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送温暖 > 第87章 发财的机会来了

回到大秦送温暖 第87章 发财的机会来了

作者:柳岸牧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4:45 来源:笔趣阁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不觉冬天已经过去了,阳春三月,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光。

陈子安跟着赵政学了一个冬天的礼,终于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放了几天假,因为宫里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太庙活动。

现在正值春耕时节,陈子安想去看看自己食邑的三百户平民,毕竟他们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啊!

所谓的是食邑三百户,就是每年收割这三百的税赋,作为一家人的生活用度。

简单的说就是这三百户人家养活陈子安一家人,跟过去的大地主差不多,一般交纳的都是粮食,有少数做生意的商贩缴纳的是铜币和金饼。

陈子安家的收入,取决于这三百户平民的收成,所以春耕不能耽误啊!

“儿啊,前天我让那几个泥水匠来清理火墙里的烟灰,你猜怎么着?”

陈善一脸的不开心,就像人家欠了他好多钱一样。

“怎么了,是不是他们发财了?”

“可不是嘛,这才两个月他们就发家了,一个娶了媳妇,一个说要建大宅子,你说这钱要是我们自己赚了多好,真是便宜他们了!”

陈善愤愤不平,一脸的羡慕嫉妒恨。

陈子安笑着说:“爹,你这么大岁数了,不会也想去修火墙赚钱吧?我们可是五大夫之家,有三百户的食邑,这点小钱你也能看上眼?”

“这个……苍蝇蚊子都是肉啊!”陈善有些尴尬,顿了一下接着说:“再说现在家业大了,养的奴仆丫鬟也多了,这么多人要吃要喝,废钱啊……总得想点赚钱的门路贴补一下才是。”

陈善虽然是个生意人,但是那个年代的商人都是小商意识,只想自己赚钱,不想让别人赚钱,好像别人赚了钱,自己就赚不到钱一样。

“放心吧,赚钱的办法多的是,不缺这一个,再说你一个人能赚多少钱?我们现在有三百户食邑,只有提高这三百户人家的收成,我们才能赚大钱!”

陈子安的话提醒了陈善,他想了想说:“也是呀,我咋没想到这一层……还是我儿想得周到!”

“所以我这个五大夫要体惜么民情啊,俗话说一年四季在于春,今儿天气好,正是春耕的时候,我得去看看属民春耕准备的如何?”

说着背着双手大步向门外走去,自从赐邑三百户之后,整个冬天除了陪侍赵政读书之外,就没怎么出门,直到现在他都还不了解自己的属民,正好这两天有了空档,他打算体验一下民情,了解一下属民的情况。

“儿啊,等等……”

陈山疾步赶了上来,看着陈子安说:“你现在是五大夫了,出门要坐车,还要带几个随从才体面,怎么一个人说走就走了?”

“我这是到田里去看属民春耕,带随从做甚么?”

“那也得带几个随从,不然谁知道你是吴大夫?”

陈子安仔细一想,发现老爹说的也有道理,像他这么小的年龄若是没有随从,还真没人相信他是五大夫。

“好吧,来福和黑牛去准备马车,四喜和、河生、你们也跟着一块去吧。”

“一群竖子怎么行?我也去看看,顺便给你们壮壮势!”

陈善觉得一群半大少年,不够成熟稳重,然后又叫了几个青壮随从,这次一起出了门。

出了城邑就是农田,陈子安的赐邑在渭水南岸,离水源近的是水田,地势比较高的旱田。

陈子安感到奇怪的是只有极少一部分才是绿油油的麦田,但大部分都是一片赤地,正在忙着春耕。

旱地准备种粟,也就是小米,水田准备种稻。

陈子安等一帮人沿着官道转了一圈儿,发现人们都忙着耕种,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

路旁有一户平民,几个小孩端着土陶碗正蹲在路边在吃饭,看来陕西人民习惯蹲着吃饭,在先秦时期就有了群众基础。

陈子安让黑牛停了马车,走到小孩跟前问道:“小兄弟,吃啥哩?”

那小孩儿看了陈子安一眼,用生冷硬噌的秦音回答道:“麦饭!”

陈子安这才发现小孩碗里全是煮的小麦颗粒,顿时一怔,原来古人吃小麦就是这么吃的?

他不由邹起了眉头,小麦的皮太厚了,主要成分是淀粉和纤维,不容易煮熟,吃了难以消化。

“为何不磨成粉做面条吃?”

“……”

小孩听到陈子安的话,一脸茫然,似乎不懂他在说什么。

幸好屋里出来了一位六旬老者,陈子安对那位老者施了一礼:“老丈,我是新来的五大夫,光景过的可好?”

老者见面前站着一个锦衣少年,身后还站着一群随从,顿时吃了一惊,慌忙对陈子安行了一礼:“原来五大夫是一位少年郎啊,你可是我们的大贵人,快请屋里坐!”

“老丈不用客气,这小麦为何不用石磨磨成粉,如此吃法岂不腹胀?”

“……石磨?何为石磨?”

老张听了陈子安的话也是一脸迷茫,全然不知石磨为何物。

陈子安忽然顿悟,原来先秦时期还没有发明石磨,怪不得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吃了麦饭腹胀难忍,急着上厕所,结果掉到茅坑里淹死了,真是一碗麦饭的悲剧啊!

他同时也搞明白了小麦为何没有大面积种植,主要是他们不会吃,只能煮麦饭,加之口感不好,难以消化,而且不耐干旱,才没有推广开来。

先秦时期人们吃的比较粗糙,地处西北的秦国平民还是以黍和粟为主粮,黍饭比粟好吃,平时舍不得吃,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做一顿黍饭。

直到唐代黍饭依然是一般人家待客的美食,孟浩然写过一句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可见一代大诗人受到朋友的热情招待,也不过是一顿鸡肉黍饭。

至于稻米,那可是贡粮,平民吃不起,那是王公贵族的专利。

贵族上层社会以稻梁为主粮,稻就是大米,梁并不是高粱,而是“黄梁”,是上层社会的美食,俗话说黄粱一梦,指的就是这种贵族吃的黄梁。

当时只有舂米的杵臼,根本没有石磨,陈子安见老者一脸迷茫,就笑着说:“石磨就是磨粮食的,你很快就会见到的!”

辞别了老丈,回到马车上,陈子安笑眯眯的对陈善说:“爹,你不是想发财吗?机会马上就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