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八十四章 邺城失陷,回军平阳

曹军的劝降信在邺城之中引起了很大骚乱,虽然袁尚下令把所有的书信都收缴上来,但是看过的人不在少数。邺城的军心确实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袁尚现在对能否守住邺城也开始有些担心了。

袁尚召集审配、逢纪、袁熙三人相商下一步的对策。

审配道,“邺城城高池深,袁公当年经营多年。城中的粮草至少可以支持半年以上。曹军如若久攻不下,早晚必要退军。如今最怕的是城中的世家有些首鼠两端的,不肯全力支持。大将军可帅众将坚守城池。我带一校人马把城中负责城内安全,若有人妄图浑水摸鱼,定然让他们无所遁形。”

逢纪却道:“话虽如此,但是曹操亲自围城,加上之前的兵马,围城之兵已不下二十万人。万一任何一处被攻破,就是玉石俱焚。我等死不足惜,怎么能让大将军陷入危难之中。我倒觉得我们应该趁曹军不备之时,趁早突围,收拢冀州兵马再与曹军决战不迟。这样主动权在我不在曹军了。”

审配道:“逢纪你这居心何在?如今袁氏家族的根基俱在邺城,正因为如此才可以让袁氏家族上下全部支持我们坚守城池。一旦离开邺城,主公岂不成了丧家之犬?而且平原作战,我军骑兵一直不及曹军,胜负难料。如今又坚城固守正好扬长避短,奈何轻言弃守。”

逢纪还要反驳,袁熙道:“三弟,我倒觉得逢纪所言不无道理。若是之曹军围城倒也罢了,但是袁谭逆贼在城外,难保城中之人没有别的想法。我倒觉得不如突围,撤守幽州。哪里有易京坚城为门户,我在幽州还有五万兵马。我们若是再给三郡乌桓一些好处,不怕他们不南下相助。到时候胜曹操何难?依我之见,还是突围的好。”

袁熙的话倒是让袁尚动心了,虽然他一直想继承大位,但是他一直在袁绍的羽翼之下,从来没有单独领过军,更别说这么大规模的作战了。袁尚虽然不承认,但是他内心是怕死的。一旦城破,玉石俱焚,他是不敢想象的。但是突围的话,就必须是精兵简从,只怕家眷是照顾不到了。袁尚犹豫再三,还是最终决定三日后突围。

审配有心再劝,但是他太了解袁尚了,知道只要他决定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他突然觉得当初自己支持袁尚是不是错了,否则也不至于有今日的境地。审配对袁尚说,“大将军既然决定了突围,那么必须要带精兵,为了有利于大军突围,不让曹军追击,邺城还是需要坚守的。审配愿意留守邺城,带领一万人马拖住曹军。”

袁尚道,“尚如今正要依仗先生,守城之人我自会安排,不需先生担心。”

审配道,“主公,如果知道大军撤军,只怕守将难以坚守。但是若是审配在城中,守军上下定不相疑也。主公主只管安排撤军事宜,莫以审配一人为念。”

袁尚知道审配下定了决心与死守邺城,便不再劝,让各人下去准备。袁尚回去后宅之中,将突围之事告诉母亲,刘氏大哭不止。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命人收拾细软准备和袁尚一起出城。

三日之后,正当子时,月黑风高,邺城的北门突然打开,城中杀出三万人马来。骑兵当先,步足剧中,刀盾手防护左右两翼,弓兵殿后,这三万人马保护了袁氏一家老小,向曹军大营冲去。

防守北门的乃是乐进,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兵马,原本倒也阵营齐整。但是三日前曹操下令,故意留出营垒间的防守空隙,好让冀州兵马以为有机可趁。没想到这次倒让冀州兵马钻了空子。

乐进领兵阻拦,但是晚间看不清楚,兵马调动不便,没有拦住冀州大军,反倒折损了不少人马。

曹军根本没有想到袁尚会这么快放弃邺城,所以打了个措手不及。就连夏侯惇和曹真准备设伏的人马也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结果袁尚这三万人顺顺利利跳出了包围圈,撤往幽州去了。

曹操得到乐进禀报,一时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冀州兵马突围,只命夏侯惇和曹真领兵追击,自己这面大军权利进攻邺城。

审配这里虽然只有一万多兵马,但是他却把城中世家的丁部曲全部“请”城楼,加强邺城的防守力量。曹操发动大军强攻,却没有办法立刻攻克邺城。第五日晚间,袁谭在沉重的旧部发难,抢攻西门,并在城中纵火。这才让曹军突破了西门的防守,攻进了邺城城中。

