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168章 云中伯诞生了

大明好伴读 第168章 云中伯诞生了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自谢至到云中上任以来,萧敬这不知已是第几次来此了。

“云中伯!”萧敬一进县衙便冲着谢至喊了一声。

萧敬这么一喊,谢至终于心中便了然了,但面上却是一脸茫然,问道:“云中伯?何人?”

萧敬满脸堆笑,回道:“当然是谢知县了,与鞑靼一战,云中卫战功卓著,陛下自是会有所奖赏的,陛下的旨意来了,云中伯准备接旨吧。”

一番准备之后谢至的带着县衙的一干衙役正式接了旨。

旨意内容很简单,封谢至为云中伯,食邑三千,赏宝钞一万,王守仁训练有功,赏宝钞八千。

另外最重要一点便是,设云中卫,由谢至全权负责组建,朝廷各部皆当配合。

谢至为云中卫指挥使,王守仁为指挥同知。

其余官员谢至可自行举荐。

大明的爵位一般都是封给武将的,谢至算起来根本就当不得武将的,只是一战便已得了个伯爵,这着实算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最关键的是,大明卫所的指挥使可是正三品的编制。

去岁高中的那些进士,混的最好的顶多也就是个正五品。

要知道,他爹身为内阁大学士,当今皇帝身边的红人,不过也就是一个正二品而已。

他做官还不到一年,便做到了正三品。

从七品到三品,还是跨界升迁,这可就更为稀奇了。

谢至有些愣神,萧敬催促道:“云中伯,接旨啊。”

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要问啊,谢至直言道:“萧公公,你确定这是给某的,指挥同知可是正三品吧?且某还是在职知县,再皆任这个指挥使不太好吧?朝臣之中也是该有怨言了!”

萧敬淡然,微微一笑道:“云中伯明白就好,陛下这般做,完全是信任云中伯,实话与你说,这样的顾虑咱也与陛下说过,陛下说,谢知县训练云中已有了自己的体系,遣任何一人来训练云中卫,都绝不可能使之发挥到极致,训练之事还得是由谢知县来的。”

谢至自是也清楚,弘治皇帝既然下了这道旨意,那一些后果必然也是考虑到的。

再说了,君无戏言,岂是说反悔就能够反悔的。

谢至这么问,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意思。

如何不合乎情理的封赏,谢至若是什么话都不说,也有些不太合适。

萧敬既然这么说了,那谢至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直接接着便是了。

谢至接旨之后,萧敬直接拿了给朱厚照的。

圣旨一开头便是一大堆对朱厚照的褒奖。

这圣旨可是萧敬在负责起草,一上来就这么多马屁之言,真的好吗?

朱厚照那厮也不管这些话用在他身上是否合适,反正是嘴都快笑的合不拢了。

半晌之后才终于说到了关键内容,道:“着太子督办云中卫。”

朱厚照正沉浸在对他的表彰当中,听到萧敬口中的一句钦此,眼睛瞪大,问道:“就这么完了?”

萧敬点头,回道:“是啊,没了...”

朱厚照抓了圣旨,气呼呼的道:“父皇,这也太小气了。”

这厮真是不省心,谢至好不容易帮着他在弘治皇帝面前建立起了一个正面形象,他却时不时的想要破坏。

谢至从朱厚照手中拿了圣旨,小心翼翼的合上道:“殿下啊,这道圣旨等于是公开了殿下身份,天下人便知,云中能有今日之一切,与殿下脱不了干系,更何况,此战战胜鞑靼最关键之处在于燧发枪,而燧发枪是由谁领导完成发射的?主薄朱寿,而朱寿是谁,当今的太子殿下啊,允文允武,有几个储君能有殿下这样的本事?”

谢至这一番话,可比萧敬在圣旨上对朱厚照夸奖的那些还要响亮上不少。

萧敬脸色抽搐了一下,满脸的嫌弃。

别以为谢至没看到萧敬那表情,随即,便出言问道:“是吧,萧公公。”

被问及,萧敬恢复了笑意,回道:“是是是,云中伯所言有理,陛下也是这个意思。”

不用萧敬回答,朱厚照便也相信谢至所言了,一脸的兴奋,道“本宫终于不用害怕被别人知晓身份了。”

传旨之后,萧敬并未停留,直接回了京师。

随着萧敬的旨意传达,朱主薄是当朝太子的消息第一时间便在云中传了出来。

见过朱厚照的那些云中百姓,无不都在交口称赞。

朱厚照性格开朗,没什么高高在上,不愿与庶民百姓相交的心思,自然也就深得民心。

.....

弘治皇帝既然有了旨意,那谢至便可放开手脚,把云中卫再往更高一个台阶打造一下了。

招兵之事,谢至并未选择军户。

这些军户都有隶属的卫所,背景是否清白,很难搞清。

所以,对兵丁的选择,谢至想到了流民。

这些流民各行业的人都有,皆都是在乡因各种原因存活不下去,才沦落成了流民。

军户虽不讨喜,但若是能许以好处的话,还是会有流民参与的。

在与王守仁商量之后,直接由县衙贴出告示。

凡是愿参加云中卫之人,每月饷银三十文,随行亲属皆由云中卫安排营生。

第一条,不算什么。

第二条,才算是真正吸引人的。

只要能安定下来,即便是外乡,他们也心甘情愿了。

一时之间,云中聚集起了大批的流民。

这个时候,想要富裕,最关键的还是得靠人口才行。

别看云中现有的耕地有将近三万亩了,但未开垦的荒地至少还有一半。

毕竟这个时候所有的种植都是需要人力的,一汉子一年能种活十亩也是极限了。

在云中落脚的适龄汉子都被放入了云中卫,剩余的则是安排他们在云中住了下来。

云中的荒地虽说是不少,但也养活不了源源不断涌进来的乡民。

唯一办法,还得是依靠经济的。

所以说,再寻求一条致富之路还是很有必要了。

“知县,云中卫招募兵丁已达四千了,可涌进来的流民却有一万有余了,现在已是秋收,我们的存粮很快便会被吃光了,如今还有流民涌来,该想想其他办法了。”

王守仁所言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谢至沉思了片刻,道:“某吩咐徐经去买粮吧,若想长期发展,还得是找个机会,寻个其他能赚银子的营生,也好让这些流民在冬日之时也能有事可干,如此之多的人到了陌生之地,若是没可干的事情,开始很容易出状况,目前来讲,先只能是让这些流民去垦荒了,荒地开出来,明岁便可种下了。”

道理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王守仁附和道:“嗯,是该如此。”

顿了一下,谢至接着道:“徐经在城南发现了一片陶土,他已从景德镇找寻匠人了,若是适合制造瓷器,也将会是一大笔利润,也算是给这些流民找些活干了。”

这些流民已经是来了,只有给这些流民找到长久谋生的营生,云中卫的那些兵丁才能安定下来。

“守仁兄,你只管负责云中卫的训练,其余的事情某来操心便是,先前与鞑靼那一战,他们的俘虏不过才换回了我大明百姓百人而已,还有不少百姓,在其手中,将来这些百姓定要重回我大明故土,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往后我大明不失一寸土地,不失一个百姓才是,而想要达成这些便需要百姓强大的兵戈做支撑的。”

王守仁点头,回道:“嗯,在下明白。”

云中卫现在的编制也就只有谢至和王守仁。

弘治皇帝虽说,让谢至自行举荐其他人选,但谢至却是并未举荐。

他宁愿繁忙一些,不愿给云中卫带来其他卫所锁固有的毛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