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侯门庶子 >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迁都

侯门庶子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迁都

作者:淡淡的平常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47 来源:笔趣阁

贺元盛退往乐亭县,背靠码头扎营的消息,很快传到滦州。

“去了乐亭县!”

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叶赫真走到底图前,找到乐亭县的位置。

“贺元盛终于犯了错,竟然敢去海边,简直是自寻死路!”

叶赫熊笑着说道,一副很兴奋的样子,他自小生长在草原上,见识有限,根本看不出这里面的问题。

“贺元盛不是傻子,怎能自困绝地!”

叶赫真倒是精明一些,虽然也是在草原上长大,可还是察觉到不对。

倒是一旁的魏宏,漏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思索一会,略带犹豫的说道:“皇上,臣倒是有一个猜测!”

“什么猜测!”

“贺元盛背靠码头扎营,是想走海路,乘船离开!”

一句话,点醒了叶赫真,让他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个狡猾的东西!”

恨恨的骂了一句,叶赫真已经确定,贺元盛的目的。

毕竟征战多年的他,哪怕从未见识过水军,也能根据地形,猜到很多东西,之前只是一叶障目罢了。

“贺元盛麾下,有十万兵马,想要从海上撤退,需要大量的船只,他从哪变出来这么多船?”

叶赫熊开口了,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

“贺元盛督师浙江,船只来源,自然是东南!”

了解乾朝情况的魏宏,马上开口回应,只是语气中,也带着几分疑惑。

因为大乾王朝南北沟通一向都是走运河,从来没有走过大海所以在他眼里从海上撤退,有些危险。

何况南北距离较远想要调遣东南的船只,也不是容易的事。

“那也不对啊。”

接着话锋一转:“就算贺元盛从东南调船接应可一来一回最少也要二十余天,这么长时间,有都是机会消灭他们。”

这倒不是自信,而是叶赫熊了解双方的情况知道贺元盛军中的存粮不多。

所以元朝兵马只要将其困在乐亭县,几日之后,就可以不战而胜。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贺元盛早有准备,提前留了一条退路!”

叶赫真冷冷的回应而后下达军令:“传令,明日日出之后大军拔营,直奔乐亭县。”

即使知道贺元盛留了退路叶赫真也要率兵前往,看看有没有机会消灭这十万人马。

另外一边贺元盛派去报信的人骑着快马,飞奔神京。

午夜时分,崇兴帝得知了京营覆灭,贺元盛退往乐亭县的消息。

“这该如何是好,这该如何是好……”

崇兴帝彻底傻了,他没想到,追击元朝,会有这个结果。

“皇上,赶快传百官入宫、商议对策吧!”

小德子开口提醒,目光中也有几分焦急。

“对对,传百官入宫!”

很快皇宫之中,响起了阵阵钟声。

钟响三声,代表着有紧急情况,召集文武百官立刻入宫。

赵文煜府邸,听到钟声响起的他,马上找来儿子:“我儿准备一下,立刻带着家眷南下。”

“出什么事了?”

赵文煜的儿子非常紧张,因为几天之前,赵文煜已经派了管家,押着很多贵重物品南下,现在还让家人离开,代表着有大事发生。

“不用问了,按照为父的话去做,现在就走!”

赵文煜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毕竟钟响三声,代表了情况紧急,而这个时候,除了前线战败,他想不到还有什么事。

半个时辰后,神京城的文武百官,纷纷入宫。

“前线大败,不是说局势良好吗……”

“长宁侯被困乐亭县……”

“京营完了,这怎么可能……”

得知前线战败的消息,百官大吃一惊,大殿之内,顿时响起阵阵议论声。

官员中,只有赵文煜和钱知非两人,面色不变。

赵文煜是猜到了这个结果,所以有了心里准备,钱知非更不用说了,此事本就有他的手笔。

“够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众卿赶紧想个对策!”

崇兴帝大吼一声,现在的他,既恐惧,又害怕,已经慌了神。

“皇上,臣建议,迁都南京,避敌锋芒!”

楚忠平第一个开口,重提迁都之事。

“臣附议。”

“臣附议。”

……

很快有一大票浙党官员,站出来附议,毕竟浙党官员,大多都是贪婪怕死之辈,在这个危及关头,自然想要逃跑。

“迁都!”

