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208章 意想不到的旨意

大明好伴读 第208章 意想不到的旨意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群臣到达奉天殿之前没多久,弘治皇帝带着朱厚照便到了。

弘治皇帝落座,群臣见礼。

见礼之后,弘治皇帝抬手朝萧敬是示意道:“先宣旨吧。”

萧敬应了一声,随即便展开受伤明黄色的卷轴,道:“云中伯,接旨吧?”

谢至听到云中伯着实有些诧异,瞬间,在他的脑海之中过了无数种有关于这道旨意的内容。

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弘治皇帝若是当面否决了他的事情。

他也不能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抗旨啊!

这么多人看着呢,即便是为了脸面,对他这个抗旨的人,弘治皇帝都得有些表现才是。

在谢至愣神的功夫,萧敬又呼道:“云中伯,接旨啊!”

这个时候,与他一心的也就只有朱厚照那厮了。

谢至远远的瞧了朱厚照一眼,却是见朱厚照也是一脸发懵。

这厮真是靠不住,这么大的事情,他就不能提前打听一下吗?

谢至踌躇一下,最终还是走上前。

不接旨与抗旨也没什么区别,既然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直接痛快点呢。

谢至走上前,道:“臣接旨。”

萧敬这才开始了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云中伯谢至勇武有能,平叛宁王朱宸濠乃有大功,今朕赐婚谢至与朱慧,望其能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这样的赐婚着实也是有些马虎了。

谢至诧异,群臣也是一脸发懵。

这女方朱慧是谁,好歹说明一下吧?

这么就赐婚了?

谢至瞅了一眼谢迁还算淡定。

这么说来,这个事情还是他老爹促成的。

就知晓,他老爹是那种嘴硬心软之人!

就在谢至愣神的功夫,萧敬再次催促道:“云中伯接旨啊!”

谢至这下终于反应过来了,这个旨意是得快些接的,这要在群臣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生了效力才行。

更得是保证弘治皇帝不会反悔才行。

谢至急急忙忙的脱口,道:“臣谢至领旨谢恩。”

一个藩王女子的闺名自不是那般轻易被人所熟知的,朝臣们只是猜想这个朱慧乃是皇家女子。

谢至这是结了皇亲。

至于这朱慧到底是哪家女子,还真就猜不到。

既然猜不到便有人开始问道:“不知这个朱慧是?”

此人或许只是为了吃一口瓜而已,谢至却是还无隐藏脱口而出,道:“陛下既已赐婚,虽为过门那便也是我谢至的妻子了,某的妻子也没什么不能见人的,既然各位想知晓,某不妨告诉你,某妻乃是宁王朱宸濠八妹。”

谢迁和弘治皇帝满头黑线。

弘治皇帝这么隐晦的下这道旨意,其目的就是想等到这个事情生母煮成熟饭。

等到这个时候,即便朝臣反对,已是无多大阻力了。

哪成想,谢至竟当着朝臣的面直接承认了下来。

谢至开口之后,朝臣顿时哗然。

现如今对宁王极其家眷还未有处置结果呢,便下旨赐婚,这究竟是何意?

顷刻之间有言官开口了,道:“陛下,宁王谋反此乃株连九族之大罪,还未定罪,就先行赦免其亲属,实为不妥吧?”

现在在奉天殿的都察院御史也不是只有一人。

此人出口之后,另一人便紧接着又开口了,这人谢至还算认识的。

这不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顾朴吗?

当初,辽东守军为冒功与朵颜三卫交恶之时,就是顾朴出去调查清楚的此事。

谢至与之虽没有过多交流,却还是知晓,顾朴倒也算是少有的正直之人了。

“陛下,此事臣也觉着着实不甚妥当,谢家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现在这个赐婚表明的是陛下的态度,如此赐婚着实不太合适。”

顾朴此言一出,一众朝臣纷纷附和,道:“臣等附议!”

