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送温暖 > 第85章 秦音

回到大秦送温暖 第85章 秦音

作者:柳岸牧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4:45 来源:笔趣阁

陈家装了火墙,整个冬天家里都是温暖的,一家人过得很是舒心。

陈善在暖席上半坐半卧,跷着二郎腿悠哉悠哉的,手里拿着一个枣木梆子,正在击节而唱。

这模样特别像六七十年代北京胡同大爷,身边放着话匣子,跟着一起哼唱京剧。

不过陈善唱的不是京剧,而是一种风靡秦地的小调,俗称“秦音”,也叫“梆子”。上至宫廷下至平民,人人都会哼唱几句。

这种小调粗犷高亢,抑扬顿挫,不开心了唱上几句,心里的郁结就消散了,高兴了唱上几句,那就更提气了,这就是早期的秦腔。

先秦时期没什么娱乐消遣,秦音梆子就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

陈善闲来无事,就开始学习秦音小调,他现在是父以子贵,五大夫之家也算得是秦地的贵族了,这种高雅的秦音不会怎么行?

只是他带着邯郸口音,没法唱得字正腔圆,倒也自得其乐。

“跑调了,走音了!”

那千捂着耳朵从内室跑了出来,在她身后还跟着阿姝。

自从上次阿姝认识那千后,两个小姑娘就特别投缘,阿姝比那千大两岁,没事俩人就腻在一起,犹如姊妹一般亲热。

陈善被女儿嘲笑,脸上一红,老脸有些挂不住了,他眨巴着眼睛看着那千说:“你嫌为父唱的走调,那你唱一句我听听!”

那千还当真字正腔圆的唱了一句,原来这两个小姑娘也在一起学秦音,还专门请教过宫里教秦音的乐师,倒是比陈善学的快多了。

陈子安从自己的卧室里出来,见陈善一脸窘相,就笑着说:“爹,要不我请一个宫里的乐师来教你?”

“不用,不用……那太糟践了,唱曲这事不难……我自己琢磨琢磨就行了。”

陈善一听连连摇头,虽然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完全过上了贵族的生活,但是还是改不了吝啬的毛病,凡是花钱的事情他都舍不得。

“也行……那你琢磨吧。”

陈子安知道自己老爹的毛病,不花钱他最高兴,一旦花钱就觉得自己吃了亏,哪怕花出一文铜钱,他就要心疼半天,既然如此,就由他琢磨去吧。

陈子安披上斗篷准备进宫,他每天都要陪赵政读书一个时辰,今天也不例外。

“儿啊,先别急着走……为父要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陈善见儿子要出门,急忙冲他招了招手。

“有事你就说吧。”

陈子安拿出一双丝制的履,准备换上。

这是一种单底鞋,上面绣有花纹,看起来很是精致,穿着也舒服,但是陈子安并不喜欢。

试想,一个大男人穿着一双绣着纹饰的鞋,的确有些别扭啊!

但是没办法,履这种鞋先秦时期是登大雅之堂的,进宫必须要穿,这样才显得庄重典雅,就像进礼堂必须要穿皮鞋一样。

陈善絮叨着:“昨日左庶长托人说媒,说左庶长家有一女,年方十二,正是当嫁之年……”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回头看着陈子安的表情:“儿啊,这可是好事啊!这左庶长虽然比你官大一级,不过我儿可是五大夫,配得上他家姑娘,你要是高兴,我就允了!”

陈子安听得一头汗颜,十二岁就是当嫁之年?放在21世纪那是未成年好不好?

仔细一想……古代女生十二三岁的确可以嫁人了,但是也不能稀里糊涂就这么允了呀。

谁知道她家姑娘长得什么样子?就凭一句话就允了,万一是个麻子瘸子怎么办?

“嘿嘿,爹,我现在正是志学之年,谈婚论嫁实在太早……要不,过几年再说吧。”

“儿啊,你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今年都虚岁十五了,若是平民子弟找媳妇都难了,左庶长的闺女可是大家淑女,错了这个村儿可没那个店啊!”

“放心吧爹,大丈夫何患无妻!”

陈子安穿好丝履,大步而去,丢下陈善在后面摇头叹息。

这竖子,莫非你还想娶王侯之女?

……

陈子安和赵政坐在兰台阁里,听吕不韦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宫中的各种仪法。

宫中的礼仪实在太多,而且极为严格,根据尊卑贵贱身份不同,参拜不同身份的人要行不同的礼仪,除了常规君臣参拜礼仪,上朝下朝……甚至连穿衣吃饭行走坐立都皆有礼法。

宫廷里之所以有如此严苛的礼法,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西周王朝之前是没什么礼法的。

大臣们往往是带剑上朝,群臣争功张牙舞爪,喝醉了就发酒疯,拔剑在柱子上乱砍一起,把君王吓得够呛……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在后来的汉高祖刘邦时期也发生过。

“今日要讲的是祭礼……”

吕不韦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开始讲起了祭礼。

说起祭礼又是一大套,包括封禅祭天,祭祀社庙,君王驾崩守孝治丧等。

吕不韦一边讲,一边由礼官和巫师给赵政坐示范仪法动作。

这种礼仪一般是专门为君王量身定做的,没陈子安什么事,他正看的昏昏欲睡,忽见吕不韦的一名随从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主人,楚人李斯求见!”

“李斯?他是何许人啊?”

吕不韦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自从他把秦异人扶上王位之后就名声大噪,吕不韦的大名早已传遍了各诸侯国。

从此投奔他的人络绎不绝,只是到现在他还没有发现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大多是一些混吃混喝的酒袋饭囊,心想这个李斯莫非也是如此?

“此人自称是荀子的门生,学过帝王之术,想请主人引荐大王,为秦国效力。”

吕不韦听说李斯是荀子的弟子,并且学过帝王之术,顿时两眼一亮:“呃?快把他请到我的府中好生伺候……不,马上把他请到这里来,我即刻就见他!”

“诺,主人!”

随从向吕不韦施了一礼,转身退了出去。

本来昏昏欲睡的陈子安,忽然听到李斯之名,一下精神了起来。

对秦国来说,这个李斯可是个重要人物,可以说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如今历史重演,他该如何面对这个李斯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