都能见到的!就是请他们吃个饭,也要派上几个月的队,还需要银行老爷心情高兴的时候才会勉强的赏你这个脸!

本来我是想亲自拜访这两位银行家的,不过我的得力干将王大富劝阻说:“小王爷,您是什么身份,皇亲国戚那,只有他们来求见你的份,您只要和他们说两句话就高兴的不得了,那轮到您亲自去拜见他们?再说现在咱可不是有求与他,他不给咱借钱,外面还有很多人排着队要借钱给咱呢!”

就是最后的一句话打动了我,这一次,可是要作出一高深莫测的样子,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这些狡猾的奸商唬住!

所以我现在正在客厅端坐,等候我的第一位客人:鲍漱芳。

然后听王大富介绍这个人,免得到时候对人一无所知,叫人笑话。

相传,鲍漱芳第一次外出经商做生意时,其母为他特制了一种烤鸡,装在用毛竹制成的路菜筒里,取名“路菜鸡”,供儿子长途行商食用。一筒块鸡肉从徽州动身。吃到扬州,仍然美味可口,香气袭人。后来,鲍漱芳在扬州发了大财,成为富甲江南的大贾。

乾隆皇帝南巡时,鲍漱芳成了扬州接驾人之一,并由他承付乾隆皇帝扬州之旅的全部费用。一天,他把乾隆请到府中,深知这位风liu天子爱吃地方特色食品。鲍漱芳亲自下厨作“路菜鸡”、“徽州饼”等宴君。乾隆品尝,龙心大悦,赞不绝口,连声说:“朕从来没有吃过这样色、香、味三绝的烧鸡,爱卿生财有道,万事如意,就取名“如意***!”鲍漱芳领旨、连忙叩头谢恩,感激皇上赐名。当品尝“如意鸡”津津有味的时候,乾隆皇帝提出要鲍漱芳捐款修建八百里河堤,发放三个省的军晌,允许鲍家建造一个“义”字牌坊。当时,棠樾鲍氏家族已恩准造了“忠”、“孝”、“节”三座牌坊,就缺少一座“义”字牌坊。鲍氏父子略加思忖,答应了皇帝的要求。一顿“如意鸡”,使君臣双方都得到各自的“如意”效应。乾隆不但准他建了石牌坊,而且提升鲍漱芳为“盐外史司”,“加十级”,其子鲍均为“员外郎”。此后,鲍氏家族年年中秋节团聚时,都要制作“如意鸡”这道独家菜肴,一来不忘慈母的恩泽,二来不忘皇帝的恩荣。但制作方法严格保密,只限在族内人中传授。

顿了一顿,又道说起这个如意鸡,还有一个谚语呢。民间流传“如意鸡,鲜又香,打个巴掌都不放”。这句民谚的来历是,某年中秋节时,鲍家用“如意鸡”犒赏佣人。正在这时有乞丐敲门,佣人生怕影响主人过节,开门要赶走他。乞丐见他吃鸡,香气扑鼻,已是饥肠漉漉的乞丐,更加馋涎欲滴,遂心生一计,借口佣工骂人,上前左右开弓,打他两个巴掌。尽管口腔被打出血来,那佣人却舍不得吐出鸡块,而是忍痛食之,再叫人把乞丐打了一顿出气,于是就传出了这句谚语。

听了这番话我师傅坐不住了,悄悄的威胁我,徒弟等会那个什么

鲍漱芳来了,你一定要找机会让他给师傅作那个如意鸡吃,要不然师傅和你没完!

正要教训老头,仆人来报,鲍大人求见,连忙命令,快请,然后告诫老头,千万别在外人面前吵嚷着吃人家的如意鸡,要不我以前答应他的所有承诺都作废!

不大一会,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在仆人的引领下走了进来,只见他身穿天青色的长袍,外罩深色背心,面白微须,眉长眼亮,鼻直口阔,身材挺拔,举止端庄,斯文儒雅。那是平常的市侩商人,分明比翰林院的儒生还要气派三分!走在路上大家都会说他是一位饱学书生,要不就是年轻有为的官员,绝对不会想到是领袖两淮盐商的工商巨子!

分宾主落座,看茶,寒暄一番。我笑道:“鲍漱芳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本来听了你的故事,我还以为你就不是知天命之年,也要不惑四十了,那想到是如此的年轻。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先生春风得意,所以住颜有术啊!呵呵”

本来,我还以为这番话十分的礼貌得体,既称赞了他的成就,又赞扬他年轻有为,最后稍微的一幽默,更能使谈话的气氛活跃,正是一举三得。没有想到他却表现的十分错愕,一脸的尴尬!

