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伐清1646 > 第085节

伐清1646 第085节

作者:表请回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3:58 来源:笔趣阁

张承看了看自己的房子。

和何房牙介绍得丝毫不差。

传统的穿斗式建筑,正房五间,三间厢房,两处门市位于东面,正好对着拱北楼,透过格窗还能看见拱北楼的城门。东、西、南三边的房间都用回廊联通,回廊的台阶上都用两根柱子支撑。东南角落是一个小厕所,一块太湖石磊在边上,旁边一丛小芭蕉,芭蕉下面一个瓦缸,缸中伸出两三枝荷叶。厕所的斜对面是用木头和篾条搭建的厨房,灶台皆齐备,边上还立着一个大水缸,一堆煤块堆在水缸边上。

进入房间,里面的房间都是砖木结构,中庭一面开窗通光,里正屋之中有一中堂间,置几个椅子,做厅堂用。虽然算不上富丽堂皇,但也清爽干净,是一个好住处。

高泰平日里是一个小商人,何曾见过这样的房子,左看看右看看,似乎要用眼睛把这房子装进去。

张承心中大为满意,对着何房牙笑着说道:“此间房子还不错,如此就可以交割了,不知道孙秀才那边如何?”

“孙秀才那边已经同意,反正他还有一间房子在边上,倒是他婆娘那边还有一些怨言。”

“这个没有关系,慢慢沟通便是。不过我看这房门似乎有一些小,我们需要在此处经商,不知道这边风水何如?”

“风水自然是好的。听闻公子需要门市,就知道公子准备做生意,这门房虽然在东,却偏向南,正好占据了巽位,正房向南,据坎位,巽门坎宅正是大吉布局。”

张承不懂风水,倒是具体的砍价方式还是知道的,比如可以说这边的花草树木太多,可能会有毒虫,又说房门有一些太小,一口咬定这个会影响自己的财运,两个人争论不休,口水乱飞。

一边的高泰察言观色,连连打圆场,说自己基本上对这个房子满意,同时表示可以减少几两银子,不曾想张承又和高泰吵起来,一个说买。一个说不买,两个人唱起双簧,联手给何房牙施压。何房牙无奈,拱了拱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今日便和孙秀才商议商议,看看能否减去一些银两,明日便可以告知两位公子。”

两个人想了想,也是可以,张承打算把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私人宅第,而高泰也想在广州这边扎根,明天也还算可以。便同意了。

高泰忽然想起一件事。对着何房牙说道:“若是价钱谈妥了。如何交房?”

“这个不必担心,只需要寻得此处的艾总甲,街坊四邻做一个见证就可以。而且总甲那边的红契还有现成的,若是寻了他,明日就可以完成交割。两位公子是自己打算写字还是请人代笔?若是需要请人代笔,则需要润笔费。”

“当然需要请人代笔,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费用。”张承说道。

“还有契税,现在的行情就是一百取一,交给艾总甲。还有街坊四邻中见费——这个是看公子的心意,除此之外还有小人的牙钱。”

“如此就劳烦何房牙了,您说得明白,恐怕还是需要您再跑一趟,替我们定下这事儿。毕竟我和那个秀才并不熟悉。”

“此事好说,就是你不说我也会去做,何况大家都是住在这边上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以后公子入住这儿,咱们也需要相互照应。”

说完了话,何义就与张承二人告辞。

……

……

“李光华队正,这是张千户给我们带来的一些东西。”刘春提着一串肉兴冲冲地走过来,放在了李光华手中。

李光华却说道:“军中有条例,不能够随便拿东西——你确定这是我们千户大人送过来的么?”

“确定,这就是咱们千户大人送过来的。”

这让李光华很纠结。一方面是张承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让自己能够当上一个把总。另外一方面军中有规定不能够随便收东西,这让李光华很为难。

刘春说道:“千户大人说了,这个其实就是当做私人之间的交流而已,和军中并无太大的关系。”

李光华心下非常感动,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思索了片刻道:“这样,把这肉我自己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就送给军中一些比较困难的人。他们比我更加需要这东西,我想千户大人也是这么做的。”

刘春一时无语。

之前张承就曾经和刘春说过。李光华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当时的刘春还没有看出来。现在倒是能够看出一些。

其实这也是张承把李光华提拔成为队正的原因。

当下,刘春酒找到了自己队里的几个贫寒的士兵,然后也和周边的人说了这件事情,到了最后,已经传遍了这三百人的小队。

最后经过筛选,大概有二十人符合条件。

一场小小的宴会就在李光华家里的私厨中进行。

猪肉给弄得很小很小——大概是为了能够让所有的士兵都能够吃上,不过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人碗里都是一点点。

“诸位,我没什么本事,没办法给你们弄到这样的猪肉,今天的这个,还是千户大人给你们带来的。你们一定要记得千户记得恩德。

这么多天,你们都是好样的,好多人都累得苦不堪言,倒是一句话都没有说,这些事情我都知道,咱们大人是为我们着想的。你们是士兵,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将来是要上战场的,是要和那些叛徒、那些建奴打仗的,你们现在进行的每一次锻炼,都是在将来给自己的一份保障。知道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场的都申请肃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军礼之后说道:“是!”

