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伐清1646 > 第099节

伐清1646 第099节

作者:表请回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3:58 来源:笔趣阁

这句话一说出来,原本有些声音的屋子顿时有一些静悄悄的,这让刘春有一些尴尬。同时也在心里面把蒋宗文骂了十几遍,这个狗日的怎么老是给自己找这样的麻烦。

不过这刘春还是一个有担当的,立刻解释道:“这是俺一个人的主意,和别人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如果前排和后排都是一样的军饷,那么以后想要冲锋陷阵的勇士都会寒心了。”

张承咳嗽了两声说道:“这个先不说,这个大喊大叫应该怎么解决?”

一边第三小队的队长说道:“可以让周围的人叫。”

第四小队的队长也举手示意:“不必天天叫,可以三四天进行一次,让他们慢慢熟悉。”

比较严肃的李光华没有开玩笑,而是一本正经地说道:“具体到具体的时间也是需要去分配的,比如冬天冷,少一些,农忙时节也需要少一些,毕竟有些士兵还要回家去耕种,切切不可耽误了农时。”

一边的项城笑着说道:“俺觉得可以招一些专门的哭丧人过来,叫他们哭一天都可以,让这些人鬼哭狼嚎一阵子,想必这样训练几天过后,他们就能够适应一些了。”

在场的将官都忍俊不禁,这个哭丧人他们是知道的,平日里谁家死了人且哭不出声音的话,那么就可以付一些钱请他们去哭一阵,在明末这样的条件下,别的生产活动都凋敝了,这个哭丧人倒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进来。

这一条加入进去之后,之后的提议也加入了进去,火兵作为小队的一部分,也是按照士兵标准和银子招募的,训练一段时间当成士兵不在话下。可是铠甲实在是没有办法。这东西实在是太过于贵重了,张承暂时还没有能力去要到这些东西,只能暂时性地搁置了。

最后是奖金问题,大家伙儿都同意需要有差别性,不过张承考虑的是整体的协调性,如果把前排队的奖金都提高了,那么还有什么人愿意去当火兵。就都做前排去了,而且这个是很不符合张承对于军队整体性的要求的。

想到此处,张承就说道:“前排出力多这个是事实,而且你们也确实作战勇猛,但是后排也是有巨大的作用的,前排虽然受到的攻击大,不过前排也有皮甲,后排在前排受到重创的时候也会顶上去。我给出来的意见就是,作战的安排是主官的决定。他要谁上谁就需要上去。以后这样,队正独自掌握一成半的资金,哪个队表现的更好,就发放给哪个队,不过需要在副队正那里做好记录。”

看着张承发话,在场的人也就都没了什么心思,张承看刘春有点儿畏畏缩缩的,就微笑着说道:“这也是搞事情,你能够为自己的队考虑,这是体贴下属的表现,还有责任心,我对你很放心,你也要多多担当。”

“是!”本来以为张承会体罚他,甚至刘春都做好了准备,没想到张承一点儿都没有怪罪他,甚至勉励了一番,心里面感动不已。

“第三小队队正。你们那边有什么意见么?”

第三小队的队正叫做狄士鸿,他立刻起身说道:“我们队经过我的总结,大致是两条。一是有些士兵在受伤之后就会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以至于凭空多一些痛苦,这一点希望大人考虑一下;另外一点就是,在行军的时候,大部分的路都不太好走,希望能够让斥候明确禀报一下路况,我们这些队正也好做出相应的准备,根据每个队的情况进行部署。”

……

……

总结大会从来下午开始。直到晚上才结束,每一个队总结并反映的问题都不大相同,不过其中大部分队反映的问题就是,每一个鸳鸯阵之间的协调性问题。鸳鸯阵的结构比较复杂,不仅仅每一个兵的武器都不一样,比如有镗钯、长枪、长刀等等;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士兵即使是学会了武器的使用,但是互相之间的配合、武器与武器之间默契、还有每个士兵之间的配合程度,都在影响着鸳鸯阵的威力。好在张承的兵源很好,都是东江边上的纤夫和水手,互相之间基础的配合度还是有一些的,虽然有问题,但是问题不大。

但是很显然,这样远远不够。张承想到了后世一种体育运动,推广一下足球和篮球,锻炼他们的默契程度。

说干就干,张承正想把林岩叫了过来,却想到林岩已经当了自己的后勤官,现在根本就没有在这里,心里面忍不住有一些小小的失落。然后把孙秀才叫了过来说道:“秀才,我打算在军中推广两种游戏,你认为怎么样?”

