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372章 禅位(5000大章)

大明好伴读 第372章 禅位(5000大章)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早朝结束,谢至和朱厚照回到乾清宫之际,弘治皇帝已恢复了意识,除了有些大病之后的虚弱,倒也不见病入膏肓的那种无力感了。

朱厚照特别高兴,奔到弘治皇帝身边,拉着弘治皇帝的手问道:“父皇,你真的好了?”

弘治皇帝也已经感觉到他身上增添了不少力气,自己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旺盛了很多。

对朱厚照的询问,爱怜的抚摸着朱厚照的脑袋,满是慈爱的道:“朕好多了,这几日朝中事情做得可还顺手?”

孩子的成功是作父母最高兴的事情。

即便朱厚照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病重父亲大病初愈后首先询问一下孩子事业上的事情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

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炼,对朝中的事情朱厚照也算是顺手了,也没有含糊其辞,直接回道:“儿臣处理的还算得心应手。”

说完自己的事情后,朱厚照还不忘往谢至脸上贴金,回道:“有谢五帮忙,儿臣更为的顺当,父皇,治好父皇的那草药是谢五找来的,当时牟指挥使还有萧公公都找回来草药,他们怕担责任都不敢给父皇用药,只有谢五力排众议用了自己的。”

站在一旁的萧敬和牟斌听得朱厚照如此说,只剩下砸吧嘴了。

在这个事情上他们实在是无法言说,不管当初的情况如何,现在弘治皇帝病情痊愈是有谢至的一份功劳。

他们解释的太多,好像是在嫉妒谢至了。

牟斌和萧敬站在那里不做言语,朱厚照却也并不打算放过他,点了二人的名字,问道:“对吧?”

他们还能怎么说,总不能否认吧?

没做否认,那便等于承认,朱厚照也不再多言,开始与弘治皇帝说些琐事趣闻。

弘治皇帝一直听着也嫌无聊。

许久之后,弘治皇帝才道:“太子有事就去忙吧,朕与谢至说说话。”

“儿臣不忙吧,儿臣就留在这里陪着父皇。”

傻啊,弘治皇帝这是明显和自己有悄悄话要说,你留在这里算什么事啊!

谢至在一旁只吐槽了一句,也都没用弘治皇帝再说第二句,朱厚照便摆摆手,道:“儿臣明白,儿臣先走了。”

朱厚照离开,弘治皇帝又打发走了房间的其他人。

在整个寝殿空无一人的时候,朱厚照才问道:“太子这几日表现如何?你只管实话实说!”

就这几日朱厚照表现还是极为不错的,就那拿朱厚照这几日表现老看,与弘治皇帝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没后后世所记载一点昏君暴君的架势。

弘治皇帝问到之后,谢至便实话实说,直接回道:“殿下这些日子颇为勤勉,每日倒也能把该处理的折子都处理了。”

谢至本是诚心诚意为朱厚照你脸上贴金的。

毕竟就在刚才,朱厚照还曾说过他的好话呢。

只不过,谢至这么一出口,弘治皇帝反而是不高兴了,反问道:“你对他的要求只限于此?”

谢至不明白了,作为皇帝勤政爱民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吗?他这么评价朱厚照怎么反而不对了。

谢至愣了半晌也不知该怎么回答。

弘治皇帝反问道:“你实话说如朕这般,可算是个好皇帝?”

这话问的,即便不是,谢至也得说是啊!

谢至回道:“是,陛下当为明君。”

弘治皇帝有些不快的瞅了一眼谢至。

他拍马屁还有错了?

谢至无言,弘治皇帝紧接着又道:“大明此时是需要变革之际,中兴能维持一代便已是不易,太子若还想守朕之中兴之业恐是不易,因而太子能只是勤勉,还得有锐意进取之心。”

早说嘛!原来是这个意思。

若是说这个的话,朱厚照肯定是有的。

别人有没有锐意进取之心,谢至不知晓,反正朱厚照是有的。

就朱厚照你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把天通个窟窿那都不在话下。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回道:“殿下做到这点肯定是没问题。”

朱厚照最善于推陈出新,这点儿是可是毋庸置疑的。

话音落下,许久之后,弘治皇帝才有些迟疑着开口道:“若朕现在便正式传于太子,你以为如何?”

