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丧失战略主动权

明末贼王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丧失战略主动权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人各有志,点灯子不可能要求手底下的兄弟,跟自己都是一条心。

队伍中有敬畏王嘉胤的人很正常,毕竟义军之中,论能打,还得数王嘉胤。

在义军起事前期,如果不是王嘉胤顶着朝廷兵马的围剿,可能早就没有现在的大家伙了。

但恩情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现在点灯子想的不是王嘉胤的恩情,他现在心中所想,就是拿下平山墩,壮大自己。

而彼时楚行,正在往东而去,直抵京师战场。

楚行到达京师一带,才知道这一次,朝廷的声势到底有都么的浩大。

虽然当初黄台吉仗打的很好,但是面掌握大局的孙承宗的时候,依然是无从下手。

为何孙承宗能够完虐黄台吉,逼着黄台吉赶快带着主力离开?

实在是大明这一次来的军队太多了。

就目前楚行知道的,大明征调而来的主力部队有,总理马世龙、曹文诏、大名卢象升、昌平尤世威、蓟镇杨肇基、保定曹鸣雷、山海宋伟、山西王国梁、固原杨麒、延绥吴自勉、临洮王承恩、宁夏尤世禄、甘肃杨嘉谟,这些都是大明边军中的精锐部队。

此外还有内地的大量的兵马,从山东、河南、湖广、浙江、江西、福建,甚至连四川,也都先后赶到。

楚行这种抗命不想来的,最后都乖乖来了。

黄台吉如果不走,此时一准儿能被大明留下,让他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帝国的余晖。

如果黄台吉脑子一热,非要在北京城下来个决战,可能大都督的策略真的能实现,从此没有女真人的说法。

可是黄台吉太鸡贼了,他看形势比谁都清楚,所以他很快便溜之大吉。

反正他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

当初征调楚行时,朝廷是意图让楚行与曹文诏等人一起,拿下永平四城的,结果再半路上,孙承宗嫌弃马世龙实力不济,训斥了马世龙一番之后,便亲自操刀,遥控指挥,轻而易举的便将四城拿下了。

所以这一趟,楚行算是出了个晚门,赶了个晚集。

但是楚行也发现了一个很残忍的事实,那就是这些官兵,千里迢迢援助京师,给京师一带来的伤害太大了。

而且崇祯真的拿不出银子来给将士们发饷银,所以很多将士溃败到民间,烧杀抢劫,给百姓们造成了莫大的伤害。

可以说这一次,征调兵马跟之前大有不同的是,真的伤害到了,大明的元气。

同时,楚行也敏锐的发觉到,这一次,女真人进入京师一带,暴漏了大明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京师的守备其实非常空虚。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意味着双方攻守的一次改变,意味着大明一直实施的堡垒推进、经济封锁策略瓦解,彻底的失去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就在楚行意识到这种情况没有多久,黄台吉就漂亮的给大明扇了一巴掌,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楚行的忧虑。

彼时,楚行正要奉命离去,却听说了另外一则消息,就在孙承宗和马世龙调兵遣将,消弭后金的余孽之时,满清在锦州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战事。

楚行和卢象升等人都觉得可能要爆发战事,所以都赶去帐前听令。

大家的念头都很明确,来都来了,不能一枪不放就走吧?尤其是,在此之前,立下了功勋的卢象升,更是积极主动。

结果马世龙放出风来,他觉得女真人的意图是发泄丢失永平四城的怨念,展示他们后金的实力。

而且虽然此次出征,黄台吉虽然竭力表现的声势浩大,但是实际兵马只有一万左右。

他们无法攻克大的城池,所做之事,无非就是老一套,烧杀抢劫、焚毁村庄,可见女真人只能破坏,却做不成什么大事。

而当楚行等人见识到孙承宗,孙阁部的时候,这位老人也不敢言明大明战略上的失败,只是跟楚行等人说,“此时女真人的意图,无非是想趁我大军在关内,而关外空虚,想要通过围困锦州,逼迫我大军出援,一来妄图与我军野战,二来可以削弱蓟辽城防,仍然想再来一次京师之战。”

因此,孙承宗选择坐看辽东战事,并不同意大军出兵援助辽东。

同时敕令,辽东巡抚丘禾嘉,采取闭门固守、坚壁清野的策略,坐视后金军焚掠锦州郊野。

楚行看的非常清楚,此时的大明彻底丧失了主动权,已经任凭女真人各种作妖了。

无奈之下,作为边军援军的楚行,只能一枪不发,与马世龙请辞,撤回陕西。

===============================

楚行暂时离开京畿之地,西归暂且不说。

单说一下,平山墩的近况,由于楚行坐镇西北,大肆推进贸易,尤其是与林丹汗合作之后,贸易越发的繁荣,自然有更多的人愿意前往平山墩贸易。

此时,一支一千余人的商队,也自东向西前行。

如今这世道混乱,商队一般都跟镖局合作,上面插着猎猎作响的大旗,上书镇威镖局。

当然镖局战斗力还算是可以,也只能勉强抵御一般的山贼,若是遇到大规模的义军,也是难堪大用。

车厢里都是西北最为紧缺的粮食,这些粮食是平山墩最喜欢的物资,不论南北的商队只要将白花花的大米运送到平山墩,便可以换取战马、肥皂、呢绒等商品,如此来回一趟,起码四五倍的利润。

这支商队的主人姓沈,苏州人,年纪四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这时他正在跟途中偶遇的一名书生交谈,“去岁西北乱的那才叫一个厉害,若不是出了个游击将军楚行,这陕西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不过今年看样子是又有所反复,也不知道游击将军是否能压得住。”

那书生当即拱手道:“还得谢谢沈东家,若不是您出手援助,在下已经死在路上了。”

这书生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容英俊,只是面目紧随,身旁一架车,上面摆满了书籍,在他后面,亦是有十几名家丁跟随。

旁边儿的车厢里,还有个姑娘一直在咳嗦,每一次都让少年颇为关注。

见少年神色为家人病情困扰,那沈掌柜开口说道:“我听说平山墩有一名医唤作吴又可,或许可以诊治公子家人之疾。”

这话让少年脸上的愁云也少了些,他对着车厢喊道:“清兰,可曾听到,都说平山墩有名医呢,你还有救。”

车厢里传来了一道颇为柔弱的声音,不过柔弱之中却透着一股刚强,“象哥儿,我没事的。你不必担心我。”

过了一会儿,这姑娘又缓缓的说道:“象哥儿,若是我真的不行了,你一定要早日寻个佳人,不要为我耽搁了。”

少年连忙喝道:“清兰,你说的什么话,莫非忘记了,你我的海誓山盟了吗?”

听少年的呐喊,车中的姑娘不由的一脸的幸福之意,半响之后,“我只是不想你一身本领,耽搁在我身上,也不想因为我,为人裹挟。”

少年张了张嘴,半响却没说出什么,清兰的病情,他其实比清兰更了解一些。

这些年在江南,不知道寻了多少名医,都没有办法,这一次其实他也没报多大的希望。

只是兄长之命不可违,此行之所以带着清兰,也是想和她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