“大人不妨先说一说,等到大人说出了计划之后,我才好说出里面的优劣。”

“是这样的,我打算……”张承一股脑把后世的足球和篮球说了一阵,每个人充当什么角色,具体的任务是什么都一股脑说了出来。毕竟前世算是一个伪球迷和伪篮球迷,为了真实一点,还把一些小常识说了出来。

孙秀才听了之后,思索了一阵之后说道:“大人这方法似乎同蹴鞠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更加严谨。”

“正是,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

孙秀才笑了笑说道:“问题倒是没有,只是几个小建议。这每天需要练习的人员怎么分配?是按照熟练程度还是按照兵种分配?或者说是交叉进行?另外,每次训练的时间几何?场地在何处?胜利之后他们的奖励如何?都是需要考虑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张承说道:“这个已经考虑了。每次都是三局两胜制,交叉进行,互相之间要熟悉,兵种之间的配合也要熟悉,每天训练一个时辰,专门派人监督,就让训导官去监督他们进行。

不允许有人偷懒不去训练,奖励自然是一些布匹之类的东西,或者粮食,但是不可给多,免得让他们玩物丧志;场地也是有的,桑浦山前面就有一个废弃的校场,稍微派人整理一下就行了。

记住,不能用士兵去整理,免得耽误他们的训练。这事儿就派那些军户的家人去,也算是给他们额外的补贴,免得他们太过于困难。”

“大人心胸宽广,爱兵如子,我不及也。”这也是孙秀才最佩服的地方,张承对待每一个士兵都是真诚相待,每一个士兵也都是非常敬重和爱戴张承。孙秀才在这里明白了一个道理,并不是只有摆出上官模样才能够让士兵听自己的命令。

而且孙秀才发现,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士兵里面都认识、熟悉张承,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百总、小旗只是替张承管理士兵而已。

张承如今给孙秀才带来的震撼,很大。

丝毫不知道孙秀才想法的张承继续说道:“那些欧罗巴的匠户如何了?”

“表现都还算安稳,不过他们的技术并没有大人想象得那么厉害,很多都是半桶水的水平,甚至还比不了我大明的子民,有一些纯粹是为了混一口饭吃才来到这里的。”

“秀才以为如何?”张承笑着说道。

“我认为应该把他们请出去,毕竟在这里白吃饭却没有一点儿技术,让其他的匠户怎么看?我大明的匠户对于这种情况已经非常不满了,之前也曾经找过我反映这个问题,不过那时候大人正在赣南打仗,是故没有告诉大人。现在大人回来了,特地选了一个好日子来告诉大人。”

张承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把他们给请出去,不过需要甄别,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让他们继续在匠户营待着;混吃等死的,把他们请出来,薪水减半,就在咱们桑浦山干一些杂活,比如清理场地、刷马桶之类的,发挥他们的剩余作用,毕竟他们还有一身力气可以使用。”

“大人物尽其才,我佩服。”

……

……

“布朗,我们现在这样真的好么?万一那一天这边的长官突然检查我们,应该怎么办?”一个名叫布鲁斯的欧罗巴人有一些担心,毕竟他提醒的这个人实在是摸鱼太严重了。

“布鲁斯,你是多虑了,现在并不是我们需要他们,而是他们需要我们,我们给他们带来了技术、带来了人员、带来了图纸,更带来了他们需要的棱堡技术、火炮技术,他们肯定是感激我们的。

赛丽斯一贯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如此功劳,他们如何能够把我们赶跑呢?布鲁斯,是你太多虑了。”

布鲁斯刚刚想要点头,外头就来了几个人,正中一个人身穿红色铠甲,手里面拿着一份名单,布鲁斯突然感觉有一丝不详的气息。

那个身穿红色铠甲的将官是项城,他拿着孙秀才写好的公文念了一阵,内容非常简单但是很委婉,就是需要进行一些工作调整,一些工作地方缺人,需要从这里选几个出来。

其实和裁员差不多。

项城说道:“下面这些人进行工作调整,安德鲁、戴森、戴维斯……”一个一个名字下来,一边的布朗笑着说道:“肯定是轻松的工作,我都迫不及待想要离开这里了。”

“你就这么想离开这里?”

