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侯门庶子 > 第四百一十二章 亲征

侯门庶子 第四百一十二章 亲征

作者:淡淡的平常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47 来源:笔趣阁

“你把和钱勇交谈的全过程,重复一遍,一字都不许落下。”

察觉到情况不对的魏宏,再次开口询问,脸上的表情,非常凝重。攫欝攫

“钱勇先是询问属下的态度……”

重新把过程讲述一遍,最后开口说道:“他还特意吩咐,没有贺元盛跟乾朝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不得入宫。”

随着魏安的讲解,魏宏脸上的凝重之色,越来越浓。

因为钱勇的做法,明显是要隔离皇帝跟朝臣之间的联系。

思索了半晌,魏宏疑惑说道:“难道贺元盛是打算,先安抚住皇帝跟朝臣,全力北伐,之后在谋朝串位。”

“老爷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拖延时间的幌子。”

魏宏下意识的回应:“有这个可能?”

顿了顿,话锋一转:“不管贺元盛有什么目的,我们都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乾朝君臣,对付贺元盛。”

“属下要怎么做?”

“你宿卫宫廷之后,要对所有朝臣,大开方便之门,并把我刚刚的猜测,透露给乾朝君臣,让他们内斗。”

这也是魏宏,对乾朝朝堂上的情况,所知不多,才会做出这种判断。

要是他知道,李善才等人,几乎没有什么权利,绝不会如此。

“老爷放心,属下已经跟李善才,见过一面,做到这一点不难。”

魏宏点了点头,然后眯起眼睛,略带冷意的说道:“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他们,从盐政衙门动手,先掌握一个,巨大的财源……”

各有打算的几方,都在密谋,而小皇帝即将亲政的消息,也在短时间内,传遍南京城。

短短几天,贺元盛的威望,又高了几分,哪怕对其不满读书人,都对此事大唱赞歌。

毕竟权臣归政,非常不容易,任何人都要称赞一句,贺元盛是贤臣、忠臣。

这其中,自然有浙党在幕后操纵,一些中立派,也在暗地之中推波助澜,为的就是把贺元盛捧高,让其不能反悔。

甚至贺元盛一党的部分人,也默认了此事。

之所以如此,是有些人,想留条后路。

毕竟权臣交权之后,下场好的没有几个。

更主要的是,小皇帝年轻识浅,比较好忽悠,一旦亲政、掌握大权,在官员们的忽悠下,很有可能废除新政。

如此一来,中立的官员们、以及大多数读书人,自然极力推动此事,盼望着皇帝早日亲政,恢复他们的特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即将亲政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很多人都认为,变局即将到来。

而贺元盛,对此视若不见,照常准备北伐之事。

倒是贺元盛的几个亲信,齐敬高、孙恒顺等人,纷纷写了密信,劝说他改变主意,不要让小皇帝亲政。

还有一个让贺元盛意外的人,就是海运衙门的魏吉。

而且魏吉的信件,十分露骨,公开的说、名声没有什么用,只有权利才是真的……

这让贺元盛异常满意,给每一个人,都回了信,让他们不要担心,并做了一些暗示。

二月下旬,老周带着左羽林卫,返回南京。

“侯爷,您为何会同意皇上亲政。”

返回南京的第一时间,老周急匆匆来到长宁侯府,想要知道贺元盛的态度。

“皇上成年之后,亲政不是很正常吗?”

贺元盛的反问一句,神色异常平静。

“自从以来,大多数权臣,只有两个下场,要么取而代之,统御天下,要么交权之后,满门被杀。

很少有人在交权之后,能够善终。

而我朝的皇帝,更是刻薄寡恩到了极点,宫内那个小娃娃,也不是个好东西,若是掌握大权,您的下场堪忧。

侯爷啊,你可要清醒一点,免得后悔不及。”

老周的情绪,异常激动,明目张胆的劝说贺元盛,谋朝篡位。

“本侯脑子没昏!

看着这个能力一般,却忠心耿耿的部下,贺元盛露出了一点真实态度。

这句话,让老周轻松许多,当即长出一口气。

“既然侯爷早有主意,属下也就放心了!”

老周对贺元盛太了解了,知道上司这个态度,就是有所准备,绝不会交权。

“你不用担心这些,好好休整几天,准备北伐!”