王大富连忙向我解释,这位不是鲍老先生,而是老先生的儿子,鲍均员外郎。而且也算是斯文中人,曾经乡试中过副榜。现在官居五品,当然这是一个虚职。

鲍均勉强笑了一笑:“家父年老多病,已经不大管事了,现在家里的钱庄都是不才在打理,所以贝勒召见家父,我就大胆代替家父前来了,家父还让学生给贝勒爷赔礼,恕这不请之罪。”

既然人家都把话说的这样明白,现在家里是我作主,我爹又老又病,已经不管事了,有什么就冲我来吧!

我就打起精神向他介绍我的伟大蓝图,当然炒股是不会说了,主要是想要他支持我以后办事业,先从农业开始,需要钱庄的贷款,希望和他达成良好的关系!

没有想到,我这么一个尊贵的小王爷这样谦逊有礼貌,这个人就是泠泠的,有一句没一句,根本不像是他主动的来见我,到好像是要我现在就把借他的15万两立刻还他一样!

我十分奇怪,用眼神询问老王?,老王给我一个焦急的表示,现在我们的默契程度还很低,我还不能理解他的意思,正在思索。

在绕了一个大圈子以后,鲍均突然说:“贝勒,其实我这次来除了要向您请安,还有一件别的事情!”

“哦,愿闻其祥!“

鲍均斟酌一番,尽量的和缓:“王总管,去本钱庄周转,本钱庄是十分欢迎的,所以办理业务的掌柜就给了一厘的优惠,还答应可以过了年再结帐,不过最近钱庄的周转十分的紧张,而伙计并不了解情况,所以我来亲自告罪,只能按照钱庄的规矩,最长为6个月,过了六个月,这笔款子我一定要收回!”

我不由的十分诧异,要帐的见多了,可是像这样才借钱几天,就追到别人家里来,表示我借给你钱后悔了,所以要快一点还钱给我,最好立刻把钱还给我的事情,还真是不多见!世事反常既为妖,这一定有问题,我决定静观其变。

王大富一听鲍均的话就后悔了!怒道:“鲍少东,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当时可是说的好好的,以一年为限,当时你们的鲍老先生还表示可以多借给我们,说是我们王府的信誉好,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要携款潜逃!还是我们王府就要被抄家问罪了,你们害怕自己的银子打了水漂!“其实老王的话已经很严厉了,差一点背信弃义都要说出来了。

看来这个鲍均是有备而来,十分的镇定:“不敢,学生虽然也是有五品的封号,可是比起睿王府,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怎么敢戏耍王总管,确实是因为朝廷这次由富康安大人准备征讨苗乱,我们钱庄接了官差,所以周转吃紧,而家父并不知情,所以作出这样的承诺。学生已经竭尽全力了,要不是睿王府,六个月的期限我也是不敢答应的,毕竟误了军机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我听出来,人家找了一个大的不能再大的理由,比起行军打仗,种菜简直是微不足道,所以我制止了王大富继续辩驳。

说:“知道了,鲍兄毕竟有为难的地方,还是以国家大事为重,我就在此承诺,你的借款我三个月后一定归还,不过,这一次你可是欠我一个人情,到时候要还我的!”

“不敢,只要不违背天理国法,学生一定听从吩咐!”

然后告辞,昂首挺胸,施施然而去!

开局不利,我并不在意,虽然我的两个得力干将脸色阴沉,像死了老母一样难看。我其实只要使用仨个月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我对师傅一笑:“费老头,这下子你如愿了,等到咱们有空,让那个小子来求咱们,徒弟就让那个叫鲍漱芳的老头亲自给你下厨,作如意鸡吃!”

师傅自然喜笑颜开。而王大富看我并不生气,才好受了一点,恨恨的说:“妈的,这个姓鲍的真不是东西,表面上答的好好的,一转身就捅刀子!早说啊,俺们王府还非得从你那儿借钱!外边的钱庄都排着队给我们送钱呢,爷,要不就把钱还给那狗娘养的,咱找山西帮多借点就是了!”

我一笑道:“不要把人想的那么坏,这鲍员外郎也说了,不是为了军国大事吗!”

老王激动了:“军国大事!球!这姓鲍的家财千万,区区15万两银子根本不在话下,什么征讨苗乱,就是所有的饷银都是他一个人出,也费不了一半的家产。我看他就是来找茬的,看不起我们睿王府,以为靠上了嘉庆王府就什么事也没有了,也不想想我们两个王府是什么关系!”

