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回到了清朝 > 第十八章 (8)把酒论兵完

我回到了清朝 第十八章 (8)把酒论兵完

作者:hanbingm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30 来源:笔趣阁

而此时的舒铁云似乎已经完全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不顾陶澎的劝阻

继续的批评朝廷的满汉之防。道:“除了选拔上的弊端以外,军纪也早已经败坏,众将碌碌,没有才能,又不习兵法战阵,那能得到士兵的拥护,鲁莽的就用严刑苛法来祸害士兵,导致将兵对立,互相仇视。懦弱的没法约束士兵,就纵容他们扰民,害民,搞的地方怨声载道,人心尽失。操练更是得过且过,胡乱的敷衍上司,本来应该三天一操练,三个月大操练的。都改为一月一小练。几年才合练一次。兵丁平时就赌钱喝酒,逛窑子,搞的乌烟瘴气,连弓都拉不开。这样的兵丁能打仗吗?”

又道:“至于粮饷赏罚方面!世子,你知道现在军中最盛行,将领们最喜欢干的是什么吗?”

他越说越生气,此时接着酒劲,一脸的怒气,冲着我来了,好像我就是那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要责问我这个满清的小王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其实我到不觉得这样的军队有什么不正常。要知道这可是清朝升平100多年以后,国家没有大的战事,能保持这样的水平不错了!

所以我没有舒铁云这样的忧国忧民,这样的气愤,轻描淡写的回答道:“舒兄莫气,古往今来,王朝兴衰,莫过于此,”我的意思很明白,你也不要太苛责了,并不是说因为满族掌权才会有这样的情况,不管是那个朝代,和平的日子过的长了,军队都会**的。

又道:“至于舒兄刚才的质问,我也有同感,确实朝廷将满汉之防看的太重,不过我认为这都是因为康熙爷的时候,满人仍然不够自信,在心里还不把自己当成这全天下的主人,更有很多的满人仍然存了一旦不利就退回关外老家的念头,所以才有以前的暴政,随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治武功,慢慢的接受了汉人的先进文化,思想,慢慢的变得和汉人一样了。可以这么说,满人真正的和汉人一样成为了这全天下的主人!别的不说就说这开疆扩土,现在我朝的疆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比强汉,盛唐还大!紧紧凭借这一功绩,就足以让我满洲的列祖列宗名垂青史!为后人景仰!”

一顿,看陶澎,舒铁云二人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显然对我这么的夸耀满族的功绩不满。我微微一笑,道:“二位高才,我这话可能不大好听,但是却也有理,江山秀丽,有能者居之,不管是满族,还是汉族,只要他能为天下百姓带来安定幸福的生活,让我中华各族人人有尊严,生活富足,那么他就可以成为天下的主人,得到百姓的拥戴!”

“当然,我也知道,我朝建立的时候作下了不少的暴行!例如,没有入关以前的劫掠长城内外,入关后在江南的暴行,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数十万百姓遭到杀戮,确实惨绝人寰。还有我的先祖多尔衮颁布的剔发,逃人,投充三恶法,不知道让多少的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我虽然是满洲人,可是对于这样的恶行也没有必要进行掩饰。本来天理昭昭,不管你怎样的掩盖终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还不如坦荡的承认,错了就是错了,恶行就是恶行,罪孽永远也不能被掩盖遗忘。只要不是别有用心的夸大,就是让大家都知道又有何妨?最重要的是从里面吸取教训,防止这样的悲剧再重演!而不是,连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容不下,搞的几百个人头落地,天怒人怨。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怯懦!”说道激动的地方,我也站了起来,“如果,我满族人人上进,个个精通中原文化,名家俊才层出不穷。就是那个写诗的人真的是有意讽刺又如何!真是那样,他也不过是恶意中伤,我满族的反应也就是一笑罢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还不是因为满族确实有很多的人粗鄙无文,不学无术,所以那两句诗才会让朝廷有这么大的反应!”

