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世太帝 > 262 太子当国

乱世太帝 262 太子当国

作者:沉闷的大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51 来源:笔趣阁

石虎彻底被打倒了,军中再无石虎一样权势滔天之人,文臣们喜气洋洋,徐光和程遐连续宴请了一个月!

石虎的事对石勒打击太大,他心情郁闷,整天一付病怏怏的样子。

程遐等趁热打铁,要皇帝让太子当国处理政务,早点练习,将来可以当个好皇帝,太子也跃跃欲试。

石勒明白他们的心思,他们是巴不得要掌权了!

也罢,自己终究要死,不如在死之前给太子留一些能臣,于是他提出了要求。

太子当国可以处理军事战争意外的一切事物,而且要在三年内填满赵国官府各地的粮仓。

这就意味着太子不能去抢,只能依靠收税,或者他也可以自己组织人去种,也可以去借,每一条路都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太子不懂,满口答应,回去后被程遐说了一通。

“太子啊,答应皇帝之前你要先问问舅父我呀!”他摇着头,一付孺子不可教也的表情。

太子奇怪道:“填满粮仓而已,小事一桩,舅父何必如此心事重重!”

“你!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有多难!要填满粮仓就需要粮食,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收税,大赵如今登记在册的编户齐民只有五十万户,每户上税四石,一年两百万石,单是发放所有官员的薪俸就要用掉五十万石,豢养禁军及重镇兵力要用掉一百万石,之后所剩不多的就存入仓库以备不时之需。”

简单的算术题,太子一听就懂。

“那不是每年都有几十万石的粮食存下来么?”

“这点粮食有何屁用,年年打仗,近一年打了两次大仗,加上粮食欠收,府库早已一空,我朝各地府库加起来可以储量四百万石,所以太子要想填满仓库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太子觉得舅父有些危言耸听了,没有粮加紧催收就是,所以他不以为意。

于是,在太子府成立了台省,太子当国,程遐、徐光、徐谦为辅治理国政。

对于太子来说,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他一点不上心,他最操心的就是收粮食了,因为他要证明给父皇看,他是有能力的!

所以秋收一过,他就把管税收度支尚书叫来,亲自吩咐。

“苏尚书,马上组织税收官收税,不要遗漏一家一户,若是粮食收少了,你这个度支尚书就滚回家养老去吧!”

度支尚书苏亥原来和中山王走得很近,如今中山王石虎被流放到青州,听说在那里已经是奄奄一息命不久矣,他觉得中山王会落得如此下场肯定是因为太子。

中山王沉溺福寿膏的事或多或少他也知道,福寿膏是徐谦提供的,他是直接的罪人,但是没有太子的支持皇帝会容忍他如此戕害国之栋梁?

中山王欲谋刺之事他是不知道的,他认为石虎被流就只是因为战败和玩忽职守。

中山王是他和所有石虎一党的希望,如今太子当政,本来和他并不亲密的程遐和徐光完全占据上风,对他们这些曾经和石虎走得近的人有意打压,他的仕途可以说到顶了,而且随时有坠落的危险。

总之,苏亥对于太子是没有好感的,左右不得意,他随时准备致仕,所以在收税上他并不是很积极。

大赵的税收全靠他,没有了他,太子张牙舞爪地变不出粮食,他想改变在皇帝心目中的形象那是妄想!

三个月过去了,苏亥只收了三十万石粮食。

太子非常不高兴。

“苏尚书,你办事效率太低,照你这个速度,一年你才收一百万石粮食?”

苏亥早已想好了措辞。

“太子殿下,去年雨水不足,粮食欠收,百姓都没有余粮,今年若能收上一百万石已经谢天谢地了!”

“一百万石!”那就是说大赵的官员和军队都要饿肚子了?

太子凭直觉觉得苏亥怠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便说道:“苏尚书,你且下去继续催收!”