其实我早就知道事情不简单,任何一个这世代的商人,如果没有后台,都不会招惹我这样的一个小王爷的,所谓民不与官斗,肯定是有人支使、撑腰,来保证他的安全,让他来给我找麻烦。

而这个人,要有足够的势力,还要和我有隙,又这么的无聊,到底是谁就呼之欲出了,肯定是绵宁那个小子看我大展拳脚,心里不爽所以来给我找麻烦!他以为我要种更多的菜,肯定需要买更多的玻璃,花更多的钱,而且一年后才能回本,所以想出这个主意来害我,不过他的见识毕竟有限,想不到我是要炒股,有三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了!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1464-1505年)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1521-1566年)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极盛。

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徽商与其他商帮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儒”字。与一门心思做生意的晋商相比,追逐财富只是徽商的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因此,尽管徽商把生意做得很大,却做得三心二意。从乾隆到嘉庆的60年间,同样在两淮经营盐业,徽商子弟有265人通过科举入仕,而晋商仅区区22人。

所以这一个“儒”字就解释,为什么鲍均对睿王的世子是这么的不在乎,只是表面上的客气。

鲍均做完了这一件他一直以来想作的事情,不由的心情舒畅!他早就想作一件和父亲的见解所不同的事情了。自从他懂事以来,就得到了家族长辈的无数美誉,什么聪慧了,明理了,坚定了,反正是把他当作家族的下一代掌门人来培养,早早的就乡试中举,虽然只是一个副榜,可也足够荣耀的,自从实际掌握家族的的权利以来,那一件事情不是井井有条,大获成功!可是所有的族人、掌柜、伙计都把这当成父亲的功劳,动不动就说,还是老爷精明那!在老爷的英明指导下少爷才有这么大的成就!从来都是父亲第一,自己第二。虽然早就想作一件违背父亲意愿的事情,不过一来父亲精明能干,姜桂之性老而弥辣,极少犯错,二来自己对父亲的见识还是十分佩服的,没有十分的把握,绝对不会轻易的出击!

不过这一次,自己可是有十分的把握可以证明父亲看走了眼,押错了宝!

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还是先去向他的父亲回报!鲍漱芳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了,平常对于家族生意,大都是说一句知道了,并不表示意见,不过这一次听完儿子说了此次睿王府的经过,老头还是忍不住教训了一番。

父子两人正在厨房里,鲍漱芳退休以后最大的爱好就是下厨房作东西吃,让家里的老小吃的高兴,他手艺精湛,不过就是有点不修边幅,此时,他系着围裙,膀大腰圆,雪白的胡子上还沾着油烟,脸膛被炉火映的通红,活脱脱的一个大厨!

不过他的话可不是厨子能说出来的:“均儿啊,均儿,你呀,在生意上什么都好,我这个作爹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不过你在作人上还是不够老练!你以为爹是老的糊嘟了?胡乱的押宝,其实你爹是给你铺后路,你这个混蛋小子才是押宝!”

鲍均现在也是一方的商界领袖,虽然骂他的人是他的老爹,不过也不能轻易的说服他,辩驳道:“父亲,不错,您老人家纵横商场几十年,您的眼光一向是很准的,可是这一次,儿子说您一定是看错了,那个睿王府的小王爷根本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好好的读圣贤书,跟一个神棍学什么道术!又胡乱花钱,结交白鬼子,没干一样正经的事情!把钱借给他,等于是扔到了水里!”

老头大笑:“儿啊,这些恐怕都是那个二阿哥绵宁对你说的吧!亏你这么大个人了,还在商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就让一个小鬼支使的团团转,你不知道这二位不对付啊,他的话也能全信?”

抗辩:“父亲,二阿哥可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他气度斐然,智慧非凡,外边的大臣们都十分的称赞,说他有王者之气呢!将来大清朝的王位肯定要传到他的手里!”

“所以,你就押重注在他身上,希望到时候大获利市!”

“不错,父亲,这可是您教我的方法,当年您也是用过的!我们家不就是这样和嘉庆王爷交好的吗?”

鲍漱芳叹道:“均儿,父亲并不是反对你押重注在二阿哥身上,可是我们经商的讲究和气,我之所以答应借钱给睿王府,就是为了给你留一条后路,希望万一有什么不测,不至于一败涂地,还有转换的余地。我们就是不与睿王府交好,也不必与他们交恶,要是他们得了势,找我们的的麻烦可就不好了。”

鲍均自信的笑道:“不必了,那个长龄根本就是绣花枕头一个,我稍微一激将,他就发作了,还拿话威吓我,自以为作的很好,根本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吗!他要是也能成事,母猪都会上树了!”

