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世太帝 > 264 忠言逆耳

乱世太帝 264 忠言逆耳

作者:沉闷的大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51 来源:笔趣阁

羡慕归羡慕,日子还是要过,百姓们都在寻找出路,世上还有路千万条,他们却只有一条:卖田卖地,卖儿卖女。

曲陌乡隶属于南和县,傅畅是县里最大的豪族,这些天不停地有乡民找他贩卖土地,旬月之间已经贱价收购了上千顷土地。

对于傅畅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因为百姓卖给他地之后,还是要从他这里租田来种,到时候收成三五五开,也就是一百石中有五十石要交给他。

彭军就是如此,把地低价卖出,又回到了租田种地的日子。

这天,田浩来看望彭军。

田浩和彭军的妻子是亲姐妹,他们是连襟,田浩住在同一个县,但是中间隔了好几个乡。

两人见面问候一下就谈到了最近官府逼粮的日子,彭军说了自己卖掉了田地,然后问连襟是怎么做的。

田浩免不了唉声叹气。

“我本打算卖地,幸而一个朋友说他认识傅畅的一个亲戚,而且关系不错,所以就想办法把我的户籍上在了那个亲戚一起,每年我只要把粮食的三成交给傅畅,再给那个亲戚五石就可以了,至于今年我就先借贷一些粮食。”

比起卖地租种,这的确划算不少。

官府有规定,豪族根据大小可以荫蔽三族到九族不等,傅畅属于县豪,可以荫蔽三族。

所谓荫蔽,就是豪族自己不用交税,还可以庇护族人不用交税。

三族至亲也就十几户,可是每户上往往都有几百人,或是远亲,或是如田浩那样寻求庇护的自由民,这些人事实上都成了豪族的私属。

庇护往往不是只纳粮那样简单,豪族常常会让那些人服些免费的劳役,甚至跟随出去打仗,谁都不敢拒绝。

表面看起来,庇护交粮比租田种地好多了,所以彭军挺羡慕田浩。

其实他们都一样,辛苦劳作后要交出很大一部分粮食给豪族,留下的根本填不饱肚子,整天半饥不饱,若是明年收成还差,田浩根本还不出借贷,还是得卖地。

有部分人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没法将就下去,抛妻弃子叫上一群人呼啸绿林做盗贼去了。

......

赵国的底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可是上层的人完全没有感觉。

这天,陈玄带着太子来到一座仓库,指着堆积如山的粮食,谄媚道:“太子殿下,在您英明神武的决策之下,各地常平仓都已填满,皇上交给您的差事已经办完,而且还超出了预期!”

“多少?”

他有些紧张地问道。

陈玄道:“臣统计了全国各地加起来粮食数量的总和,共有四百万石,比去年多了一倍,这是臣做的相关文案。”

陈玄详细书写了各地常平仓的粮食储量,然后做了加总对比,他边说边把文案交到太子手上。

太子接过看了几眼,高兴得手舞足蹈,鼻孔哼哼两声,心想父皇你再也不能瞧不起我!

“陈玄,干得好,我会在父皇面前替你美言!”

“有太子殿下信任就足够了,臣唯太子马首是瞻!”

太子已经当国,皇帝老了,只要抓牢太子将来就会前程似锦!

太子拿着陈玄的文案呈给石勒,皇帝一看惊喜万分。

“宏儿,居然收了这么多粮食,你这个当国很称职,父皇心里感到轻松高兴呀!”

太子挺挺胸膛,扬眉吐气的滋味真爽啊。

“父皇,依儿臣看,我们立即就可以挥师西进,灭掉苟延残喘的汉国,一统北方要地,待到明年儿臣备足更多的粮食,我们就可以一鼓作气杀过长江!”

石勒刚刚觉得太子靠谱点,现在又觉得他终究还是轻浮,于是把脸一拉道:“灭汉容易,要想杀过长江却没有那么简单,打仗不是仅仅有粮就可以!”

太子“哦”了一下,我就说说,变什么脸......心里的不乐意一闪而过,随即想起来给陈玄等人请功。

皇帝听到他的请求,沉思道:“度支部果然人才济济,我看就提拔陈玄为度支郎,将来苏亥退休了就由他顶替,**为农部郎去农部协助徐谦,他当了一年的尚书也没见得做些什么事,虽然他才华横溢,在做具体事务上毕竟能力不足啊!”

太子见父亲应了自己的请求心里很高兴,陈玄是他的人,有恩于他以后他才会更好地做事。

对于师傅,他觉得让他当农部尚书也实在是不合适,便建议道:“不如让师傅回到禁军......”

