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侯门庶子 > 第三百九十四章 苗头

侯门庶子 第三百九十四章 苗头

作者:淡淡的平常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47 来源:笔趣阁

不过贺元盛想不通的是,老周的能力,比较平庸,按照道理来讲,想不出这个策略。

若非西南三省的少数民族,的确战力羸弱,贺元盛都不会让老周去。

“难道有人在帮他?”

低声的自言自语响起,贺元盛的脸上,是一片疑惑之色。

同一时间,四川成都,老周正看着一封信,目光中带着几分笑意。

“你的办法还真有效,若能尽快平定西南之乱,周某还真要欠你一个人情了。”

这封信,是赵文煜写给老周的,上面明确提出,西南三省地形复杂,少数民族又了解这里的情况,极难对付。

而后给老周一个建议,示敌以弱,装成兵力不足,不得不困守几个重镇的样子,把想要造反的人,全都引出来,一举消灭。

这个策略,给老周提了个醒,马上照此办理。

毕竟老周也想尽快平定西南之乱,立下功勋。

“不过西南乱到这个地步,也是时候收网了!”

思索了一会之后,老周再次自言自语,并提起笔来,给赵文煜写了封回信。

三天之后,赵文煜收到了老周的信,不由得面漏笑意。

“虽说文武相交、会犯些忌讳,可掌握一定尺度,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的局势,让赵文煜越来越担忧,因为张怀威胁到了、这个内阁首辅的地位。

所以赵文煜有了警惕,这才积极的寻找盟友。

可在贺元盛面前,能说上话的人不多,以赵文煜的地位,又不能随意拉拢别人,否则会被怀疑,他便一直忍着。

直到主持改土归流,让赵文煜看到了机会,这才跟老周联系起来。

毕竟西南的事,由二人负责,正常交流,不犯毛病。

哪怕文武相交,是个忌讳,可只要大大方方的,一切从公事出发,就不会有后患。

赵文煜看着信件之时,钱勇也在向贺元盛汇报:“侯爷,内阁首辅赵大人,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跟周总兵通信。”

说到这里,钱勇拿出几封信件。

“属下截留了几封信,誊写之后,原样送出。”

说完,把信件递给了贺元盛。

“原来老周背后的高人,竟然是他!”

贺元盛看过之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赵文煜主持改土归流,对西南的局势,多关注一些,十分正常。

此人又为官多年,而且曾在云南为官,自然了解很多情况,能提出这个意见,也是合情合理。

“侯爷,要不要派人监视他们!”

文武相交,为尊者讳,所以钱勇提出了这个意见。

这也是他,擅自截留信件的原因,毕竟锦衣卫,干的就是这种事。

若非此二人,皆是位高权重之人,老周又是贺元盛的绝对嫡系,恐怕钱勇已经派人盯着了。

“算了!”

贺元盛否决了这个提议,他有自信,可以控制住一切。

何况手下人私相授受,也是难免的,只要不太过分,他绝不会追究。

毕竟政务这么多,贺元盛一个人,是忙不完的,别人私下联系,也比较正常。

贺元盛的回答,让钱勇有些意外,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文武大员私下交流,都是一种忌讳。

不过贺元盛的话,他不敢违逆,又汇报了一些别的情况,就告辞离开。

钱勇一走,贺元盛叹了一口气,神情中有些无奈之色。

“老爷,怎么了!”

巧的是,叶雨梦刚好走了进来,立刻关心的问道。

“局势未定,可下面的人,已经开始勾心斗角了!”

无论是赵文煜跟老周之间的私下联系,还是钱勇打小报告的行为,都代表着这种情况。

甚至在此之前,钱勇还汇报了,魏吉私下联系宋天祥的事。

所以贺元盛有些烦恼,因为内部争斗,十分麻烦,危害也不小。

“老爷,历朝历代,都免不了内斗,只要将它控制在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叶雨梦开口劝慰,一点也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贺元盛能控制局势。

“就怕发展成党争啊!”

