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164章 里通外国

大明好伴读 第164章 里通外国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中秋节之后,朱厚照便赶回了云中。

回到云中,见到谢至便得意洋洋的与谢至炫耀,道:“谢五,你可知道?本宫这趟回京赚了多少银子?”

这厮就不知道淡定儿子怎么写吗?

不等谢至有所表示,朱厚照便伸出了三根指头,兴奋道:“不是三十两,不是三百两,也不是三千两,而是三万两,三万两...知道吗?”

谢至吸了一口凉气。

看来,洪武帝所制定的官员俸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最低,那些官员出手却依旧阔绰的很,短短一日时间,便能筹集起三万两银子用来买香膏。

谢至心中诧异,面上却没有过多的表现,笑了笑问道:“殿下可还记得答应臣的。”

朱厚照身上毛病真的不少,但唯一一点儿就是真的大气,丝毫没有逃脱,直接摆手道:“放心吧,本宫记着呢,所赚利润的两成给你,本宫是不会赖账的。”

不会赖账便好。

朱厚照忙着配置香膏,顾不上再去云中卫。

马上就要秋收,王守仁也得负责收税粮,入库县中粮仓之事。

在粮食入县中粮仓之前,还得是严格检查了粮仓,保证粮仓万无一失才行。

若有漏雨之处,还得及时修补,发霉之事自是万不可发生的。

谢至也不能闲着,他把各村村正召集于县衙,严格叮嘱他们要监督着每家每户都能把粮食收回去,储存好。

这个事情是与县中没有多大的关系,但粮食受损,百姓无粮可吃,却也还得是依靠县中来救济的。

“各位为村正,有的还是族长,望各位督促每家用心收粮,交足朝廷税收,剩下的务必要细心保管,靠天吃饭,今岁收成好,不见得每岁收成都能如此。”

几个村正附和之后,谢至又道:“本县会派人陆续往各村收税粮,望各位能够叮嘱各村乡民认真交粮,谁家若有掺假,甚至估计交劣粮之情况,里长,村正一并承担,本县定严惩不贷。”

这个关若是把控不好,还真就会有人造假的。

毕竟那么多人呢,一旦混在一起,想要找到谁是谁家的可就不容易了。

......

在收了官田之后,谢至便遣徐经带着何三友等十几个差役押了一千石粮草送入了兀良哈。

送这些粮食的时候,谢至并未藏着人,一路之上不算高调,却也被不少人瞧在眼里了。

京师之中,为此事暗流涌动。

闻风而动的御史正磨笔霍霍,准备书写弹劾奏折。

另一边也正有几波人,想要借着此事搞垮谢至。

最为活跃的便是周寿,自谢至到了云中之后,虽只是一小小县令,名气已是传至了京中。

周寿一直都在瞅准机会,给谢至致命一击。

放眼整个大明,有哪家敢欺负到他周家的头上,谢至打了周平,周寿心中的那口恶气,怎能那么快就过去。

弘治皇帝的案头所放的几乎放满了弹劾谢至的折子。

盯着一堆折子正心烦意乱之际,萧敬又抱着一沓走了进来,报道:“陛下,又有弹劾谢知县的了。”

弘治皇帝随便拿了一份,只瞧了一眼,便扔在了一边,冷哼一声,嘴中怨怪道:“这些人拿着朝廷吩咐,却不想强我大明,富我百姓,一有风吹草动,便上折弹劾,天下不公之事多得是,怎不见他们上一件给朕。”

弘治皇帝虽很少发脾气,但一旦发起脾气来,那可还是很吓人的。

萧敬在一旁不敢多言,这个时候,无论说什么,弘治皇帝都得挑些毛病出来的。

片刻,弘治皇帝问道:“弹劾谢至的这些折子,谢卿都清楚吧?”

