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世太帝 > 140 酒宴

乱世太帝 140 酒宴

作者:沉闷的大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51 来源:笔趣阁

大都督府设立在皇帝的行宫之旁,由巍峨的建筑群组成,皇帝不在,大都督就是老大。

郗鉴有上百名幕僚,文武兼备,有的已经任职,比如曹掾长史参军司马之类,有的只是清客,混吃闲谈,偶尔却也会有精彩的论断。

郗鉴接风席上让几名最亲近的幕僚作陪,开席前大家相互做了介绍,然后落座,大都督府逼格高雅,众人边喝边听音乐看歌舞之后才正式聊起来。

郗鉴道:“各位,徐谦年青有为又淡泊名利,两次重创胡人,三让太守之位,老夫对其非常欣赏,准备让他担任司马一职,希望各位与他相互配合,把我们徐州军管理得更加出色!”

又要当司马了,不过这个司马的含金量可比飞云堡的大得多,飞云堡的司马是自封的,这里的司马是朝廷挂号的,且管理军队的人数大不一样,徐州军有好几万人,当然司马和飞云堡一样也有好几个,徐谦被任命为前军司马。

如此年青就在大都督府中担任如此要职,在场幕僚不禁对他侧目。

长史郝志多次推荐弟弟担任司马不得,他自认为弟弟博通经史,才华横溢,没想到被这么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捷足先登了。

“徐司马,风闻阁下年纪轻轻就立下不少战功,而且皆是以少胜多,杀敌以百千计,在下佩服之至!”

如果真的认为郝志在夸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为人颇为尖酸刻薄,谈论时擅长先扬后抑,对于新来之人必定羞辱一番,比他晚来的幕僚都吃过苦,因此他们对徐谦露出或是同情或是幸灾乐祸的表情。

徐谦一抱拳,对他的赞扬表示回复。

郝志本想年轻人一定心浮气躁,禁不住夸奖一定会沾沾自喜,没想到他却显得少年沉稳,原来准备让他戒骄戒躁的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他脑子一转,换个方向。

“徐司马能够出奇制胜,一定饱读兵书,然而时风之下,谈玄论道乃是要务,不知徐司马对名教与自然和有无之间的关系有何高见?”

名教与自然,有与无的关系,这是魏晋谈玄的两大主题,多少名士为此展开了口水战,甚至没日没夜地辩论,废寝忘食,能够把对方讲得说不出话来就是胜利者。

这种谈玄高深莫测,超脱一切具体事务,属于形而上学和哲学范畴,对解决具体问题毫无用处,但却是评判一个人是否能称为名士的标准。

然而外人不知道的是,郗鉴是个忠实的儒家信徒,对空虚的谈玄论道极其厌恶,曾经有个宾客想入大都督府,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见面就唾沫四溅地谈论名教和自然的关系,手舞足蹈竭尽全力地把自己所感所悟发挥的淋漓尽致,郗鉴忍耐着,听得昏昏欲睡,那宾客却自以为这是自己发挥得最好一次,结束后满心期待着获取一个利禄丰厚的职位,结果可想而知,被郗鉴找了个借口拒之门外。

郝志此举实是想引徐谦入坑,让他大谈玄理,激起郗鉴的反感,他尽管与徐谦无冤无仇,但是只要他看谁不爽,该害的他一点不会手软。

徐谦来见郗鉴之前看了一些和他相关的资料,知道他的思想和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传统的忠君观念在世家大族之中已经淡化,他们谈玄,强调名教本自然,君主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可是郗鉴对朝廷忠心不二,在这个君主受制于世家大族的时代,常有主辱臣死之忧。

所以徐谦才不会傻到在他面前谈玄……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也不知道如何谈玄……当然,他也不能显得没有文化的样子,他说道:“谈玄析理,可以锻炼人的思辨能力,我也学过一些,不过总得没有超出前人和当今名流的水平,所以就不献丑了。”

郝志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希望徐谦“发挥”一下。

“徐司马,有时候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

谦虚你妹!

“郝长史,在下年纪尚轻,玄学意境高远,我实在无法深刻理解并且阐释,这就像竹筒里本没有水,你一定要我倒出一杯,我如何可以做到?”

郗鉴一直没有制止郝志是因为他也想对徐谦了解更多,如今见他在玄学上确实没有多少见解,心里反而喜欢,若他是一个务虚空谈之人,他必定不会长久重用。

“郝长史,既然他说不会,就别逼他了,老庄这种东西,少接触为妙!”

郝长史道:“大都督说得对,在下问得太急,自罚一杯!”

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旁边侍女刚给他倒满,他又发问道:“徐司马对玄学不懂,那么对儒学必定有所研究,能被大都督看中之人,岂会胸无点墨?”

