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伐清1646 > 第048节:前路

伐清1646 第048节:前路

作者:表请回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3:58 来源:笔趣阁

张家玉完全没有一点儿架子,加上他本身对于忠义之士都很仰慕,尤其是张承这种有能力的义士,就更加喜欢了。

招呼张承过来之后,张家玉询问了关于赣南剿匪的情况,张承对于这场战斗记忆深刻,毕竟是自己第一次的恶战,讲得也非常细致,把自己的部署情况、后勤分配还有战略部署进行了讲解,情不自禁就把自己带入进去,讲得没完没了,讲到精彩处的时候,张承配合自己的声音和动作,亲自去演示。

而张家玉就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也不打扰张承,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厌烦,直到张承发现自己有一些失态,赶紧向张家玉告罪。

张承对于张家玉还是非常尊敬的,不光光是因为他是岭南三忠之一,更因为他对自己的爱护,提拔和帮助,提拔爱护之恩,没齿难忘。这些东西,张承都记在心里。

讲完了赣南剿匪的事宜之后,张家玉勉励了一番张承。对于普通人的勉励,张承自然不在乎,反而会觉得此人太过于谄媚,这是张承比较讨厌的;可是面对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监督总理,张承还是比较放得开。

勉励完了之后,张家玉又开玩笑说着,张承既然开了酒楼的话,那么想必厨艺也是比较好的,是不是可以下厨,张承说也不是不可以之类的,惹得张家玉哈哈大笑,心头之间的烦闷也去除不少,对于这个年轻又有能力的千户更加有了一些好感。

想了想,张家玉说道:“正好这几天岩野兄、秋涛兄也随我一起来到广州这边,我的意思是你也可以过去,观察天下局势,也为之后的苦战做准备。”

张承脑子嗡的一声响,急忙对张家玉说道:“可是对付建奴走狗李成栋、柯永盛之绿营兵?”

“正是如此。”张家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督师万大人已经知道了你赣南剿匪的战绩,欣喜若狂,感叹我大明当中兴!

同时让你准备好作战,准备保卫赣州的事宜。另外,万督师觉得一个千户太过于愧对你这样为国除害、护卫一方百姓的将军,特意嘱咐我提拔你为潮州府参将,也从府库里拨出一些粮草于你。这里是潮州府参将印和认命状子,你收好。”

张承接了过去,参将印大概四寸见方,纽上的红色丝绸带子长长地伸出,末端是红缨,用红色的印泥印在白纸上盖了一个章子,正文是九叠篆的潮州府参将章。

有了这个章子,张承理论上能够招募有一个营的兵力,也就是二千七百人。

张承当即对万督师告谢,多谢万督师提携之类的,然后想了想说道:“芷园公,现在赣州的情况如何了?”

张家玉说道:“情况还行,本地将士加上广东、云南赶来的将士有二万余,赣州的布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万督师临时决定让你也来参与保卫赣州城,你意下如何?”

我还能怎么办?难道还回绝万督师的要求不成?只要万督师对自己稍微不爽,随便对着别人透露一下对自己的态度,有的是人为他做事儿。

张承说道:“万督师之命,岂敢不从?不过容许末将宽限几天,士卒刚刚经过战斗,还需要休整几天恢复体力。一些损耗也需要进行补充,最重要的是伤员需要进行护理,还请督师大人宽限一些时日。”

“此事不急,万督师也是打算进行一番休整之后对叛徒李成栋、柯永盛发起总攻,你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整,万督师也会同意。

另外,万督师也听说你苦于没有盔甲,特地从赣州的府库中送来几十副盔甲送于你,你好生用之,莫要忘记万督师的恩情,共同戮力,存大明三百里江山,张参将可知晓?”

“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张承对这个很有侠义的监督总理非常有好感,连忙说道。

一边的张家玉听见张承的保证之后,又说道:“最后一件事,昭之,万督师让你从卫所兵之中独立出来,单独归我管制,这事你也应当知道。”

张承听了这话,心里面顿时如同吃了蜜糖一样,非常欣喜——终于不用和那些酒囊饭袋一起待在一起了:“多谢总理的厚待!!多谢万督师的厚爱!”