崇兴帝重复了一遍,脸上漏出意动之色。

如今的情况,跟之前不同,神京已无可用之兵,根本挡不住元朝。

而崇兴帝,本就是个懦弱少年,哪怕成长一些,可骨子里的懦弱,不能彻底改变。

所以面对危局,而且是不可收拾的危局,自然会有逃跑的想法。

“神京乃国之首都,怎能放弃,臣建议,整合所有力量,跟元朝决一死战……”

钱知非站出来反对,已经投靠元朝的他,自然不愿意看到崇兴帝逃跑,所以找出了种种理由,在大殿上慷慨陈词。

钱知非的话,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支持,不过数量少了些,总共还不到十个,毕竟有血性的官员,实在太少了。

不过这些官员虽少,却占据了大义,让崇兴帝有些为难。

因为崇兴帝,还要几分脸面,不像他爹永昌帝,什么脸面都不要。

“京城已无可战之兵,拿什么跟元朝决一死战!

何况迁都只是权宜之计,待皇上南迁,整顿兵马,在收复故地,重整河山不迟。”

楚忠平立刻反驳,公开与钱知非打擂台。

而钱知非也不退让,跟楚忠平针锋相对,两个人当场吵了起来。

“首辅以为如何?”

看到两人争吵,崇兴帝非常烦躁,希望赵文煜站出来,摆平这些事。

毕竟由首辅出面,定下迁都之事,就是朝廷的决定,崇兴帝不会丢脸,弃城而逃的骂名,也会少一些。

不过赵文煜是个老狐狸,十分狡猾,当即开口道:“此事应由皇上乾纲独断。”

其实赵文煜也怕死,更想早日离京,不过狡诈的他,不想背负骂名,所以把事情推到崇兴帝身上。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崇兴帝有了迁都之意,只是顾忌脸面,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赵文煜的话,把崇兴帝逼到绝处,只能公开站到楚忠平一边,说出了同意迁都的话。

“皇上英明!”

崇兴帝同意迁都,让楚忠平松了一口气,因为朝廷南迁,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其余的浙党官员,也纷纷站出来拍马屁,因为崇兴帝此举,算是把他们给救了。

否则的话,这些浙党官员,虽然也会南逃,可这样一来,就会背上临阵逃脱的名声,前途算是彻底没了。

“皇上,国之首都,不能轻弃,臣愿留守神京,与元朝决一死战。”

既然崇兴帝决定迁都,钱知非没有办法,只能改变想法,打算留守神京城,把整个城池,完完整整的交给元朝。

可崇兴帝不知钱知非心中所想,反而有些感动:“真是国难见忠臣啊!”

略带感慨的说了一句话,崇兴帝正式下旨,让钱知非留守神京,负责一切事物。

倒是赵文煜察觉到了问题,知道钱知非主动留守神京城,绝对是想公然背叛。

可他没有证据,又不想多事,所以一言不发。

之后崇兴帝跟朝臣们,又研究了一会,定下了迁都南京的决议,并选择了几条南下的路线。

商议妥当,赵文煜站了出来:“为了以防万一,请皇上即刻起驾,连夜南下。”

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崇兴帝着想,可实际上,却是另有目的。

因为元朝骑兵的速度很快,崇兴帝的目标又太大,赵文煜担心跟其一起走,会被元朝盯上,所以想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就依爱卿!”

能够提前逃跑,崇兴帝自然喜不自胜,当即点头同意。

接下来,崇兴帝把朝廷南迁之事,交给了赵文煜,然后回了后宫。

过了大半个时辰,崇兴帝带着皇后,妃嫔,以及大量的宫女太监,离开神京,连夜赶往通州,准备坐船南下。

崇兴帝出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武百官,再也不顾一切,纷纷连夜南逃。

毕竟皇帝离开,代表着放弃了神京城,他们岂会留下来等死。

神京城内地勋贵们,这次反应也很快,第一时间打点行囊,准备南逃。

永宁侯府,收到消息的贺静,同样指挥家眷,收拾细软,准备南下,还不顾夜色,唤醒了史氏。

“什么事啊,非要大晚上说?”

被吵醒的史氏,非常的不耐烦,语气中也带着几分火气。

“母亲,出大事了?”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一个内宅妇人,根本不了解局势,所以史氏表现的很镇定。

顿了顿,好像发现了外面的异常,问道:“外面怎么了,为何这么乱!”

“京营大败,皇上已经决定迁都,现在銮驾应该出京了。

很多文武百官,也连夜收拾行囊,准备南逃,母亲,你也收拾一下,咱们家也要跟着逃命……”

贺静一口气,把事情说了出来,语气非常急切。

毕竟这是要命的事,耽搁不得,哪怕贺静有些糊涂,也知道轻重。

而这番话,也让史氏变了脸色,再也没有半点从容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