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伐清1646 > 第087节

伐清1646 第087节

作者:表请回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3:58 来源:笔趣阁

“生民今日死于寇,明日死于兵……此政乱极思治之时,天下事犹可为,勿以乘除之数自沮也。”

张承读完了最后的一句话,看着眼前神色复杂的宋应星,继续说道:“虽然看起来是分忧,但是好像通篇都在说改朝换代的事情(虽然已经发生了),想来先生早就知道我大明命不久矣。”

“胡说八道!”宋应星冷哼一声继续道:“天下之大,此时极乱,正是我等为国之事奋武扬威之时!”

张承起身深深给宋应星鞠了一个躬:“先生说得是极,如今家国危难,正是我等义士奋武扬威、匡扶社稷之时!先生以为然否?”

“此事自然是如此。”

“那么先生觉得我这处地方如何?虽然现在人数比较少,但是令行禁止,军容严肃,有先生辅佐,当能够建立一世之功业,攘除建奴于宇内!”

“是也。”

然后张承继续看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后面看到了一章民财议,内容大概是,现在的大明到了现在这样的地步,实在是因为“民穷财尽”这四个字。实际上在管子里面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只不过是什么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议论,都直接指出当时崇祯朝廷的严重问题,不过都只是写出了这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没有给出。

不过也还可以了。很多人都是根本问题都没看到,就想当然去解决问题。

“先生大才,可惜都是换作东家种树书,无人能够认得先生的才能,无人能够指出先生的问题。”

“胡说!我大明……”宋应星刚刚想反驳,但是想到了什么,立刻闭嘴。

“先皇在时,大明百姓何如?”

“南方自然是天府之国,醉生梦死……”

“那么北方呢?”

“百里无人,千里似墨。”

“先皇在时,朝廷大员何如?”

“党争不断,内讧不止。”

“先皇在时,战场军士何如?”

“能避且避,一战即溃。”

“先皇在时,朝廷财政如何?”

“百姓喊饥,硕鼠为肥。”

“那么先生这几天在我这桑浦山之中,可有什么发现,先生以为如何?”

“百姓安乐,各司其职,民风淳朴,路不拾遗。”虽然宋应星很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也不愿意去说谎,这不是他信仰的。

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局面,宋应星说道:“大人,我一路过来这边欣欣向荣,路不拾遗,屋舍俨然,良田桑树不计其数,不知大人是怎么办到的?”

张承笑了一声:“此事也不难,无非就是以工代赈罢了。组织农户来进行一些劳作,然后每日给他们吃食,事成之后给他们一些银钱就好,吃饱喝足能够有力气干活,用了银钱能够提高他们的话积极性,如此这样就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

“以工代赈……确实不错,可若是属下有贪污的呢?”

“此事也不难,无非就是设立一个偏将之事,监督他们行事便可以了。若是一起贪污,我也会时不时体察民情,下去看一看百姓的生活,问一下他们的情况,若是和我的吩咐有出入,便可以及时发现,这样事情就能够得到阻止了。”

宋应星默然不语,随后站起身来长长作揖:“我不及大人远矣。”

“先生,此时正是匡扶社稷,救生民于水火之中的时候,天下之大,我们正当时候,先生大才,我仰慕之;先生之智,我钦佩之,先生何不助我一臂之力?”

一边的宋应星沉默不语,一边的宋应升走了进来说道:“贤弟,答应他吧!如今神州陆沉,衣冠涂地,残山剩水,山河尽墨,我宋氏子弟,生是大明之人,死是大明之鬼,头可断,血可流,断不可改服剃发,此亡我衣冠、亡我诸夏也之暴政也!若是降了那建奴,我宋氏子弟死去之时以何面目见祖宗?又有何面目见先帝?!”

宋应星说道:“我家人还在……”

“此事不必担心,因为我在来的时候碰见你兄长,他也很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伤害,于是就把他们接了过来。现在你的家人就在我们这边,先生没必要担心。”

看着一脸笑呵呵的张承,宋应星又好气又好笑:“你是早就想要把我拉过来做你的幕僚吧?”

