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调戏大宋 > 第六十二章 眉来眼去

调戏大宋 第六十二章 眉来眼去

作者:破军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37 来源:笔趣阁

完美闭环!

宁晏瞪大眼睛看着张淳,张教谕居然深通废话文学之道!

“宁晏,你今日为长嫂之事,耽误进学,虽犯了县学规矩,但情有可原。”

对嘛,这他娘的,才叫人话。

宁晏感激的瞅了一眼说话的苏夫子,只要大家不是来抓我迟到的,啥都好说。

“多谢各位师长,学生这就前去课堂进学。”

宁晏准备从县学两位先生粗壮的胳膊下挣脱开,然后开溜。

“且慢!”

不是,又要干嘛!

“听闻你昨日玉香楼花魁宴上一诗一词,颇有造诣,今日斋长特意前来,对你进行训诫!”

训诫!

宁晏愕然的看着老的脸上起鸡皮的老斋长,您老都一大把年纪了,出个门都怕回不来,现在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学,就是为了训我。

大佬发话了,宁晏赶紧跟鹌鹑一样,在后面猫着,乖乖的跟着张淳和赵斋长,进入县学大门。

遣散了其他先生,宁晏被张淳和赵斋长,带进县学的堂房。

训诫,就等于挨批。

对此,宁晏颇有经验。

乖乖的站在下面,一脸便秘的恭敬样,等着两人发话。

反正只要大佬说的话,你只管点头就行。

当然,偶尔表现出一脸迷茫,在大佬一翻解释后能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那就更好了。

“宁晏,昨晚你的那两首诗词,老夫已经读过,不错是不错,不过,年轻士子,切莫因为两首诗词就骄狂成性,放浪形骸,亦不可目无尊长。”

不是呀!

你从哪点看出我骄狂成性,还放浪形骸!

“斋长所言极是,学生定会戒骄戒躁,潜心学问。诗词不过小道而已,我从未放在心上,只有杭州府学那帮附庸风雅之辈,才会借此哗众取宠。”

跟大佬保持一致态度的同时,再小小的诋毁一下对手,这样取得的效果会更好。对于上辈子上了半辈子学的宁晏来说,这方面的斗争经验,可是极为丰富的。

“嗯……孺子可教。”

赵斋长愉快的表示,对宁晏态度的满意。

“那首为赋新词强说愁,虽说是难得的佳句,但是暮气稍重,你未及弱冠,正值舞象之年,少年龙精虎猛,怎会有此感叹。”

古代男子十五岁束发,表示长大了,不能像疯孩子一样,成天披头散发。二十岁及冠,就是带上帽子,表示长大成人。

宁晏今年十七,不尴不尬,这年纪被称作舞象之年。

简单点翻译,就是能跟大象顶牛,虽然现实可能大概率会变成大象的便便,但意思却也没错。

这时候的年轻人,正是一身精力没处发泄的时候,属于典型的没事都要找事闹腾。

而这首词确实辛老六当了半辈子官,被撵出去外放的时候写的。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矫情和老子不甘心。

跟宁晏的经历,半点扯不上干系。

宁晏顿时心里一慌!

尼玛!

抄诗有风险,以后需谨慎!

下回一定不要刻意去装逼了。

遇到比如赵斋长这种,非要较真的老头,自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圆。被识破,就麻烦大了。

当然,要你能赚很多钱,那就例外再说。

“倒是那首,不负圣贤不负卿,与你倒是相得益彰。哈哈,少年风流,拨鼓弄萧,玉臂朱唇,却又能够坚守自我,一心向学,很好。”

赵斋长眯着老眼表示,我很欣赏你哦。

拨鼓弄萧,玉臂朱唇。

老头,你很懂吗?

看来也是老司机了。

“宁晏!斋长训诫,你要谨记。如你所言,诗词不过小道,先帝官家,已经将诗词剔除科举,你不必沾沾自喜。如昔日柳屯田,文采风流当世无双,又能如何,风尘繁花迷眼,你当恪守本心。”

比起赵斋长,张淳的话,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首先,警告宁晏,不要嘚瑟。

不过,很快,宁晏听得就觉得有些玩味了。

“我余杭县学,虽然声名不显,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斋长与各位师长,都是饱学之士,只要你勤学努力,定能有所成就,学问一道,在于坚持,切不可急功近利,朝秦暮楚……”

“学生明白!”

宁晏点头,心里却非常的盘算。

大宋的党争从朝堂蔓延,到民间学府,大家撕逼激烈。余杭县学不管是级别,还是综合实力,都属于是被碾压的那一种。

现在,却凭空蹦出个宁晏来。

眼看着,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一番了。可要是其他学院,这时候来个釜底抽薪,那就没得玩了。

人往高处走,比余杭县学知名的学府,一抓一大把。

合着说了半天,是担心我跟其他的学院,眉来眼去呀。

“学生定会谨记教谕,就像今日一早,有人自称杭州府学弟子,找学生入杭州府学,还允诺学生银钱房宅,被学生言辞拒绝了。”

宁晏悄咪咪的打量赵斋长和张淳的脸色,果然,两人脸色一沉。

看来自己猜对了。

现在,老子就是香饽饽,等着坐地起价。

听了宁晏的话,张淳心中一怔,随即看向赵斋长,两人对视一眼,互相看懂了对方心中的浓浓担心。

“宁晏,学问一道,需坚持……”

宁晏:“嗯!”

“可知,伤仲永前车之鉴……”

宁晏:“嗯……”

“我余杭县学……”

“嗯……”

张淳还要开口,宁晏忍不了了,能不能上点干货。

“师长,家中长嫂日常病重,像今日迟到之事……”

张淳一张脸,都快要黑成锅底,宁晏就差直说,以后我要经常迟到!

这混账呀……

“忠孝两难,也罢,就准你每日进学晚半个时辰……”

不等张淳说完,宁晏继续抬头。

“师长,学生家贫,父母早亡,弟妹众多,仅靠兄长一人俸禄,无以支撑,兄长又不愿干出违心之事,因此学生在县衙寻得一份文书之职,每日午后应卯,所以,学院午后的自读……”

如果说张淳刚才的脸色黑成锅底,现在脑门就快充血炸开。

父母早亡,弟妹众多,这倒是没错。

可家贫这种话,你还能不能要点脸了。

以为谁不知道你在玉香楼的那点破事是吧。

有钱逛青楼,现在来这哭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