虽然舒铁云刚才真的很激动,半是借酒发泄,半是认真,以谈论兵法的名义表明他的观点。可是我的反应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他想来,我要不就是大怒不满,拂袖而去,甚至找个借口制他的狂妄之罪,要不就是表面上继续作出礼贤下士的样子,不管肚子里有怎么样的不满都不表现出来,唯唯诺诺的表示同意。没有想到我根本没有按照他的思路走。而是通过我后来知道的历史事实,正确的肯定了清朝的功绩!就是吗!要不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开疆扩土,后来中国就不会是960万平方公里了,汉人的势力范围也要局限在长城以内了。无论清朝作了那些过分的暴行,这一功绩都应该被肯定!再说了在我看来,虽然我们汉族自我标榜为最文明善良的民族,其实骨子里还是野蛮!我们所作的恶行一点也不比满人差,花样还更多!手段更狠,尤其是整治自己人,更是恶劣。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宋朝的岳武穆,明朝的袁崇焕,都是死在自己人手里!满人虽然也不是那么文明,起码他们没有杀了自己的英雄,就这一点就比汉人强!

现在的情况变成了我和舒铁云的辩论,陶澎根本插不上嘴,虽然他满心的焦急,害怕舒铁云一时激动说出更大逆不道的话来。

我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后,他仔细品味,认为我好像是说的真心话,而不是敷衍之词,才长出了一口气。稍微的放下心来。

而舒铁云更是诧异,仔细的回味我的观点,虽然他受到的仍然是儒家的正统教育,让他接受满汉一体的观点,满人汉人同样尊贵,甚至满人所建立的功业更是辉煌!超过了汉人最辉煌的时代。他根本不能接受。在他的内心,其实大多数的汉人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的想法。虽然满人表面上征服了广大的汉人,在地位上是最高贵的,其实在汉人看来,满人仍然是野蛮人,不过是一时的得意,不管是文化上,还是经济,艺术,智慧方面,满人都远远的不如。除了少数的几个杰出满人,其余的仍然是野蛮人!那里能接受满汉平等!满人其实和汉人一样的杰出!虽然他们表面上承认这样的一个观点。

我看他发楞,笑笑,其实并不要他接受我的观点,不过是一时性起,说出来让他参考罢了!继续道:“舒兄,小弟鲁莽了,一时激动,说的多了,你看,本来是谈论兵法,都说到那里去了!咱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谈,舒兄最后问我是否知道现在军中将领最喜欢干什么!虽然我没有从军,不过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无非就是喝兵血,吃空饷罢了!这样的现象不稀奇,历朝历代都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轻松的语气激怒了舒铁云,他冷笑道:“小王爷此言差异,喝兵血,吃空饷可不像你认为的那么无关紧要,当官的苛刻士兵,必然导致士兵贫苦,军纪败坏,而瘦弱,败坏的士兵不但不能打仗,为了利益他们还会铤而走险,鱼肉乡里,危害百姓。更严重的甚至本身就会沦为盗匪!您说这不可怕吗?再说了,现在军中的将领远远不是喝兵血这么简单,他们为了谎报军功,往往屠杀百姓,以无辜百姓的首级冒充叛匪,邀功请赏,这样一来,他们往往是飞黄腾达了,百姓受苦,天怒人怨,时间长了必导致大乱!”

顿了一顿,见我还是满不在乎的样子,认为我也是这样的没有正义感,更生气了!其实我那里是满不在乎,我是听他说的清朝军队这么不堪,高兴坏了,这样以来我只要训练一支稍微像样一点的军队出来,那还不威震天下!要是清朝的军队还和刚开国的时候那样精锐,悍不畏死,战无不胜,那里能够显出我的才能来?!

不过舒铁云会错了意,决定给我加加码,道:“世子可知道,这谎报军功,屠杀百姓作的最厉害的人是谁吗?就是现在位极人臣,备受朝廷信赖,战功最胜,目前正统率大军平定苗乱的扬威将军-富康安!虽然他是我的旧主,作为下属应该为他避讳,但是富大人一生太顺利,战功显赫,所向无敌,导致他现在飞扬跋扈,不听劝告,这几次他更是纵容下属烂杀无辜,冒充军功,丧失了一个将领起码的良知!所以舒某才会离开他!”