他找来程遐,对方道:“苏尚书乃是石虎死党,自然不肯为太子卖命,天下户口是稳的,怎么可能收不上来税呢,太子不如亲自监督度支各曹,让他这个度支尚书回家养儿弄孙去。”

太子听了舅父的话后觉得有理,边一纸给苏尚书放了个长假。

太子亲子抓起了收税,把盐曹、铁帛曹、常平曹和粮曹都召集起来,税收不光是粮食,所以他一并强调了要加大税收力度,最后才把重点放在粮曹身上。

“张剑,你曾经做过太学博士,是少保徐谦的下属,本太子是少保的高徒,所以咱们还是有一定渊源啊!”

太子需要人办事,所以熟络熟络还是很必要的。

张剑想不出他们这种算什么渊源,顶多就是有一个共同的熟人罢了……而且太子自称少保的高徒.......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他当然不敢说出心中实际的想法,对方是太子啊,况且这明显是示好,他岂会不识趣?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当日臣在太学虽然忝为博士,实际上却受了少保大人诸多教诲,少保大人经常和臣下称赞太子聪慧,臣的才智不及太子十分之一!”

其他几曹大人瞥瞥张剑,这家伙平时刻板得很,今天怎么嘴巴这么甜,拍起马屁来一套套的。

张剑属于正直敢言之人,经常得罪同僚,这次苏亥要是不被撸下,他很快就要下岗了,所以他多少对太子存有点感激之情,竟也不知不觉虚套起来。

从此可见拍马屁也是要真情投入的,一旦投入就不会觉得那么辛苦了。

“真的?师傅真的这样说我?没想到他在背后对我评价如此之高,当着我的面从不夸奖我!”

太子兴奋得手舞足蹈。

张剑感到有点尴尬啊,您听不出来这是客套话吗,太子好实在呀……

他踌躇不知如何回答,拍一次马屁可以,后续可是乏力,话都说不出口啊!

好在太子转移了话题。

“张剑,还有你们,”太子指着各曹大人,“你们也知道今年粮食税收任务严重,到现在才收了三十万石,苏尚书年老昏聩,不能理事,本太子特意让他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希望你们可以一起协助本太子多收粮食,最好能填平各仓!”

各曹大人都在心中翻白眼,太子太幼稚了。

张剑道:“太子殿下,税难收是古来难题,这里面原因复杂,这次之所以收不上来的确是因为百姓余粮太少,虽然臣与苏尚书一向不合,这次却挺佩服他,因为他考虑到百姓的疾苦……”

张剑耿直的毛病又犯了,不管别人怎么对他,谁有理就支持谁!

“张剑,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说太子错怪了苏尚书?不顾百姓死活?税收乃是,国本,没有税收如何发放俸禄,百官如何为朝廷效命,如何豢养军队,国家如何能安全,所以,是百姓重要还是国本重要!”一边的常平曹怒气冲冲道。

张剑的话的确让太子下不了台,这人怎么这样反复没有原则呢,他对他的印象瞬间一落千丈。

他又感激地看了常平曹一眼,抬起手张嘴想夸他可惜他只记了张剑的名字。

常平曹一看立马心领神会。

“臣叫陈玄,任常平曹,说起来我和太子还有些渊源呢……”

太子惊讶道:“说来听听!”

“臣和张剑一样也是太学博士,有幸聆听过少保大人的谆谆教诲,但是臣比张大人和少保关系更为亲密,因为臣曾经几度进入博陵侯府-那时还叫风骚侯-替少保大人教育子弟,想必,呵呵,张大人定然没有进入过博陵侯府!”

他得意地歪头看了一眼张剑,对方果真惭愧地低下了头,他和少保大人的确交流太少,没有学到足够多的东西。

不过他对陈玄认为百姓不重要的言论不能同意。

“陈大人,在下倒是觉得国本是百姓,税收太重,伤了百姓,于国有百害而无一益!”

太子咳了一声道:“现在不是什么国本之争,是要征税,按照税法,要对每家每户课足税额!”

太子兴致高昂,杀气腾腾,张剑本想开口劝阻,一看这势头便噎回了话。

他是耿直,他也有脑子,这时候太子的意志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

陈玄眉开眼笑道:“太子明鉴,有了太子的英明领导,臣仿佛已经看到了所有大赵的仓库都填满了粮食,一年又一年,就像文景时代一样,仓库里新谷压旧谷,都烂了,我也成了有史以来第一常平曹!”