经过一番激战,守军大部分投降了曹军,审配不愿降曹,拔剑自刎。

曹操进入邺城查点户籍粮草,才发现邺城的人口之盛,粮草之多超过许都多矣。袁尚坐拥宝山而弃城逃亡实为不智。

这时袁谭有意镇守邺城,曹操不许。曹操调卫尉程昱领冀州刺史,并派次子五官中郎将曹丕同守邺城。在城中发现被软禁的并州刺史高干,高干被救之后愿意降曹。曹操仍以袁谭为青州刺史,高干为并州刺史,但是拍了亲信将领作为军司马,协助二人领兵,其实就是变相分了二人军权。袁谭高干人在矮檐之下,心中虽有不满,却不敢明说。只好领兵各回本郡去了。

曹操占领邺城之后,并没有急着北上去追击袁尚,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战果,同时安定冀州士卒之心。毕竟他要的是稳定的北方,而不仅仅是打败袁尚那么简单。

田靖领兵西进,翻过太岳山到了河东地界。三日后,田靖领着这一万余人马到了平阳。如今张燕和徐庶在平阳正为河东之事发愁。

原来官渡兵败之后。马腾和韩遂的兵马便放弃了之前的和平协定,北上攻击河东各县。军师徐庶有心反击,奈何手中兵员不足。徐晃的一万骑兵,尚在草原。前几日飞鹰传来消息,说田靖命令北上取西河郡,徐庶以魏延的“武”字营为前锋,张方“勇”字营殿后,夺取西河。如今在安邑只有霍峻的守军和王平的忠字营和伍芳的狼骑三千。河东全县收缩防御,坚壁清野,只守不攻。只等北线的徐晃将军从从草原返回之后,再准备反攻。

没想到这个时候,田靖领兵回来了,徐庶大喜。

进城之后,田靖为徐庶和张燕引荐了田丰。不一会儿,平阳太守赵俨和将军府主簿杨修都来了,田靖这才与众人一起议事。

田靖首先说的是官渡之战后,冀州如今的形式。包括自己如何夺取了上党以及为什么取西河。众人听罢也觉得田靖蚕食并州的政策是非常适合的。

田靖接着道:“如果曹操攻克邺城,那么冀州、幽州只怕早晚在曹操的掌握之中,加上袁谭投降,到时候整个北方我们就是曹操最大的敌人。所以我们与曹军早晚有一战。我取上党正是看中了上党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的优势。取西河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后方实力。若非我不愿强攻太原折损兵力,这太原雁门二郡我也有意拿下来。”

徐庶道,“我们趁高干部在的情况下,进军上党西河,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如果强攻太原难免损兵折将。关键是,曹军征服冀州之后,至少有三十万大军可以调动。试问我们就算全取了并州之地,但我门能抵挡住曹操的全力进攻马?”

徐庶此言一出,张燕等人都无话可说。说实话他们也知道如今征北军已经发展的够快了,但是相对于快而言,基础不稳,人口不足都是巨大的问题。特别是一旦开战,未战而败局已定。

田靖也知道这就是目前的现实,没有办法回避。

徐庶接着道:“所以我们目前不能再和曹军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收缩防御,坚城固守才是上策。另外主公之前所提的开拓辽东的战略,徐晃已经打通了塞外走廊,如今正是时机,不知主公准备如何安排?”

在座众人,除了徐庶之外,大多数对田靖的辽东战略并不了解。田靖觉得时机已到,必须要让在座众人全盘了解,也好为安众人之心。田靖便把卢毓之事说了。

田丰道,“恕我直言,辽东公孙康经营几十年,不是有一个卢毓和徐亮就能拿下来的。不知主公经略辽东,准备带多少兵马去?“

田靖也知道此事不是如此容易,若带兵多了,不说影响河东,而且大军远征,粮草后勤都是问题。何况中间还隔着一个幽州,要想名目张单穿州过境,基本不可能。但是人少了,又解决不了问题。田靖也在犯难之中。

徐庶道,“听闻将军原本在公孙瓒账下效力,不知幽州如今可还有可以利用的力量?“

田靖道,“我有一义兄公孙续乃是公孙瓒长子,幽州兵败之后,他带领三千白马奇兵远赴塞外,投靠上谷乌桓大人难楼,听说娶了难楼的女儿。他无时无刻不想夺回幽州基业,此去辽东倒是可以为我助力。”

田丰道,“令尊田畴原本是当地豪族,听说一直在徐无山中屯田,当年袁绍曾派人请田畴出山为幽州从事,奈何田畴不愿为官。不知主公可能请出令尊相助。”

田靖心说,我的家底你们比我还清楚,田畴历史上曾经带领曹操走卢龙塞翻越白狼山攻克柳成,大败辽东乌桓。父亲的力量自然是要借重的。田靖道,“家父那里兵马不多,但是熟悉当地山川地理,是攻击辽东的最佳向导。”

徐庶道:“既然有这三股力量相助,我想攻下辽东只怕也不是难事,我们今日正要商议出一个完全之策来,以保证攻克辽东之战万无一失!”

众人商议一夜,直到第二日一早这才确定了诸般方略,田靖在城中休息一日。只等三日后,召集河东上下所有官员,宣布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