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114章 殿试开始了

大明好伴读 第114章 殿试开始了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大明建国之初的殿试本是在三月初一就举行的,被成化皇帝硬生生的改成了十五日。

谢至在东宫又陪着朱厚照学习了十几日才终于等到了殿试。

由于殿试就在宫中举行,所以,对谢至来讲,倒是方便了不少,完全不必像其他考生那样天还不亮就得擦黑准备进宫。

谢至一觉睡到自然醒,慢悠悠的吃了早饭,时间还宽裕的很。

谢至伸了个懒腰问道:“今日是谁为殿下授课?”

一旁伺候着的张永回道:“王少詹事,王少詹事已过去了。”

谢至笑着叹道:“怪不得一早没见到殿下,原来授课的是王少詹事啊,反正也没其他事了,某便去文华殿了。”

张永扯着灿烂的笑容,回道:“好,咱家还等着从谢伴读身上挣些银子回来。”

谢至呵呵一笑,道:“张公公于某帮助甚多,为了张公公,某也得尽力不是?”

谢至在刚到东宫的时候,也得亏张永通风报信,不然的话,就得被刘瑾害惨了。

张永也得亏谢至在朱厚照面前美言才能在东宫崭露头角,不然就凭他在东宫的资历,永远都会被刘瑾压得死死的。

一来二去的,谢至和张永有了合作关系,也自然有了利益关系,相处起来自然也就融洽很多了。

很关键的一点,张永私心不少,却也还是有些良心的。

谢至从东宫出来后,便直奔文华殿而去。

在到文华殿的时候,考生还未进来。

乡试和会试的时候,一遍遍核验,都严格的很,更别说是需要进入宫中的殿试了。

除了要核查这些考生的身份属实之外,以及有无夹带之外,还要严格筛查是否携带武器。

毕竟殿试之时皇帝也是要出现的,总得得确保皇帝的安全不是。

谢至拿了文牒,提着考篮在差役一遍遍核验之下才终于进入了殿中。

进入殿中后,谢至在一排桌案前转了几圈,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考座。

这考座正对着前方弘治皇帝的御案。

这样的座位正对着皇帝,一举一动都在可率先被皇帝看在眼里,虽然能入了皇帝的眼,恐没有几人是愿意坐在这里的。

一整天都有人注视着,还怎么愉快的答题?

虽说谢至与弘治皇帝也算熟悉了,坐在这里答题虽也谈不上紧张,可这位置未免也太过闲言显眼了些。

他答题过后,想放松一下也不那么容易了。

谢至虽有不情愿,但也不得不坐了下去。

在谢至坐下不久,外面才有了脚步之声,排列整齐的考生从外面鱼贯而入。

这些考生自是不敢过分造次,进入殿中,规规矩矩的找了自己的位置坐下,连个眼神都不敢四处乱飘。

在这些考生坐下不过片刻的时间,弘治皇帝便已到了。

在弘治皇帝走至前方御案之前坐下后,萧敬便扯着嗓子喊道:“众贡生行礼面见陛下。”

这些士子谢至外,就场中的王守仁都是第一次见弘治皇帝的吧?

早在弘治皇帝进来的时候,有不少人便已经开始紧张了。

在萧敬之言后,一众考生的行礼并不是那般整齐。

弘治皇帝倒是不计较,也不苛责,面色和气,笑着道:“不必多礼,尔等能于此处参加殿试,可见皆是我大明栋梁之才,往后定当也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今日殿试尔等需用心去考便是,行了,开始点名吧。”

弘治皇帝一声令下,萧敬端着花名册开始了点名。

其实,早在这些考生在进来的时候,身份便已经核验的极为清楚了。

现在再做点名,其目的也是为了让皇帝对这些考生做一下认识罢了。

也算是给这些考生一个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差不多一炷香之后,点名才完成。

在点名之后,也没再做任何耽搁,弘治皇帝直接又下达了第二项指令,道:“散卷吧。”

此次负责主考的乃是王鏊。

听弘治皇帝指令后,王鏊拱手回道:“遵旨。”