萧敬回道:“应当清楚,谢公就在内阁,这些折子是要率先送于那里的。”

弘治皇帝点头,道:“谢家满门忠烈啊,谢卿为我大明殚精竭虑,谢至却是以大局着想,甘愿被天下人误解。”

弘治皇帝表彰谢家父子,一旁的萧敬有些吃醋,也没做多言。

就在此时,门口一小太监一个劲儿的往里瞭望,一看就是有急事。

萧敬抬脚走至门边,那小太监伸头在萧敬耳边言说了几句。

萧敬脸色有些变化,挥手遣走了那小太监,快步走至弘治皇帝身边,道:“陛下,朝臣在奉天殿外请旨,请陛下严惩里通外国的谢至。”

弘治红底起身,一巴掌拍在了桌上,愤愤道:“他们既愿跪着,那便跪着去,不必搭理。”

秋天的太阳,虽说不像夏天那般了,却也还是颇为炎热的。

一群身着朝服的官员,跪在奉天殿之前,不住的擦着脸上的汗珠。

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最后到了晚上也没能等到弘治皇帝的旨意。

有人一开始陆续倒下了。

事情原委如何,内阁中的三人多少也是能够猜出一些来的。

谢迁在内阁中,一日都有些焦躁不安,这个事情若是别人的,他完全不用擦手,只需等着弘治皇帝那里的决断便是了。

但这个事情好歹也是与自己儿子有些关系,谢迁不做发言,好像有些不太可行了。

将要下值之时,谢迁去暖阁见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一见谢迁来,黑着的脸色马上带起了几分笑意,笑呵呵的道:“谢卿,来了?看坐。”

谢迁并未坐下,回道:“陛下,此事全因犬子而起,陛下不必为难,请陛下严惩犬子,以儆效尤。”

弘治皇帝正要端起茶杯的动作迟疑了一下,问道:“谢至送兀良哈一千石粮食原因,卿家可知晓?”

谢迁顿了一下,道:“臣身处内阁,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大致原因,多少还是能够猜一些出来的,此事应当是与辽东之事有关吧?”

内阁之中解决的本就是朝堂大事,谢迁若说不知,那才是撒谎了。

弘治皇帝点头,说了具体原因后,道:“谢至所言是有道理,不可绝了与兀良哈的交往,不然只会给鞑靼填力,辽东李杲之辈虽当诛杀,但若因此事诛杀于他们,倒是能够缓解他们的怒气,但丢的却是朝廷的脸面。”

谢迁了然,心中有些异样,他家不成器的儿子这计策倒也还很高明的。

接着,弘治皇帝便道:“谢至既扛下这些,朕岂能再把他退出去,卿家回去吧,此事卿家不必多想。”

谢迁该做的的已经做了,既然弘治皇帝如此坚持,谢迁也不再多说了。

谢迁从暖阁出来后,便准备出宫回家了。

才刚出宫,不知从哪跑出一个黑影,直接一棍子敲在了他脑袋上。

半晌之后,萧敬慌慌张张的把此事报给了弘治皇帝。

“陛下,谢公才出宫,便被打了,巡逻的五成兵马司发现后,送回家去了。”

弘治皇帝面色森然,道:“敢殴打朝廷命官?传旨锦衣卫,东厂...给朕查,还要再查奉天殿外请旨之人是何人组织,朕倒要瞧瞧,这是真为朝廷着想的请旨,还是有预谋的邀功。”

能来这么齐的,不是有人组织,鬼都不信。

弘治皇帝把重点放在这方面上,可见是要动真格的了。

萧敬没多言,回道:“奴婢遵旨。”

弘治皇帝在派出人手之后,并未歇息,一直等着消息。

快要子时的时候,萧敬和牟斌终于到了。

牟斌率先道:“陛下,打了谢公之人乃是几个落魄士子,这些人曾多次出入过庆云侯府...”

萧敬在牟斌又要开口之际,很快便道:“陛下,奉天殿外,吏部侍郎张彩曾多次拜访过很多朝臣,奉天殿请旨之事与张彩应当有些瓜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