“当然了,工作累不说,还有空气不流通,环境不好,语言不通,严重侵犯我的自由,我要出去体验自由。”

“最后一个,布朗。这些人收拾好东西,准备接岗,事情完毕,各自工作。”

“欧耶!可以离开了!布鲁斯,随我一起去收拾东西!不要羡慕我,相信有一天你也会和我一样幸运的。”

布鲁斯看着快快乐乐出去的布朗,布鲁斯叹了一口气,继续准备去做事情了。

这边的事情宣布完了之后,孙秀才过来调研,其实就是询问一下关于火铳问题的方案。虽然在火器刚刚问世的时候,作用其实并不大,但是威力还是有的。根据三位训导官的介绍,这火铳的作用主要能够打击敌人的士气,大范围形成攻击。

“请问你们一天能够生产多少多少火铳?”

“回大人的话,按照现在这个速度的话,大概二十多天能够生产一支火铳,而且大多数都质量一般。”姜洋老老实实说道。

孙秀才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又说道:“我们大人有一个想法,就是按照每个人对什么部位最熟悉进行规划,然后让他们每个人专门去生产一些这些部件,到最后组装就是,这些人还都是归你管理,别人不会插手。”

姜洋听了张承的打算,非常吃惊,他刚刚想要同孙秀才去反映这个问题的,现在看起来倒是不用了。不过说起来,现在这个方案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且姜洋能够看出来,这样是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来多生产一些火铳,这让本来就知恩图报的姜洋更加高兴,因为这样就能够回报张大人的知遇之恩。

姜洋感激地说道:“张大人这方法很适合现在的情况,问题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解决,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孙秀才笑了笑说道:“另外张大人打算设置一个火器营,打算由你担任火器营督导官。对了,你可是有什么难题了?”

姜洋感动地谢过张承的提拔之恩后,有一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不瞒大人您,正好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告诉张大人的。”

“无妨,我正好也是受了张大人的委托来到这里的,你告诉我也可以的,到时候我自然会转述给张大人。”

姜洋首先谢过,然后组织了一下词语说道:“我军已经完成了二十多把火铳的制作,经过了测试,只有二三把不合格,剩下的都可以投入军中使用;另外,根据我知道的,那些欧罗巴人会制作一种名之为佛郎机的武器,具体有五种类型,前三种为大型佛郎机。用于守城;四号佛郎机可以随军机动作战;只不过……”【注1】

“但说无妨。”

“大人明鉴,火铳制作完毕之后需要用火药进行引发,不过现在我们这边并没有硝石、木炭和硫磺,还希望张大人能够去购买这类东西过来,解决这边的问题。”

“此事我自然会同张大人讲解,不知道各需要多少?”

“大人明鉴,不同型号的佛郎机需要不同分量的火药。一号需要十六两,二号需要十一两,三号需要六两,四号需要三两半,五号需要五钱。”【注2】

“这么多?”孙秀才很惊讶,佛郎机居然需要这么多的火药,这是他想不到的。

“确实需要这么多,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张大人一向主张宁缺毋滥,如此花费也是情理之中。”

“此事我会禀报给张大人。可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无事了。”

“那好,这是张大人给你的任命状子,还有张大人请人给你刻的火器营监督官的印章,你好生收下,以后一些公文都需要你的印章才能够生效,不然下面的人都是不认的。”

“我……我……”

“别那么磨磨唧唧的,张大人都说了,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让你拿着就拿着,以后努力做事情就是了,你还有有什么话,快说。”

“是这样,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做硝石生意的,他是湖南衡州府人,如今正在潮州,刚好同广州的客商商谈好了生意,现在在潮州这边拜访友人。”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你也没……”

……

……

“此事可是真的?”张承对于孙秀才送过来的情报很感兴趣。

“这个自然是真的,现在已经把这位客商请了过来,目前正在得月楼中坐着,大人随时可以过去。”

“好说。”

张承带着孙秀才来到得月楼,只看见一个中年的商人坐在一个小凳子上,眉目还算清朗,眼睛里面还有一股正气。

张承一看,心里面就有了一些计较,于是走了过来说道:“这位可是姜督导官的亲戚?”

那人一听,立刻站起来说道:“正是,阁下可是张参将?”

“正是,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在下姓姜,单名一个武。”

张承说道:“好说,您先坐下。我听说你是做硝石生意的?可是湖南衡州贩运过来的?”