“先生,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当时都不知道您要来广东,我又不是未卜先知,如何能够知晓先生会来广东呢?”张承两手一摊,表示自己非常无辜。

宋应星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只不过心里面仍然不爽,于是对张承说道:“不知道将军给我准备了谁?若是只有我一个人辅佐大人,怕是忙不过来了。”

“没关系没关系,有一个和你差不多的穷酸秀才正在赶来的路上……

现在他已经来了。”张承笑着说道。宋应星回过头去,就看见孙秀才倚门抠鼻屎,还时不时弹下一颗鼻屎……

真的是有辱斯文!

“大人,不会就是这个人当我的助手吧?”宋应星感觉自己受到了一点儿侮辱,确定是来帮助我而不是来捣乱的。

“在下见过宋先生。”孙秀才不卑不亢,对着宋应星做了一个揖。

“以后咋们就同甘共苦了,不知道孙秀才才学何如?”

“本经易经,学于泰州学派颜子和先生。”

颜子和本名叫做颜钧,字子和,江西永新县人,师承王艮,属于承前启后的一代,他下启罗汝芳,更是师承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原来如此。”自明中期开始,本经一般都是书和礼,因为这两样基本上是府试和省试出题的范本,官方不经意的推动让其他的本经学习人数少了一些,尤其是到了晚明的时候更是如此。

两个人又互相进行了一番交谈,越聊越起劲,通过交谈,宋应星也发现这个孙秀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并不是那种县试科举舞弊的那种沽名钓誉之辈。很多事情他们交谈了之后都是相见恨晚。

张承怕他们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赶紧把他们拉过去看了看周围的景象。现在张承的桑浦山窝棚还不尽张承的意思,在他的眼里,现在的泥胚子房也不是一个事儿,虽然在京城外面都有很多的泥胚子房,茅草的屋顶,没有什么防火措施——若是真的烧起来,估计就是一大片的一起被烧毁的事儿。

这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张承认为,一栋良好的砖瓦房也是这种集体荣誉的一部分。

在桑浦山这样的蛮荒之地,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泥胚子房,张承刚刚到这里的时候,整个桑浦山只有一栋砖瓦房,还是这边的大地主周家弃置的。

而且张承发现,无论是自己如何规定,就算是设置了厕所,这里面的环境自然是脏乱差——当然,这是张承自己的感觉。但是他觉得必须要把军营弄得整洁干净,这样会让环境影响他们。让他们看见别人军营的时候能够响想起自己的军营:原来我的军营也是那么干净。我以此为荣。

我真的以此为荣,诸君。

几个人参观了一阵子,宋应星说道:“大人这里果然不同凡响,今日方知我江南也有可战之兵,我江南也有虎狼之师。”

这里已经具备了最初的商业城市的模型,匠户、军户还有一些老百姓在这里相处得其乐融融,百姓也可以随便进入桑浦山的山下,不过城南绝对不允许过去,那边就是张承划定的军事管制区域,平常都会安排人进行相应的巡逻,还有人在那边站岗。而且张承还时不时教导那里的士兵一些简单的识别间谍的方法,防止混入奸细。

至于说半山腰,那个地方只有少数人能够上去,一般都是最重要的军事机密放在那里,沿途之中都有很多的陷阱和迷障,旁人根本就不可能进去。

话说宋应星这边已经看得有一些眼花缭乱,连连说张承简直是天纵奇才,当为明末戚大帅,张承肯定是不可能和戚大帅比肩的,甚至戚大帅的万分之一都达不到——目前是这样。

张承在一边补充道:“先生莫要夸耀我了,我自己的能力自己知道,这些不过是样子货而已,若是真的对上那些建奴,指不定什么样子,这也是我现在正在考虑的事情。”

一边的孙秀才说道:“大人心细如发。我等佩服。”

一边的宋应星笑着说道:“不知道所谓何事能够看出?”

孙秀才的眼光仿佛穿透了时间空间,直接射进了桑浦山最深处:“半山腰设置成最机密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敌人一般都是从下面攻击,半山腰完全有有效的手段来进行防御。从上往下攻击肯定是比从下而上攻击要来得轻松,而且效率很高,更不用说还可以从半山腰伐木做擂木滚下。”

“这样的话,山下的百姓如何?”

孙秀才笑了笑:“肯定有秘密通道,而且这个地方必须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却不会注意的地方,而且四通八达,到达各处的距离都差不多,方便百姓逃离,如此,你能够想到在哪儿么?”