“好了,朕自有打算,你先下去吧!”

太子在心里叹口气,师傅算是被闲置了,可惜呀……

.......

**接到升职的消息没有任何开心,因为他知道能收上这么多粮食是通过什么方式,百姓们遭受了多大的灾难,用百姓的鲜血换来的升官他不稀罕!

他也替国家担忧,明年,他保证粮食连十分之一都收不上来,士兵们难道饿着肚子守卫边疆?

他想和太子说说实情,可惜太子只和陈玄沟通,他根本见不着面,他也很想把自己的想法禀告皇帝,奈何他地位太低,根本见不到皇帝。

他心思沮丧,昏昏沉沉地来到农部,报到的时候才想起农部尚书是老上司徐谦。

突然,他觉得看到了一丝希望,少保大人为人正直,名声又大,深得皇上宠幸,可以通过他把这些事到达圣听!

徐谦坐在农部尚书府的大椅子上昏昏欲睡,嘴里默念道:“莫懒惰,莫懒惰,白了少年头,空悲戚,白了少年头,空悲戚......我日的,皇帝这是直接让我养老了呀,什么农部尚书,浪费我的生命呀……”

这时候**走了进来,徐谦抬头一看觉得脸熟,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少保大人,属下**,前来农部报到!”

徐谦一拍脑袋,对了,太学院的**。

“**!你怎么来我农部了,是不是想我了,你可不够意思,这么久没来看我!”

刚封少保那会儿,每天宾客盈门来送礼,记得**这家伙当初没有来过,太抠了,老上司了也不来巴结一下,现在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来求自己。

其实**那时侯很想去,不过他是不喜欢拍马屁的人,尤其不愿意扎堆怕马屁,私下里动了感情拍下马屁偶尔可以,所以他一直没去。

“少保大人恕罪,属下一直公务繁忙,抽不出身,所以耽误了此事!”

当官拍马不是第一要务吗,算了,徐谦知道他的为人,也不为难他。

“没事,今天你既然来了,本少保请你喝酒!”

**这才听出来徐谦似乎不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这个尚书大人当的,郎官是尚书副手,他连副手换人了都不知道,外界传言徐谦这个农部尚书混吃等死的传言莫非是真的?

“少保大人,属下今天不是来喝酒的,属下刚刚调任尚书郎,是来找您报到的!”

“啊!”徐谦这才想起好像有这么回事,“原来是你来了,太好了,太好了,原来的郎官用着还真不趁手,什么事都要问我,我又不懂,真是的!”

**脑袋边乌鸦飞过,都快一年了吧,您还什么都不懂,看来您真是来这里养老度假的啊!

“属下之前是在度支部,对于农部事务也不甚了解,以后还要和同僚多多学习!”

徐谦哈哈笑道:“业务知识你一学就会,我相信你,以后农部就靠你了!”

**嘴巴抖了一下,怎么有种自己来做农部尚书的错觉呢?他不再和徐谦闲扯,而是心事重重地说道:“少保大人,属下有一些紧急情况想告诉您,希望您能转达圣听!”

徐谦有点不乐意啊,**这类人最无趣,见面聊不到三句就谈公事,而且看他的神情好像是天塌下来的要事。

“坐,坐下说吧!”徐谦瞌睡也没有了,有点事做做还是好的。

**坐下,恭谨地把手放在膝上,然后讲述了太子征粮的始末。

各地农民凄苦的状况他也非常了解,像李刚那种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各地上演,他忍不住也替百姓们和徐谦诉苦。

徐谦边听边在心里骂太子,昏聩糊涂的人啊,以后当了皇帝不见得是暴君,肯定会是昏君,暴君可恨,昏君有过之无不及!

昏君当政,下面的奸臣为所欲为,百姓个个苦不堪言,乱世随之而来。

想想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汉灵帝桓帝,晚年的唐玄宗,明熹宗朱由校,清朝的道光皇帝,哪一个不是昏庸的败家子,百姓因为他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阻碍了石虎成为暴君,莫非要扶植石宏当昏君?换汤不换药,赵国百姓脱离不了苦难?

好在石勒还活着,自己再尝试一下,改正太子的错误,让他汲取教训。

“**,你说的情况我明白了,我这就进宫面圣,让皇上下旨停止这些荒唐的举动!”

**感激涕零,他替百姓们给徐谦下跪。

就在这天回府后,彭大郎和彭军再一次来看他。

和上次比起来,彭军更黑更瘦。

他讲述了最近一年来乡县里的变化,说出的情况比**讲得更糟。

自由农民越来越少,有的也都濒临破产,豪族越来越张狂,疯狂地压榨佃农,很多人逃入深山老林,各地盗贼的数量明显多了起来。

典型的大乱前兆,百姓失地,豪族兼并,盗贼蜂起......劝说皇帝已经刻不容缓!