原来如此,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舒铁云在富康安那里干的好好的,还很受重用,为什么会突然离开,原来是为了这个原因啊!没有想到舒铁云不但见识,胆量都不凡,还难得的有这样的良知。要知道虽然残害百姓不管在那只军队来说都是不允许的。可是真正的严格执行的了了无几,和军队的胜利,将领的荣耀比起来,老百姓的生死根本不算什么,所以大部分的将领都不把这看的很重,为了胜利,为了前途,必要的时候就是杀几万个来冒充军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舒铁云的良知才更难能可贵。

舒铁云见我仍然是沉默不语,更生气了,也不坚持他的儒生正道了,连佛家的轮回报应之说都出来了,“世子不要不以为然,大概在世子看来,就是屠杀几个贱民而已,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的反应,只要军队精锐,粮饷充足,那照样能够打胜仗!其实不然,难道世子不知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富康安作出这样的事情来,必定会受到报应的!铁云在此预言,不用多长时间富康安必遭败绩,要是这样还好一点。要是他真的还和以前一样顺利的平定苗乱,仍然烂杀无辜!他的下场一定更惨,说不定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虽然舒铁云的观点更激进了,连天理循环都出来了,我并不太在意!自古以来,带兵打仗的将领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好一点的战死沙场,壮烈殉国,为后人景仰,还留下一段美名。运气不好的明明打了胜仗,却因为功高镇主,落得一个抄家灭门的悲惨下场。没有别的原因,套句老人们的迷信之言,‘就是因为杀的人太多了,所以满天的冤魂也不允许杀人的人有什么好下场!’其实稍微聪明一点的武将都有这样的觉悟,那就是尽量的少杀人,给自己集一点阴德,希望自己能像唐朝时候的郭子仪那样美名满天下,还能享受荣华富贵,最后能老死在床上那就谢天谢地了。而我和他们不同,因为知道后来中国人的悲惨遭遇,所以报的目的也就不一样了!为了更远大的理想,各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现在我有机会从军报国,就不会顾及这样得说法,我又不是想老死在床上,所以对于舒铁云所说的一套传统的伦理道德就不那么的看重,但求无愧于心就行了!只要能够打胜仗,就是杀的人多了一点又如何?大不了就是战死沙场罢了!

不过,舒铁云这样的人才还是要争取的,见他更生气了,一碗一碗的喝酒,我笑道:“舒兄莫这样,其实我对你刚才的观念还是很赞同的,不过我以前没有想的这么多罢了,这更需要舒兄来辅助我,时刻纠正我的错误,让我们一起努力,编练一支纪律严明,能争善战,又秋毫无犯的劲旅,这样才不辜负舒兄的良知吗!要是你不来辅助我,我这样的人,不识民间疾苦,难免会作什么坏事的!这样以来,没有及时的制止我的舒兄不就成了我的帮凶了吗?所以舒兄还是来辅助我罢!”说完,直视舒铁云,一脸的诚意,不顾他刚才的拒绝,正式的发出了邀请!哼哼,你不是有良知吗!我就拿良知这大帽子来扣你!看你来不来,你要是不来就说明其实你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不过是一个伪君子罢了。我这一招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就是找一个不能拒绝的借口来打击对手,让他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用一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上纲上线’,这次我拿你的良知来压你,看你怎么办!

本来我以为这一次可算是找到舒铁云的弱点了,那里还有不成功的。可是没有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中自有天意,注定了他不能为我所用。

我既然正式的发出了邀请,舒铁云也就不能再回避了。他放下酒碗,正容道:“世子,这次承蒙世子的盛情款待,既让铁云遍尝美酒,又能够和世子纵论天下大事,真是人生的快事!刚才铁云狂妄,说了不少的诛心之言,甚至是对朝廷的大不敬,世子都能够安然对待,没有持强妄言,而是真诚的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胸襟让舒铁云佩服。而世子谈论用兵的一番话更是让舒铁云受益匪浅!铁云在这里向世子致意了!“边说,一边正容起立,躬身施礼,十分的庄重。我一见他这样,心里就是一沉,中国人就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对你十分的亲热、信任,那么他是不会表现的太拘泥礼节的。而一个人如果对你恭恭敬敬的,那就表示,和你不是很熟,或者是现在舒铁云的意思,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大概是看不上我,要正式的拒绝我了。