如今贺元盛麾下,文臣分为三派,一派是赵文煜,势力最大。

一派是张怀,乃是后起之秀,不过有了贺元盛的强力支持,隐隐有后来居上的意思。

最后一派,则是孙恒顺等人,这一派的势力也最小,还没能步入朝堂。

武将方面,同样分为数个势力,以李宗廷父子为首的,原朝廷将领。

其二,就是老周、韩勇、韩武等,最早跟着贺元盛的一批人。

第三,就是许恒等,贺元盛亲手培养的嫡系。

第四,就是最弱势的,曹文凯等、曾经投降过的将领。

几方面虽然没有大的争斗,可暗地之中,已经出现了抢功的苗头。

上一次,李善才等人,对张怀发起弹劾,可赵文煜却袖手旁观,还暗地之中,推了一把,就能证明。

所以贺元盛有些忧愁,生怕这个苗头,越来越大。

可此事让人头疼的,就是你知道它在发生,却没有办法解决。

毕竟谁都想要出头,而想出头,就要打压对手。

其实这种情况,也跟贺元盛自身有关,因为他必须要平衡各方面力量,才会出现这个情况。

“老爷,你这是杞人忧天了!”

顿了顿,继续开口:“以老爷对朝廷的控制力度,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不敢做的太过分。

哪怕他们有些小心思,也不会影响大局,更不敢党同伐异。”

接着话锋一转:“若真有人,敢不顾大局,以老爷的威望,可以直接下狠手,将其清理出朝堂。”

叶雨梦的话,让贺元盛轻松一些,可还是有些忧愁。

“你说锦衣卫的权利,是不是越来越大了。”

过了一会,贺元盛开口,转移了话题。

“难道钱指挥使,有什么不妥?”

“倒是没有什么不妥,就是感觉锦衣卫的势力,有些太大了。”

这两次,钱勇打小报告的行为,既代表着忠心,也代表着一种野心。

如今的锦衣卫,势力越来越大,除了缺少逮捕官员的权利,其余的特权,已经全部恢复。

所以贺元盛有了些警惕之心,担心这把利剑,会反伤自己。

“锦衣卫的作用不小,而且对于皇权来说,是利大于弊,势力大些,是有好处的。

若是老爷有什么担心,可以在日后,给钱指挥使培养几个对手。

只要锦衣卫不抱成团,那么对老爷来说,就没有任何威胁。”

这番话,让贺元盛点了点头,心中开始思考,该把谁捧出来,作为钱勇的对手。

思索了半晌,贺元盛苦笑了一下,因为还真没有什么人,可以作为钱勇的对手。

一来钱勇跟了他多年,而且忠心耿耿,想要抬举出来一个人,地位绝不能太高。

可钱勇的能力极强,一个地位比他低的人,不可能是他的对手,哪怕有贺元盛的抬举,也没有用。

赵文煜就是一个例子,在张怀没有出现之前,哪怕贺元盛想找出一个人来,分他的权势,也做不到。

无奈之下,贺元盛只能徐徐图之,等发现了合适的人选,在慢慢培养。

贺元盛担心,无人知道,不过党同伐异的情况,还没有任何苗头,几方势力,也都在各忙各的。

尤其是张怀,把全部精力,放在推行新政上。

时间进入五月,除了西南三省,大乾王朝的所有土地,皆被重新丈量一遍,人丁也做了新的统计。

而今年的夏税,便按照统计出来的数目执行。

如此一来,张怀的名声,更难听了,整个士林,都在骂他。

可朝廷的局势,却越来越好,有几十万大军、镇压四方,哪怕士绅阶级不满,也不敢作乱。

时间进入六月末,夏税征收完毕,张怀第一时间,来向贺元盛汇报情况。

“侯爷,今年的夏税,共计九百百七十五万两,比去年多出三分之一。”

这个结果,贺元盛十分满意,毕竟夏税本就比秋税要少。

最主要的是,这个数字,比大乾王朝巅峰时期的夏税,还要多了一些。

“按照今年的情况,在秋税入库之时,国库会超过五白万两存银,下官打算,秋收之后,全力储备粮草,并在河南山东两省,修建粮仓……”

张怀继续开口,汇报自己的打算,毕竟他知道,朝廷早晚要北伐,需要大量的粮草。

“是该修建几个粮仓。”

贺元盛表示同意,接着来到地图前面,指着莱州湾附近,开口道:“尤其是登莱一带,更要多修几处粮仓。”

“侯爷想行海运?”

张怀是个聪明人,马上猜到了贺元盛的目的。

“不错!”

产粮地区,多在江南,所以贺元盛选择了登莱地区。

毕竟走运河运输粮草,耗费巨大,还没有海运这么便利。

更主要的是,兴兵北伐之后,若是不能全胜,那么元朝定会退回关外,固守山海关。

如此一来,哪怕是贺元盛,也没有把握,攻下这道天险。

所以贺元盛有了一个想法,就是绕过此地,直接走海路,进入辽东,这样就可以避开天险,彻底掌握局势,让这座雄关,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