老头还想再劝,不过看着自己的儿子一脸的不耐烦,到了嘴边的话还是咽了回去。

看着儿子气冲冲的走了,鲍漱芳喃喃自语:“埃,纨绔子弟也能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纨绔子弟,嘉王爷、富康安这些身在高位者都对他另眼相看?纨绔子弟也能搞出这么大的事情,让蔬菜四季常青,找一个神棍师傅把精明如乾隆爷都蒙了!那么这个纨绔子弟还是伪装的真好,而这样的人才可怕!埃,均儿,这次你可是看走眼了,不过这样也好,你一生太顺利了,吃点苦头有利于你变老成,不过这次还要我老头子出马,给你再擦一次屁股了!”说完呵呵直笑,一脸的调皮。

我收到鲍府的请柬的时候,正在和一个不速之客相谈甚欢。这个人叫雷履泰,我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可是就听过他的名字,这位是山西票号的创始人,就是他的一大发明,让山西人成为当时中国的金融王者,财源滚滚。操纵中国金融达到百年之久,在他的世代,晋商的势力达到鼎盛,不光是中国,就连日本、朝鲜、南洋,甚至在俄罗斯的很多地方都有晋商开的票号,这票号与现代银行的差距已经很小了,所差者贷款抵押一项而已!

不过他现在可没有那么大的名气,还是一个普通的钱庄掌柜,也不过是刚刚晋升,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典型的北方人的面目,骨骼粗大,身子壮健,脸上因为常年在外奔波的缘故,风尘之色甚重,观之好像有三十五六的模样。要不是穿着一身湖绸长袍,外披貂褂,还真不像钱庄的掌柜,到像一个世代耕作的农民。

不过他一谈到经商,顿时两眼精光,木讷之气顿去。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仿佛将军见到好马,佳丽之遇珠钗一般,十足的巨商本色。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借给我钱。可是我已经从另一家山西人开的钱庄恒大恒借了5万两了,不需要再多的资金。

本来我是吩咐不再见客的,可是因为仆人回报,是他求见,所以我喜出望外,迫切的想见见这个在二十一世纪更红的商业奇人。破例的请他进来。

王大富还奇怪的表示:“不是说银子够了吗?为什么还要见这个小钱庄的小掌柜?”

我只有尴尬的表示:“不就是因为他的名字起的好吗!合我的胃口啊,所以我要见见他,看这个有着这么好名字的人到底长的什么样!”

老王奇怪:“也不是很好啊,雷履泰,雷履泰,很平常的一个名字啊!”

我懒得解释,难到我还能预言几十年后这个人的名字就会传遍中国的商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你们还不把我当成神仙供起来!天天的拿谁家的媳妇会不会生儿子之类的琐事来烦我。我才没有这么傻呢!

雷履泰见不能借钱给我,就退而求其次,要代销我准备发行的菜票,要是还不行就买我的菜票,不管多少都行,哪怕是100股呢,都行!

看来人们还是被我设的陷阱给迷惑了,只看到了坑里的金子,没有看到这个坑足足有100丈深,跳进去就很难爬出来了,连这个精明的商业奇才,也没有看出里面的猫腻来,埃,也不能怪他了,毕竟这世代的人谁也没有这样的经验,上当就在所难免了!

我猛的想到,到时候如果派老张、老王去炒外围,一来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二来他们毕竟对金融不熟,难免会有差错。既然有这个钱庄的掌柜自动的送上们来,何不拿来一用,也算是人尽其才!

想干就干,表示虽然不能让他来全面的主持发行工作,不过我还是可以把一部分的发行量交给他去作,到时候我就给你们钱庄二厘(2%)的佣金好了!和雷履泰达成协议,打发的他高高兴兴的走了!

然后处理请柬的问题!坚持要亲自把请柬交到我手上的那个鲍家仆人说明:“这是老爷亲自发的请柬,请小王爷、和您的师傅、以及王大总管去赴家宴,老爷要亲自下厨招待各位大人,务必赏光,老爷还说了,到时候要向小王爷告罪,老爷因为生病没能亲自来向您请安!实在是太失礼了!”

既然人家说的这么谦卑,看在他一把年纪的份上,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答应去赴宴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费老师傅一听那个鲍老头要亲自下厨,就用力的踢了我一脚,提醒我们之间的协议。

最后,他还没有忘了提醒人家,到时候一定要上那个什么如意鸡啊!

人家的仆人连忙回答:“我们老爷下厨招待贵宾是一定要作如意鸡的。请费老神仙放心!”这样他才放过了这位仁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