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六十四章 河东反击,徐庶之谋

夏侯渊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明明被自己打得无法还手的河东军会突然跑到了自己的身后。

现在潼关失守,弘农失守的消息接连传到了夏侯渊的大营。而且听说曹操的大公子曹昂在弘农吃了败仗,还险些送了性命。夏侯渊终于坚持不住了,准备撤军。

但是夏侯渊也知道,河东军绝不会那么容易让自己撤军的。如果没处理好就是全线崩溃的局势。

自己的大营原本与闻喜互成犄角之势。自己一撤军,闻喜定然守不住。另一方面河东郡治安邑新附,虽然太守王邑倒戈降曹,但是城中兵马多是向着田靖的,想要固守安邑只怕也很困难。

夏侯渊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反倒是令王邑带领安邑守军先撤军南下,退守黄河一线,日后再组织力量反攻。自己则分精兵守安邑,保证自己大军能够从容南下。自己大营之中不减旗号,不减灶,每日趁夜逐步撤军。自己只留三千精兵最后撤离。这样做虽说也有风险,却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夏侯渊想好之后,立即通知王邑,商量撤退之法。计议已定,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河东军能晚点发现他的计划。最好是等全部兵马撤离之后。

徐庶那面也一直在等魏延的消息。潼关城破的时候,魏延就已经派人从水路回来报信,如今徐庶收到弘农消息已是多日之后。魏延奇袭潼关成功,众人大获鼓舞。现在就是征北军大举反攻的时候。

徐庶知道早晚夏侯渊要撤,但却不想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就在得到弘农消息的第二日,多日高悬免战牌的河东军突然派人叫阵。徐庶令十几个大嗓门的军士到阵前大喊,"潼关已破,河西兵马已经打破弘农,进攻洛阳了。夏侯渊还不撤军,莫非要投降我们河东不成。夏侯渊,投降!夏侯渊,投降!"徐庶也不让人与曹军交锋,只是从早到晚反反复复喊这几句话。

这一下,曹军的兵马个个听得真切。哪一个还不知道弘农的战事。军中一时传得沸沸扬扬,军心大乱,夏侯渊心中大骂徐庶无耻,却也没有办法。

当夜晚间夏侯渊召集众将,让他们好生安抚士卒,稳定军心。另一面则加快准备撤军的进程。

王邑那面的撤军并不顺利,麾下士卒百般拖延,而城中百姓则是冷眼旁观。最后在夏侯渊的不断催促之下,王邑领着郡守府从官以及不到三千人马南下。

夏侯渊接管安邑的兵马不足二千,原本就是为了拖延河东军,配合大军南撤的。这些人知道自己的命运在进城的一刻就被确定了,他们注定将是弃子。

王邑撤退之后的第二天,夏侯渊就命令大营的主力分匹南撤。他以及等不了晚上再行动了,徐庶让人喊话,一方面动摇了曹军的军心,另一方面也说明敌人做好了反攻的准备。夏侯渊唯一希望的是河东军不要反应的太快。只要他们先发起试探性的进攻,夏侯渊本部三千兵马就会狠狠地挫败河东军,然后赢得撤退的时间。

但是夏侯渊猜错了,徐庶远比他想象的大胆。徐庶除了留下伍习和齐泰的五千兵马在北方防止鲜卑趁火打劫之外,调到了平阳郡所有的兵马共计一万三千多人全面反攻。

徐晃率领三千骑兵作为前锋,冲击曹军大寨,王平率领步军一营六千兵马紧随其后,分割包围敌军,逐步消灭。另外派游骑一千在战场两侧侦察敌情,清剿零散逃兵。徐庶自领中军三千人殿后,处理俘虏,打扫战场。对于安邑,徐庶只派了一人去接收,就是杨修,但是不是现在,而是在自己这面取得决定胜利的时候。

徐晃这一次是憋足了劲儿要和曹军死战到底了。毕竟之前河东之战败得太憋屈。这次河东骑兵全部配上了匈奴上好的战马,马的胸部有铁甲保护,包括骑士全身的皮甲,两仗的骑枪,以及锋利的弯刀,这是河东军有史以来装备最精良的一只重骑兵。它的作用就只有一个,就是冲锋,冲锋,再冲锋。

徐晃的骑兵像尖刀一样撕裂夏侯渊的部队,把他们分割打散。三千重骑兵对三千步卒,战斗的结果几乎没有悬念。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夏侯渊身边只剩下不到五百人。夏侯渊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兵突围,最后敌人实在粘得太紧,夏侯渊只带了一百多护卫,骑着快马撤离了战场。

