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242章 为都察院选址

大明好伴读 第242章 为都察院选址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弘治皇帝还是颇为果决的,在第二日的时候便对张懋折子上的一些事情有了明确的旨意。

旨意内容很简单,戚景通代任云中卫指挥使,出兵倭国,王守仁返回云中任知县,徐经率宝船出海。

旨意完全是同意了谢至计划中的内容。

在弘治皇帝旨意下达的时候,谢至已开始着手组建五军都察院了。

弘治皇帝下旨之后不过是给了个能够证明身份的印信而已。

其他东西完全得谢至自己去去弄,包括填充五军都察院的人马,甚至是都察院府衙的地址。

宫城中那些用来办公的衙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便有空地儿,那也都在僻静之处。

五军都察院作为新组建的衙门,干的又是得罪人的事情,若是把府衙安排于那种偏僻之处,不仅底气不足,也会更显得寒酸。

所以这个府衙之处必当得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些的。

若是不在宫城那些角落安排的话,东西南北四城估计也没什么能落址的地方。

当年姚广孝在为朱棣筹划迁都之事时,皇城,宫城,内城都是规划出来的。

皇城,宫城自是不用说,就连内城当中的街道,房舍都安排的错落有致。

想要为五军都察院找个地方也没什么可安排之处了。

既然城中不能安排,谢至便想到了城外。

他这个五军都察院,不像其他文官衙门,写写画画的就成,需要与武将打交道,自是也得培养些能够舞刀弄枪的差役的,唯有这样才能够与那些武将抗衡。

城外可安排之处也并不多,除却三大营,以及京军各卫所驻扎之处,也就剩下军都山之处有地可用。

周寿和张鹤龄曾因军都山大打出手,最后周寿,现在周家被抄了,军都山自然就变成了皇家的。

也就是周家出事,张皇后怕张家步了后尘,一个劲儿的督促张鹤龄安分,不然,那军都山早就变成了张家的产业了。

确认下来后,谢至便直接找上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既然把筹建五军都察院的事情交于了谢至,那谢至所选的军都山,弘治皇帝自是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

提起军都山,弘治皇帝又想起了周太后。

弘治皇帝终究还是太过心慈手软了些,周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对周太后却依旧念着祖孙情义,念着周太后当年的抚养之恩。

抬起周太后,弘治皇帝有些落寞,叹了口气道:“朕终是有些对不起太后,自周家没落后,太后身子也是大不如以前了,这段时间更是差的很,朕已下了旨召回了崇王,也传了重庆公主进宫,有他二人陪着,太后也可好受些。”

崇王朱见泽,是周太后的亲儿子,是弘治皇帝的亲叔叔,乃英宗皇帝的第六子。

至于重庆公主便是周太后的亲女儿了,下嫁周景。

有亲生子女在身边,对现在的周太后来讲倒是也有些好处。

弘治皇帝孝顺,谢至自是也不能多说什么了,总不能不让人家母子见面吧?

谢至不说话,弘治皇帝摆手道:“好了,你去吧,抓着些,头一个事情先把火器配备到神机营。”

这个事情不用弘治皇帝叮嘱,谢至也在抓紧。

现在云中卫也已调离,云中没有卫所保护,把新式火器那么重要的东西放于云中也不甚安全。

即便是不考虑安全的情况,云中地界太小,往后还需添置更多的作坊,火器作坊放于那里也占地方。

回了弘治皇帝的话后,谢至紧接着马上又道:“陛下,臣想着再把云中的兵器所扩充一下,专门用来精进兵器,不仅把目光放于火器之上,还要放在原有的那些兵戈之上,通过与倭寇的一战充分说明,火器的先进对一场大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那个兵器所也不能只放在云中了,云中兵力不够,对那火器作坊保护力度不够,这个火器作坊得迁入京师。”

就云中那个火器作坊的重要性,估计是能够与天下卫所抗衡的。

谢至话音落下,弘治皇帝则是在一堆折子处,找出了一份给了谢至道:“你瞧瞧这个。”

弘治皇帝既然给他看,谢至也不客气,直接拿起来便读。

这折子又是马文升的,马文升一个兵部尚书,也不是御史,却是时长上折子。

就弘治皇帝拿给谢至看的,也不止五份了吧?

马文升的折子很简单是关于火器问题的,在折子中,马文升详细说明,与倭寇一战当中,大明取胜的关键在于火器,普及火器是首当其冲之要务,保护火器不泄露也是首当其冲的大事。

折子中,马文升还对这个事情的解决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第一个是保护参与打造火器匠人,要适当提高这些匠人的月俸,另外还要严密监视,以防火器外泄,其次要做的便是把火器作坊安排在京师,放在京军的保护之下,另外要做的便是把火器充实到各卫所当中,以壮大各卫所。

谢至从后世穿越而来,少了一些局限性,能够想明白这些问题倒也没什么,马文升作为古代人,竟也能与他想到一个频道之上,谢至倒是有些奇怪了。

不过也是片刻的,须臾的功夫,谢至便合上了折子,笑嘻嘻的道:“马尚书老谋深算,臣能与之想到一起,是臣的荣幸,不过,那作坊实在重要,是当好生保护着,这样做不仅仅是防止外泄,更重要的还是促使那些匠人能够对火器得到进一步提升,实践出真知嘛!”

谢至所掌握的不过是书本上的内容,能做的不过就是提升一下火药的性能,把绳枪改造成最简单燧发枪而已,他也并非军工专业出身,再往上弄他可就不懂了。

改进之事只能是依靠那些匠人通过实践打造来改进了。

不过就是这个燧发枪也能领先于世界百年时间了,一百年的时间足可以让一代又一代的匠人再往上做一部分改变了。

不知晓是谢至的意见说服了弘治皇帝,还是马文升的,反正对这个事情,弘治皇帝很快便答应了下来,道:“这样吧,就在你那五军都察院所在的军都山设兵器所,你来任指挥使。”

谢至任个指挥使倒是没问题,匠人有了想法,他也能够凭借他所掌握的一些先驱的知识做一下改进。

但却是没那个精力事无巨细的操心这个事情的,所以安排一个做主的指挥佥事也是很有必要的。

谢至笑了笑,道:“臣任这个指挥使倒是没问题,只是臣要忙的事情比较多,对兵器所的事情很难做到亲力亲为,还很有必要安排个指挥佥事来协助的。”

这个请求,弘治皇帝自是更不会拒绝的,毕竟谢至也没有分身术,不能让人家既操心五军都察院的事情,又操心兵器所的事情。

顿了一下,弘治皇帝出言道:“这样吧,那个尹水如何,就让他出任指挥使。”

尹水是神机营出身,在研弄新式火铳的时候被炸伤。

不过,尹水有的只是经验而已,他那儿子对这方面倒是有几分天赋。

宝船上的那些火炮之类的东西也都是尹冰弄出来的。

兵器所所需要的也不是有经验的老手,有些天赋的反倒是更好些。

谢至推举道:“还是让尹冰出任吧?尹水经验太多,有经历了被炸伤之事,一些改进之事已不适合由他去做了。”

这个火器作坊是谢至从始至终操办的,对人选什么的也都熟悉,谢至既然强烈推举尹冰,弘治皇帝倒是也并未拒绝,直接道:“即使如此的话,那便让尹冰任这个指挥使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