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调戏大宋 > 第九十章 张榜昭告

调戏大宋 第九十章 张榜昭告

作者:破军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37 来源:笔趣阁

又是一个往常的傍晚,朱知县的轿子依旧是没精打采的回到家。

这段时间新稻种的事情,让他根本没有闲暇顾及其他,自然也不知道县衙里发生了什么情况。

坐在轿子里的朱知县很无奈,这几日下来试种新稻种的官田已经全部收割,原本还抱有一丝期望的他,现在是彻底的失望。

庆历三年,以参知政事范仲淹范相为首,富弼、韩琦二相为辅,受官家支持,开启了轰动一时的官场革新。

朝廷称其为新党,一时之间,新党势大,政令无不出其左右。

然而,好景不长,旧党反扑,政令不畅,导致最终官家摇摆不定,三相分别被贬,旧党占据馆阁和枢密院。

不过,新旧党争之事并没有随其湮灭,而是化整为零,开辟了无数的分战场。

余杭县衙算是其中零星的战场之一。

以知县朱澄为首的新党,和县丞方敬县尉高廉这两个旧党顽固份子展开旷日持久的斗争。

这一次新稻种之事,涉及朝堂新旧党之间的角力,对于新党来说,新稻种一旦试种成功,可谓是功在千秋,可以重新在朝堂站稳脚跟。

朱知县出身长山朱氏,年近四十,才进士登科。

本来这个年纪的进士,基本上算是前途不亮了。一般随便外放个官儿,折腾几年,要是命硬的还能熬下来升一升,命薄……自然是没有然后了……

没后台没人脉,又是个二甲进士的朱澄,根本没有挣扎的想法,决定直接躺平!

不过,这人呢,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当你想躺平的时候,命运非要把你翻过来!

琼林宴的时候,朱知县惯例去混脸熟,毕竟大家以后都要同朝为官,认识一下,别搞出什么乌龙来。

却不料,真让他混了个熟脸。

而且这熟脸不是别人,正是当朝丞相范仲淹。

朱进士当场懵逼了,这不是小时候隔壁二叔家的便宜大哥吗。

别人一口一个范相,朱进士直接来一句,大哥你怎么在这!

正当其他人怒斥朱进士不要逼脸,也不看看这是谁,上来就认大哥。

范相脸上笑嘻嘻,原来是你小子啊,出息了,都考上进士了。

众人惊呆了。

一八卦才知道,原来当年范相少时随母远嫁长山朱氏,改姓朱,名朱说。后范相服母丧后,才归宗复姓。

小时候朱进士就在范相家门口玩过泥巴!

这一口大哥,是实打实的。

自此,朱进士成了范相的忠实小弟,有大哥在官场上罩着,仕途也是一片坦荡。短短数年,就升为了正七品的余杭知县。

朱知县对自己的能力心里逼数清楚,要靠自己往上爬,加上这一把年纪在这放着,这个七品知县,基本算是要到头了。

唯一的机会,还是跟着大哥混。

如今范相因为新政被贬,但若是能够一朝起复,重归知政枢密,自己自然能够水涨船高。

别看平日朱知县一副不爱理事的样子,但关乎自己前途的大事,却十分重视。

比如,上次的碧血龙纹杯一案,又再比如,这次新粮试种之事,朱知县一改往日的怠政,格外卖力,连秋察都扔到一边。

可事实不会因为朱知县勤政一回就出现变化。

新粮一事,基本已经落定,效果不佳。而秋察……朱知县闭着眼睛都能想到,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

虽然前几日范相夸过宁晏,有凤雏之才,但朱知县依旧不抱希望。

余杭县衙堆积的文书是一颗大毒瘤,这颗毒瘤没有去除,朱知县反正也不想好了。

范相这次起复眼看又要落空,而自己的秋察又是下评,再没有什么起色,自己这个知县,恐怕也就难了。

想到这,朱知县掀起轿帘,冲门外道。

“明日一早去县衙。”

秋察之事,多少也留点心思,总不能太难看。

就在这时,忽然朱知县听到外面有人喊。

“可是县尊回府。”

声音很熟悉,是县衙的人一个老笔吏了。

现在这个时辰,县衙已经放衙,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来找自己。

“县尊!”

“何事?”

朱知县沉住气问道。

“大喜事!”

老笔吏迫不及待道。

“今日吏部秋察到访县衙,吏部主官亲口言明,我余杭县吏治清明,有望上评。”

朱知县正琢磨着,最近能有什么大喜事,猛地一听,嘴角都歪到了一边。

“你说什么……”

什么情况,吏部的秋察这么快就到了余杭县。

还有,余杭县吏治清明,这话,就是朱知县豁出去老脸,也不好意思说。那一整个案牍库的糊涂账,清明在哪里,你告诉我。

“禀县尊……”

这时候,老笔吏才想起礼节。将白天县衙之事,一笔笔说出来。

朱澄的神色,简直不要太精彩。

吏部主官有眼无珠,连恩相的名讳都认不出来,这下难看了吧,日后官场之上,又多了个笑柄。

纯礼也是,恩相名声为重,此事提及,有些仗势欺人,不过他们万万想不到,恩相竟会亲自来我余杭县,哈哈。

等到听说,宁晏三日内肃清整个余杭县案牍库,吏部稽查,无一纰漏,朱知县的嘴巴已经张得老大,整个人脸上,都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这还是人吗?

自己的县衙内,竟然有这等人才。

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吏部上评呀,对于他来说,就跟当年进士登科的难度,相差不多。若是能够连续两三年,获得上评,自己真的有可能再往上升一升。

朱知县嘴唇都激动的有些哆嗦了。闭上眼睛,朱澄都能想象到,这一次县丞方敬和县尉高廉,估计鼻子都要气歪了。

余杭县衙公务堆积,这两人可没少拖后腿。

而且秋察之事,明显他们在里面做了手脚!

没想到,这次不仅没有恶心到自己,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痛快!

太痛快了!

朱知县忍不住嘴角露出得意的神色。

“张榜!张榜……”

如此痛快之事,当然要张榜。

“明日张榜告示,我余杭县衙在吏部秋察获得上评。”

顿了顿,朱知县继续道。

“还有,县衙文书宁晏,三日之内,肃清县衙公务,有凤雏之才。”

宁晏可不能忘,三日之内,肃清县衙公务,说出去,都能惊掉旁人下巴。可惜,这宁晏已经是舞象之年,要是再小几岁,说一句神童也不为过。

大宋一朝,对于神童十分看重,若是哪个地方出现神童,主官上报一经核实,还是一笔政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