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三十四回 天子与民共天下 韦相试探刘子润

原本还算祥和宁静的亲水平台上,突然传来一阵肆无忌惮的大笑之声,甚至惊起了芦苇荡中栖息的水鸟,在恐慌中振翅飞翔而出,在水面上荡起一阵涟漪,久久不散。

“哈哈~~”韦相笑了,哈哈大笑,畅快淋漓的情感释放。

韦仁美自己都不知道多少年了没有如此开怀大笑了,或许只有当年与青春年少的四皇子和司马微,一起喝醉了酒,摇摇摆摆地在此高歌阔谈,言说那曲江池边烟花柳巷中的花魁,何其妖娆多姿,才有过这样无拘无束的感觉,韦相缓缓起身正视刘彻朗声道:

“小子,有胆识,也足够狂妄。

千年以来,或许你是第一个真正敢站出来,直面挑战整个门阀士族阶层的存在,不过你即便将所有的土地转为官有,又如何平衡士大夫家族的利益,要知道治理偌大个一个王朝,可不是某个人就能做成的事。

你需要士大夫们的协助与支持。”

“或许不用!”刘彻缓缓道,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看到韦相疑惑的眼神,他继续道:“士大夫也不过是读书人,若天下万民皆有书可读,便皆可为士大夫,如此,又何来士大夫。

若破此局,则需授万民以书,广开民智,让天下人都是读书人。”

韦相闻言,双目精光一闪,缓缓道:“自前汉蔡大家集百家之长,创造纸术至今已有数百年,造纸工艺早已今非昔比,可天下读书人皆出自门阀豪族,为何?”

“韦师这话就明知故问了。”刘彻微微一笑道:“真正的学识早已被门阀士族隔绝于民间,还美其名曰愚民易治,实在是做贼心虚罢了。

故自上古先人用漫长的岁月,甚至生命换来的无数学识,至今却大多都没有流传下来。

其一,是没有可靠的记录之物,能经历漫长岁月的无情蹉跎。

其二,便是门阀大家刻意地减少书本在民间的流传,将读书的种子留在自己的家族中,隔绝了这种传承,随着王朝更迭,无数曾经辉煌的家族与王朝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而那些珍贵的书籍也一同永远地消失了。

故,学生以为推行教育,于天下间播撒读书种子,以开民智,才是根本上解决士大夫阶层独霸之方略之法。”

闻言,韦相轻轻摆了摆他那双枯干的老手,不屑道:“你想得太过简单了,士大夫根植于历代王朝本身,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就会不断滋长强大,并重新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岂是一个开民智就能彻底解决的。”

“的确,士大夫们会一代一代地存在并延续下去,甚至比任何王朝都更有生命力,”刘彻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这也正是需要推行万民教育的根本原因,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让这个治理王朝的重要阶层,拥有不断更迭进步的大环境。

因为只要读书的种子播下去,就会从万千百姓中一代代成长出,许多出色的读书人,他们将会完成治理官吏阶层的不断更迭,而原先的士大夫所有成功与失败,都将会成为他们更好前行的阶梯,让天下的治理更加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天下万民会逐渐深刻地参与王朝的治理,让整个王朝有更好的前景,而学生要做的便是保证民生的基础上,不断推行广开民智的方略,如此历经数代则所谓的士大夫们,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复曾在,成为真正的还政于民,做到天子与万民共治天下。”

韦相微微眯起了眼睛,这刘彻的想法的确极为大胆,甚至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且注定这是一条布满了曲折与坎坷的道路,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刘彻的大方略若真能实现,到那时天下万民皆可识文断字,诵读圣人教诲,寒门子弟与世家大族同朝为官,为民请命,这将是一幅现在的韦相想都不敢想的景象,更是颠覆了他当下所有的认知。

“或许~~老夫真的老了。”韦相缓缓坐回小马扎,精神略显萎靡。

“韦师,您屏退老仆,不就想听学生说一些心里话吗?!为什么?”刘彻面露不解之色。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前年收到南阳老朱的信之后,老夫就开始关注于你。

从你挥军南渡开始,老夫就觉得你刘彻的眼光看得远,等到你绕了一大圈来到了西北后,我也开始就近观察,你与端木家族结盟攻略西北的确是一步险棋,那端木家族若是反水,你的风险极大,但你还是做了,而且还做成了,彻底在西北站稳了脚。

不过你放心,西北之地地广人稀,只要不是胡人南下,朝廷关注的并不多,更何况长安朝廷的重心一直在中原方向,但光凭这些,你最多算是一名颇有能力的将帅之才而已。

之后你在安平郡推行的施政方略,如兴修水利,修葺扩建官道等等以工代赈之法,大都行之有效,特别是在郡内建立大量的官属农庄更是极为大胆,但从结果看效果极佳,百姓都被调动了起来,整个安平郡最年轻的粮食接连大丰收,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有此等成就,确实难能可贵。

所以去年底,老夫便放手让二子韦焯去安平郡设那粮食危局,其实也是为了试探于你处理危机的能力,看你是不是真如老朱言那般文韬武略,心怀天下。还只是他言过其实,过于高看于你了。”

“试探?!”刘彻语气不满道:“若是学生不事先觉察到异常,二公子此举将会给安平诸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大丈夫行事,不拘礼小节,此乃乱世,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韦相沉声道。

“那不知学生的答卷,韦师是否满意?”刘彻显然有些火大,这韦相简直把数十万百姓当筹码。

“临危不乱,待机而动,一举定乾坤,你处理得游刃有余,的确让老夫刮目相看。

而今日寻你来此,再当面闻你所言,老夫才明白,老朱那家伙看人的眼光的确不行,”顿了顿,接着哈哈笑道:“他还是看走眼了,你小子比他说得更让老夫让吃惊。

但未来依然充满了重重迷雾,没人能轻易下结论,一切还要看你后面怎么走。”

见一旁的刘彻波澜不惊,韦相拍了拍手,沉声道:“君子论政之言到此为止,你知我知即可,若你的那些天子与万民共治天下的言论传出去,那九州门阀士族的反击会将你撕得粉碎。”

韦相接着缓缓道。“今日老夫寻你来当面与你一谈,想知道你的策论想法只是其一,此外老夫也要与你谈一下,你此次进入长安的真正缘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