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伐清1646 > 第054节:湖南事

伐清1646 第054节:湖南事

作者:表请回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3:58 来源:笔趣阁

布鲁斯看着快快乐乐出去的布朗,布鲁斯叹了一口气,继续准备去做事情了。

这边的事情宣布完了之后,孙秀才过来调研,其实就是询问一下关于火铳问题的方案。虽然在火器刚刚问世的时候,作用其实并不大,但是威力还是有的。根据三位训导官的介绍,这火铳的作用主要能够打击敌人的士气,大范围形成攻击。

“请问你们一天能够生产多少多少火铳?”

“回大人的话,按照现在这个速度的话,大概二十多天能够生产一支火铳,而且大多数都质量一般。”姜洋老老实实说道。

孙秀才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又说道:“我们大人有一个想法,就是按照每个人对什么部位最熟悉进行规划,然后让他们每个人专门去生产一些这些部件,到最后组装就是,这些人还都是归你管理,别人不会插手。”

姜洋听了张承的打算,非常吃惊,他刚刚想要同孙秀才去反映这个问题的,现在看起来倒是不用了。不过说起来,现在这个方案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且姜洋能够看出来,这样是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来多生产一些火铳,这让本来就知恩图报的姜洋更加高兴,因为这样就能够回报张大人的知遇之恩。

姜洋感激地说道:“张大人这方法很适合现在的情况,问题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解决,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孙秀才笑了笑说道:“另外张大人打算设置一个火器营,打算由你担任火器营督导官。对了,你可是有什么难题了?”

姜洋感动地谢过张承的提拔之恩后,有一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不瞒大人您,正好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告诉张大人的。”

“无妨,我正好也是受了张大人的委托来到这里的,你告诉我也可以的,到时候我自然会转述给张大人。”

姜洋首先谢过,然后组织了一下词语说道:“我军已经完成了二十多把火铳的制作,经过了测试,只有二三把不合格,剩下的都可以投入军中使用;另外,根据我知道的,那些欧罗巴人会制作一种名之为佛郎机的武器,具体有五种类型,前三种为大型佛郎机。用于守城;四号佛郎机可以随军机动作战;只不过……”【注1】

“但说无妨。”

“大人明鉴,火铳制作完毕之后需要用火药进行引发,不过现在我们这边并没有硝石、木炭和硫磺,还希望张大人能够去购买这类东西过来,解决这边的问题。”

“此事我自然会同张大人讲解,不知道各需要多少?”

“大人明鉴,不同型号的佛郎机需要不同分量的火药。一号需要十六两,二号需要十一两,三号需要六两,四号需要三两半,五号需要五钱。”【注2】

“这么多?”孙秀才很惊讶,佛郎机居然需要这么多的火药,这是他想不到的。

“确实需要这么多,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张大人一向主张宁缺毋滥,如此花费也是情理之中。”

“此事我会禀报给张大人。可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无事了。”

“那好,这是张大人给你的任命状子,还有张大人请人给你刻的火器营监督官的印章,你好生收下,以后一些公文都需要你的印章才能够生效,不然下面的人都是不认的。”

“我……我……”

“别那么磨磨唧唧的,张大人都说了,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让你拿着就拿着,以后努力做事情就是了,你还有有什么话,快说。”

“是这样,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做硝石生意的,他是湖南衡州府人,如今正在潮州,刚好同广州的客商商谈好了生意,现在在潮州这边拜访友人。”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你也没……”

……

……

“此事可是真的?”张承对于孙秀才送过来的情报很感兴趣。

“这个自然是真的,现在已经把这位客商请了过来,目前正在得月楼中坐着,大人随时可以过去。”

“好说。”

张承带着孙秀才来到得月楼,只看见一个中年的商人坐在一个小凳子上,眉目还算清朗,眼睛里面还有一股正气。

张承一看,心里面就有了一些计较,于是走了过来说道:“这位可是姜督导官的亲戚?”

那人一听,立刻站起来说道:“正是,阁下可是张参将?”

“正是,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在下姓姜,单名一个武。”

张承说道:“好说,您先坐下。我听说你是做硝石生意的?可是湖南衡州贩运过来的?”