废话,我要是想得到那里需要请教你?

“如果用火箭呢?”

“火箭?估计大人巴不得他们用火箭吧!”孙秀才似笑非笑地说道。

张承笑笑不说话。

“大人,甲总那边有请。”

“好,我马上过去。”

这几天艾总甲那边很不顺心。因为他刚刚从别处弄过来的一些东西被土匪收拾了,运送的对象是指挥使大人,包括他娘家那边运过来的东西,也都被那些土匪抢走了。

自己的婆娘听说了这件事儿之后气得差点晕过去,那里面可都是自己的积蓄,还有自己家里的财产,这样的损失让她承受不住,骂了几声之后就口吐鲜血,直接倒地不起。

然后艾总甲这边就是一顿忙乱,请医生的,抓药的,喂药的,起居照顾的,忙得鸡飞狗跳。而他的婆娘刚刚醒来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理由就是他的保护不力。

偏偏艾总甲还没有办法还嘴,因为他婆娘是这边周士绅的女儿,虽然只是一个庶出的,可是他也惹不起,因为他现在的总甲身份都是因为这样一层关系才得到的。不过他当总甲还算体察民情,经常去安抚民众,也经常做一些实事,老百姓也都看在眼里。

于是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一些人就建议艾总甲请张承过来剿匪,现在张承的身份是张家玉麾下的千总,手下三位百总,九位旗总,还有二十七位队正,三百号人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而且艾总甲闲暇的时候还到过桑浦山看了看,军容规整,看样子是一个厉害人物,艾总甲相信张承能够把那一波土匪打得溃不成军,同时心里面也有一个想法:这位张千户若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假以时日,定会出人头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承来到艾总甲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桌子上备着几杯香茗,散发着丝丝的热气。

张承坐下之后,几个人寒暄客套了几句话就进入了正题。

艾总甲很想张承尽快出兵,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是六月多了,张承表示需要等一等,让自己这边的土地耕种完毕才能够进行剿匪是事情,艾总甲也表示理解,毕竟做好了准备才能够去安安心心剿匪。于是艾总甲就问需要多久,张承说了七天后出兵。

艾总甲感觉可以,连连对张承道谢。

同时这件事情还需要通知一下指挥使那些人,让他们商量一阵子,赣南这边的知府也需要知会一声,免得闹出不愉快。

艾总甲表示已经知道把所有的环节都打通了,赣州那边对土匪是非常地头痛,恨不得赣州那边的土匪死绝,自然是愉快地答应了这件事情,同时表示一定配合张承的军事行动。

但是就是不给粮食。

不给就不给吧,现在谁还有什么粮食?都是勒紧裤带过日子,就是张家玉给张承的那一批粮食都是他东拼西凑出来的。

又和艾总甲商量了其他的一些事情之后,张承起身告辞。

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上了,张承回到桑浦山的时候已经天黑了,没办法只能去驿站住一晚。驿站的吃食是很普通的,一碗稀饭,几个随便腌的东西,然后就是睡觉。

床铺是水稻杆,张承盖了一床被子,蚊子多不说,脖子和身子都被水稻杆弄得奇痒难忍,而且水稻杆太过于柔软,勉勉强强睡了一阵子之后,张承再也睡不着,咕噜一声起来到了院子里看月亮。

周边黑漆漆一片,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天上的月亮很圆,几颗星星孤孤单单地陪着月亮,都说月亮让人思念亲人,但是张承就是想睡觉。把月光温成几杯酒喝了之后,张承立刻回到屋子睡了。

第二天天刚亮,张承收拾一下就离开此处。来到了桑浦山的军营之后,看到一群人正在跑操,张承笑了笑,也和他们一起跑操。

跑操的场地是一块抛荒很久的土地,几年都没有耕种。把杂草清理完了之后就是一块很好的跑操场地。

现在领着这群人跑操的人正好是李光华和刘春,他们的队伍最是整齐,军容也是最好,想到这儿,张承不由得心神大慰。

“跟着我一起喊!”

“碗是左,筷是右!”

“碗是左,筷是右!”

“先出左,后出右!”

