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送温暖 > 第263章 以缭代韩

回到大秦送温暖 第263章 以缭代韩

作者:柳岸牧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4:45 来源:笔趣阁

缭抬头看了陈子安一眼,心想连秦王身边的年轻人都这么厉害,自然不敢大意,不拿出点真本事,恐怕难以在人才济济的秦国立足。

“大王,以秦国现在的国力自然是天下无敌,六国诸侯就如秦国的郡县之君,谁也不敢单独对抗秦国,大王若想消灭他们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费力气,可倘若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那就胜负难料了。”

缭说到这里,目光闪烁,观察着秦王以及身边的陈子安和李斯。

陈子安淡然一笑,露出了一丝不以为然的表情,这个问题并不新鲜,秦国这几年埋头苦干发展农业,没有向周边诸侯动武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对付六国联军。

这正是秦国向诸侯动武之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秦王正担心的问题。

以往秦国对付诸侯的合纵,无非就是连横,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秦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强大到足可以灭掉任何一个诸侯国家。

一旦秦国对任何一个诸侯下手,其他的五国诸侯都有兔死狐悲之感,立即抱团取暖形成合纵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很难找到连横盟国,若是再用过去连横破合纵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秦王沉思道:“缭贤士,以你之见,此事该如何破解?”

“大王,六国合纵不过是为了自保,要破解他们并非难事,只要大王不吝钱财,买通六国权臣乱其政,让其君臣失和,人心溃散,大王再以武力攻伐,六国联盟就如泥墙遇水,一盘散沙,必溃也!”

秦王点了点,缭的建议也是秦国的传统做法,而且李斯也在做这件事情,只是过去在这方面投入的力度不是太大。

现在秦国要集中全力,给六国最后一击,这就要在收买奸细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

但是李斯身居廷尉要职,不能全力投入,现在需要派遣大量的细作,携带重金进入六国进行游说、散步舆情、刺探情报、收买权臣。

如此一来,就需要一个专人来负责这件事情,赢政见缭深暗此道,心里很是高兴。

“缭,寡人封你为国尉,专事收买六国权臣,瓦解六国合纵,为我大秦一统天下做前导!”

“诺,臣遵命!”

缭连忙向秦王拱手谢恩,其实国尉就是秦国的太尉,这个职务表面上是主管军事,但是秦国高度集权,军权全在君王手里,导致太尉一职有名无实。

这职务蒙骜做过,王翦也做过,现在轮到缭了,缭做了国尉之后,以官名为姓,人们就称呼他为尉缭。

以前的太尉基本就是个虚职,没有任何权力,但是尉缭做了太尉之后,就成了秦国情报网络的当家人,专事针对六国的特情工作。

缭尉和李斯退下后,嬴政看着尉缭离去的背影沉思良久,转过头对陈子安道:“子安,你觉得此人如何?”

陈子安对尉缭的了解只是通过史料拼凑起来的一个人物,初次见面只是觉得此人有些诡诈,一时难以定论,于是就摇了摇头。

“此人和李斯不同,虽贪富贵,但生性诡诈,保命胜过一切,且看看再说吧。”

赢政点了点头,心想此人的确有些诡诈,若是用在收买六国权臣的心术上,倒也合适。

……

尉缭上任后,秦王对他采取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一次性从国库调拨十万金饼,让他去收买六国权臣,离间六国联盟。

尉缭有两名亲信弟子,一名叫聂成,一名叫王敖。

师父当了官,这两名亲信弟子自然也得到了重用,尉缭让他们拿着5万金饼,以商人的身份秘密潜入楚国,和潜伏在楚国当地的细作接头,开始收买楚国的权臣。

在六国诸侯之中,楚国势力是最为强大的,此刻楚国的君主考烈王已卒,顶梁柱春申君也死了,年幼的太子熊悍继位,国内局势不稳,正是对楚国离间的好时机。

尉缭的两名弟子,伪装成秦国的商贾,将秦椒(不是辣椒,是关中产的花椒,那时候不叫花椒,而是叫秦椒)等香料用马车运往楚国,以通商为名到楚国进行间谍活动。

尉缭除了提出糖衣炮弹瓦解六国联盟,还提出了一些军事建议,提出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

避免秦军为了斩首邀功残杀无辜,屠城泄愤,激起民愤会增加统一难度。

秦王对尉缭的建议很是欣赏,并传令三军严格执行,但是秦国是执行多年军功制的国家,这项政策要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同时他对秦军的阵法也做了改进,提出士卒有内向,有外向;有做阵,有立阵;这样的阵法错落有致,便于指挥。

在作战方面提出了十二必胜之道,作战时要求将士为将忘家,逾限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

一心要将秦军训练成舍生忘死,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铁军!

守城时,提出一丈之城,十人防守,千丈之城,守兵一万……

尉缭的确在军事很有造诣,提出了从士卒训练、作战、防御,列阵等一整套军事机制,这些建议都得到了秦王的大力支持。

且按照他的建议开始训练三军,这时候的尉缭不仅是秦国情报网络的当家人,还是三军总教头,秦王对他是言听计从,出尽了风头。

尉缭也踌躇满志,沾沾自喜,心想秦国一旦开始征讨六国,自己必然三军主帅,到时候平天下、灭诸侯,天下富贵任意取之,自然会成为秦国的三公重臣!

李斯见秦王很是满意,暂时忘记了韩非,心中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很清楚,尉缭不过是个将帅型的军事人才,韩非是治理天下的辅君智囊,两人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他自知和韩非相差甚远,虽然同出于法家,并且都是荀子的弟子,但韩非吸收道家、儒家、墨家之长,集法家于大成,而他只不过学了个皮毛而已。

一旦秦王得到了韩非这个人才,必然会将他弃之如敝屣,还好,有了尉缭这个人才,秦王暂时被忽悠住了,忘记了韩非这个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