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回到了清朝 > 第十八章 (17)把笨兵变聪明上

我回到了清朝 第十八章 (17)把笨兵变聪明上

作者:hanbingm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30 来源:笔趣阁

私心作祟,所以立刻出京,好在家人也知道我的性子,来了兴致恨不能立刻就办,虽然是手忙脚乱,还是准备妥当了。

当然北京城里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办完,最重要的就是我心仪的那些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还在等候钦天监考试,当然是暂时不能为我所用了!

还有一些火炮器械的问题,再者也有一些工种的工匠还没有找齐,所以我就留下张正心全力以赴,务必要办的漂亮。还留下了小关和王韬这一个木讷一个油滑的小子协助他,让老张办好了立刻到保定和大队人马汇合!

至于我亲自带领的大队人马,那可是不一般,真是百工云集,能人异士无数!浩浩荡荡几百人,既有名满京城的老神仙,又有金发碧眼的法国人,朴实,干练的关海平也被我征用了,因为我考虑他的摔跤术在军中推广可是比武当的功夫方便、适用多了!是一个武术教官的最合适人选。地头蛇王大富更是忙前忙后,离开了他,我在保定还真的不好施展拳脚。车马无数,除了大家的行李外,还有不少是我的东西!虽然我只是去练兵,不是上战场,可是没有办法,受宠爱那!大堆的吃的,玩的,用的装了好几大车,既有太福晋疼爱孙子,也有母亲难舍儿子,还有姐妹们有了钱没处花(没办法,俺们王府现在有钱啊!那里需要动用她们的零用钱!)买了一大堆的零食,小吃来显摆,顺便表示一下对我出门的不舍。

好不容易告别了送别的人群,天气晴朗,虽然还有一丝寒气,可是已经万物复苏了,大地一片生机,再加上呼吸好的不得了的纯净空气,心情无比的舒畅。

一路无事,所以就和孙子潇攀谈起来,笑道:“孙先生是南方人,可能对河北不大了解吧!等会我叫大富来讲一点保定的风土人情,也好解解闷!”

没有想到,孙子潇微微一笑,说:“保定位于河北中西部,与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势,相距均不过300里,西界山西省,北邻京城、张家口,东临廊坊、沧州,南接石家庄、衡水。东西最广500里,南北最大纵距约400里,辖易县、徐水县、涞源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涞水县、清苑县、满城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蠡县等18个县。在册总丁口140万。历史渊源,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是一座历史名城。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各占半数。西部太行山,多为山地和丘壑;东部平原,平原东部有少量洼淀区。境内河流主要属海河支流大清河水系,分为南北两支,长三十里以上的河道有数十条,呈扇形分布全市,较大河流有潴龙河、唐河、清水河、界河、府河、漕河、瀑河、南拒马河、北拒马河(白沟河)、大清河。白洋淀位于保定东南,由众多淀泊组成,

北魏太和元年分新城县置清苑县,因清苑河得名,系保定设县之始。五代后唐同光元年置奉化军(治清苑县),天成三年升为泰州,为保定设州之始。北宋建隆元年,因清苑为宋太祖赵匡胤祖籍,又为北宋军事重镇,故于清苑县治所设保塞军。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率军北伐驻保塞半月余,称金台顿。太平兴国六年,保塞军升为保州。淳化三年,州、县治所迁至今保定城区。靖康二年,金兵陷保州,仍沿宋制称保州,又名金台驿。金太祖天会七年,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金贞元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南侵,破保州城,保州遂为废墟。蒙古太祖二十二年重建保州城,太宗十一年改顺天军为顺天路,保州为路治。元至元十二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辖区与今行政区范围大体相近,历代政区变化多在此基础上调整。明洪武元年九月,废保定路改保定府,别名保阳郡。永乐元年成祖朱棣称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复名大宁都司迁保。正德十年,设保定巡抚署。崇祯十一年设保定总督,同时置保定总监军。康熙八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始为直隶省会。雍正二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侃侃而谈,对保定的历史、地理十分的了解!

我吃了一惊,虽然知道孙子潇应该是十分的博学,可是没有想到他对保定的情况是这么的了解!