历朝历代当中可没有哪个皇帝在自己身强力壮之际,便资源把皇位禅让给儿子的。

后朝当中的乾隆倒也是在自己在位六十一年后传了,可他名义上是太上皇却依旧还牢牢把控着朝政,朝中大事还都是由他说了算,太上皇和皇上不过是换了个称呼罢了。

弘治皇帝莫不是也想如此。

若是如此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反正弘治皇帝也就只有之后找那一个儿子,终究也是要传位朱厚照的,提早过度一下也没什么不妥的。

想明白这些后,谢至却也并没有急着开口。

他是这样想的,可不见得弘治皇帝也有如此想法。

弘治皇帝这般说是何用意,他可不敢妄自揣测,若想活得长,还得是小心说话才是。

顿了一下,谢至道:“陛下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痊愈之后还可处理朝政,也可让殿下再磨砺几年。”

这是标准回答,也是朱厚照想要看到的结果。

朱厚照那家伙巴不得能多逍遥几年呢。

对歇着的这个答案,弘治皇帝不甚满意,摆摆手道:“朕原本以为太子性子如此,一度担心朕百年之后他能否挑得起这份重担,现在看来太子是有这个能力的,只要给他加加胆子他也便能成了。”

黄纸皇帝已经有了这个心思,谢至再说什么其实都是徒劳。

说着,弘治皇帝一笑问道:“朕禅位给太子后,便与皇后四处走走,太子他尽管甩手去干便是。”

这是怎么个意思?

谢至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弘治皇帝便挥手道:“好了,你去忙吧!”

弘治皇帝都打发走了,谢至也不再停留,转身退出了寝殿。

谢至才出来,朱厚照便不知从哪里散了出来,抓着谢至问道:“父皇指定是又与你打听本宫这几日的表现了吧?”

弘治皇帝说的那个事情实在是太大胆了,即便是当着朱厚照这个当事人的面也不好说的。

既是不好说,索性也便不说了。

朱厚照都已经猜想到了些结果,那直接按照他说的来便是了。

谢至含糊其辞的回道:“嗯,不过殿下你只管放心,臣在陛下面前只会说殿下好话,绝不会告殿下状的,若是有了说了殿下坏话,那也指定不是臣。”

谢至在寝殿当中待了那么久,弘治皇帝若是因什么事情责怪朱厚照的话,朱厚照把告状的人怀疑到自己身上就不好了。

毕竟朱厚照那厮眼看着就要正式当皇帝了,这个时候可是不能把朱厚照个得罪的。

朱厚照缺点一大堆,度量却是很大,相信一个人,那是绝对相信的,绝不会再有怀疑。

朱厚照一巴掌拍在谢至身上,笑嘻嘻的道:“那是指定的。”

弘治皇帝病情渐渐痊愈了,也开始陆续处理一些朝政,面见一些朝臣了。

在此期间还奖赏了一批对其病情有功之人。

在这些有功之人,不仅有实实在在付出成效的谢至和刘太医等人,就连牟斌和萧敬也一块表扬上了。

为了这个事情,朱厚照还不满了老半天。

一度觉着,在弘治皇帝病情之上,他们二人只推诿了,现在却得到了奖赏,实在不公平的很。

谢至倒是表现的颇为淡定,在这个事情上,他不能计较太多,有朱厚照为他说话便也就是了,他若再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倒是显得他有些斤斤计较了。

那次在乾清宫见了一面弘治皇帝后,谢至便再没去过乾清宫,也没再见过弘治皇帝,对弘治皇帝所言的事情也渐渐放于脑后了。

这是个大事情,弘治皇帝不说,他只当是不知晓也便是了。

毕竟当时弘治皇帝才刚刚恢复了清醒,意识还有些混沌,是一时没考虑清楚之言。

弘治皇帝不再提起,谢至也只当从没听到过便是了,总是不能抓着弘治皇帝,非要让弘治皇帝兑现此事吧?

弘治皇帝对他所做的一些事情完全持支持态度,换不换人的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区别。

就这样过了一月,弘治皇帝也彻底痊愈了。

容光焕发的,看起来比以往还精神不少。

在这一月时间当中,大部分的朝政还是由朱厚照在负责,弘治皇帝虽说在这期间也面见过几个朝臣,看过些奏折,却从未干扰过朱厚照的决定。

弘治皇帝痊愈后,所有人都以为也到了该是重新交权之时。

没成想,弘治皇帝却就乾清宫召见了内阁三个大学士,司礼监的萧敬以及谢至。

谢至作为这段时间的辅政将军,与这些重臣一块被弘治皇帝召见也没什么不妥之处。

在这些人先后到了之后,弘治皇帝酝酿了半晌,才道:“朕准备正式禅位给太子了。”

“什么?”

包括谢至在内所有人都惊呆了。

谢至以为弘治皇帝在禅位的事情之上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却是真有这个打算了。

而其他几人对弘治皇帝这个意思那是第一次听说,怎能不震惊。

刘健率先出口,试探着问道:“是不是陛下的身体?”

