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41章 又是一击

大明好伴读 第41章 又是一击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在送走了弘治皇帝之后,谢迁虽依旧板着脸,却也不再像以往那般的冷硬,颇有些关切问道:“承诺陛下之事可有把握?”

谢至既然敢在弘治皇帝面前许下承诺,自然是准备了那么几分的,对谢迁的询问,扯起了一道笑容,嬉皮笑脸的回道:“把握儿子倒是有几分,只是万事皆无绝对,儿子并不敢保证一定能成,万一若是不成,那儿子这个伴读可就做不下去。”

谢至这话说说的说的是不够严肃,但绝对是大实话了。

朱厚照那厮至始至终都算计着他,现在又对他怀有如此之深的恶意。

他再有准备,也不见得能够有所胜利。

谢至此言出口后,谢迁倒是并未再对他吹胡子瞪眼,依旧板着脸道:“你尽管去做,若是不成,便专心读书考功名。”

这是已然给他想好了退路?

看来,他这老爹对他也还是很关心的嘛!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道:“儿子定当竭力而为。”

谢至他是要竭尽全力啊,此事若是办不成,他的太子伴读一旦被免去,那便直接影响到他这段时间扳回的形象。

谁让他恶名在外,他敢肯定,他这伴读一旦被免,肯定会有不少人以为是他在东宫犯了错,指指点点那是必然会存在的。

“爹若无吩咐的话,那儿子便回房了,今日功课还未完成。”

谢迁抬抬手,不耐烦的道:“快去。”

在谢至离开之后,谢迁冷然的脸上挂起了兴奋的笑容。

皇帝都来与他讨教教子的方法了,可见自家儿子的改变是被其所认同了。

以前他还没怎么发现,今日一见果然与以往截然不同了。

怪不得王德辉对自己儿子满口称赞呢?

谢至从客厅出来后便直接回了自己的那小院。

见到谢至回来,最高兴的乃是贺良和香月了。

二人围在谢至身边问长问短的,让谢至心里暖暖的。

“少爷渴吗?香月去端茶来!”

若不是香月询问,谢至也忘了渴这回事了,刚刚与弘治皇帝讲了那么多,能不渴吗!

“嗯,去拿吧,本少爷今日功课还未完成,送书房来吧。”

一听谢至如此说,贺良紧接着马上道:“小人为少爷研磨。”

谢至并未拒绝,有人研磨,他自己也方便不少。

很快,谢至在书房之中便按王德辉所要求那般抄写了策论,并且练了大字。

举着写好的大字,谢至问一旁的贺良和香月,道:“本少爷这字如何?”

贺良又是冠冕堂皇的一顿夸,“少爷这字超凡脱俗,刚劲有力,堪比王右军。”

早就知晓这小子不够实诚,谢至也懒得与他计较,白了他一眼,转而问一旁的香月,道:“香月,你说呢?”

香月迟疑了一下,道:“香月也说不上来,不过,少爷这字是不如老爷和其他几位少爷的好看。”

这才是大实话。

练字那是日积月累的事情,谢至也不指望短短十几日时间便能有所成就的。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又道:“与本少爷之前相比,如何?”

香月这下没再迟疑,直接回道:“好看了很多。”

谢至想要听到的不过就是这句话而已,证明他这几日的练习起到了效果便是。

谢至瞅了一眼贺良,没好气的道:“瞧瞧香月这回答多实诚。”

贺良哪知晓谢至想听的是实话,没回答正确,只能是缩缩脖子不做言语了。

次日一大早,谢至如往常那般早早的便起了床。

在洗漱完毕,收拾好着装准备出门后,又吩咐道:“贺良,去拿盘棋来。”

贺良诧异,愣了半晌,才道:“是。”

在贺良离开之前,谢至又叮嘱道:“普通的便行。”

谢家人好歹都是文化人,找盘棋也并非难事,片刻的功夫,贺良便拿着棋盘以及两盒棋子出现在了谢至面前。

从贺良手中接过这些东西,谢至扯着笑,道:“好了,本少爷走了,晚上见!”

贺良直到现在都搞不清楚,谢至去东宫为何还要拿着棋。

东宫应当是有这些东西吧?

而谢至这边抱着棋盘直接轻车熟路的去了东宫。

朱厚照那厮已在自己位置上打着哈欠了,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见到谢至进来也是爱搭不理的。

谢至也不管朱厚照的态度,冲着他恭恭敬敬的见了礼,道:“草民谢至拜见殿下。”

朱厚照那厮够拽,对谢至依然是那种爱搭不理的态度,淡淡的鼻子哼了一声。

谢至大人有大量,不与他计较,脸上笑容不减,端坐在那里等着王德辉的授课。

在谢至坐下没大一会儿工夫,王德辉便风风火火的出现在了殿中。

到了殿中后,依旧如往常那般检查了朱厚照和谢至二人的功课。

之后,才开始授课。

今日,王德辉所讲的乃是《孟子*公子丑章句》。

此部经典所提及的一句核心内容便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朱厚照是被授课内容的主角,所讲内容自然皆是为让往后做皇帝所做铺垫。

从春秋战国发展到大明,圣人先哲出了一批又一批,所留下的经典,也是越来越多。

在有限的几年时间,若想这些内容都讲授给朱厚照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也就只能挑选些适用于他的了。

这堂课是为朱厚照所讲,朱厚照却是听得昏昏欲睡,倒是谢至精神十足。

王德辉手中的戒尺在桌上敲得砰砰直响。

“殿下,臣也讲了如此之多了,殿下可有何感悟?”

被问及问题后,朱厚照才从神游之中回过神来,半天之后茫然摇头,道:“本宫愚钝,说不出感悟来,还请王师傅明示。”

王德辉转而又把问题抛给了谢至,问道:“谢至,你来说说。”

现在反正已把朱厚照给得罪彻底了,也不再在这一次了。

被王德辉喊到名字后,谢至起身道:“学生愚见,若有不妥之处,望先生指教。”

“学生认为,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简而言之便是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此又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相同。

《荀子*哀公篇》孔圣人所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在《荀子*王制篇》也有此类记载,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之后,在《贞观政要*论政体》,《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皆有此言。”

谢至能这般侃侃而谈,这也得益于他运气还算不错,在王家的几日时间,他正好就读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言。

为此他找王守仁讨论了一番后,还翻阅了王家的一些藏书。

接着,谢至又道:“朝廷治民也要靠民,赋税,徭役,兵丁这皆来自于民,不得民心,朝廷又如何能拿到东西,没有了这些东西的支持,那朝廷便将无法运转,自然就会被新的得民心之人所取代,”

王德辉板着脸,接着问道:“如何才能得民心?”

这个问题太过高深,不同的人回答,自是有不同的结论。

谢至就按自己的想法来了。

“学生认为,得民心最重要的是要满足绝大多数百姓的愿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