孙子潇见我惊讶,平静的解释道:“世子不用惊讶,其实,要是几天以前,子潇对保定也是一知半解,不过自从世子将军务交给子潇打理以后,身为幕僚,先作准备可是最基本的素质,以上所言也不是什么机密,不过是保定志所载,还有户部、兵部的一些文档所记录的罢了,子潇不过是熟记,以备后用。”

我很高兴,这才是一个好幕僚应该作的,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主帅的前面,处理事物快速有效,舒铁云没有推荐错,而本小王爷的眼光确实也不错!不过我还是有问题,问:“孙先生,你能搞到保定志也就罢了,毕竟不是什么机密,可是户部,兵部的文档你是怎么看到的?毕竟你现在可不是朝廷的官员了?”

孙子潇还是那么的从容,道:“其实也简单,子潇毕竟是为世子筹谋,顺便利用一下王府的权势也就难免了,这些都是张总管从户部和兵部搞来的!其实也很明了,世子的前途看好,当然有很多人来巴解,攀附了!”

哈哈,我更高兴了,聪明又不迂腐,这样的人才上那里找去?在我看来,孙子潇在灵活这一方面比舒铁云还强!真是看不出来啊!他光长了一副老实的模样,可是办事简直和陶澎是一个德行!

结果越谈越高兴,从天文谈到地理,从历史讲到现在,最后谈论起河北豪杰来了!

孙子潇道:“其实河北人杰地灵,自古就出慷慨悲歌的豪迈之士!荆科刺秦,天下皆惊!真豪杰也!神医扁鹊,刘备,张飞,宋太祖赵匡胤皆沧州人士,千百年来,人才辈出,为后世所景仰!”

我听的高兴,忽然顽心起,想起了一句顺口溜,道:“不错,河北豪杰辈出,至今不绝,其实就是现在的沧州也是有名的武术之乡,我师傅说有不少身怀绝技的英雄侠士!有空的时候可要招揽一番。不过可惜的是我们要招兵的地方不大好!尽出一些不成器的!要不大家也不会说什么‘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了!”说完哈哈大笑,在马上回身,找我那的得意的狗腿子-王大富。虽然说着不好听,不过,王大富这样的狗腿子还是十分有用,十分好用的!

孙子潇见我的样子,也猜到了我想的是什么,也是一笑,不过旋既正容道:“世子说笑了,虽然保定不能和河北的其他地方相比,没有那么多的英雄豪杰,可是也有慷慨悲壮之士!不过就是不为我朝之人所知罢了!”

哦,是谁啊?说来听听!

孙子潇和我接触的时间久了,知道我没有那么多的满汉之分,所以就大胆的说出来了,半是钦佩这位英雄的悲壮,半是为了试探我的心意。

道:“不知道世子可听说过孙承宗?”

我一愣,这位大哥是谁啊?

孙子潇早料到我的反应,继续说:“世子不知道孙承宗十分的合情合理,那世子可是一定知道袁崇焕了!这位孙承宗就是袁崇焕的恩师和上司,论才能可和袁崇焕媲美,论壮烈犹有过之!”

原来史载:孙承宗,号惴阳,保定高阳人,生于明嘉庆四十一年(1563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中进士,天启二年(1623年)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经略蓟辽,到职后亲自勘察关外的山川关隘,支持抗清名将袁崇焕、祖大寿等将领,练兵屯田强化边塞。

孙承宗清正廉洁,满腹经纶,在任督师四年,大刀阔斧地整顿了关外防务。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孙承宗命袁崇焕、祖大寿前往宁远(今兴城)筑城,距关(山海关)200里,进可攻退可守。孙承宗为边防计广泛征询拓边良策,天启五年派兵遣将分赴锦州、大小凌河诸战略要地,修缮城郭,练兵屯粮,拓地400余里。天启初年的失地尽数收复。