“不可焦躁,不可得意忘形。须知道,这些都是为了大明,当共同努力。”张家玉敦敦教导。

张承连忙称是。张家玉见张承态度诚恳。语气沉静,也就放下了心,随后说道:“万督师就交代了这几件事情,接下来就去拜访一下岩野公、秋涛公,随我走罢。”

几个人在广东城兜兜转转,来到了岩野公——也就是陈邦彦的府邸。规模不大,倒是和农家的院落差不多,里面坐着两位身穿官服的中年人士,样子看不大清,但是浑身上下的浩然正气非常浓厚。

张承不由自主地想到,若是这两位碰见了洪承畴会是什么反应?估计洪承畴会无地自容罢!洪承畴这种“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亦枯”的败类,怕是连这二位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得。

张承记得,洪承畴在听说抓到夏完淳之后,亲自去招降,当时洪承畴没有丝毫廉耻地说道:

“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

夏完淳坚决不跪,连连折辱洪承畴,洪承畴羞愤之下杀了夏完淳【注1】。不久之后进攻福建。福建被他这个从小被福建南安英郡养育的人拿下之后,洪承畴拜见沈百五,沈百五一心求死,给了洪承畴两个巴掌,英勇就义【注2】;随后他同窗、同学、乡邻都去劝降,不听,皆杀之。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他不被录用于洪氏族谱;亲人不承认他;他母亲不认他,甚至不让他进家门;同窗以他为耻,甚至耻于抛头露面;南安英郡的百姓以他为耻辱。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猪狗不如、廉耻不知的败类,某度上公然写着“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

闲话不提,张承来到这里之后,两个人起身,张承连连拜见两位,礼数周到,陈邦彦和陈子壮先前略略知道张承都是从张家玉的吹嘘之中知晓的。现在立了大功,几个人也知道张承,连连对张承称赞,说他是国之栋梁,未来可期。张承也一一回话,对他们也非常尊敬,每一位为国家而死、为民族而死的人都是值得张承去尊敬的。更不用提这种忠烈之士。

寒暄一阵子之后。几个人立了进入了正题,大概就是赣州的事情,如果赣州失手之后,广东应该怎么办。几个人一起讨论。本来张承是没有什么权力和地位参加这种会议的,但是因为张家玉的缘故,加上本身也受到陈邦彦和陈子壮的重视,自然能够参加的。

张承很识趣,虽然自己也是这“方桌会议”的一员,当时显然只是旁听的,根本没有那个资格。结果一边的陈邦彦对张承很感兴趣,就突然对张承说道:“听闻张参将对于兵事还是非常精通的,不知道张参将有什么见解?”

张承连连说不敢不敢。他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么小胳膊小腿的,怎么可以在大佬面前造次?

没想到几位都说不碍事。他们也不是那么特别迂腐的人,也不太在意这样的礼节,毕竟现在国事艰难,需要去听取每个人的意见。

张承无奈,组织了一下词语就说道:“我的看法同三位上官……”

“说甚么上官,称呼表字就成!!”张家玉大手一挥,其他两个人也没有丝毫异色。

张承心里面擦了一把汗,连忙说道:“是,芷园公、岩野公和秋涛公,末将的看法与你们相同,赣州自岭南之路,必经赣县、上犹县和南雄府,其余地方都有高山阻挡,难以逾越这条路是唯一一条路,必须守住!若是赣州失守,那么南雄府必须进行布防,同时在梅岭进行布防,这样能够拖延一些时间。

这段时间可以游击——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停地袭扰绿营官兵的后勤,这样拖延时间,让他们疲乏,然后趁机一举歼灭,最后以南雄府为据点前沿,整个广东为后方,北上攻赣州!”

……

……

张承的建议被采纳了,同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上犹县、梅岭和赣县都应该进行如此的布置。张承觉得不大可能,因为后勤跟不上。

但是张承没说。

却说张承那边交谈之后,自然需要去拜访一下自己所谓的上级,虽然张承对于他一点儿好感都没有,但是该有的礼节和潜规则还是需要去做的。

交了一些银子之后,指挥使大人连连祝贺张承的高升,同时也暗自叹息,以后这么听话又懂得孝敬的下属就要离自己而去了。不过看着手里面沉甸甸的银子,这一点忧愁很快就散去,而且之前那么一点儿怀疑也已经从他的心里面彻底抹除。

这事儿就是张承说那样,绝对没有错。

待到张承走后,陈邦彦和陈子壮说道:“为何直接提拔这样以为年轻的千户为参将?”

张家玉苦笑道:“为今之计。只能如此。强敌环伺,时不我待,而且这位千户的功劳也是够的,参将给他也顺理成章,只不过是年岁小了一些而已,这个事情不难的。”

几个人沉默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