随之,才吩咐其余考官道:“散卷吧。”

谢至坐于中间位置,自是率先拿到考题的。

“何以兴国。”

这个策论与会试时的遥相呼应,会试之时的那个是问当今朝廷所存在的弊端,这个便问到了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了。

谢至感觉这题目就是给他出的,上次他的那番回答能够高中会元,那便说明,上层的那些文臣以及弘治皇帝对他的那些想法都是赞成。

这次,他只需把他的那个回答加精一些便是。

在所有考生手中都拿到策论后,才有考官沿着座位分发宣纸了。

谢至第一个拿到的,自然也是第一个动笔的。

在考官分发完成所有考生的宣纸后,谢至大概已书写了二三百字。

在策论中,他第一次在官面之上提及了,以一县富一国的想法,在一县之中找到能富百姓的思路,然后带动一国百姓的富裕。

一国百姓富裕了,自然也就是朝廷的富裕。

这策论并非只有弘治皇帝一人能看到,所以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所以谢至也只能简单介绍一下罢了。

就现在朝廷存在的这些问题,弘治皇帝不可能不知晓。

谢至现在即便大谈特谈的说出来,那也得弘治皇帝有这个魄力去改变。

再说了,若是不做任何铺垫就做改变,对大明来说无异于是在伤筋动骨。

不说让大明更为强大了,就是现在的这种繁荣恐也很难保证了吧。

这次的策论,谢至并未再洋洋洒洒的写一大篇。

只是把自己想法简单介绍了一下。

这次的这篇策论对谢至来说简单的很,对其他的考生却并非那般容易了。

这些考生寒窗苦读了那么多年,都是在背书了,若问四书五经上面的内容,他们或许还能够回答,可若论这些需要变通的问题,对他们来讲便颇为为难了,

其实,想做个好官,岂能是简单背诵几本书就能办到的。

本来,殿试是要考一整天的,谢至只用半个时辰便把自己想法跃然于纸上。

谢至才落笔,弘治皇帝便起身走至了他身边。

谢至在奋笔疾书之际便感觉有人盯着他,他才落笔,弘治皇帝便起身走了过来,若说这个人不是弘治皇帝,打死他都不信。

弘治皇帝走至谢至身边,也没多言,直接拿起谢至所写策论。

片刻之后,才放了回去。

之后,便重新又走至了御案之前坐了下去。

谢至的策论完成了,这下只能与一直盯着他的弘治皇帝大眼瞪小眼了。

当着弘治皇帝的面,谢至也得注意些形象不是,虽不说坐的端正了,却也不敢太过放肆。

策论考一整日,期间会有宦官拿着馒头,每人配发两个。

谢至无聊坐在自己座位之上,终于等到了馒头的配发。

其他考生,一手抓着笔,另一只手往嘴里送馒头。

而谢至却是一口一口掰着往嘴里送。

现在也就只能用这个事情打发时间了,不然干坐在那里是会很无聊的。

看来很有必要给弘治皇帝提个意见,有本事提前完成策论的,还是应该让人家早些回去的。

不然的话,一整日坐在这里,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谢至吃着馒头,又时不时瞧着外面的太阳。

终于...在他两个馒头快要吃完的时候,那太阳变得有些昏黄了...

这是太阳将要下山的显著标志。

看来,殿试的结束也是有希望了。

又等了那么大概半个时辰的功夫,时辰才终于到了。

王鏊率先与弘治皇帝道:“陛下,时辰到了。”

弘治皇帝也没多言,道:“收吧。”

弘治皇帝允许后,有考官按照顺序很快收了所有考生的策论。

在策论收起后,弘治皇帝率先离开,之后一众考生便也开始陆续离开文华殿。

谢至也不需要出宫,所以他也不着急。

在所有考生离开的时候,他一直坐在自己位置上。

王守仁转了几圈,走至谢至身边道:“唐寅,徐经答应了。”

丢下这句话也没等谢至回应,王守仁便随着考生匆匆离开了文华殿。

这也不是酒肆,能把这个消息传过来也已经是很不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