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375章 荣耀

大明好伴读 第375章 荣耀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眨眼时间,距离秋闱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由于两狼山的那些士子都并非云中人氏,参加秋闱也不能在云中,因而在秋闱之前必须非返回各自家乡所在的布政使所在地。

谢家兄弟都是京师人氏,所以也在秋闱之前都回了家。

谢家四兄弟被谢迁给予了厚望,若是他们此番能够中举,那可就是一门六进士,那么多诗书船家的豪门,可从来没有谁家能有这样的殊荣。

四人一回家,谢迁便把谢至兄弟五人喊了过去。

谢至作为两狼山书院名誉上的院长,对于自己书院有多少人能够中举,他多多少少也是清楚一些的。

谢迁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询问了谢至,道:“你觉此番两狼山书院有多少士子可中举?”

这个问题虽说并不是那么容易保证的,但谢至却是对此事有信心的。

这些士子当初入学的时候便是冲着程敏政而来,那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又经过这么久的锤炼,成效自然也就不会小。

对谢迁这个问题,谢至回答的胸有成竹,道:“爹,你便放心吧,春闱成效如何儿子不敢说,秋闱肯定是没任何问题的。”

谢至有了保证后,谢迁却是还不放心,又问了其他几兄弟才算是勉强放下了心来。

“此番主考乃是李公,李公文风你们也了解,放松些应该是没多大问题的。”

先不说进士的事情,就说四兄弟能同时考中举人,那也是值得欢呼雀跃的大事情了。

很快便到了秋闱那一日,谢家几个兄弟一大早便早早的一道前往了贡院。

谢至则是进了宫。

秋闱也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也当对为之费些心力才行。

“已经正式开始了吧?”朱厚照问道。

“看着这个时辰应该也差不多了。”谢至回道。

为了秋闱的事情,朱厚照也算是耗费了不少的心力,几日时间一直待在宫中,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个上面。

不过,偶人也会抱怨几句,道:“父皇也真是的,说不干就不干了,秋闱这种重要的事情竟也不回来,王守仁没来信说父皇现在去何处了?”

朱厚照从未想过这么快便能够坐上皇位,虽说慢慢接受了,但在提起此事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抱怨伤几句。

这都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事情,没兄弟争夺皇位,只要不敢太过分的事情,太子无论做多少年,那都安稳的很。

与其如此,做皇帝肯定是没有做太子舒服的。

对朱厚照的问题,谢至如实回道:“王守仁今早来信说,上皇离开云中了。”

“离开了?”朱厚照颇为诧异,带着些许震惊问道:“去哪了?”

弘治皇帝疯起来比朱厚照可是又固执而无不及的,只是弘治皇帝因小时候的一些阅历责任心较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没有推诿过罢了现在没有了那些负担,好歹也是个太上皇,竟不管不顾四处游玩去了。

对朱厚照的问题,谢至只能如实回道:“这个上皇没说,上皇连面都没与王守仁见,又岂会告知王守仁去何处了呢。”

对此朱厚照忍不住抱怨,道:“父皇也真是,去哪里好歹也说一声啊,不知有人担心着他啊。”

朱厚照他自己往出去跑的时候,怎就不想想他也应该与弘治皇帝打声招呼的。

反正他们父子两都一样,对他们张浩完全无话可说。

几日之后,秋闱的结果终于出来了。

未拆封的时候,李东阳便把前三名的考卷都拿上来。

“陛下,臣与几位考官已定下了解元,亚元和经魁,请陛下过目,抄录,原卷,包括各考官经手之后的评语一并呈交了上来。”

学识什么的,朱厚照肯定是不如李东阳以及那一众考官的,他们既然已经定下来,只是刚从这些方面来讲,肯定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朱厚照应道:“既然已定了,那便准备开榜吧,对了,这个是解元吧,先来开这个。”

朱厚照开口,李东阳便把考卷用小刀轻轻拆开。

从上往下先是顺天府人氏,随之便是一个谢。

正拆到一半,朱厚照比谢至还开心,惊呼道:“谢五,谢五...解元是你兄长。”

相比较朱厚照的高兴,谢至倒是显得淡定了些。

说句实话,他那几个兄长读书的功夫也不差,他之所以能那么快连中三元,最关键之处还是因他记忆力好些,能把那些东西快速的记在脑子里。

当然,能做到这些并不是因为他的学识多么出众,只是因为他读了那么多年书,已成为了读书机器使然罢了。

谢至淡定,一旁和的李东阳手中动作不减,三下五除二之中很快把考卷全部展开。

“谢丕,谢五是你二兄。”朱厚照道:“你谢家已连续两次高中解元了,这事若是公布,肯定要有不少人羡慕的。”

