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送温暖 > 第325章 大败匈奴

回到大秦送温暖 第325章 大败匈奴

作者:柳岸牧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4:45 来源:笔趣阁

匈奴骑兵就像一群野狼一样,正满山遍野嗷嗷叫着冲了过来,没想到突然间箭雨横飞,猝不及防之下,连闪避的机会都没有,纷纷中箭人仰马翻……

这种机弩的射程大约在七八百米,一般的单人强弩也只能射三四百米,这就意味着匈奴骑兵只能挨打,却没有能力反击,虽然他们精于骑射,但是他们的硬弓只能射三四百米,根本够不着秦军就被对方的机弩射杀了。

有些强悍的匈奴骑兵不顾性命,硬着头皮往前冲,试图把距离拉近了和秦军拼命,但是这种打法无疑于飞蛾扑火。

因为秦军战车上的机弩一次就是十箭齐发,犹如一下飞出去十支标枪,强大的惯力直接把匈奴骑兵射的从马上飞了起来,跌倒在几米远的地上,标枪已经贯穿身体,从前胸透至后背,惨不忍睹。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

这种标枪般的箭矢威力惊人,既是膘壮的战马也一箭就射翻了。

几千辆弩兵战车一字摆开,几乎是万箭齐发,标枪般的箭失就像土火箭一样,呼啸着飞向匈奴骑兵。

这些匈奴骑兵虽然野蛮悍勇,但是也顶不住这强大的武器,大批的匈奴骑兵纷纷中箭倒了下去。

后面的匈奴骑兵一看情况不妙,这是什么武器……这么厉害?再冲下去不是白送人多吗?于是调转马头就跑!

大兵团作战一般都有羊群效应,匈奴也一样,一人溃退其他人也跟着溃退起来,他们虽然缺乏中原文明的教化,但是并不傻,谁也不愿意白白送死。

战场上的形势瞬间突变,匈奴骑兵由大冲锋变成了大溃退……

“杀!”

秦军鼓声大作,这是进攻冲锋的号令,早就准备好的骑兵部队从两翼杀出,数十万人齐声喊杀,士气大振,犹如排山倒海一样呼啸而出。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匈奴从未见过如此威猛阵势浩大的军队,更是吓得胆战心惊,望风而逃。

头曼单于一看大势已去,也只好下令退出阴山和贺兰山高地,不得不放弃他们的祖业,向北撤出七百余里,到阴山以北的漠南一带游牧。

“继续追击,全歼匈奴!”

蒙恬见秦军士气高昂,意欲追到漠南彻底歼灭匈奴。

陈子安一想,再往前推进七百里,战线就拉的太长了,再说漠南一带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后勤补给跟不上,战局难以控制。

“蒙将军,穷寇勿追,漠南一带地形复杂,巩固战果为上策!”

蒙恬一想也对,过了阴山之后,地形和气候很是恶劣,后勤补给跟不上,很容易出问题。

于是命令三十万大军就地安营扎寨,镇守北疆,威慑匈奴。

陈子安本以为征战匈会废一翻周折,没想到秦军势如破竹,一路凯歌,打的匈奴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轻轻松松就把匈奴赶进了大漠。

秦军对匈奴一战几乎是零伤亡,斩首匈奴几万人,匈奴贵族以及武装力量全部逃进了大漠,但是一般的牧民奴隶就成了秦国的子民,干脆南迁和中原的汉人融合在了一起。

秦始皇听说把匈奴赶进了大漠,占据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大片土地,顿时大喜,在内蒙古河套地区设置九原郡,下设三十四个县。

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匈奴人待的地方,本来就地大人稀,匈奴跑了以后这里就没人了,于是秦始皇下令北迁三万户,垦田生产,开拓边疆,开发内蒙古河套地区。

把鬼不下蛋的荒凉之地变成富庶之地,打造新秦疆土,使内蒙古河套之地成为抗击匈奴的后方基地。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汾、羌中,南至北回归线以南,北居为赛,并阴山至辽东,将如此广阔的地区全部纳入了秦国的版图。

不得不说秦始皇在开疆扩土这方面确实很有一套,打下的疆土立即移民、开发、治理一条龙服务,不给匈奴回来的机会。

不但遏制了匈奴南下掠夺边民,还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尽管匈奴的主力被秦军压制在大漠以南,但秦始皇还是不放心,毕竟匈奴是游牧民族,骑兵活动范围大,燕赵之地的边境线太长。

如果全部派兵把守边疆,将会为国家增加很大的负担,于是秦始皇下令,将秦、赵、燕三地的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汾到辽东,形成一条万里长城。

这条万里长城可以有效阻挡匈奴的骑兵骚扰百姓,保护关内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对匈奴入侵,保障人民安定生产和生活起到了关键性的抵御作用。

史书上把修建万里长城的苦难,全算在秦始皇身上,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说法,正因为他是几千年来第一个敢于在封建贵族身上动刀,破旧立新打破了封建贵族的利益垄断,所以他才被黑了几千年。

平定了北方匈奴,大大扩充了北方的疆土,同时南疆百越也在治理中,并且修建了灵渠,对蛮荒之地的岭南进行开发。

但是蜀地,云贵高原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导致交通不便,天高皇帝远,中央政权很难对这一带进行有效控制。

于是秦始皇又命令蜀地新任郡守李冰烧山凿石,从蜀地开凿一条通往云南的通道,由于地势险峻,全是在石头山上硬开采出来的一条道路,只有五尺宽,所以被称为“五尺道”。

五尺道的建立,使秦朝中央权力直接影响到了云贵高原,有效避免了政令不通的问题。

这时,一个完整统一的大秦帝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面对如此大的疆土,秦始皇很是高兴,又有些担忧,他担心天高皇帝远,各地的地方官说一套做一道,当地的老百姓生活的怎么样,发展的怎么样,他都是不知道的,如果呆在深宫里享乐,无异于闭目塞听,对治理天下极为不利。

他下令在全国修建驰道,以便他坐上马车巡视全国,监督视察地方官的政绩,将君王的影响力输送到秦国各地。

这么看来秦始皇应该是历代皇帝中最勤政的一位皇帝,以马车的速度巡视完全国各地,恐怕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试问天下那么多皇帝,哪个能做到?说他是千古一帝的确是当之无愧!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回到大秦送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