......

徐谦有一个头衔是侍中,有随时出入皇宫见皇帝的权利,所以他很快就见到了石勒。

说实话,徐谦是第一次以侍中的身份进宫,石勒听到通报觉得很惊奇,一个闲得蛋疼的农部尚书这么着急见他有何事。

徐谦没有理会皇帝奇怪的目光,见过礼后复述了**的话。

石勒听了之后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他觉得徐谦说得有些严重了,甚至,他觉得徐谦是在为他农部推卸责任,如果明年收成不好他就可以说是上一年征税过重、百姓卖田卖地所致。

他可以理解徐谦的心情,一个战胜被调去管理农业而且没有任何成绩,免不了要受到人们的嘲笑,尽管听说他整天浑浑噩噩,心里的压力一定也不小吧!

“徐谦,你说的情况我知道了,我会派人再去核查,不过太子今年征税做得非常出色,朕从未见仓库里有如此之多的粮食,当然,朕相信在你这个农部尚书的领导下,明年太子可以做得更好!”

看着皇帝意气风发的样子,他知道现在打击他是不明智的,可是为了天下百姓,有些话他还是得说。

“皇上,太子现在的行为无疑是釜底抽薪,百姓失去土地,臣这个农部尚书无人可用,变不出粮食,再则,太子是在把百姓往豪族手里送,皇上恐怕会越来越难控制赵国!”

“徐谦!”石勒不高兴了,“太子是你徒弟,朕知道你一直为他好,如今他有成绩了你为什么要贬低他的功绩!朕对你宽容是看在你对太子的一片真心上!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对中山王做的事情,要不是为了太子,朕早就不留你了!”

昏聩会传染吗?怎么石勒也这副德行?听他的意思是说我嫉妒太子?

行了,最后劝几句,要是听不进就算了,他刚要开口,石勒发觉之前语气太重,改用柔和的声音道:

“少保,朕知道你有些委屈,堂堂大将之才被调去管理农业,你放心,朕不会淹没你的才华,如今仓廪粮食充沛,朕打算花一个月时间整军,然后西进一举灭掉汉国,统一北方,届时由你做大元帅,统领所有军队,怎么样!”

徐谦无奈,石勒还是以为自己是私心作祟,大元帅大将军他想当,恐怕仗一打耗光国库,明年赵国真的乱了!

“皇上,臣的忠心和公心日月可鉴!臣觉得太子明年不可如此征税,而且应该退还今年过度征收的税额,让百姓留一口气,臣有一条良策,此策可使赵国增加大量户口,可以帮助赵国收到比这还多许多的粮食,届时百姓安康,赵国富足,远比杀鸡取卵要好上几百倍,到时候可以凭此国力一举灭汉,再过几年打过长江也未尝不可!”

石勒在心里冷笑,好大的口气!你徐谦文武双全又会预言,但是你怎么着也变不出活人变不出粮食吧!

“徐谦,不要太过张狂,你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吗!此次西征用不着你做大元帅,农部尚书也不适合你,回家好好做你的博陵侯去吧!”

靠,到底谁张狂啊,真是昏君啊,听不进去忠言,不行,说还是得说。

“皇上,臣就算丢官丢爵都要说,臣的策略名为均田制,均天下之地,让百姓自动从荫蔽的豪族中走出来.......”

“够了!”石勒大吼道,“均什么田,豪族又能怎么样!徐谦,博陵侯爵你也不必要了,朕给你十天时间搬出侯府,你爱去哪就去哪吧!”

他朝外面大叫一声:“啸天,替朕送客!”

徐谦一下懵了,这么好的强国之策是我纠结了半天才愿意献出来的,你就这样掐断了?

北魏孝文帝均田制改革,北魏因此强大,北方实力一举超过南方,唐太宗“贞观之治”也是建立在均田制之上,从而创造了一个强盛的大帝国,你石勒何德何能,我给你献绝策你不要!

陈啸天在门口将整个过程听得真真切切,他心里那个爽啊,徐谦啊徐谦,老虎头上拔毛,不自量力,你终于也有今天,你现在就是白头平民一个!

陈啸天走到发呆的徐谦的面前催促道:“走吧,博陵侯,噢不,徐尚书,噢不,徐、徐庶人,皇上已经下令送客了!”

他以为徐谦是舍不得高官显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