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306章 辩驳

大明好伴读 第306章 辩驳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谢至把事情所有的经过介绍之后,弘治皇帝出言问道:“你的意思是让朝廷插手让洪河放人?”

谢至的折子是上了,怎么处理,总得先通个气才行。

谢至回道:“朝廷不必出面,一面在那些士绅当中出现更大的动乱,朝廷只要明确目标,对此事朝廷不做干预就行。”

谢至对该承担的责任一向勇于承担,弘治皇帝也习惯了,但却依旧有些诧异,问道:“就这般简单?”

谢至依旧斩钉截铁,点头应道:“是,就如此简单,陛下只要摆出不插手此事,接下来的事情臣做便是了。”

事实证明,谢至说的这一切并不是信口开河,以前他所做的那些事情,的确也是很有效果的。

弘治皇帝不再多言,道:“那便召洪河过来吧。”

与谢至一道进来的萧敬,听到弘治皇帝的命令即刻应道:“是,陛下!”

很快,洪河被宣入了宫中。

顺天府尹职位也算是颇为重要,弘治皇帝安排洪河做这个顺天府尹其实也是对其能力的认可。

洪河没预料到他这么快便被宣入宫中,一进暖阁瞧见谢至也在,心中有些明白了。

陛下这个时候宣他入宫恐是因那些牙行掌柜之事吧?

洪河带着疑问见了礼,见礼之后,弘治皇帝便开口问道:“你把京师的一些牙行掌柜抓了?”

这个本就是事实,洪河也不可否认,回道:“是,臣...”

洪河只说了一个字,弘治皇帝便厉声呵斥道:“朕倒是要听听原因如何?”

洪河开口本就是要解释的,但弘治皇帝再这么反问一句,明显是在给洪河增加压力。

果不其然,洪河停顿了许久才终于开了口,回道:“是这样,这些牙行掌柜大肆挂出土地,搞得人心惶惶,这马上便要春耕了,臣担心这么做,会影响到春耕的。”

洪河这个理由也够冠冕堂皇的,就这么一个回答,弘治皇帝的确也挑不出其失误来的。

谢至问道:“洪府尹莫不是怕影响到自家田里的春耕吧?”

洪河进门的时候想着谢至这个时候是有可能来弹劾他的,当猜想真的变成现实之际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良久才道:“云中侯,下官去牙行抓人的时候是抓了你的人,可下官那般做完全是出于公心,云中侯不可为了自身利益和置朝廷于不顾吧?民以食为天,若是耽误了农时,这么大的责任,云中侯能担负了吗?”

洪河这么大的一顶帽子抛过来,谢至不接也得接,笑嘻嘻的道:“洪府尹难不成这是恼羞成怒了?某的人去牙行买地,触犯哪条律法了?洪府尹不分青红皂白的抓人也就罢了,现在竟还倒打一耙?”

洪河抓人理由本就不否强硬,被谢至这么一反问着实不知该如何说了。

“你...”洪河只吐出了一字。

瞧着说的差不多了,一旁的弘治皇帝道:“如此说来,洪府尹抓人理由并不足了?既是如此,那便放人吧!”

弘治皇帝开口,表明是在此事之上赞成谢至的了。

洪河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就是因为这些可恶的牙行帮着买卖土地,导致现在的地价暴跌,如此下去,不说春耕要被影响,就是秋收也要被影响了,百姓无粮可吃,可是要引起动乱的。”

洪河说的痛心疾首,未等弘治皇帝开口,谢至便道:“如何能够影响,某倒是觉着影响不了,买卖土地之事朝廷一直都未有明确规定,要不然也不可能朝廷收的粮一年比一年少了,还不都是被游功名之家纳入其中了?既是没有明确规定,那买卖又有何不可?”

谢至说的也完全正确,既是没有规定,那买卖谁又能管得了,你情我愿之间的事情。

洪河辩驳不过谢至,直接朝着谢至实际所存在的问题开口了,道:“你这般说恐是因为你从中享受到了好处吧?”

其实说句实话,这些年谢至做了这么多,整日东奔西跑的,他真正得到的好处就是这么一个不当吃不当喝的爵位而已。

那买卖土地之事,谢至跑那么靠前,可没有一亩土地是属于他的。

谢至心下委屈,当着洪河的面却也不能说出实情,回道:“好处那是肯定的,某侍弄了一岁庄稼总归是要有些收成的,任何收成都么有,那某种地的初心又在哪里?”

洪河正要反驳,谢至又道:“自然,某也要用人来种植,肯定是会按照朝廷那般规定种植,某也决定就种植朝廷提倡的那些新鲜品种,每亩交粮两石,为了朝廷,某也只能做到如此地步了,若是按往常那般算的话,剩余那一石粮食也不过是勉强养活了那些来种地的农户,你说这般情况之下,某还能怎么办?若是按往常那土地价钱买了地的话,某恐是承担不起这么一个价格的。”

谢至说的也对,毕竟不管是谁买来都要与朝廷合作,请朝廷安排农户种植的,除却拿给朝廷的,承担农户吃喝的,自己到手的总是不能连地价都负担不起吧?

谢至如此回答后,洪河道:“既是没有利润,那不买就是了,没有人买的话,不也就没人卖了吗?”

这个想法着实简单的很,谢至叹了口气回道:“洪府尹想的还是太过简单了,这些人不卖地也不种地那又该如何,若是大面积的地荒芜着,那百姓才真要饿肚子了,秋收的情况,洪府尹也应该看到了吧?”

秋收之时有人不愿拿给朝廷粮食,可有不少人颗粒无收的。

同样在春耕的时候,有人不愿交粮也会一颗都不种的。

洪河又道:“那把那些农户放回去便是,让他们各自找田去种。”

谢至一声叹气,道:“洪府尹还是想的简单,朝廷倒是能够发这个旨意,可这个旨意一下,那些有地的士绅是高兴了,可那些农户呢,他们好不容易才能安顿下来,又能够填饱肚子了,朝廷却让他们回去再过先前那种生活,你觉着那些农户会高高兴兴的执行。”

洪河想的是简单,但很多时候却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又道:“朝廷了出钱,出粮为那些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是他们的问题能够解决了,这个问题便也就迎刃而解了。”

大明已经发展到这般田地了,商路彻底开始兴旺了,不说弘治皇帝,谢至和那些农户不能答应,就是那些商贾都不会答应的。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带有几分嘲笑,道:“洪府尹还带也是顺天府府尹,怎想的这般简答,难不成要把所有的作坊都舍弃了,只为让土地的价钱保证下来。”

洪河倒是想点头,谢至丝毫不给他机会,厉声道:“洪府尹,做人别这么自私好吗?为了自己手里的三瓜两枣,便置朝廷利益于不顾,洪府尹还记得当初入仕之时的承诺吗?忠君可做到,爱民又曾做到?那些作坊帮着朝廷平定了倭寇,又剿灭了鞑靼,若不是如此,兵力从何而来,资金又从哪里来?说来,还是那些庶民善良,只要给他们些吃喝,他们便可为朝廷卖命。”

谢至没说后半部分话,那是给洪河些面子。

当年崇祯煤山上吊后,有多少百姓与国家共存亡,又有多少达官显贵拿着搜刮来民脂民膏效忠了新主子。

洪河当然也听出了谢至话中的隐喻,半天不做言语,也无法反驳。

谢至是状元出身,熟读四书五经,所有大道理都清楚,在这些方面洪河也无法辩驳过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