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世太帝 > 221 大单于

乱世太帝 221 大单于

作者:沉闷的大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51 来源:笔趣阁

那日繁昌公主石婷亲眼看见徐谦和太子被抓,内心焦急却又束手无策。

“花鱼,他身陷困境我却无能力,我太没有用了!”

“公主,连皇后和程妃乃至满朝文武都对石虎害怕,全部被他控制,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她内心忧虑,又开始病怏怏的样子,幸好不久就传来了皇帝病情好转太子和徐谦安然无恙的消息。

她觉得每天都是在思念中煎熬,终于忍不住要做些事情。

她找到皇后。

“母后,儿臣与中庶子徐谦通信之事您已知晓,儿臣不避讳倾心于他,还望母后成全!”

皇后道:“你是不是傻,从这次事情你难到看不出来太子毫无实力吗,徐谦是和他最亲密的人之一,将来你父皇蹦殂,石虎必定辅政掌握大权,控制太子,那时徐谦作为太子亲党肯定会被清除。

镇南王镇守洛阳,有军队十万,届时不仅可以自保还可以联合其他人勤王,他地位尊崇,到时候相王之位非他莫属,石敢是他长子,有勇有谋,有着这样的背景,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这些话仅是我们母女之间的话,你可别对其他人提起。”

“母后,儿臣不喜欢石敢,至于太子和徐谦的未来谁也说不准,因此儿臣一定要嫁徐谦!”

“孽子!”皇后气得直哆嗦,“除非我死了,否则你想都别想,镇南王已经准备提亲了,你就等着去洛阳吧!”

......

石勒身体底子还算可以,所以几天后就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是他自己却感叹道:“近几年仗打得少了,整日忙于处理文事,吃得太好,女人又多,身体降落太快,以后朕要缩衣简食,清心寡欲。”

徐谦趁机道:“皇上所言乃是至理,再多的钱和权都换不来寿命,皇上应将政事逐步交于太子处理,但是国家大事千头万绪,赵国之事,核心在六夷,所以臣以为大单于之位应该尽快交给太子。”

太子却在一边道:“父皇,师傅,儿臣以为什么政事之类皆可以交给大臣们处理,儿臣要做之事就是陪父皇渡过晚年的美好时光,所以大单于之位的儿臣现在已经不想要了!”

“太子殿下!”徐谦厉声道,“皇上千辛万苦创下万世基业,重担全都在你身上,陪皇上之事重要,身体力行处理政事也重要,没有自己经历过,你如何能知道怎样去对待一件事情,所以你应当夙兴夜寐,侍亲和行政两不误!”

“师傅,你别说了,我要整日一心一意侍奉父皇,什么基业都没有此重要!”

两人约好了要演戏,一个黑脸一个白脸。

石勒不停感慨,太子真是孝顺,作为父亲,总是希望他将来能当好国君,早些开始学习处理政事也未尝不是坏事,之前担忧太子若任大单于万事皆握于程序之手,现在有徐谦在,可以让他辅佐,应该可以抛除这种顾虑,徐谦虽然有才子名气,并不是门阀士族,在赵**政届也没有根基,做事必定守规矩,不会有外戚专权夺权之忧。

若是没有之前太子吃屎一事,石勒必定以为师徒两人在一唱一和演戏,但是吃屎是装不出来的,太子的孝心可昭日月。

“弘儿,朕觉得徐谦说得有理,六夷之事若能处理好,赵国一半的内政就没有了问题,你应该要开始锻炼了,至于朕,有的是人陪!”

“父皇!儿臣没有能力!”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正如你之前所说的,朕可以给你安排几个有经验的大臣辅佐你,而且朕打算任命徐谦为相辅佐你,尽管他也没有处理过六夷事务,但是他学得肯定比你快,可以给你出出主意,你们之间更容易沟通。”

太子心道:“的确,我不如师傅聪明,有他帮助我就放心了。”

他说道:“父皇,大单于一位一直由太尉兼任,恐怕他不会愿意让出。”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想必他应该会以大局为重。”

鬼才信,不过皇帝开金口,即使他不愿意又能如何,毕竟天下是皇帝的天下。

“太子,皇上说得对,要相信太尉!”石虎在皇帝面前可是乖孩子。

“好,一月之后举行大单于就任大典!”