…………

李光华和刘春一边跑一边喊着号子,他们这是第一次集体跑操,分成两队。以前都是一部分进行跑操,现在的队伍看起来还不错,能够保持一条勉勉强强的直线,没有排成三排、四排之类的,这个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的纪律性。若是那些农民子弟过来,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子。

估计可能会乱作一团。

张承没有设置自己的亲卫,那真的没有必要,须知道,在明末的时候因为一系列的问题,兵丁制逐渐流行开,于是直接导致的就是,如同士兵几乎成了街头乞丐,而那些亲卫也就是如同高级奴才,这不是张承希望的,也不是他想要看见的。

集体荣誉感一直都是他希望能够培养起来的东西,但是这玩意太过于稀有,不过一旦形成了,绝对是一支强军。

这样的跑操进行了很久,大多数都累得半死,不过没有人去抱怨,对于现在的的生活他们已经非常满足,每天都有菜吃,都有饭吃,都有水喝,也是辛苦一些。他们都是从来苦难之中出来的人,这个时候的这点辛苦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因为以工代赈的原因,这边的窝棚已经非常整齐,周边一些民众也发现了这里的商机,纷纷拿来一些土特产进行买卖,张承没有去过多地管理他们,只是要求他们的价格和外面的一样就可以,还有就是,绝对不允许有黑帮的存在。

现在也没有什么精力去管理他们,以后这样的事情再说,先给他们一点儿零头尝一尝。

看着眼前正在跑操的部队,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是张承非常满足,这都是自己的士兵,都是我亲手训练出来的我很自豪,真的很自豪。

而另外一边,张承看了看这边的事情差不多了,就去食堂看了看,由于是突击检查,食堂这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备就被张承检查,不过伙食还可以。一菜一汤,饭是不可能吃上的,只有浓粥。

张承也坐下来吃饭,途中还有几士兵见了张承行了军礼,张承询问了一阵他们的伙食,大体都还可以,张承勉励册几句,几个人都非常兴奋,他们是最底层的士兵,平常对于上官的印象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看着他们的千户大人这么体察民情,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张承自然看在眼里,这都是最淳朴的一群人,他们也是这片土地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为了他们,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伐清?

我没有理由。

勉励了几句之后,张承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对着他们说:“我一定会保护你们,不让你们有委屈。”

……

……

为了应对之后的剿匪计划,张承又去看了看越夏,同行的还有高泰,现在张承除了军队之外还设立了商业处,总事务是高泰负责,下面的具体事情需要的就是越夏去做。现在他们在广州的第一个酒楼已经开了起来,生意还不错——这个当然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张承也给他们做了一些后世的菜肴——主要是用来创收的,还有把厨师的收入和酒楼的收入挂钩。即厨师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厨师还有奖金,简单来说,就是来的人越多,那么相应的奖金越多。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样能够无限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之后敦促他们购买了一些军用物资,然后张承立刻就意识到了保密的作用。

“您需要什么东西?”

“我需要一些狼筅、藤牌和火铳。”——这个是张承以为的对话。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大人您需要什么东西。我这边一应俱全,请大人说出军队的人数,我也好进行相应的布置。”

军事机密就这样被泄露了。张承在一边听到他们对话的时候都感觉不可置信,就这样,什么军事机密都可以被套路了。

然后就是说出地点,大概是这样能够让他们提供服务,亲自去送过来。

大哥,你亲自用过来究竟是想要干什么?你是想要打听军事机密还是真的就是单纯想要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不用说这样的记录绝对会出现在商家的账本上,上面估计会这样写:

某年月日,在某地方交付这样那样的武器若干。

然后清兵来了,抄家看到这样的账本,然后张承的地理位置就被他们知道了。最后兵临城下,张承奋勇杀敌,身中九矢,清军劝降,不从,遂杀之。

没有意外的话,历史书大概会这样记载。

张承立刻制止了这样的行为,同时表示这场交易暂时取消,然后立刻召集高泰和越夏,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高泰苦笑一声说道:“此事如何能够轻易解决?除非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工具,这样才能够不让他们知道我们这边的军事机密。大人真的想要这么做么?”

张承想了想说道:“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以不谨慎。我现在宁愿多花一些冤枉钱,也不愿意让其他和我们哦没有关系的人去知道这件事情。现在这件事情你就去办理吧,现在成立一个军情处,我自己亲自做上司,挑选一些人来管理这里,把那些匠户也划归这里,单独管理,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插手这里。”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