“正是。衡州正好有硝石,我听闻万督师在赣州同建奴想要决战,小人虽然只是一个微末之身,也知晓华夷之辩,也有国家大义,岂能够袖手旁观?”

“如此忠义之士,我当浮一大白!敬先生一杯!”

“大人,莫要折煞老夫了。”

“无妨无妨,天下忠义为国者,无贵无贱,无长无幼,无老无少,皆是我张某人的朋友,我都坦诚相待。”

“将军高义,不知道将军来此处可是需要我做一些什么事情么?”

“阁下慧眼如炬,今日寻你过来就是我军中缺少一些硝石,希望能够从你这里购买一些,价格好说,只是希望硝石能够多多益善。”

“将军来得正是时候,我除了带一些硝石过来支援万督师之外,另外也正好带了一些硝石过来贩卖,将军既然有这样的意思,那么卖给将军也是可以的,定价方面可以给将军两停优惠。”

张承一下子站了起来说道:“这如何可以?”

姜武笑了笑说道:“没什么不可以的,这硝石本来就是产量比较大。价格便宜,更不用说一般都是超过五停的营收,给将军降低两停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的。我是一个商人,也还是需要挣点钱,不然家里人可能没饭吃。”

“我记得一般商人家中应该有存粮吧?”孙秀才说道。这个话就有点儿像质问了,不过也在情理之中?他们这些读书人历来是看不起商人的。所谓“士农工商”不外乎如是。

一边的姜武说道:“大人明鉴,我家中也没有什么人,几个仆役而已,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大明官军,有时候也会给一些流民进行赈济。某家虽然只是一个商人,民族大义也知道,不然某家也不会以抚州府金溪县之旌义坊为我榜样了。”

这个旌义坊是洪熙元年抚州府洪水的时候,当地义商募集钱粮进行赈灾,然后被洪熙皇帝表扬,立了这个牌坊,现在还在金溪县境内。

姜武说出这个话再明白不过了:他虽然只是一介商人,但是他心里面还是有道义的。并不想晋商、徽商一样卖国求荣。没有任何的廉耻。

张承记得,当时国姓爷打南京的时候,徽商吓得要命,连夜抬着银子送到两江总督府,哭着喊着要求两江总督去剿灭国姓爷,甚至还有一些人毁家去资助两江总督府,只是请求赶紧把国姓爷打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多么讽刺,徽商因为淮安府进士叶淇的开中转折色而兴,最后却成了如此模样。

张承连忙在一边打圆场:“如此多谢姜先生了,也感谢姜先生对我们的倾囊相助。我麾下有一三江商社,不知道阁下愿意加入么?”

姜武想了想说道:“不知道将军这三江商社如何做生意的?”

于是张承就把商社那种分配模式给姜武说了,然后静静等待姜武的选择。

姜武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制度的好处,这样能够很大限度地去发挥很多人的积极性,把所有人都拧成了一个集体,现在只是苗头还小,可是以后呢?

现在还只是初创时期,之后随着张承的势力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大那么三江商社会越来越强。姜武更有感觉,这个张承绝对是能够成大事的人,姜武作为一个商人,阅人无数,各种人物都见过,但是如同张承这样的气质,姜武是没有见过的。而且现在只是加入而已,对于自己也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想到这里,姜武说道:“愿意加入三江商业!愿为将军驱驰。”

“不必如此,这是印信,你拿着,以后有什么事情来到这里就亮出印信就可以了,会有人帮助你的。”

说了一番事情之后,张承立刻说明了自己军队缺马的情况,正好姜武也在贵州那边有路子,可以让水西那边的马通过水路运过来。

事情结束之后。几个人在一起吃吃喝喝。由于张承的劝慰,孙秀才和姜武的也和好了。而且通过交谈,孙秀才发现这位姜武不仅仅是儒商,更是踏足多个地方,并且进行了一些考察,两个人的聊天也越来越多,甚至聊起了天下的局势,然后骂一骂那些叛国的人,骂得最狠的还是洪承畴。

张承也没有去打扰他们,让他们去聊天。自己在偷偷吃菜,不知不觉之间,东坡肘子已经吃了一半,还有一些小菜。

张承看着桌子上的菜。心里面却嘀咕:这辣椒什么时候能找到?没有辣椒的日子,真的好痛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