很多人都被李光华的这样一份言论感动了,实际上他们自己也看得清楚,谁对他们好。对他们不好。在这个军营里面。感觉就像家一样,和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

很多的人都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甚至都有人把家眷接来这里,对此张承当然笑纳了。

这一场小小的宴会很快就结束了,李光华把刘春叫过来,把剩下的那块肉给了刘春,同时说道:“你拿着。”

刘春连连把手摆了摆,坚决不肯接受,李光华板着个脸:“你接不接?”

刘春都快哭了:“我不能接……”

“有什么不能接的?我知道你是怕那些条例,不过现在不是在军队里面,也没有任何徇私舞弊。我知道你家的情况,我光棍一条,拿着这个也没用,你拿着,你家里的儿子女儿都要吃点儿好的,这点东西让你家里过好一点,都吃好点儿。”

“我,我……”

“我什么我?你还有脸说这个话?平常你都是一个大男子汉,现在这扭扭捏捏作甚?莫要让我瞧不起你!”

“大人……”刘春一时间感觉心里面难过得厉害,手里面的肉仿佛有千斤重。

“拿去吧,别让你的孩子受苦了,你已经受够了苦,也应该让他们享受一些了,知道么?这个不光光是给你的,也是给你的孩子的,和给他们整点好的,懂了么?”

刘春只感觉自己的眼睛里面有什么东西在打转,强忍着不让这东西掉下来。对着李光华说道:“我知道了,家中女儿,儿子。我都会让他们过得好好的。好好的活,好好的……活!”

“对,好好的活。都好好的活!”

……

……

卫所一般的编制是三个大官,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和镇抚司镇抚,三个人都是张承的上司,但是这些人张承都没有去拜见。

须知道,在明末军事败坏的时候,这些人都有实际的权力,不管是对于什么事情,他们都需要所谓的好处才能够办理。甚至是新官上任,都需要给他们银子,不然就不配合,给你使畔子,这大概是每个王朝末期都有的事儿。

张承当然不能做那个特殊的人。

先前执行任务的时候,张家玉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把剩下的一半粮饷送给了张承,现在张承的手里暂时不缺粮食。

来到了指挥使衙门,张承说有事情禀报,同时暗暗拉了拉门口的小厮的袖子,塞了半两银子给他。

小厮脸上灿烂若菊花,飞也似地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就通知可以进去见指挥使大人。张承来到了厅堂之后,堂中正好摆上了一桌酒席。张承愣了愣,之后就给寒暄这些大人们了一阵,双方的交流非常愉快,然后就是各种商业吹捧,对于这些词语,张承前世可是驾轻就熟,什么英明神武、料敌于千里之外之类的,如同不要钱的白开水一样说出来。

互相吹捧间,一桌酒席很快就吃完。

然后张承拿出了自己准备的礼物,表示这是自己补上的,之前各位大人们诞辰的时候自己没有来得及补上,现在这是迟来的,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大人的原谅。

之前因为张承没有来表示的时候,他们就想要准备给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新千户一个小苦头,现在看着也已经没有必要了,虽然晚了一点,但是毕竟礼物也到了嘛!

接过张承送来的礼物,上下四方,袋子也很用心,掂量了一下,感觉还挺重,几个大官都非常开心,看张承的眼色也更加和善,一边连连敬酒,一边说什么以后张承有什么事情去找他就可以了。

张承连道不敢麻烦不敢麻烦,随后又是一顿商业吹捧,几个大官也不含糊,直接说以后这事儿他们就不管了。只要张承不弄出什么特别大的麻烦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处理好了这里的事情之后,张承叫过来小厮嘱咐了几句话之后就连连作揖,表示自己还有一点事情需要处理,就不能够在这里陪伴各位大人了,几位也表示理解。待张承离开之后,几个人来到了里间,周围装潢优美典雅,几个人坐上了暖黄色的楠木凳子,打开里面的银子,顿时眼睛里面全是银色的光辉。

张承准备的礼物也不算太厚重,按照品级划分。分别给了他们二十两、十六两和十四两白银,加上一点儿特产,也算是不给他们丢脸。

几个人低声说了几句之后。都觉得张承非常懂得礼仪,能够敬重长官,孝顺长官,肯定也是忠君爱国之人,定然能够匡扶大明,力挽狂澜于既倒,扶植大厦之将倾。然后快速把信银子揣进袖子里。

