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侯门庶子 > 第一百九十二章 问罪

侯门庶子 第一百九十二章 问罪

作者:淡淡的平常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47 来源:笔趣阁

杭州馆驿内,贺元盛看着百余名武官,心中冷笑不止。

这些人昨天就到了,而且直接去见温言的事,他已经知道了。

此举代表着,浙江的一众武官,还是以温言为首,根本没打算投靠他这个督师。

否则的话,在进城的第一时间,就会赶到馆驿之内。

“浙江武备糜烂,以致倭寇频频上岸劫掠,各地卫所的武官,全都罪责难逃。”

本来就准备在浙江军队中,来个大换血,现在这些人还以温言为尊,贺元盛自然不会留情,马上开始兴师问罪。

这番话,也让下面的一众武官有些紧张,纷纷把目光看向总兵温言。

温言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说话,否则人心就散了:“长宁侯,倭寇之患,是历年积弊,绝非卑职等人的责任。”

“哼!”

贺元盛冷哼一声,讽刺的说道:“浙江的五十几个千户所,缺额严重,这是武备糜烂的主要原因。

若非如此,小小倭寇怎敢肆无忌惮的上岸劫掠!”

说着,贺元盛拿出一份公文,一把丢在温言的脸上,冷冷的道:“你自己看!”

温言看过公文,脸色有些变了,因为这上面,记录着浙江五十几个千户所的缺额人数,以及将领吃空饷,侵吞卫所田地等罪行。

上面的内容及其详实,年月日都有,让人根本无法狡辩。

“侯爷这是什么意思!”

温言的语气也有些冷,因为这些罪行,都是真的,里面还有他。

何况把公文丢在脸上做法,无疑是打脸,他自然恼火,心中也有了防备。

不过温言却不害怕,因为法不责众,他就不信贺元盛敢追究。

同时心中也在暗自咒骂贺元盛,该死的,来到浙江,就收了我的银子,现在还搞这些事……

“以上罪行,本侯会一一调查,尔等如今,就留在馆驿待罪吧!”

贺元盛不在藏着掖着,直接说出目的。

话音一落,外面跑进来大队官兵,站在所有武官的身后,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见到这种场景,一众武官的脸上,纷纷变了颜色,却没有做什么。

毕竟他们的亲兵,都被拦在馆驿之外,独身一人,面对杀气腾腾的士兵,自然不敢反抗。

“长宁侯,你这么做,就不怕出乱子吗?”

温言开口了,语气中带着几分威胁,他真没想到,贺元盛敢这么做,而且这么果断。

同时心中还在埋怨李善才,更恨自己不警惕,还以为贺元盛要调动军队找人……

“老老实实待罪吧!”

除了镇海卫和水师,浙江所有的中高级武官,都在这里,如今被拿下,可谓群龙无首,根本出不了乱子。

所有贺元盛的底气十足,根本不把温言的威胁放在心上。

在贺元盛拿下的一众武官之时,他的嫡系将领,也在赶赴各地卫所的路上。

到了之后,因为有公文,还带着一些亲兵,很快掌控了局势。

毕竟浙江的武备松弛,将领也不得人心,在加上这些嫡系出发之前,贺元盛已经发下饷银,所以这些嫡系们,一上来就补发历年欠响,很快掌握了军心。

接着开始彻查一切,前任将领的种种不法之事,纷纷被揪出来,送到浙江馆驿。

一下子拿下这么多武官,自然让浙江一省产生动荡,巡抚李善才,也感觉到不妙。

文人虽然轻武,巡抚衙门又可以在钱粮方面,制衡军队,可不代表他们不知道军队的重要性。

而这一次贺元盛的做法,跟江苏不一样,是彻底的夺权,不留半点余地,李善才怎能不惊。

感觉到危险,李善才思索一番,叫来了师爷:“吩咐下去,所有卫所官兵的粮饷,立刻停发!”

这一段时间,贺元盛表现得人畜无害,什么也不管,仅仅是去了一趟水师,还没有处置任何人。

如今直接拿下所有武官,悍然夺权的行为,反差实在太大,他自然要防备。

“这么做的话,若是长宁侯找上门来?”

师爷有些担心,毕竟没有名义,擅自断了卫所官兵的粮饷,可是一个把柄。

“浙江府库空虚,长宁侯也不好怎么样吧!”

李善才淡淡的道,他这么做,即是防备,也想试探一下贺元盛的反应,还隐含着一种警告。

“诺!”

师爷马上点头,接着下去传令。

很快,贺元盛收到消息,知道府衙那边,断了各地卫所的粮饷。

“不知死活!”

