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送温暖 > 第190章 吕不韦的委屈

回到大秦送温暖 第190章 吕不韦的委屈

作者:柳岸牧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4:45 来源:笔趣阁

赵政刚说完,朝堂上就起了一阵附和之声。

“是啊,这次大灾,丞相应对的妙啊!”

“大灾之年,家家都有饭吃,街上没有一个饥民,全是丞相之功啊!”

这些大臣见赵政肯定了吕不韦的功劳,纷纷拍起了吕不韦的马屁。

吕不韦这一招的确是个万金油,高爵富人缴纳粮食,让他们久不上升的爵位,有了上升空间。

官府得到粮食,可以赈灾给平民,解决燃眉之急。

平民们有了粮食,就会安于生产,不用上街乞讨,不会发生民乱等社会问题,避免了饿死人的现象。

方方面面来看都是皆大欢喜的好政策,可是秦国却为此养了一群和爵位不相称的闲人。

如果这个政策长期执行下去,平民晋升的渠道会被那些有封地的高爵和富人所垄断,整个社会将会人心涣散,失去动力。

可是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一层,即使看到了也没人愿意说出来。

“诸位,这个政策只是为了救灾,现在灾情已经得到控制,如果再执行下去,那就好事变坏事了。”

赵政的话刚一出口,就满堂讶然,心想这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吗?怎么就变坏事了?

吕不韦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这竖子有能耐了啊,绕了半天还是来给我上眼药的,于是阴沉着脸不作声。

“你们想想,如果高爵贵族和富人都能通过纳粟拜爵,何人愿意去种田?何人还愿意去打仗?”

赵政在陈子安的授意下,先肯定了吕不韦的功劳,然后话锋一转,指出了这个政策的弊端。

陈子安立即上前道:“君上言之有理,这个政策只是大灾之年的权宜之计,万万不可长此以往,否则必然会滋生乱象,导致民心涣散!”

陈子安刚说完,王翦也大声道:“士伍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有出头的机会,如果连这个机会也没有了,何人还愿意去打仗?”

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高声道:“太尉说的甚是,此策用在大灾年间,无可厚非,若长此以往,必然会涣散军心,现在灾情已经缓解,请君上尽快终止此策!”

众人抬头一看,居然是大将军蒙骜,吕不韦万万没有想到,一向很信任他的蒙骜也站了出来,直接建议君上废止这项政策。

蒙骜和王翦都属于秦国的重臣,服侍过几代君王。

王翦是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蒙骜是大将军,多次率领秦军锐士横扫六国,相当于元帅。

这两人对治军有着相同的理念,就是要赏罚分明,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士兵们有盼头,如果不用上战场,就可以轻松获得军功,那就真的没人愿意去打仗了。

御史大夫见王翦和蒙骜两位军功大臣站出来支持赵政,也站了出来。

“咳咳,此策是为了纳粮赈灾,灾情过后的确不宜再执行了,否则有食邑者自己不种田,只需纳粮就可以加官进爵,不劳而食,躺着都可以升官发财,此风一开,必然会动摇民心。”

原先那些奉承吕不韦的大臣此刻却闭着嘴不说话了,凭心而论,人都是有私心的,他们之所以赞同这个政策,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高爵,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

王翦和蒙骜和他们不同,完全是靠战功封爵,利益群体不同,立场也就不同。

现在反对者完全占了上风,这些人也就不吱声了。

吕不韦见这些重臣纷纷指出这个政策的弊端,就跟当众打脸差不多,一张老脸火辣辣的,很不自在。

他并不是不知道这个政策的弊端,而是看到这个利益群体基本都是权贵,他需要这个群体的支持。

缓解了灾情之后,没有取消这个政策,就是为了讨好这个权贵群体。

好在众人的语气还算客气,都是先肯定了他的功劳,然后再指出这个政策的弊端。

“咳咳,诸位,当初我也是没办法,不这么做恐怕就要饿殍遍野,现在灾情已经得到了控制,我正打算取消这个政策,以后纳粟拜爵,只针对平民,诸位觉得如何?”

吕不韦干笑着,很是尴尬,见三公重臣几乎都在支持赵政,只好顺势而为,主动取消了这项政策。

如此甚好,相邦控制灾情得力,及时取消不利政策,善莫大焉。”

“是啊,君上圣明,相邦控制灾情得力!我大秦何愁不能强盛!”

御史大夫和左丞相给吕不韦戴起了高帽子。

赵政没想到这件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容易得多,事情就像陈子安预料的那样,只要在朝堂上公开提及这件事情,表明自己的观点,王翦必然会支持他,在王翦的带领下,很快就会引起一波蝴蝶效应。

吕不韦的一言堂已经得到有效的遏制,不再像原先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赵政心里暗暗高兴,立即大声宣布:“好,既然诸位都建议取消有爵位者纳粟拜爵,那就从即日起,有爵位的贵族,不再享受纳粟拜爵的政策,以后纳粟拜爵只针对平民,以此鼓励农事生产。”

“君上圣明!”

王翦和蒙骜立即表示赞同,大呼赵政圣明,如果搞曲线晋升,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军队。

吕不韦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赵政是越来越难对付了,居然会绕着圈子摆布他,这竖子才刚刚15岁,就知道来纠正他的政策,看来此子不好糊弄啊!

听着众位大臣齐呼君上圣明,吕不韦觉得有些委屈。

虽说这几年他也为自己谋了不少私利,但更多的是为在秦国做事。

赵政年纪不大,不知从何时起,居然会监督他这个相邦了,让他从无所顾忌变得小心翼翼。

有时候想想,他这个相邦就是为赵政打工的长工,为了保证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只能不停的为秦国做事,一刻都不敢偷懒,就像长工被主人带着干活一样。

退潮后,吕不韦心情沮丧,他觉得自己正在失去部分权力,赵政正在用自己的办法,挤压他的权力空间。

刚回到相府,屁股还没坐热,一位宫里的寺人就来了,冲吕不韦行了一个礼,大模大样道:“相邦,太后有要事,请你进宫一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