然而这时的明延内部,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斗争空前尖锐,昏庸的熹宗引绳削墨不理朝政,大权旁落魏叫贤。魏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东林党一派正直官吏的不满。天启四年(1624年)左都御史杨涟首劾魏二十四大罪,左光斗等东林党志士群起响应,魏忠贤大兴党狱将左光斗等迫害致死,其他东林党重臣**星等亦罢官为民。孙承宗也是东林党干将,魏忠贤早就视为眼中钉。在前线的粮饷、器械等供应上曾多方掣肘。天启五年九月孙承宗麾下大将马世龙贸然出师遭到小小的挫折魏便抓住不放,弹劾孙承宗,迫使孙承宗不得不解甲归田。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破关入犯都城,崇祯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又恢复了他的官职兼兵部尚书守通州。收复永平、迁安、滦州、通化等地。袁崇焕遭后金离间计被冤杀后,他安排祖大寿共御清兵。清兵退,被加封太傅。祖大寿降清后,他被弹劾再次罢官还乡。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绕道入长城,深入京都南,进攻高阳城。他率家人及全城乡民守城抗清,终因清兵势众弹尽粮绝,城破被俘自缢而死誓不降清。著有《高阳集》。

说完,孙子潇感慨道:“论孙承宗的功绩,品德,壮烈,早应该名满天下,为后人所景仰了,可惜他抗击的是大清,捍卫的是明朝,所以一直不为人所知道,和袁崇焕一样寂寂无名,要不是袁崇焕因为陵迟被冤枉,大概千百年后,人们都会把他遗忘了,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二位英雄的祖先!而明朝自孙、袁之后再无名将,都是一些碌碌卑劣之辈,望风而降,恬不知耻,终致亡国。”说吧摇头叹息,为英雄鸣不平。

而王大富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骑马来到我二人的身边,听了孙子潇的介绍,插嘴道:“孙先生讲的真好,我说你讲的是谁呢?原来是我的高阳老乡,孙榜眼啊!我们老家他的传说可多了,他的故事在高阳一带可以说妇孺皆知,传说孙榜眼天资聪慧,三岁能背千家诗,十岁考上秀才,十三岁中举。孩童时代在高阳城里大慈坑畔读书,时值盛夏,坑内积水,成群青蛙叫个不停,孙榜眼感到烦人,随口说:“别叫了,吵得心烦!”立即众蛙息声,这才留下大慈坑的蛤蟆--干鼓肚的歇后语呢!”

而我听了孙子潇的讲述,才知道,原来明朝也不是那么懦弱,不是只有吴三桂之流的汉奸!骨气全无,良心没有半点,还不如那秦淮河上的烟花女子!整个江南竟然望风而降!一点也不敢抵抗,让人只能哀叹“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连我都为他们害臊。其实是有慷慨悲壮的英雄的,只是不为众人所知罢了!

而此时孙子潇正直视我,看我是如何的反应。

这个问题我其实早就考虑清楚了,以前也有人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问过这个问题,所以我正容道:“孙大人的英姿让我辈悠然神往,不愧是响当当的好男儿!立于这天地之间,慷慨悲壮,虽然千年以后依然壮烈!长龄衷心的敬佩!”

然后话锋一转,道:“孙先生也不必试探我了,我今天就和你说实话吧,现在的大清也早已到了盛极而衰的地步了,虽然我是满人,你是汉人,可是等到大变将至,可不分什么满汉,受苦的是中国这一方土地上所有的百姓!被奴役,被侮辱,被残杀!这样的例子史书上可不少见!而且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次大大变将是中华大地上五千年未有之变数!真正的生死存亡!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可能还能安逸的老死,不过我们的儿孙就没有这样的好命了,到时候恐怕他们连想速死都办不到!长龄虽然是满人,可是自幼深受圣人教诲,早已和汉人无异!想我辈热血男儿,那里能明明知道大祸将至,神州大乱,而无动于衷?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所以我才有今天的保定之行!其实满汉之分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到不觉得!请先生教我。我可是这样想得,只要革除陋习,重复中华遗风,满汉一家,不也是很好吗?要是先生同意我的想法,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重现人间乐土!”

说完,我直视孙子潇,满眼的真诚,袒露我的心胸。

良久,孙子潇才露出笑脸,伸出右掌,要和我击掌为誓。

我激动了,干脆的伸出右手,和孙子潇三击掌,立誓为这中华百姓谋求幸福!

一行顺利,我们很快的到了家里的庄园,有了路上的誓言激励也不觉得累了,立刻开始招兵买马,正式的拉开了组建军队的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