恨恨的骂了一句,贺元盛开始思考,要不要翻脸。

李善才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告诉他别乱来。

若非这次动的是武官,没有触及浙党官员的底线,恐怕反弹不止如此。

“老爷,现在还不到跟浙党翻脸的时候,再说我们不是有准备么!”叶雨梦开口劝说。

“先拿银子垫上,过一段时间,再跟他算账!”

行事之前,贺元盛已经猜到,李善才等人,可能会搞幺蛾子。

毕竟温言也是浙党的一员,只是武官不受重视,地位比较低。

而文官集团的手段,无非是那几种,最有效的,就是控制钱粮。

所以贺元盛早有防备,这也是他银钱不足之时,没有妄动的原因。

因为拿下武官,军中还不发粮饷的话,若是有人鼓动士兵,真会出乱子。

看到贺元盛能平复下来,只是有些火气,叶雨梦放下心来,笑着劝说:“老爷不必生气,只是一只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贺元盛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因为掌控了军队,就是大局以定,届时在把手伸向政务,李善才只能任凭宰割。

毕竟督师代表朝廷,掌握着大义,只要不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不触及官员、士绅的底线,哪怕李善才被治罪,也不会引起整个浙党的反弹。

平复了心绪,贺元盛提笔写了一封信,催促李善才尽快筹集粮饷,这也是为了迷惑此人。

至于各地的卫所,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毕竟银钱十分充足。

一众嫡系将领,按照贺元盛的安排,开始清理老弱,补充差额,尽快做到满编满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一直很稳定,贺元盛也没有别的动作,可李善才的心中却非常忧虑。

身为浙江巡抚,自然有一帮心腹,所以李善才已经知道,贺元盛在干什么。

整顿军备,本是平常之事,可巡抚衙门停发粮饷,此事还在不急不缓的进行,代表着一切早有准备。

李善才又是官场老狐狸,从种种蛛丝马迹中,已经看出,贺元盛正在按部就班的行动,最后的目的,肯定是独掌浙江的军政大权。

思索了半晌,李善才提起笔来,给神京的楚忠平写了一封信,说出眼下的局势,以及自己的担心,并询问该怎么做。

只是这封信,刚刚送出浙江,就被贺元盛的人拦了下来。

“倒是一个老狐狸?”

看过了信件之后,贺元盛不屑的开口。

“大势难改,就算这位巡抚大人很聪明,也没有作用!”

一旁的叶雨梦也开口了,脸上是一片平静之色。

接着话锋一转:“老爷打算什么时候对李善才动手?”

“在等等,最好掌控了东南五省的所有兵马,在对他动手!”

整顿了浙江卫所之后,贺元盛会对其余三省动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掌握局势。

而李善才是浙党核心成员之一,若是动了他,会让其他官员警惕,很多事情也不好办了。

所以贺元盛不会急着收拾此人,除非他不知好歹,自寻死路,否则还会安稳几个月。

两个人正在说话,小丫鬟环儿走了近来,递给叶雨梦一封信。

看过之后,叶雨梦神情凝重的开口:“皇帝下旨,命锦衣卫锁拿河南巡抚,并派张博为钦差,巡视两湖地区!”

“大乱要来了!”贺元盛发出了一声叹息。

南下之后,贺元盛一直在注意朝中的局势,崇兴帝跟小德子的所作所为,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而这几个月,也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崇兴帝大婚,立翰林学士张博之女为皇后,并选择了两位贵妃。

这两位贵妃的娘家,也都是翰林院官员,明显是要拉拢助力。

之后贺元盛抵达江苏,稳定了局势,崇兴帝也开始在北方几省,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最先实施新政的地方,就是京畿之地,以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

这三个省份,在崇兴帝强硬推行之下,开始丈量土地,重新议定夏税。

虽然也出了一点乱子,却被京营镇压下来,而且锁拿了不少官员,杀得是人头滚滚。

如今三省局势刚刚稳定,崇兴帝又要锁拿河南巡抚,还派了张博南下两湖,明显是要继续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之事。

可北方三省表面上稳定,暗地之中,却是暗流涌动。

若非十几万京营将士在那镇着,恐怕还会发生乱子。

所以崇兴帝派人南下,肯定会引起一些风波,因为两湖地区,远离神京,士绅们若是反抗,可不容易平息下去。

至于河南省,乃是中原腹地,虽然靠近京畿,可那里的士绅阶级最多,朝廷若想取消他们的特权,这些士绅怎能不反抗。

“老爷,我们要加快速度了!”

叶雨梦提醒了一句,因为崇兴帝如此急切,恐怕局势会彻底崩溃,毕竟朝廷的形势可不好。

一旦两湖有变,河南再出了乱子,东南五省的情况,绝不会这么稳定。

毕竟浙党的官员,不是省油灯,很有可能顺势而动。

“是要加快速度了!”

贺元盛也有这种想法,因为时不我待,若是不加快速度,尽快掌握东南五省局势,很有可能会出现变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