大单于之位相当于胡人的皇帝,换人当然要做足声势,昭告天下。

......

皇帝把石虎和各部在单于台的长老召去,告知他们太子继任大单于的决定,并且陈述利害关系,希望他们能够支持。

石虎因为军功在身,又善于收买人心,做大单于各部长老都很敬服,如今要换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来管他们,尽管他的身份是太子,他们却都有些不愿意。

“皇上,做大单于可不是过家家,一个小娃娃懂什么,不要把六夷搞乱咯!”孙部大长老、龙骧将军孙伏都道。

长老们倚老卖老,不用给皇帝面子,可以想见太子要是当了单于怎么能使唤得动他们。

“除了太尉,没人有资格当大单于!”桃部大长老车骑将军桃豹也是心直口快。

夔安是夔部大长老,他本来就以石虎马首是瞻,更是不支持更换大单于。

“皇上,六夷本就不是很心齐,如此一来,人心很容易散了。”

羌族首领苻洪、氐族首领姚弋仲以及匈奴和鲜卑的首领立即表示没有二心,对石虎的管治很是服从。

其他各部长老对石虎也是交口称赞。

石虎闷声不坑,他不用说话,自然有人阻挠皇帝。

这些人的态度让石勒不满,难道他们眼中只有石虎?

“各位长老、将军,太子懦弱,本不足以臣服各位,朕本也没打算让他担任大单于,只是这次朕一病不起,太子为了探查病因,行古往今来子孙所不能之事,深深感动了朕,朕以为,一个大孝子,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差,朕因为这事特别问徐中书古人孝子之事,他说《诗经》早已云‘孝子不匮,用赐尔类’孝子就是楷模,如今这么一个大孝子担任大单于,就是在昭告天下所有有父母之人要孝,我们六夷文化落后,孝道缺乏,甚至有些部落至今有妻其亡父之妾亡兄之妻之俗,这简直如同禽兽,尔等都是有子孙之人,自然也希望他们孝顺,所以太子虽然年轻,但是一个孝字足以让他接受大单于之位。”

有些长老觉得有理,有些仍是不以为然。

不过他们也看出皇帝说了一大堆,要立太子为大单于之心非常坚定,再反对的话皇帝怕是要生气了。

石虎知道石勒这次被太子彻底感动到了,大单于之位恐怕难以保住,他现在发现,他最大的敌人恐怕是佛图澄说的那个改变大赵气数的小角色中庶子徐谦。

这人不仅改变了太子的性格,还能化腐朽为神奇,治好石勒的病,让顽固不化的石勒作出了改变。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众人的反对起不了作用,自己需要有个态度,虽然百般不愿,也只能顺着他的心思。

“皇上,各位长老将军,太子受汉人熏陶,仁孝之心显著,皇上一直提倡汉人文化,我等应该予以支持,因此大单于之位本王自动让出!”

许多长老面露遗憾之色,若是石虎坚持,他们会力挺,他自己放弃了他们说再多也没有用。

“好,太尉深明大义,主动让出大单于之位,朕给他增加一千户食邑以资鼓励!”

......

石虎回到王府,气得乱摔东西。

“瞎了眼的狗皇帝,大赵江山谁建功最多看不出来吗?偏要把大单于之位交给一个孺子,有朝一日我一定杀光他们!”

他看看在旁边李农和张举,吩咐道:“太子身边那个中庶子,给我好好查查,什么来历,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本王要收拾他!”

......