常平曹负责管理全国各地的官仓,平调各地粮食,哪里缺粮往哪里调粮,粮价不稳时平抑粮价,自从东汉末进入乱世以来,官民粮食一直不足,自由买卖极少,常平曹的功能也只剩到处调粮救火而已。

多么会说话啊,太子兴奋地挥舞双手。

“好!今日起其他几曹事情先放放,集中精力收粮!”

太子安排好一切,便来到新建的博陵侯府。

府邸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增建,看上去比以前气派许多。

太子对随同而来的张太监道:“只有这种规模气派才能配得上我师傅,本当国才能踏得进去么!”

张太监恨恨,徐谦什么狗屎运,居然能擒住敌国的皇帝,如今高官显爵,住着豪宅,让人羡慕死啊……

“太子殿下,徐谦能有今日,完全是因为您的存在,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没有您这棵大树,他早晒死了!”

太子想了想,师傅靠自己了吗?似乎......是自己靠师傅吧,可惜没有靠紧他,不然这次擒获刘曜的大功应该是自己的,悔啊,当初不听师傅的话,还怀疑他,那句话叫什么来着……自作孽不可活,以后还是要紧靠师傅,说不定又有什么大功可以立呢,那些离间师傅和自己感情的人都是可恶的!

他抬脚朝张太监猛踹,对方骤不及防之下摔了个四仰八叉。

“哎哟哟,我的胃.......太子殿下老奴犯了什么错?”

“什么错?”太子的脸冷若冰霜,“狗奴才,少保的坏话也是你能说得吗?我和少保的关系也是你可以挑拨的吗?”

张太监连忙道的:“奴才所言句句属实,没有妄言!”

太子是猪油蒙了心吗,这么向着徐谦!

太子跑过去要踩他。

“狗奴才,还说没有妄言,睁着眼说瞎话,本太子踩死你!”

张太监顾不得疼痛,连滚带爬跑到一边,太子真的被灌了**汤了。

“老奴错了太子,太子您消消气,别伤了身子,您现在是当国,要处理很多大事呢!”

太子一想也对,停下攻击。

“行了行了,记住,以后不要挑拨我和师傅的关系!走,进府!”

太子迈步走进博陵侯府,张太监摸着肚子跟上。

博陵侯府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太子制止了家仆通报,直直闯入客厅。

徐谦正和一个农民打扮的老者聊天,旁边站着一个小和尚。

徐谦见太子来了,起身道:“徒儿,怎么进来也不通报一声,我正会客呢!”

太子心道不就一个老农和小和尚么。

“师傅,我已经亲自指挥收税,我还想来听听你的意见。”

徐谦道:“徒儿别急,我这位前弟子彭大郎现在是佛图澄的关门弟子,他带着父亲来看望我,彭大伯从南和县来一趟也要半天时间,所以我要和他说说话。”

彭大郎先生父亲名叫彭军,见太子衣着华贵,又他看到徐谦站起来说话恭敬,便也立刻站起,双手贴着大腿外侧老实巴巴地看着太子。

佛图澄的弟子?那也应该不是一般人啊,佛图澄佛学造诣精深,弟子遍布天下,早已不再亲自带徒弟,能让他动了收徒念头的人一定是天赋绝禀了。

果然师傅的徒弟都是厉害的角色!

“原来是小师弟呀,有空给本太子讲讲佛法,本宫也喜欢精神的佛法。”

彭军和彭大郎一听是太子,都连忙下跪。

“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道:“起来吧,我左右也没其他事,就听听你们闲聊。”

太子对彭大郎如何会拜佛图澄为师很感兴趣,彭大郎讲述了如何机缘巧合地成为佛陀弟子,往日的苦难与悲伤成了谈资,他如今可以轻松面对。

太子对他的经历惊叹不已,他也是谈笑风生,讲了自己在森林里发生的故事,听起来也让人唏嘘不已。

彭军听着他们讲话,感觉太子真是平易近人,这个未来的皇帝一定会带给他们幸福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