“正是。衡州正好有硝石,我听闻万督师在赣州同建奴想要决战,小人虽然只是一个微末之身,也知晓华夷之辩,也有国家大义,岂能够袖手旁观?”

“如此忠义之士,我当浮一大白!敬先生一杯!”

“大人,莫要折煞老夫了。”

“无妨无妨,天下忠义为国者,无贵无贱,无长无幼,无老无少,皆是我张某人的朋友,我都坦诚相待。”

“将军高义,不知道将军来此处可是需要我做一些什么事情么?”

“阁下慧眼如炬,今日寻你过来就是我军中缺少一些硝石,希望能够从你这里购买一些,价格好说,只是希望硝石能够多多益善。”

“将军来得正是时候,我除了带一些硝石过来支援万督师之外,另外也正好带了一些硝石过来贩卖,将军既然有这样的意思,那么卖给将军也是可以的,定价方面可以给将军两停优惠。”

张承一下子站了起来说道:“这如何可以?”

姜武笑了笑说道:“没什么不可以的,这硝石本来就是产量比较大。价格便宜,更不用说一般都是超过五停的营收,给将军降低两停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的。我是一个商人,也还是需要挣点钱,不然家里人可能没饭吃。”

“我记得一般商人家中应该有存粮吧?”孙秀才说道。这个话就有点儿像质问了,不过也在情理之中?他们这些读书人历来是看不起商人的。所谓“士农工商”不外乎如是。

一边的姜武说道:“大人明鉴,我家中也没有什么人,几个仆役而已,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大明官军,有时候也会给一些流民进行赈济。某家虽然只是一个商人,民族大义也知道,不然某家也不会以抚州府金溪县之旌义坊为我榜样了。”

这个旌义坊是洪熙元年抚州府洪水的时候,当地义商募集钱粮进行赈灾,然后被洪熙皇帝表扬,立了这个牌坊,现在还在金溪县境内。

姜武说出这个话再明白不过了:他虽然只是一介商人,但是他心里面还是有道义的。并不想晋商、徽商一样卖国求荣。没有任何的廉耻。

张承记得,当时国姓爷打南京的时候,徽商吓得要命,连夜抬着银子送到两江总督府,哭着喊着要求两江总督去剿灭国姓爷,甚至还有一些人毁家去资助两江总督府,只是请求赶紧把国姓爷打跑。

多么讽刺,徽商因为淮安府进士叶淇的开中转折色而兴,最后却成了如此模样。

张承连忙在一边打圆场:“如此多谢姜先生了,也感谢姜先生对我们的倾囊相助。我麾下有一三江商社,不知道阁下愿意加入么?”

姜武想了想说道:“不知道将军这三江商社如何做生意的?”

于是张承就把商社那种分配模式给姜武说了,然后静静等待姜武的选择。

姜武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制度的好处,这样能够很大限度地去发挥很多人的积极性,把所有人都拧成了一个集体,现在只是苗头还小,可是以后呢?

现在还只是初创时期,之后随着张承的势力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大那么三江商社会越来越强。姜武更有感觉,这个张承绝对是能够成大事的人,姜武作为一个商人,阅人无数,各种人物都见过,但是如同张承这样的气质,姜武是没有见过的。而且现在只是加入而已,对于自己也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想到这里,姜武说道:“愿意加入三江商业!愿为将军驱驰。”

“不必如此,这是印信,你拿着,以后有什么事情来到这里就亮出印信就可以了,会有人帮助你的。”

说了一番事情之后,张承立刻说明了自己军队缺马的情况,正好姜武也在贵州那边有路子,可以让水西那边的马通过水路运过来。

事情结束之后。几个人在一起吃吃喝喝。由于张承的劝慰,孙秀才和姜武的也和好了。而且通过交谈,孙秀才发现这位姜武不仅仅是儒商,更是踏足多个地方,并且进行了一些考察,两个人的聊天也越来越多,甚至聊起了天下的局势,然后骂一骂那些叛国的人,骂得最狠的还是洪承畴。

张承也没有去打扰他们,让他们去聊天。自己在偷偷吃菜,不知不觉之间,东坡肘子已经吃了一半,还有一些小菜。

张承看着桌子上的菜。心里面却嘀咕:这辣椒什么时候能找到?没有辣椒的日子,真的好痛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