一旁的李东阳就微微一笑,回道:“着实很让人羡慕的,臣说句实在话,谢丕能够高中虽说也是臣早就看好的了,可他再去两狼山书院后,所做文章比以往好了很多,不再只一味的套用古籍,也会加入一些自己的见解,说白了,这文章不止有文采,还多了几分体擦民情之意,臣觉着读书人就应当如此。”

李东阳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反正都是对谢丕文章的夸奖。

这个解元是他定下来的,他当然要多做夸奖啊。

正说着,李东阳又拿出了第二份,道:“这个是亚元,陛下,这个恐是谢正的。”

“你怎知?”朱厚照脱口而出随之问道。

李东阳笑了笑,道:“臣认得他的字,臣有幸也曾指导过他一些,谢正的字很有根骨,在这批士子中也算作是最好的了。”

说活这些后,李东阳怕朱厚照误会,又赶忙解释,道:“陛下,臣定亚元的时候瞧得只是誊抄下来的,并不是从字迹中判断出来的。”

朱厚照也知晓李东阳的意思了,摆摆手道:“不必解释,朕知晓李公的人品,也知两狼山书院,若两狼山书院的士子不能高中,朕才有所怀疑。”

朱厚照倒不是真相信两狼山书院已能培养出天下第一的士子来,只要这些人不是太过平庸,朱厚照都愿重用提拔他们的。

毕竟这些人是最直接接触云中的一些变化的,只有真切感受过,也才会对朝廷要做的一些新政予以支持。

往后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只有下面的官员能坚定不移的执行,那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才会想办法决绝困难,而不是在出现困难的时候自我怀疑政策的错误。

对朱厚照所言李东阳也不再多说,毕竟他也清楚两狼山书院当初组建的时候,朱厚照也是参与者。

有谁会觉着自己做的事情存在毛病呢?

若真能发现毛病那便直接改了,但若发现不了,那肯定是没毛病的。

很快,李东阳把亚元的考卷全部拆解开来,颇为欣喜地喊道:“李公你还真猜对了,真是谢正。”

说着,抓起了另一份道:“这是经魁,不会经魁也是谢至大兄吧?若真如此的话,那谢师傅可不得高兴坏了?”

第一,第二能都出自一家,这已经是史无前例的了,若第三还能出自一家的话,那更是史无前例的了。

李东阳拆的小心翼翼的。

顺天府...

谢...

“呀,真是谢家的,谢五,是你三兄。”

张浩心下也是颇为激动的,这毕竟是谢家的荣誉,脸上却是表现的颇为淡定,道:“应恭喜陛下,这皆是两狼山书院的荣誉。”

两狼山书院若是皆都能够中举,那往后朱厚照再想做的一些事情也便顺畅许多了。

朱厚照倒没再多说,大手一挥直接吩咐李东阳开始张贴。

榜单会一出,谢家沸腾了,家中四子,竟然都中了,而且还直接拿了前四。

如此妖孽,这可是一般人家办不到的。

当初谢至连中三元的时候,谢迁便已经是笑的合不拢嘴了,现在四个儿子竟是一次性都高中了举人。

谢家虽说已诗书传家,但如此大的殊荣,可是从未出现过的。

谢迁也顾不上丢掉了,在开榜单的晚上便直接宴请了宾朋。

谢至作为弘治皇帝钦定的辅政将军顾及的不能只是一家一姓的殊荣,还得考虑到其他方面的事情才行。

就像现在,两狼山书院参考者一百三十余人,其中顺天府三十人,全都赫然在列。

最近的几个布政使传来消息,有五十人全部高中,剩下的那五十人分布的较远,一时半会的消息还传不回来。

不过,按此方式来看,那五十人应当也是全部高中的。

再好的书院也难有所有参考者都中的时候,两狼山书院却是偏偏做到了,这是何等的逆天啊。

“陛下,两狼山书院培养出来的这些人对陛下的一些决策是肯定支持的,明年春闱之后,这些人便可安插到各个重要的府衙去了,有了这些人,那些不支持陛下新政的人便可全部裁撤了。”

人多的是,离开哪个人都可存活。

朱厚照微微一笑,叹道:“看来程敏政真是与众不同,这么多的时间之内竟把这么多人培养起来。”

谢至当初把程敏政请至两狼山书院,其目的是想让他培养些士子的,但他想着能有百分十八十的中举率那便也算成功。

怎么都没成想,程敏政竟然能把中举率直接直接飞跃到百分之百。

谢至脱口而出附和着回道:“是不同。”

谢至是该感谢程敏政付出了这么大辛劳,但程敏政却也得感谢谢至的,若不是谢至创造的这个机会,程敏政只能蒙受着鬻题的耻辱孤独终老了。

一个读书人最重要的便是脸面,若脸都没了,那还怎么混?

