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二百零一章 压力甚大

明末贼王 第二百零一章 压力甚大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我大明竟然有此等铁骑?”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书生长叹了一口气,忍不住赞叹道:“为何有这般铁骑,还能让蒙古骑卒,入侵大明?致使我等家毁人亡,为蛮夷所掳!”

侯方域无言以对,还是冒襄说道:“人家是秦地的将士,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辖区,若是没有军令,岂能轻动?”

旁边儿有人忍不住说道:“秦地?莫非洪兵已经这般强悍了?可若是这般强悍,对付三两个泥腿子,还不是手到擒来,怎么听闻秦地的反贼最为声势浩大呢?”

“哪有那么简单?”侯方域无语的摇摇头,旁边儿有人解释道:“蒙古骑卒强悍,顶多凑个三五万,可义军一动,便是十几万,几十万众,便是猪,让你一刀刀砍杀,也能把你类似。”

如今流落到这种地方,侯方域、李香君等人的情绪都变得低沉起来,有一支科举不得志的士子开口道:“管他是那支边军来着,他们舍命杀敌,营救我们,便是天大的恩情,此战过后我便去投军,投笔从戎,为天下争一份太平。”

听闻这话,那车上的妇人,瞬间担忧起来,若是这些士子大规模投了军,那么自己未来该如何?

莫非要跟这群人流落西北,一辈子呆在这贫苦之地了吗?

又有士子附和适才的士子说道:“阁下所言极是,我全家满门被鞑子诛杀,若是他们能报的大仇,我这辈子也无憾事,便是投军,为天下百姓争一份太平,又有何不可?”

听到这般话语,顿时引起不少士子的称赞,只是不久之后,便有家底殷实一些的士子冷笑道:“阁下给自己寻得好出路,如今大明时局动荡,必会有藩镇趁势割据一方,你这是看着人家兵强马壮,想趁势谋个官身呢!我劝你还是想想说辞,莫要见了人家将军,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大家本来还皆处于险境之中,本应该同仇敌忾才是。但这话说的过于刻薄,嘲讽那些没有出路的士子,顿时引起数人不满,纷纷开口怒斥。

连李香君都恶狠狠的瞪了那书生一眼。

“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能以一敌二,而且还有如此声势浩大的骑兵,这等水平,便是洪承畴这三边总督也养不起的。”侯方域一脸疑惑,对于身边儿的互相攻讦却并不放在心上。

他的声音很小,却被旁边儿的冒襄听得清清楚楚,“不仅仅是是否养得起的问题,你且看他们使用的火铳和铠甲,制造之精妙,皆是上上之选,非江浙一带的能工巧匠是做不出来的。”

这个时候,战局基本上已经有了答案。

与明军交手的时候多了去了,往往杀上一阵,这些官兵的将军便会心疼万分,亦或是队伍抵挡不住,自己便崩溃了。

但是像是眼前这支兵马一般,拼了命的死战不退的,这群蒙古骑卒还是头一次见。

如此悍勇之士,如何让人不心生寒意?

楚行等人的情报有误,如今的蒙古骑卒,并非是八旗,而是各个部落混乱,且旗号复杂而已,其中真正的统帅只有左右两路。

先前楚行在山西一个劲儿的厮杀,已经给左路兵马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这一次交锋,又几乎将左路兵马给削光。

疼的左路的旗主差点从战马上摔下去。

他知道,他之所以能够得到黄台吉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手下的兵马众多,一旦全员折在这里,那么自己就完了。

钱财这东西,没有了,可以找机会再去抢。

将族中的精壮一战全都交代在这里,是没有意义的。

一站下来,见自己家损失颇为惨重,而且虽然自己家人多,但是没过多久,便处于下风,便生出了腿意。

当下左路大旗摇晃,参与的将士纷纷跟上。

而此时楚行身边儿也仅剩下三千余将士,有两千多骑卒战死沙场,剩余的将士也几乎人人负伤,让他心疼不已。

好在,己方战斗力彪悍,打的蒙古骑卒抬不起头来,他们留下的人马更多,他们留下了几乎六千具尸体。

一换三。

这已经是不俗的战绩了,但是楚行依然很心痛。

而此时,敌人退却,李定国却再也坚持不住,身子一歪,在战马上摔了下来,幸好马进忠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了他。

原来并无大碍,只是身上的小伤口众多,且流血不少,再加上体力耗尽,昏厥了过去。

楚行心疼,赶忙召来军医,给他治疗。

得到军医的包扎医治,李定国并无大碍,只是休息些时日,便能恢复。

而彼时,剩下的兵士,也赶忙上前,将那些俘虏的绳索解开,帮助军医就是受伤的将士。

毕竟那么多平山墩的将士倒在战场上,总有命好可以捡回一条命的。这也是平山墩将士敢拼了命厮杀的原因。

即便是他们倒在了战场上,但凡是他们还有一口气在,将军也会派人给他们医治。

一下子增加十万百姓,对于楚行来说,也是个压力,继续留在绥德县是肯定不可能的了,关键是这事儿还不能找洪承畴寻求任何支援,因为洪承畴要是知道楚行,有心思救那么多难民,一定要将他亲自绑到前线去教导教导。

号称西北第一土财主的楚行,养活凭空出现的十万百姓,也是头疼的很,估计整个之下的多余存粮都会被消耗掉。

所以这次救援行动,在文士们的眼中评价并不高,首先损失极其惨重,其次还增加了主体的负担。

愿意投靠的士子、工匠是最好安置的,因为这也是平山墩主体最稀缺的资源,只是楚行并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也不知道这群士子之中有侯方域和冒襄这样后世留名的人物,也悉数扔给了卢象观,没有动任何的心思。

在得知救援他们的,竟然是西北大明鼎鼎有名的种田将军之后,当场愿意留下的士子并不少。

要知道,楚行跟东林党的关系还不错,因为双方高层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金钱往来,而楚行又跟卢象升关系甚佳,所以楚行便是以一个出身贫寒,且努力屯田的将军闻名于世。

这是东林党人努力为楚行营造出来的政治形象,这位将军只善于屯田,不善于用兵,所以同样是种田,但是人家卢象升早就得了重用,而楚行一直快快乐乐的种田。

不过楚行坚信,这种田也能种出光明大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