顿了顿,意味深长的说道:“等到北伐成功,局势就不同了,你要多立些功勋,得个好爵位。”

这番话的意思,太明显了,老周顿时精神一振,开口保证:“侯爷放心,属下一定全力以赴,在此战中,立下功勋。”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非常平静,只是有几股暗流,不停的涌动着。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初一,也是小皇帝,举行亲政大典的日子。

在这一天,小皇帝穿着明黄色龙袍,稳坐大殿,从李善才手中,接过了象征天子权威的玉玺。

紧接着,百官三跪九叩,天子亲政的礼仪,逐步进行。

另外一边,南京城外,贺元盛也在誓师出征。

“元人暴虐,侵我国土,杀我子民,今日本侯率军北伐,就是要收复故都,重整河山……”

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在三军的欢呼之下,大军开拔。

这次北伐,还是走海路,全军在码头登船,而后顺江而下。

不过左羽林卫,加上左右龙武卫,并没有全部出动,还留下了三万兵马,镇守南京。

即使如此,十五万人一起行动,也是声势浩大,直至午后,大军才全部登船。

贺元盛率领十五万人马离开南京的第二天,刚刚亲政的小皇帝,迫不及待的下达旨意,封魏安为锦衣卫同知,在宿卫宫廷的同时,有权处理锦衣卫的一切事物。

“这就开始了。”

看着新鲜出炉的圣旨,钱勇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攫欝攫

不过贺元盛走前,有过命令,钱勇自然会遵旨行事。

如此一来,一些在锦衣卫中,不得志的人,纷纷投靠魏安。

而李善才等人,也开始密谋,要如何收拾齐敬高,夺取盐政。

“可以让皇上下旨,直接罢免齐敬高,改用我们的人!”

李善才还是这么直接,他认为,既然贺元盛走了,朝政自然会由小皇帝做主。

“赵文煜跟张怀,不会同意的,必须要找个借口,让他们说不出话来!”

周光新要比李善才高明一些,不会蛮干。

“找什么借口?”

“每月的盐银,超过百万两,我就不信,齐敬高不动心。

即使他不动心,可下面的人,也会上下其手。”

说到这里,周光新的语气,冷了下来:“朝廷可以派人,巡查盐务,只要找出一丁点错误,就以此为借口,罢免齐敬高。”

这个办法,在李善才看来,有些麻烦。

可周光新的话语权,比他这个空头次辅,要强一些,只能点头同意。

这也是上次的政变,李善才为了自保,对陈士骏的死,袖手旁观,以致失了人心,才会如此。

否则以他的地位、和在浙党中的资历,绝对是说一不二。

三天之后的早朝,李善才公开上奏,要求朝廷派人,巡查盐务。

小皇帝自然不会拒绝,当即选了一名浙党官员,前往杭州,巡查盐务。

散朝之后,赵文煜跟张怀,坐在了一起,谈论此事。

“侯爷刚刚带兵出征,咱们刚亲政的小皇上,就活跃起来了,竟然要对盐政动手。”

赵文煜不屑的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讽刺。

“首辅认为,该如何应对。”

张怀倒是很重视此事,毕竟官场的黑暗,他了如指掌,知道每月超过百万两的盐银,不可能一点问题都不出。

毕竟人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只要细查,定能查出一些问题。

“很简单。”

赵文煜笑着说道:“若是那边,只动一些小人物,打算捞些银子花,我们也就忍了。

若是吹毛求疵,想要控制盐政,那就按照侯爷说的,封还圣旨。”

若非巡查盐务,是朝廷的惯例,小皇帝又刚刚亲政,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赵文煜不好拒绝,恐怕会当庭否决此事。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贺元盛的态度,让赵文煜有些奇怪,所以做事不那么坚定。

赵文煜的话一说完,张怀立刻点头,表示赞同。

但他的性格,比较稳重,很多时候,会考虑大局,不想把事情弄僵。

“最好给齐大人提个醒,让他自查一下,尽量不要被抓住把柄!”

贺元盛带兵北伐,是最重要的事,若是激化了矛盾,让后方不稳,有些得不偿失。

所以张怀不想跟小皇帝,正面冲突,免得出乱子。

“那请张大人、手书一封吧!”

赵文煜虽然认为此举无用,却不会反对。

当天晚上,一个信使,骑快马,前往杭州。

而巡查盐务的浙党钦差,也在第二天,动身前往杭州。

杭州城,盐运使司衙门,齐敬高坐在二堂内、处理公务。

这时,一名差役走了进来,递给齐敬高一封信。

“大人,南京来的急信!”

“南京来的急信!”

齐敬高有些意外,可马上知道,应该是麻烦事。

因为现在的南京城,局势很微妙,这个时候来了急信,定然不是好消息。

“竟然敢打我的主意,真是自讨苦吃!”

看过了信件之后,齐敬高不屑的说了一句,语气中带着浓浓的冷意。

说完,还闭上眼睛,思索着,要如何对付朝廷的钦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