几个人互相装好了银子,大踏步走出酒楼,之前那个小厮马上走了过来说道:“几位大人留步!之前那位大人交代了一件事,让我在大人离开前给几位大人给大人备了一点儿东西。”

就在三个人疑惑之间,小厮拿过来三块正方形的丝绸,恭恭敬敬地对着三位大官说道:“三位大人,这是那位将军给大人的手帕,说是给三位大人净嘴的。”

三个人齐齐一愣,然后笑着接过手帕,说道:“你有心了,这一分银子赏你了!”说着就甩出一块银子,小厮赶紧趴到地上去捡,三位大官并排而出,指挥佥事感叹道:“这张千户,真实大将之才也!”另外两人也抚须说道:“确实是,如此大将之才只是一个千户,属实委屈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几个人相视而笑,并排离去。

张承接到了一封信,这个是高泰写来的,信里面说已经有了一批的火铳送到了,这个火铳来自于湖广兴都留守司。现在那边因为满清大兵压境的原因。很多的匠户都逃难,一部分往洞庭湖这边逃难,一部分往广东这边。已经有很多的人来到了广东。

高泰遇见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高泰遇见这群人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平日里张承也经常对高泰说起火铳,高泰也就留了一点儿心眼,这次遇见他们,他非常欣喜,自己终于立功了。

确实立功了。

当张承看着这群匠人的时候,不敢相信他们是背着火铳过来的,很多的人都是衣衫褴褛,甚至还有一些人都手脚残疾,不过他们很多人的背上都背着一杆火铳——这个其实是高泰要求的。

当张承看见他们的时候,赶紧亲自把一个老农的火铳放下,然后对着他们说道:“你们辛苦了,来到这里想必也受了很多的苦,大家都去歇息吃饭吧!这样好好休息一下。”

几个匠户连连称不敢,他们联想到之前的自己被人在中途假装给粮食结果拉去筑城墙的事儿,就连连表示自己不用了。这个时候一边的高泰赶紧拦住他们,对着他们说道:“这位公子可是仁义之人。肯定不会为难你们的,他一言九鼎,你们跟了他。肯定不会有什么委屈。”

匠户哪里肯相信,坚决不肯接受——这当然是不可能接受的,要是这事儿是假的,让他们继续筑城墙,他们能不能活着都是一回事。

最后没办法,还是雇佣了几个打行的家伙把他们强迫拉到了张承的领地里,现在张承对于桑浦山的规划大概类似于后世的军营,山脚下是匠户营,之前匡卫国给的工匠都是在这里,张承也打算把这群人放到这里面来。

土地经过了县令和典吏的配合,已经有了三千亩,百分之九十都是种植水稻,一些实在太小的地方用来种植一些蔬菜,山坡上用来种植一些经济林木,比如橘子树、荔枝树和桑树之类的。

后山还有很多刚刚整理的地方,只不过是没有进行砍伐,这里来了队正和把总,他们都是被张承叫过来练习火铳的。其中孙林、项城和江若水都是经过了战争,已经知道了火铳的用法,几个队正和副队正都不知道火铳的具体用法,但是也被张承拉过来训练。

“准备好了么?”张承问道。

“可以了。”几个人齐声说道。

“好。准备……放!”

张承一声令下,周边的树林立刻穿出巨响,火铳的杆子头上一缕青烟快速升起,树林中的鸟儿受到惊吓,扑棱棱飞走,最开头的孙林喊道:“取火绳,各自检查火种!”

“是!”

几个火铳手立刻开始把火绳取下,夹在手中。

“清火门!”

几个人立刻又用一块抹布擦干净火门,免得火铳发射残留的火星点燃新的火药。

“坚枪!”

“拿药筒!”

“取筒盖!”

“倒射药!”

“开弹袋!”

“装弹!”

“抽搠杆!”

“压实!”

“回搠杆!”

“平枪!”

“取引药壶!”

“开壶盖!”

“倒引药!”

“关火门盖!”

“关壶盖!”

“检查火绳!”

……

……

一道一道的命令下达了之后,火药已经准备完毕,孙林看了看张承,示意已经准备好了。张承一步向前,身体挺得笔直,抬起自己的右手说道:“准备……”

“开始!”

火铳里的弹药一发一发地射出,一团一团的青烟在空中飞散,张承看着他们的动作,实在是感觉有一点儿头痛。虽然他能够看出来都是努力在调整自己的动作,但是就是不能够整齐划一,要不就是提前了,要不就是拖后了,还有一大堆的动作失误。

几个老兵还好,队正和副队正就不行了,动作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天壤之别。

张承总算知道,为什么流寇动辄几十万人,就是打不过成建制的官兵,原因就是在于纪律性。

“你们都留下,今天没有训练好。不得出去,还有几个动作做错的,自觉过来!”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