六夷长老平时都分散在襄国各地,此时难得聚集在一起,便一起去郭敖府上作客,本来他们准备去石虎那里,可是想到他刚被撸了大单于之位,内心一定难受,所以不想打扰。

郭敖和各位长老首领都有战友情,为人又圆滑,因此热情招待。

席间不免谈到了近日大单于任免的事情。

郭敖道:“各位兄弟,大单于可谓我等各部顶头上司,各部每年的税赋、徭役全都由大单于决定,收上去的财物又由大单于府统一分配,所以如此一来我等的命脉可都握于太子之手了!”

他上次投诚石虎,谁知皇帝起死回生,把他投机成为元勋的梦想打得粉碎,他内心说不出的后悔,此刻又开始做起墙头草,探听起众人的风向来。

夔赞道:“本将军只有一条信念:跟定太尉!”

孙伏都道:“太尉也好,太子也好,只要一心为六夷谋福利,本将军都支持!”

桃豹等人大都支持孙伏都的观点。

夔赞道:“你们这群没有良心的,枉费太尉对你们那么好,怎么,换了个主子就摇头摆尾地贴上去了!”

郭敖道:“夔赞,你说话一直这么冲,大伙儿的意思是谁对我们好就跟着谁,这有错吗?太尉的恩情大伙儿自然铭记于心,可是天下是皇上的天下,若是太子也能为我们着想,在皇帝面前说我们好话,我们自然也认他服他,若是他受汉人唆使,与我们离心离德,大伙儿肯定不会鸟他!”

“对”“对”“对”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

夔赞寡不敌众,“哼”了一声便不再搭话。

孙伏都道:“你们说这太子以前安安耽耽,近时却屡屡搞出动静,之前假死过一回,现在又吃屎查病,而且居然让皇上起死回生,这可真是天下奇事!”

郭敖道:“太子没什么稀奇,古怪就出在他那位师傅身上,此人来路不明,但是能文能武,而且从这次的事情来看还懂医术。”

“是啊,什么上古秘籍《本草纲目》都有。”

“这小子可比程遐那个蠢材强多了!”

“程遐就是靠她妹妹,自己有什么本事呢?”

“之前一直担心太子继位后会是个只考娘舅的慵主,如此看来,有那位师傅的帮助,他也许会变得有些作为。”

“未必,那位师傅内外都没有关系,程遐是那帮文臣最喜欢搞阴谋诡计,那位师傅能在太子身边待多久都是未知数。”

众人点点头,其实,对于太子他们都抱着同情心,之所以不愿意过分接近都是因为程遐那帮文臣的原因。

夔赞突然道:“不要去讨论这些伤脑筋的事,你们既然都来了,不如一起去太学看看那帮小子,也不知道在那里有没有受汉人的欺负!”

桃豹道:“嘿嘿,被汉人欺负?不可能!倒是担心那些小子在太学就是混日子,去年回家,我想让他写个对联,他硬是憋了半天憋不出,我就让家里的汉人先生念了一对,让写,他居然只写出三四个字,还太学学生,让我在先生面前脸面都丢尽了!”

如今的胡人翻身做主人,很多汉人成为他们的佃客部曲,就像以前在并州汉人以他们为佃客部曲一样。

他们对属于自己人的汉人充满信任和保护,对于外面的汉人则是充满敌意。

当然,他们的信任和保护是主人对下人的一种自发行为,他们需要汉人为他们做事,接受他们的奴役。

其他人都有同感。

孙伏都道:“去太学也是浪费时间,什么都学不会,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学这些汉人的狗屁方块字有什么用!”

不过很多人不同意了。

“孙将军,学字还是很有用处的,汉人统治中原几千年,文化积淀很深,我们学了他们的东西可以拿来自己用,然后统治他们。”

“哼,学了后我们就变成了汉人!”

“羯人也罢,汉人也罢,都是赵国臣民。”

“不一样,我们是国人,他们是汉人!”

众人边争论边喝酒,很快都面红耳赤。

“依我看,不如一起去太学看看那帮小子在干什么,咱都是大老粗,从没有幻想过能进什么太学,如今算是圆梦吧!”

“好!”这次几乎是所有人都发出了赞同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