现在这个时候面对了这些质疑,往后脑袋便清净了。

谢至随即笑嘻嘻的道:“各位大人所言都极为有理,某可辞官。”

谢至一经说出此言,朝臣们的质疑声音更大了。

这个官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辞的。

弘治皇帝脸上有些不快,面对叽叽喳喳的群臣,愠怒道:“朕的旨意已下,难道尔等还要逼着朕食言不可,好了,此事也就如此吧,接下来便商讨一下对宁王极其党羽的处理。”

朱宸濠党羽除却谢至从南昌押解回来的僚属极其家眷之外,在朝中还收买了不少朝臣。

这些朝臣之中地位最高的便是庆云侯周寿。

圈子网之中,不仅有朱宸濠收买,还有依附于周寿的。

反正以宁王和周寿为原点,大小不论,缉捕的至少也有二百余人了。

此事算作是弘治朝最大,兴致最恶劣的一个的案件了。

这段时间弘治皇帝的态度也越发的强硬了,对那些朝臣也不再一味的妥退让。

怎么说来,弘治皇帝都是皇帝,他的态度强硬了,即便是言官也不再坚持了。

朝臣安静下来后,弘治皇帝出口问道:“谢至,此事是你一手所办,你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弘治皇帝既然问及了意见,谢至也就出口回答了,道:“臣以为罪魁祸首当诛,以儆效尤,依附于宁王之人,已造成实质性危害之人也当诛,至于其他从罪之人,也便网开一面罢了。”

无论对别人的处置如何谢至管不着,至少得把朱拱條保下来的。

谢至言说了这个意见后,紧接着便略微艰难拜下,道:“陛下,臣请陛下能放宁王之子朱拱條性命,臣在押其回京途中,所见其天真烂漫,全程并不清楚,被押送回京等待他的又是何种结果,臣一想到,如此一个孩童,被押赴刑场处决,臣心中便隐隐作痛。”

其实,从谢至内心出发,他是很不赞成这种连坐的。

谁家说是遇到一个不肖子,那九族都得跟着遭殃。

对那些人是何其无辜。

当年,朱棣进京诛杀了方孝孺十族。

到后世当中,世人都知方孝孺宁愿被诛十族,都不像乱臣贼子妥协乃是大义。

可谁能叫出,那被牵连的十族中人每一个人的名字。

那十族之人这样默默无闻的牺牲,连一个名字都不配传于后世,又是何等无辜。

紧接着,谢至又道:“臣请陛下能不仅赦免此案还未入学的孩童,往后涉案的孩童也能够一并赦免,臣以为,人性本善,还未入学,便一切还有教化好的可能,立法的目的不是要杀多少人,而是要看教化出多少人,天下臣民若皆能以律法,以道德约束自己,这岂不是意见幸甚至哉的大好事?”

谢至此言是有道理。

但看起来再有道理的一个事,却也依旧是会有人反驳的。

就像这个事情,谢至的话音才落,便有人出言道:“此言恐不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若赦免孩童,谁能保证这孩童将来不行前辈之所事?这是再给朝廷找麻烦?就拿此事来说,宁王子将来若是再兴兵,有了先前的教训,积累了经验,谁又能保证这次的平叛还能再顺利?”

这样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回道:“此言是不无道理,难道因这个可能,便连个孩童都要斩杀,朝廷是没这个底气?还是没这个信心?”

谢至一番回答之后,另一人出言又道:“正是因株连之罪才使得一些心纯侥幸之人担心血脉断绝不敢冒险,若是知能留下血脉,岂不是要做铤而走险之路?”

这个说法更是有几分道理。

这个株连的初心,便是要以绝户而迫使一些人不敢铤而走险。

对这个反对意见,顿了一下,谢至才道:“是,此言是有理,株连的初衷或许也是如此,但也不尽然吧?唯有正妻子才是正统血脉,谁能保证就能刚好留下一个年龄相仿的血脉,即便有血脉在世,谁又能保证这个血脉在朝廷的教化之下,彻底与其家族脱离?”

连回了两人之后,终于没人说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