徐晃的骑兵既没有时间围剿败兵,也没有休整。而是直接南下进攻其它撤退的曹军。

这时王平的中军紧随其后,分割包围敌军,逐步击破,投降的人则收缴兵器,交给少数士卒看守,等待军师后队处理。

就这样,徐晃和王平的主力直追了半日,杀得曹军溃不成军,血流成河。

骑兵一直到安邑城下,这才扎营休整。后面的步军到了傍晚赶到安邑城下。

安邑原本算不得大城,只是作为献帝临时定都之处时,田靖命人主持了修缮。可就是如此,安邑也是整个河东防守最好的城池。徐庶的一万多兵马,是根本攻不下安邑的,不过徐庶并不打算强攻。他只是下令围住安邑城四门,不放走一个曹军。

当夜晚间徐庶聚将商议对策,若是攻不下安邑,直接南下追击曹军,只怕后方难安。

若是围困日久,只怕夏侯渊的部队都撤到黄河一线了。徐庶准备派几个飞鹰的探子趁夜摸进城中,看能否联系城中大族暗中起事,夺取城门,这样也好迅速拿下安邑。如果事情可行,次日晚间城北望楼之上举火为号。

第二日晚间,城北望楼之上果然起火,紧接着北门一阵大乱,不一会儿城门大开。徐庶令王平领兵进城,迅速控制四门,占领了县衙。进入城中一看,这在城中做内应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日失踪了的都尉霍峻。

原来霍峻当日眼看王邑投降,知道事情不可挽回。他没有选择随败军北撤,而是选择了藏在城中一个交好的富商之家。他知道曹军对安邑的控制并不会太久,希望就是有一天能够为破安邑城立下头功,好弥补当日失去安邑之罪。只是霍峻并没有想到这次的反攻会来的这么快。

当日晚间除了北门少数抵抗的曹军之外,余者几乎全部被俘虏。徐庶坐镇安邑,张榜安民。徐晃和王平的马步两军则昼夜不停的南下,继续追击夏侯渊的主力部队。

也是曹军运气不好,正好赶上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撤退的速度并不快。而征北军仗着对地形的熟悉,则迅速追上了曹军。在盐池附近,征北军与曹军有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遭遇战。最终夏侯渊丢下一千具尸体,只带着不到一万溃兵,南下大阳。

而驻守东垣的王当所部有向东运动的迹象。乐进从河内带来的一万兵马也进入到河东交界。

徐庶命令徐晃和王平的部队撤回安邑附近,三场战役下来,攻击消灭曹军三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河东反击战的第一阶段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胜利。

徐庶知道如今如何安置俘虏是重中之重。第二日一早,徐庶升帐,让所有俘虏校场集合。徐庶在营中对俘虏道:"愿意回家务农的,我不留,向前十步,一会儿我让人发三日口粮,你们便可离开。"然后让士卒点燃一柱香,也不说话,只看那些俘虏的反应。结果一柱香后,只有不到一百人站了出来。徐庶让人直接发了每人三日口粮,即刻放他们出营。

这时俘虏中其它人傻了,没想到徐庶就这么轻易放人,但是后悔也晚了。

徐庶接着道,“愿意加入我征北军的,站到队伍左面来。我将给予你们和征北军一样的待遇,绝不歧视。”这次明显比上次效果好了很多。一柱香后,大约有一半人,选择了加入征北军。徐庶点头,生在乱世,务农经商都是朝不保夕,当兵说不定就有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机会。我们征北军一向效忠汉帝,此次是你们夏侯将军对我河东挑衅在先,否则我们绝不会把武器对着自己的同胞。你们加入征北军,我不会让你们打内战,而是把你们送到真正的北方战场,让你们去打败鲜卑人,保卫我大汉河山!"

说罢让王平安排人护送这些人北上平阳郡,交由齐泰和伍芳打散了加入各校兵马之中。

现在徐庶看下场中剩下的人,冷笑道:"你们既不回家,也不加入河北军,看来是想回去曹军军营了。如果我猜的不差,你们都有父母妻儿在兖州,你们是不敢叛曹?"

这时一个副将模样的人道:"将军明鉴,我们这些人多有这样的苦衷。"

徐庶道,“这样吧,你们编入我军在平阳的军屯之中,负责屯田,不上战场,日后我家将军若和曹丞相两下罢兵,我再放尔等回去。”徐庶命人带这些人北上交给赵俨处理。

现在河东反击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徐庶知道随着乐进兵马的到来,夏侯渊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还有更棘手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