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103章 又传鬻题

大明好伴读 第103章 又传鬻题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感觉如何?”王守仁为谢至倒了酒后问道。

与王守仁相识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也算是无话不谈了,在他面前自是无需玩那套虚的。

谢至如实相告,回道:“感觉倒是不错,如此类型之题,其实关键在于看考官品行如何了,若是谄媚之徒,必定会喜欢那种溜须拍马的文章,此次春闱的士子中想必有不少人是从此方面入手的吧。”

这些完全都是实情。

接着,谢至又道:“不过,某想,陛下出如此之题,是想在这些士子中寻求些治国的良策吧?”

王守仁喝了酒后,回道:“陛下非好大喜功之人,应是有如此之意的,在下的策论便是从辽东问题入手的,鞑靼小王子和火筛部时长扰边,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此问题得有解决之法才是,在这个问题之上,在下以为出兵方为永久之法,听说,辽东总兵前几日上了折子,朵颜部也有不轨之心,朵颜部虽弱,但若与鞑靼部联合,那我辽东之地便更为被动。”

王守仁的这策论所言的着实是大明根深蒂固的顽疾。

不过,弘治皇帝不是好战之人,只要鞑靼部不入关侵犯,弘治皇帝也是很难下定决心出关征讨的。

再说了,阅卷的都是一群文臣。

这些文臣喜欢的是如何治国安民,不到万不得已,大多数人是不愿出兵的。

不过,出兵所耗费银太多,不到万不得已,着实不可出兵的。

王守仁介绍了自己的策论后,谢至回道:“守仁兄策论所言确实乃是大明所存在的问题,不过,不见得是考官所喜。”

王守仁倒了酒,回道:“能否高中并非在下所在意之事,心中何想,何写,方不枉读书二字。”

王守仁谈吐文雅,心怀远大,着实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谢至敬了王守仁一杯,回道:“守仁兄心有沟壑,某实在佩服,某是以富民强国来入手的。”

王守仁笑了笑,回道:“在下记得你说高中之后要去从治理一个小县开始,到时别忘了带着在下。”

谢至倒是没想到,王守仁竟然还记着此事。

“某记着,只是...”

王守仁打断谢至后半句,道:“别只是了,你那番话在下还记着,就这么说定了,无论某最后能否高中,排名又如何,都愿与你去治理一小县。”

王守仁对此事既然如此坚持,谢至自也是欢迎的。

有王守仁帮着,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了。

就在谢至与王守仁推杯换盏之时,旁边一道声音颇为响亮的道:“在下从同乡口中听到了一消息,江阴富人徐经贿赂主考预得了考题。”

“真假?”

旁边一人接着道:“在下倒是亲眼所见,徐经着实去过程敏正的府上。”

程敏政便是此次的主考官。

另一人随之又道:“不止是徐经吧,好像唐寅也去拜会过,前些日子,唐寅还曾把与程敏政讨得的文章四处宣读过。”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后,聚集起来的士子越来越多。

老远处的一人,扯着嗓门问道:“那唐寅是应天府的解元吧?”

人群中有人回道:“没错,正是弘治十一年的解元。”

舞弊那便是对其他士子的不公,一大群士子围在一起皆都愤愤不平叫嚷个没完。

“这唐解元怕不是担心比不过顺天府的解元而行如此龌龊之事吧?”

“谁能知晓?反正这个事情朝廷得有一个交代才是。”

......

在角落吃酒的谢至和王守仁把这群士子所讨论的问题听的极为清楚。

谢至心中也着实无奈的很,秋闱的时候,传出了主考官吴宽为他舞弊,春闱又传出了主考官程敏政为唐寅,徐经舞弊之事。

他怎就不能好生参加个科举了,怎每次都出这么多事情?

王守仁在端着酒杯,满是不屑道:“这次主考程敏政,乃是礼部右侍郎,文章学识颇好,素有清廉之名,怎会做出鬻题之事?唐寅,徐经,在下也曾相识,二人也并非偷奸取巧的奸滑之徒,怎会行出如此之事?听风便是雨,只闻风声便有传如此流言,可否想过被他所中伤之人的名声。”

谢至这下才终于想起,历史记载中的唐寅还真就牵扯到了科举舞弊案之中,因此被削了士籍,贬为浙藩小吏。

唐寅不耻就职,回乡后又夫妻失和,休掉了妻子,最后才有桃花庵。

后世所流传下来的一些列诗歌以及绘画皆是出自科举舞弊案之后。

那群士子对此事臆想之后的愤愤不平,他们以为他们是在主持正义了。

其实,殊不知他们这行为是要毁掉别人的人生的。

唐寅被牵连后,最起码在诗歌和绘画方面有所造诣了。

被牵连的徐经终生没能再有参考的机会,而程敏政更是就此抑郁而终。

谢至喝了酒,回道:“总是有那么些唯恐天下不乱之人,凭自己臆测口出不负责任之言,此消息恐已是在士子中间传播开来了,朝廷必会对此有所处理的。”

谢至对这个事情了解虽不多,却也是猜对了。

贡院之中,程敏正带着一群考官正忙着为春闱士子的考卷糊名,眷录之际,给事华昶在茅厕听闻几个差役闲聊了此事。

没做任何考证,便直接写了弹劾程敏政的折子。

这折子递交到内阁之时已是傍晚快下值之时了。

内阁中,谢迁,刘健和李东阳处理完了一天的折子,把折子按重要与否的顺序分门别类归置,吩咐书吏送与了暖阁。

正准备歇口气的时候,一书吏便送来了华昶的折子。

“谢公,礼部给事华昶又递上了一道折子。”

谢迁等人是可极为尽心的,当天的折子绝对会在当天审核完毕,绝不会有拖拉误事之情况发生的。

谢迁从书吏手中接过折子,打开瞧了一眼后,便颇为大惊。

一旁的刘健瞧见谢迁脸上的变化,询问道:“何事?”

不等谢迁回答,便从他手中接过了那折子,只瞧了上面内容一眼,便随手递给了李东阳。

打发走了送折子的书吏,才道:“春闱才结束吧,这事无论真假绝非小事,必当及早禀告才是。”

李东阳瞧了折子后,同样并未反对,道:“现正式眷录之时,此事无论是否属实,及早处置方为长策,走吧,咱三个一块去见陛下报了此事吧,出了如此之事,也容不得我三人私下商量了,到了陛下那里再做商量吧。”

这个事情着实是得及早处置,处理的越早越有好处。

谢迁等三人一同去了暖阁之时,牟斌和萧敬都已在了。

弘治皇帝脸色颇为难看,在谢迁等三人走进行礼后,还是勉强扯起了一道笑容,出言问道:“三位卿家有何事?”

李东阳把手中的折子拿了出来,道:“陛下,礼部给事华昶弹劾春闱主考程敏政为徐经,唐寅预先泄露考题。”

听了李东阳的禀告的事情后,弘治皇帝好不容易扯起的笑容一下子沉到了冰点,不等小太监来拿李东阳手中的折子,自己直接起身拿了折子,扫了一眼后,一把拍在了御案之上,冷着脸道:“牟指挥使,你把锦衣卫所探知的消息与几位卿家简单说说。”

弘治皇帝有旨,牟斌并未多言,直接把锦衣卫探子所探知的士子之中的那些传言又讲述了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