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奇瑜的另外一面

明末贼王 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奇瑜的另外一面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此后,卢象升虽然在山西势头强劲,但是没有了王嘉胤这个被楚行所影响的温和派,王自用统帅的三十六营,更加的强硬,声势也越发的浩大。

虽然卢象升多次出击,反而让他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强。如今王自用率领大军二十万,在晋地攻城略地,而且随时有越过黄河,进入陕西的可能性。

这是楚行极其不愿意见到的,西边儿有神一魁,东边儿有王自用,自己在中间,虽然有黄河天险,但是用处不大,人家说过来就过来。

除非自己能屯兵十几万,守住黄河防线,不然这日子就是无比的艰辛。

好在王自用头铁,想要夺取太原,领着大军在太原跟卢象升打了起来,让楚行略微松了一口气。

四年九月,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传来。

如今活跃在反贼战场上的赵四,竟然就是点灯子。原来锦衣卫将点灯子的情报给扒了出来,点灯子,原名赵胜,是清涧人,早些年曾经有过赵四儿这个名号。之前自己一直给曹文诏提供情报,自以为已经杀死了点灯子,谁曾想这厮现在活得好好的。

此人神出鬼没,在洪承畴统领三边之地,威慑无双的情况下,还非常的活跃,搞得各地官兵苦不堪言。

因为其兵马甚重,动不动就是万人之上,而且兵马铠甲俱全,也算是完成了脱离王嘉胤自立的心愿。

不过这对于楚行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不知道报复什么时候,会来到自己身上。毕竟他不知道自己曾经给曹文诏提供过情报,但是绝对记恨自己曾经让他在平山墩吃了一记大亏。

十月,楚行又得到了一个新的消息,陈奇瑜的官职有了新的动向,升任陕西左布政使。先前楚行遭难,被杨鹤强行安排了大量的难民,时候发觉暗中使坏的人,竟然是陈奇瑜。

在楚行的记忆之中,历史上的陈奇瑜应该是统兵的大佬,起码也是总督级别的人物。

而他如何也没有想到,陈奇瑜实际上跟自己是一类人。趁着国家为难,大发横财。之所以暗中撺掇杨鹤收拾自己,竟然因为自己没给他送钱。

真的是上面人动动嘴,下面人跑断腿。

知晓此事之后的楚行,并没有对陈奇瑜动手,因为陈奇瑜虽然贪财,但是为官能力还是很猛的,对于不能立刻消灭的且喜欢钱的猛人,楚行素来坚持是拉拢的政策。

所以眼下杨鹤的股份,已经在杨鹤下去之后,归属了陈奇瑜。

而陈奇瑜在平山墩一带,也有很多生意,是楚行的合伙伙伴之一。

如今陈奇瑜升值,楚行自然免不了送上一波福利。

第一次见到出手阔绰的楚行的时候,陈奇瑜也很是震惊,毕竟现在都紧巴巴的,而且自己还坑过他,这位财神爷竟然不恼火,反而还愿意跟自己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陈奇瑜的思路也很清晰,那就是花花轿子众人抬,打造和谐的西北环境,从你我做起。

所以陈奇瑜和楚行的合作关系一直非常密切,这一次见到楚行送来的中礼,自然写了一封密信,告诉楚行,别看洪承畴做了三边总督,但是他奈何不了我们这些坐地户,有什么麻烦,委屈,直接给老哥哥写信,老哥哥替你弄他。

并建议楚行,运作绥延总兵这个职务,再不济也要运作个延绥副总兵,并且起码要挂个左都督,别只知道挣钱,挣钱要花,要提升自己的地位。

可见这个老哥哥对于提携后人,还是很用心的。

同时陈奇瑜从军事发展的角度,还给楚行进行了一番参谋,他认为楚行眼下,手底下的武将,过于粗野,并不是科班出身,应该吸收更加的世家勋贵子弟进入。

他一共推荐了七个世家,其中有姜、王、杜、尤、萧、张。

这七家如今在朝堂之上,已经闯下赫赫威名,比如姜家,一门八总兵,虽然至天启年间没落,但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武将世家,传承有序,其姜家子弟人才辈出。

王家自不必说,先不说不靠边儿的王承恩家,单说王保、王威两家,单单是总兵就有三四十位,其中精华号称王家八虎,根本不是说一说的。

估计楚行若不是背靠李家,又有钱,人家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此外杜家比较出名的是六起六落的杜文涣,楚行觉得他比较命苦,估计是因为他家是外来户的原因,根基差一些。

尤家有尤世威,尤世禄三兄弟作为顶梁柱,如今在大明如日中天。而张孙两家如今在朝堂之上也有代表人物。

楚行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辖区里,竟然藏着那么多军方世家,看来不好好活动活动,往前走两步,这些大佬就都浪费了。

当然,陈奇瑜虽然表面上是给自己提醒,实际也自告诫自己,他楚行在他陈奇瑜面前,就是个透明人。

让他不要脱离战线,大家都是一条绳的蚂蚱罢了。

对此楚行很是想笑,贪财而不强壮自身,终究是朝廷待宰的一头猪罢了。真的当朝廷是瞎子?朝廷不是瞎子,回头也有别人觊觎你的钱财,手底下没有刀把子,掌握再多的财富有什么用?

茅元仪在平山墩呆的时间久了之后,心扉也逐渐打开了,这倒不是楚行的功劳,而是归功于社交牛逼症患者田见秀,这厮没事儿就找人家喝酒,拉着人家去田野里去体验生活,让他感受下一下什么叫做蒙汉一家亲。

久而久之,一把年纪的老人家,不仅仅心扉打开了,竟然还让发妻沈氏,又孕育了一个孩子。

如今老人家每天在校场里转圈圈,喃喃自语,希望夫人给自己生个男娃,继承衣钵。

他可是做过杨犒和孙承宗幕僚的男人,他希望自己的后人,也跟自己一样,为国家做些大事。

所以老人家的课程也逐渐变得不是那么生涩了,不过楚行也没有时间去细听,反正这些战场上的细节,是由将领们把握的。

他大多数时间除了忙政务、军务,就是打熬力气,放飞自我。

偶尔跟自己发起比划比划,看看能不能再为楚家添添新丁啥的。

当然,军装这件事情也不能小觑。

因为呢绒这种毛料的出现,使得呢绒军大衣走上大明的历史舞台,如今平山墩已经出现了蓝色的呢绒大衣。

看着将士们穿着蓝色的呢绒军装,腰间背着燧发枪,楚行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楚行忽然觉得,是不是可以把佩戴简单,轻便,且具有一定防护力的钢盔孕育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