弘治皇帝这么着急禅位,除了病情还没控制住,他们也想不出其他原因来了。

刘健询问之后,弘治皇帝好像怕他不相信似的,竟还起身,在房间当中走了几步,摆手回道:“不,朕的病已经好了,这几日,朕感觉精力比以往都还要旺盛。”

没等刘健再做询问,弘治皇帝便主动回道:“大明能有如今这般生机勃发的局面,全因谢至当初与朕所言的那个一县富一国,云中的率先富强带动了大明的国富兵强,可朕觉着如此还不够,还得大刀阔斧彻底剔除掉还余留的痼疾,可留到最后的这些痼疾已是深入骨髓,朕没有那个锐意,也没有胆量,太子年轻力胜,由他去做这个事情方为是最合适的,而且这个事情越早做越好,做的越迟,越会深入。

朕再在为几年,不仅会失掉剔除这个痼疾的最佳时间,到时太子年轻不服输的性子也被磨平,又有谁敢去剔除这个痼疾。”

谢至一直以为弘治皇帝对朱厚照你除了看不上还是看不上。

真没想到,弘治皇帝对朱厚照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子还多有赞赏。

弘治皇帝把能说的都已经说了,而且已是打定主意的那种。

刘健等人还真就不好多劝,他们若是以公心来说,大明若还想更为富强,那便还需要往下去剔除顽疾。

越往下,需要动掉人的蛋糕越多,这将会是个艰难的过程。

而能做这些的人便得有一个勇气和胆量,不可顾忌太多。

未知的这个事情,谁都不知晓怎样。。

大明可能会随着这个变化一飞冲天,也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

总不能因为怕失败,便不敢尝试吧。

刘健等人没再阻止,弘治皇帝才又道:“司礼监拟旨吧,于下月初三朕正式禅位。”

一直没说话的萧敬,听到弘治皇帝的吩咐之后,才道:“陛下,今日都已经是二十了,十几日的时间,是否有些仓促。”

皇帝初等大宝可与太子监国不同。

太子监国随便往哪里一坐就能发号施令,皇帝初等大宝,需要多个衙门协同合作,把该走的礼仪都一步步完成。

早在一月之前,弘治皇帝便已在这个问题上询问过谢至了。

那便说明在这个事情上,弘治皇帝虽没再与外人透露过一句,却是是考量了一个月的。

既然是已经考虑了一个月的事情,那该考量的肯定是早就已经想到了,何必有需要萧敬这个时候再做提点。

萧敬建议之后,弘治皇帝很快回道:“命礼部加快时间准备,下月初三务必新皇务必要登记,另外还要着手准备新皇年号。”

历史当中的弘治皇帝不是在位十八年吗?这才十五年,明年才十六年,还有三年时间呢,他这个穿越者带来的蝴蝶效应未免也太大了吧?

对于此事弘治皇帝明显已是打定了主意,刘健等人甚至再劝无易。

换了一个问题,开口道:“今岁还要举行秋闱,新皇突然登基,天下士子难免会人心惶惶、”

这倒也是个合适的借口,毕竟换了皇帝,也不知晓皇帝的喜好,更不知晓新皇帝登基之后有哪些新的执政手段,他们准备的那些又是否妥当。

弘治皇帝笑了笑,回道:“朕这病若是没能痊愈,那太子还不登基了,秋闱只在各地举行,影响大不到哪里去,等到明岁的春闱,这些士子便也都习惯了。”

这个回应倒也合情合理,弘治皇帝这是痊愈了,若是弘治皇帝突然驾崩,难不成为了秋闱的事情还要封锁着这个消息秘不发丧不成?

弘治皇帝明显是打定主意的事情,即便找再多的理由劝说均能被弘治皇帝反击回去。

即使如此,刘健等人也只能认了。

这些时日,他们也与朱厚照接触了不少,以往那个不着调的少年已不复存在了,现在这个太子沉稳了不少。

若朕由太子登基的话,应该也差不了多少的。

刘健和萧敬等人不再反驳了,弘治皇帝这才又笑呵呵的开口,道:“除却新皇登基之外,其他的皆都保持不变,谢至还未辅政将军,其他几位卿家皆都各司其职,至于往后的任免全由太子说了算,朕一概不插手。”

弘治皇帝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他对刘健等人的任职以及君臣情分只到这里了,往后如何任免那都是新皇的事情了。

刚才刘健等人还没往这方面想,现在再听弘治皇帝这么一说,他们怎有些伤感了。

弘治皇帝禅位,代表属于他们的辉煌不在了。

新皇即位必然是重用他手下的人马的,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不会对他们这些前朝的这些老臣委以重任的。

毕竟他们的想法就存在很大的不同。

不管他们有何想法,现在弘治皇帝禅位的事情已成了定局。

商谈过此事之后,弘治皇帝便随手把几人打发了出去。

毕竟新皇登基的事情后是与弘治皇帝没多大关系,在这个事情当中,弘治皇帝也无需操多少心的,但刘健等这些人就不一样了。

一些登基之时的礼仪是不需要他们一点一滴去办,但大致上还得是需要他们把控一个方向的。

而且弘治皇帝这道旨意一出,到处都会有官员怀着各种想法上折子的。

他们还需处理这些折子的。

萧敬还得去拟旨的事情,自然是忙的很。

现在这个时候清闲的好像只剩下谢至了,早知前他便是辅政将军,现在他还是辅政将军,他只需按部就班照着往常那般处理了自己的事情就成,其他事情还真就不需要他多操心的。

现在他唯一操心的事情就是那些前来拍马屁的人。

毕竟现在他可是正式的辅政将军,新皇面前的红人,靠上他,那便等于是靠上新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