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送温暖 > 第193章 万言书

回到大秦送温暖 第193章 万言书

作者:柳岸牧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4:45 来源:笔趣阁

就在郑国在秦国大修水利工程的时候,其他六国的士人纷纷投奔秦国。

他们看到韩国细作郑国被秦国识破身份后,不但没有被处死,还委以重任,在秦国当了管水务的大官,真的修建起了水利工程。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秦国重视人才啊!

为了人才不拘一格,即便是敌国的细作依然可以得到重用。

六国士人对秦国早就心向往之,有识之士早有知道,这天下早晚是秦国的,其他六国都在一天一天的腐烂下去,唯独秦国在蒸蒸日上。

原先他们只是担心秦国的严法酷刑,现在看来,秦法虽严,但也不能胡乱施加与人,只要做个守法公民就好了。

没有了这层顾虑,六国的人才纷纷投奔秦国,做起了秦国的客卿,有的甚至在秦国担任了官吏。

大量的六国士人聚集在秦国,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安,他们担心这些人都是细作,并非真心投奔秦国,而是图谋不轨,来窃取情报,为他国牟利的。

于是有人建议上奏秦王,下令驱逐这些外国客卿。

李斯一听着急了,因为他也属于楚国来的客卿,一旦秦王听了那些大臣的建议,开始驱逐六国客卿,他也是被驱逐的对象!

李斯这个人是穷怕了的,虽然早年跟着老师荀况在楚国当郡小吏,但荀况投奔楚国的春申君才当了个兰陵县令,属于大材小用,本身就不得志,所以李斯也没捞到好处,依然是个穷鬼。

他觉得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读书人不爱名利那都是假的!

就像他的老师荀况,完全是帝王之才,窝窝囊囊一辈子,给个兰陵县令还干的有滋有味,强自装出一副圣人不爱名利的样子。

他发誓不能像老师一样,满腹才华却无所作为,这次到秦国来就是憋大招干大事儿的。

没想到好不容易在秦国扎下根,又面临着被驱逐的危险。

他见秦国大臣对六国客卿议论很大,驱逐六国客卿已经成了必然之事,只待上奏朝廷,秦王一声令下了。

李斯很清楚,一旦离开秦国,他将无用武之地,六国之君都是亡国之君,他自然不会去做那亡国之臣。

况且那些昏聩的六国之君,能不能认识他这匹千里马还是两回事儿,老师荀况那可是治国大才,不是被春申君当驴用了吗?

只有留在秦国,才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一旦被驱逐出秦国,那就前程渺茫,可能还不如他的老师荀况。

对名利的渴望,促使李斯准备奋力一搏,连夜给秦王赵政写了一份万言书。

这封万言书后来成了历史名作,书名叫《谏逐客书》。

……

果然,第二日上朝的时候,大臣们纷纷参议秦王,谏议秦王赵政立即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领头的是大将军蒙骜,在秦昭王时期,他就长期对外作战,到了秦异人时期他依然奉命征战六国,后来赵政继位,吕不韦摄政,他还是大将军对外作战。

在作战期间深受各国细作之苦,尤其是赵国的晋阳,被他攻陷之后,晋阳郡守点头哈腰的向他称臣。

蒙骜心想既然你投降了,那你还当郡守吧,没想到魏无忌率领五国合纵,蒙骜寡不敌众吃了败仗,被赶进了函谷关内。

归顺了两年的晋阳马上就反水了,驱逐秦国的官吏,袭击留守的秦军,让蒙骜深为痛恨。

他铿锵有力的大声道:“君上,臣常年征战六国,深知奸细狡猾,反复无常言而无信,这些六国客卿虽然投奔秦国,但恐有不轨之心,应尽数驱逐,以免生变!”

赵政还没有作出决定,吕不韦就点了点头说:“六国客卿难免混有奸细,确实让人防不胜防,既然大家都谏议驱逐六国客卿,君上,那就驱逐了事,一劳永逸啊!”

吕不韦嫌费事,既然这些奸细不好防范,干脆驱逐了事,典型的懒政思维。

陈子安觉得有些不妥,姑且不论这群客卿里有没有间谍,若是不问青红皂白,一律驱逐,以后谁还敢投奔秦国?

况且投奔秦国的六国客卿大多是怀才不遇的士人,也都是有识之士,对秦国抱了极大的希望,若是全部驱逐了,不但寒了天下士子的心,秦国也就等于关上了人才的大门,对秦国争夺人才极为不利!

他正准备持反对意见,忽听一人大声喊道:“君上,使不得啊,万万使不得啊……”

陈子安抬头一看,发现正是李斯,他脸色灰白,头顶万言帛书,帛书里字字透出血迹,显然是蘸血而作!

“呃,为何使不得?”

赵政看了李斯一眼,心想诸位大臣都说客卿里混有奸细,不驱逐他们,难道还留着过年吗?

“君上,我大秦先圣秦穆公求贤若渴,不分天南地北,从西方的戎族请来由余,从楚国请来百里奚,迎接宋国来的塞叔,重用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后来正是这五人帮秦穆公兼并了二十国。

先圣穆公重用魏国的商鞅,变革新法,移风易俗国富民强,打败楚魏两国,扩疆千里,秦国从此强大起来。

秦惠王重用魏国的张仪,拆散了六国合纵抗秦,秦昭王重用魏国的范睢,消弱了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这四代君王都重用六国客卿,才有今日之强秦啊!

若是四代先王也驱逐六国客卿,秦国还有今日之强大吗?”

陈子安不仅暗暗佩服,李斯官职不大,居然敢单枪匹马,逆势而为,的确也算是一个人物!

“这……”

赵政也觉得李斯说的有道理,可是大臣们都建议驱逐六国客卿,让他一时难以决断。

陈子安觉得该自己说话了,立即上前两步道:“君上,驱逐六国客卿确实不妥,如今战尘纷起,天下未定,正是争夺人才的大好时机,正如李斯所说,秦国历代先王不拘一格重用六国人才,才造就今日之强秦!

即便是这些客卿里藏有个别奸细又有何妨,量他也掀不起大浪来,若是不问青红皂白,全部驱逐六国客卿,君上就等于关上求取贤才的大门,还望君上慎思!”

李斯一听,不由得向陈思安看了一眼,面露感激之色,他本以为今天是孤军奋战,没想到居然有人支持他。

有了陈子安这句话,赵政心里有了定论,立即作出了决断:“好,李斯,陈子安的谏议甚好,寡人不但不驱逐六国客卿,还会重用他们!

李斯,你谏议有功,寡人封你为廷尉,掌管我大秦刑狱!”

“谢君上,李斯将尽心竭力,恪尽职守,为大秦效力!”

李斯大喜过望,连忙向赵政谢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