你徐谦总是要对儒玄之一发表看法,否则就是不学无术之徒,玷污了大都督的赏识,而你的所说之中只要有一丝不合大都督心意,惹起他的不快,我郝志就觉得爽快。

郗鉴竖起耳朵,想听听他关于儒学的见解。

如今社会上很多传统的儒学大宗都不得不开始接受玄学思想,形成外玄内儒的思想,可见儒学已经成了藏藏掖掖的东西,名士们都崇尚自然无为,而这种思想恰好符合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希望皇帝无为,那样他们的家族就可以维持特权,一直繁荣昌盛下去。

只有郗鉴不合时宜地尊君爱君,一心维护皇权,他是时代的孤独者,他希望大一统,可是做不到,转而追求平衡各大家族的势力,至少做到表面上的“大一统”。

徐谦明白郗鉴的心思,他也看出来郝志一心想要他说错话,他讨厌趋炎附势,可是此刻他却偏偏要投其所好,让郝志不能得偿所愿。

“我一向把自己当作儒家弟子,可是汗颜不能真正做到,但是也绝不会做一个伪儒,如今天下分裂,中原沦丧,当权者不思忠君报国,一心只为家族私利,败坏道统,肆意断章引我儒家经典编制家训,一切局限于齐家,而对治国平天下不闻不问,放浪形骸,啸聚山林,沦于匪类一般,是可忍孰不可忍!”

编制家训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其内容一般是规劝子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一切以家族的兴衰荣辱为目的,很少提及忠君爱国的思想,这倒本没有什么,可是一旦用它替代儒家经典,使子弟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就完全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

至于放浪形骸啸聚山林,则是名士按照玄学提倡的的无为放任自然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儒家不断要求修身抑制**适应社会的主张完全不同。

他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在场也有不少玄学名士,听得羞愧和愤怒的都有人在,有些人想发作,可是他们知道郗鉴喜欢什么,因此只能对徐谦怒目而视。

果然郗鉴激动地站起来,端起酒杯走到徐谦面前道:“众人皆醉我独醒,老夫今日又多了一个知音,来,老夫敬你一杯!”

徐谦一仰脖子喝下,偷偷看了一眼郝志,只见他一脸失落,他大概没料到一个少年会有这样直击大都督内心的见识。

酒宴之后,徐谦被冠上了儒家死士的称号,在那些玄学名士心中,鄙视地称他为儒家走狗。

郗鉴对徐谦更加满意,把他和郝志召到书房,并且提拔他当主簿,掌管军队财务,这本来是郝志的职责之一,如今要他转移给徐谦。

财务管理是军队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个肥缺,郝志对徐谦一个刚来的新人就接手财务非常不满。

“大都督,财务乃军队命脉,怎可交给一个尚未知根知底之人,况且我斗胆猜测徐谦对财务一窍不通,届时账目混乱不堪,不利于大都督管理军队呀!”

郗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道:“一个懂得儒家精义的人人品不会坏到哪里去,至于不懂财务可以学嘛,具体做账之类有你以前培养的人来做,他只要统筹管理即可,你是我这边的老人了,要好好帮助他!”

还好好帮助他?老子不给他使绊下套已经不错了!

他知道郗鉴一向言出必行,任人方面用人不疑,尽管做了努力,也无法说服他不用徐谦做主薄,所以转而态度一变,说道:“大都督用人之道实在非我等所能企及......徐兄,以后多多关照......如此年轻的都督府主簿,徐兄真乃天下第一人也!”

伸手不打笑脸人,徐谦也回说了几句好话。

郝志出来后,就往城外军营里跑,有几个将军和他关系密切,这些人平日里经常克扣士兵军饷做假账,郝志不仅隐瞒不报,还给他们圆谎,以此来拉拢和他们的感情,如今财务大权旁落,徐谦的能力和态度不明,他需要提醒他们收敛一下。

几个将军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慌乱,郗鉴一向治军严明,爱兵如子,若是被徐谦翻出旧帐查出他们贪污,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有将领怀疑郗鉴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所以要对付他们?

追随郗鉴出生入死的将领有许多,有些人保持着初心和简朴,有些人滋生了骄傲和奢靡。

将军们的这种猜忌正是郝志希望达到的效果,其实郝志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大晋东海王司马池的卧底,他的任务就是汇报郗鉴的重大行动,打入郗鉴军队内部,拉拢一批人将来在适当的时候为东海王效命。

东海王是当今皇帝的皇叔,如今皇权不振,世家跋扈,他的目标就是要利用各种势力振兴皇权,并且将当今皇帝取而代之。

郝志安慰那些将军,说大都督未必是要查他们,否则不会派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当主簿,大都督想磨练他的意图更明显,或者即使那小子为了邀功请赏而主动查旧帐也没什么可担心,他记的账非常复杂,徐谦肯定理不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