程敏政和李东阳同为神童出生,程敏政能有桃李满天下的荣誉倒也算是不错了。

“陛下,没事的话臣先回了,家父宴请宾朋,臣回去太晚也不合适。”

谢至正要告退离开,朱厚照却是抬了抬手,道:“稍等,朕也去,谢师傅为我大明殚精竭虑,现在谢家有了这么的喜事,朕也得去瞧瞧。”

其实,对于此事朱厚照还是去参加的好,朱厚照去了那便彰显对老臣的重视。

一个年轻的皇帝,在这个过度时期也离不开谢迁这种老臣的帮忙。

朱厚照虽参加的只是谢家的宴会,可也是在向其他大臣表明态度的。

很快,谢至便陪同朱厚照回了家。

在谢迁那些老臣眼里,朱厚照就是那种做事不掌握分寸的人,这次宴席能来参加却是让他们没想到。

到了谢家,朱厚照也并未多待只客气讲了几句也便离开了。

象征性的露个面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也便是了,待的时间久了反而对各方都存在压力。

......

春节的时候,弘治皇帝回京过了个年,年才刚过便又走了。

弘治皇帝走的潇洒,朱厚照再有无奈也无能为力的很。

春闱之事,春耕之事一大堆,他不想管,那些大臣也不放过他,围着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连带着张浩这个辅政将军也不得空闲,每日两个时辰睡眠都没有。

忙活了几月好在终于到了春闱。

全部举人都要在此参加,竞争激烈那是肯定的。

对这个结果,谢至也多了几分信心。

就两狼山书院的那些士子即便不能高中,凭借举人的身份也可以来为他减轻一些压力了。

这倒也是个好事。

谢至信心没抱多少,但几日之后的开榜倒是让谢至异常激动。

两狼山书院的一百三十名士子竟然从一到一百三整齐排了一长串。

谢至除高兴外却是第一时间把这些人的文章遣人全部张贴在了贡院外面。

一个书院如此成绩,难免会有人质疑其真实性的。

若质疑的人多了,为平息人怨也就不得不惩处一部分给那些质疑之人一个交代。

所以为了避免自己好不容易收获来的劳动成果,必须提前把这个结果想到。

两狼山书院对士子的培养不仅仅是让他们能够高中,还让他们能够做一个好官,所以大多有滔滔不绝之才。

对外界的质疑,这些人都能从容应对。

面对质疑士子的千军万马,没有一人落了下风。

如此才能,从哪方面来讲都不会有人觉着那成绩是作弊得来的了。

一时之间倒也没人再质疑春闱的真实性了,很多士子都赶去两狼山书院报名了。

两狼山书院当初招生的时候,可是无差别招收的,可没分什么优劣,现在这么多士子成长如此迅速,且都能考中,可见真正强的乃是两狼山书院。

他们若能抓住这个机会,下次他们的名字也都能够出现在那里了。

.....

现在本就是人手缺乏的时候,在春闱之后这些人全部都安排在各个重要府衙当中。

凡是与新政接触的府衙,大部分都被这些人充斥着了。

这些人虽说学得是四书五经,但对一些超前的东西不仅能够接受而且还自个儿创造着。

在这些人编入进来,朱厚照和谢至亲可见感觉轻松了许多。

批阅奏折的时候基本上不用自己再动脑筋了。

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若是还需自己动脑的话,那不如所有的事情都自个儿去做了。

......

“谢五,我大明现在可算富强?”

“已是前无古人,但不仅则退,还需更加努力才是。”

“自是如此,朕肯定会更加努力,朕虽不是千古一帝,却也并非昏聩之君,后世再评价朕的时候肯定不会再骂朕了吧?”

“肯定的,陛下爱民,若再有人骂陛下,那天下百姓也会不答应的。”

......

“陛下,臣妾还一度担心照儿统不好这诺大的江山呢,没想到照儿做的还真不错,一路走来,为他歌功颂德的百姓着手不少啊!”

“我大明能有如此,照儿能有如此,谢至那小子居功至伟啊!”

“是,谢至着实是个好孩子,说来还是照儿看人的眼光不错,当初也是张浩非要谢至进宫做伴读的,也没有他们二人现在这般,说起来他们二人也是相互成就的。”

......

“大父,快来陪我骑马!”

“滚犊子,让你爹陪去!”

“不嘛,我就让大父陪。”

“云中王,陛下请你进宫喝酒。”

“知道了,快陪我乖孙去骑马,保护好我乖孙,他若摔了,小心你狗命。”

全本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