果然,舒铁云正式的行过礼后,明确的表示:“世子的厚爱,想邀请我共创一番事业,铁云不才,还不是那么的愚鲁,怎么会不明白世子的来意?但是铁云有自己的苦衷,就不能答应辅佐世子了。这具体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世子以前,铁云已经答应了云贵总督勒保大人,答应会去他的幕府效力,君子无信不立,铁云虽然是一届书生,也知道千金一诺,答应别人的事情怎么能反悔?所以只能辜负世子的美意了。”

“至于第二个原因吗,恕铁云狂妄,还和世子的性子有关!”

我本来是听了他的理由十分失望的,舒铁云就是这样的人,传统的儒家观念在他的心里根深蒂固,要他作出违背承诺的事情那是千难万难。看来我只有等待时机了,希望他和那个什么云贵总督相处的不是太好。后来听到他拒绝我的第二个原因竟然和我的性格有关,这一下可是来了兴趣!没有想到舒铁云竟然对心理学还有研究呢!难道他认为我们不是同一类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拒绝了我?那这样以来我倒是很有兴趣知道在这位高人的眼里我是什么样的形象。

来了精神,仔细倾听。舒铁云缓缓道出他的观点,却和我想的不大一样。他说:“虽然和世子才是第一次见面,不过我二人畅所欲言,在我的心里,世子比老朋友还要亲切,更是铁云在兵法上的知己,所以我也就狂妄了,交浅言深,妄自剖析一下世子的性子。世子虽然表面上表现的纨绔,对什么都不大在乎,可是实际上世子是冷眼旁观,清醒的认识到我朝现在是烈火烹油,正是盛极而衰之相!反正我是这么看的,不知道世子是否认同铁云这样的看法?”

微微诧异,我知道清朝是处于衰弱的边缘不奇怪,毕竟我知道以后的历史,可是舒铁云有这样的见识,只能用奇才来解释了。

缓缓的点头,赞同他的观点,“不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我可不觉得现在是由盛而衰,根本是已经衰弱了,由衰而败罢了!”

可是舒铁云不知道我是盗用***的观点,还认为是我自创的呢!仔细体会,联想现在的情景,越想越认为有道理,再想到有这么清醒头脑,见识这么高明的人不过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王爷,根本还是一个少年,更是惊讶。忍不住又一次站起身来,掩饰自己的激动。好一会,他才逐渐平静下来,用一种感叹的语气说道:“铁云惭愧,一直以来,持才傲物,以为普天之下再没有人能让我真心佩服,这次见了世子,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尤其是世子刚才所说的,我朝是由衰而败,更是发人所未想,真是开一时之先那!”

又道:“恭维的话我就不说了,铁云真心的柬言,我只所以拒绝世子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二人的性格太相似了!由我辅佐世子并不是世子之福!”

这个我倒是没有想到!性格相似也会成为理由?人们不是都说志同道合吗?再说了,我可不认为我二人的性格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我飞扬跳脱,潇洒胡闹。而舒铁云,镇定沉稳,从容大气,根本是互补吗。

可是舒铁云不这么认为,他表白道:“世子这次之所以招揽铁云,无非是因为要到军前效力,所以找一个有军中经验,熟悉行伍的,作为你的参谋,在我看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找一个和世子性子不一样的。虽然和世子接触的时间不长,可是我还看的出来,世子表面上玩世不恭,可是内心深处依然是一腔热血,在加上世子的性子,虽然世子清楚明了用兵的要旨,可是只要是人难免会犯错,世子一旦从军,对那九字箴言中的‘知进退’就未必能够做到!所以才要找一位能够绝对冷静行事的人,弥补世子的不足,在世子头脑发热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柬言,让世子冷静下来。这样的人才是世子所需要的!”听了他的话,我凛然一惊,舒铁云的眼光真是不凡,竟然能够看到我的弱点,虽然我嘴上说的满不在乎,可是自家知自家事,要是真的碰到不平事,就像刚才所说的屠杀百姓,冒充军功,我是否还能真的保持冷静,真的很难说,再说了,我是不是真的能够在战场上保持冷静,谁也不知道,连我自己心里也没底。

