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一百五十九章 献策

明末贼王 第一百五十九章 献策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在吴又可的一番调养之下,卢象观的心中所爱,清兰姑娘的身体果然恢复了许多。

这让卢象观内心非常感激,便亲自给兄长写信,告诉兄长此事,要求兄长,派遣更多族中子弟来秦地。

卢象升也不是小气的人,知道楚行这边儿缺乏读书人,便与族人商议,将族中年轻子弟以及家人,一次性派遣来三分之一。

如今乱世降临,即便是卢象升这般的豪杰人物,也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楚行虽然在京师的那段日子比较低调,但是观军队的形色,卢象升也能看得出,楚行早晚会成为一方巨擘,如今正是投资的大好时机。

况且他是宣大,楚行是秦地,大家正好可以互为援助。

类似于一种心知肚明的结盟。

对此,楚行也支援了卢象升不少铠甲、火铳、战马,当然这些都是要钱的,眼下卢象升自己耕种,又有东林党支援,正是富得流油的时候,不跟他要钱,跟谁要钱。

正如楚行预料的那样,卢家的子弟,都是闲不住的。

而且楚行从卢象升身上就看到了一点特性,那就是卢家子弟,都是忠于天下,而非忠于朱家之人。

这卢象观在平山墩呆了些时日之后,便开始积极走访,最后便时常拜见楚行,开始建言献策。

这是楚行都有些始料未及的,他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真的有这般本事。

他本来还想着,要养成一段时间呢。

在他成长的这段时间,卢象观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千金买马骨,告诉更多的读书人,跟着楚行混,有肉吃。

虽然楚行上辈子自己创业当过老板,但是真的管理那么多军民的时候,他也有些头疼。

而如今,平山墩不仅仅是军户流民那么简单,还有草原上各个部落,在不断来投。

整体的管理上来说,压力非常大。

针对这些情况,卢象观提出,之前平山墩选拔人口的方式过于随意,往往有很大的不公平性,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他建议,采取新的制度。

对百姓进行分级,外来人口,不分种族,要先完成一定的贡献值,这贡献值可以是赋税,亦可以是开垦的荒地,亦可以是在工厂里做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加入平山墩,成为平山墩正式的人口。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外来人口在不断的贡献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平山墩,最后选择是否留下。

而在这些外来人口在做贡献的过程中,平山墩也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人,调查这些人,并有序的推进安置工作。

楚行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运气这的不错。

这卢家的子弟,真的有几把刷子。虽然他年纪不大,但是却真的有几分本事,跟李岩、田见秀他们这种野路子不同,他们这些名门之后,是有一定治国思路的。

卢象观提出的这些事情,楚行大体也想过。

管理一个区域,与管理一家公司,其实差不多,只有做出了足够多的贡献,才能获取相应的福利。

只是真的具体去操作这件事情的时候,对于楚行来说,又过于繁琐。

他自己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调研,最后只能放弃了。

既然这少年有意提起,自己是有意要做了。

对于此事,楚行自然非常欣赏,便让李岩挑选几个灵巧的学堂子弟,配备一些军中的书办,帮他一起去操作此事。

楚行知道,年轻人做事情容易急躁。

便告诉他,平山墩的工作方法。

在做这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不断的走访,了解各方意图进入平山墩人员的具体情况,最好再选取代表,听从一番他们的意见。

想必,经过他的一番梳理之后,平山墩的人口增加工作,会更加有秩序许多,不过这时一个漫长的工作,短时间内,还是看不出效果的。

将一些散碎的政务、军务处理一番之后,平山墩又迎来了收货的季节。

虽然说,今年雨水极其稀少,各地饿殍万里,但是平山墩却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尤其是红薯和土豆的大规模种植,更是为粮食增产了不少。

随着秋季收粮的快速进行,楚行又可以进行一波人口增长了。

当然,秋收之后,在军队的保护之下,沈东家又来了一次,这次却不是往平山墩卖粮食了,而是想办法将平山墩的粮食,以一种隐秘的方式贩卖出去一部分。

如今整体形势,对杨鹤来说,是看好的。

因为在剿抚并用的策略之下,流民大肆涌入山西区域,而相对来说,陕西安稳了许多,三边之地,有楚行,有洪承畴,有尤世禄这样的猛人坐镇,形势反而好一些。

尤其是安塞县经济的逐渐繁荣,对其他区域也有一些带动作用。

同时,平山墩有意无意借粮食汲取各地财富的同时,对各地的灾害其实也起了一定的延缓作用。

所以说,杨鹤在今岁,反而日子过得比较舒服。

但山西却真的是遭了灾,曹文诏这样的猛人,刚刚在京师一带打完仗,就被朝廷调动到山西打仗。

虽然时下,陕西看起来平缓了许多,但是楚行却依然在小心提放,防止有义军作乱。

因为在秋收之后,王嘉胤特意拜访了一趟楚行,告诉他要离开他的辖区了。

楚行也知道,王嘉胤不可能一直这么老实下去的,不过这家伙在自己的地盘,始终是个雷,他愿意离开,楚行自然是愿意配合做戏,让他安全离开的。

随着王嘉胤的离去,那势必意味着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要知道,王嘉胤若是愿意安稳过日子,还好一些,但一旦他有心谋反,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因为他是义军之中,实打实的盟主,他再次反叛,意味着整个西北局势,会瞬间进入鼎沸之势。

但楚行也不出,不要折腾了,老子养你之类的话。

首先说,天下逐渐崩坏是整体的态势,楚行解决不了,而王嘉胤在这个时候搅局,自己是可以浑水摸鱼的。

其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王嘉胤手下实际控制的流民数量太多了,楚行养不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