舒铁云能这么得直言不讳,说出我的弱点,不由的我不感激,连忙正容施礼,表示受教,请舒先生继续教诲!

舒铁云对于我的表现十分满意,笑道:“世子不必过谦,只要是人,能保持绝对冷静确实太难了,其实舒某也不是这样的人,虽然嘴上说得轻松,可是只要碰到不平之事,我也常常会发雷霆之怒!这就是我不能够辅佐世子的原因了!因为我二人根本就是同一类人,心中热血沸腾,难免会不冷静,这样会坏了大事的。至于世子说我懂军事,知兵,说来惭愧,比之世子的见识,我可是差远了,在我看来,以世子的才能,根本不需要我这样的幕僚,世子需要一位,镇定从容,时刻保持冷静的人来辅助你,而在军事上,只要世子保持谦虚的心态,学习大家的长处,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你一定会成为名将的!”

虽然舒铁云真心的称赞让我高兴,他说的也十分的有道理,可是一想到这样才能出众的人不能为我所用,还是十分扫兴,不由的长叹一声,怅然若失。

其实,舒铁云才是真的惊讶!今天我给他的惊喜太多了,先是谈论兵法让他大吃一惊,然后我盗用***的论断,更是让他惊讶,没有想到我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见识,满人中有我这样的人才,那还了得!怪不得清朝以异族统治汉人,竟然能够享国数百年呢,原来满人里真的有人才啊!

虽然他对种族之见有很深的歧见,但这不表示他就不欣赏我,毕竟他心怀宽广,识英雄,重英雄!对我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见我怅然,笑道:“世子莫要烦恼,虽然铁云没有这样的福气,可以辅佐世子,可是天下人才济济,就是现在这北京城里就有人比我强!最难得的是他天性冷静,最是符合世子的要求!”

哦!这下我来了兴趣,舒铁云的见识我可是领教了!尤其是他刚刚才将我内心中真正的想法说出来,对我性格的分析更是一针见血,他看好的人一定不会错的!洗耳恭听。

没有想到,已经沉默了好大一会的陶澎看我二人雨过天晴了,又活跃起来,抗议我们忽视了他!笑道:“这下我可是不信了,竟然还会有人比舒兄强!舒兄不会是为了敷衍小王爷,随便找一个人来顶替你罢?”这小子就是会胡说八道,也不看看,舒铁云是那样的人吗?

果然,舒铁云笑道:“陶澎又说笑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我强的人多了,别的不说,就是世子的见识也比愚兄强啊!(呵呵,弄的我不好意思,脸都红了)至于我说的这人,你也认识啊!说起来好笑,大家还给我们起了一个外号,把我三人并称为‘三君’呢!”

这一下我可是满意了,既然能和舒铁云并称,就不会差到那里去,最难得的是还像舒铁云说的能时刻的保持冷静,我也不用再挑选了,就是他了。暗自打定主意。等会就趁热打铁,让舒铁云引见一番。

可没有想到的是,陶澎听了舒铁云的话,仿佛见到了什么恶心的事情,浑身的不自在,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连手上都有了,一边作出一副要呕吐的样子,一边抱怨:“舒兄,你太过分了,怎么能在我面前提他?这不是让我难受吗?一想到那家伙冷冰冰的样子,我就和见了毒蛇一样,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比他更阴冷呢!说起来他可是绝对的够冷静,不过就是过分了点,冷的让人受不了,静的让人害怕,快别再说了!”

这一下我更是来了兴趣,哈哈,还有这样的人哪,赶快的认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