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凤翔府

明末贼王 第二百五十七章 凤翔府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很多时候个人的利益大于家族的利益,而家族的利益,又是大于国家的利益的。

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只是没有人愿意承认罢了。

这也是为何,在每次王朝变更之时,会有那么多汉家儿郎帮着异族,消灭中原朝廷的原因之一。

当然,像是尤家召开家族会议,商讨加入平山墩体系,这件事情算是个例外。

因为楚行虽然对待崇祯已经升起了不臣之心,但是毕竟他现在依然是大明的臣子,朝廷也没有公开指责楚行的行为,尤家加入平山墩体系,表面上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大不了公开宣称,楚行帮助尤世禄镇守宁夏后卫就是了。

其次,楚行自己本身也是汉人,而且内心是完全的保守派,虽然表面上喊着各民族平等,但是实际上,是真心实意终于华夏文明的。

所以哪怕是尤家跟楚行走上了对抗朝廷的道路,也不会留下什么千古骂名,大家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其实,不仅仅是尤家,在楚行扩军,席卷陕西之时,各世家都在积极的应对之中。

军中子弟,便直接抛出去,哪怕是从小卒做起,也要入伍参军,跟着平山墩四处征战,训练士卒。

而读书的儿郎们,就直接派到楚行治下,去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如今楚行手下人才稀缺,但凡是有些本领的,很容易便能在文官团队之中脱颖而出。至于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世家也有他的打算。

那就是直接派到学堂去读书,在他们看来,各种知识,知识一种敲门砖。

至于具体学习什么,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打开晋升之门。

这些狡猾的世家,很多都经历了一二百年,几代人的传承,他们早就掌握了家族繁盛的秘密。

当他们发现,他们没法跟强权斗争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顺从,加入到强权之中。

家族之事有了结果,尤世禄立刻将族中子弟一個个叫来,分别嘱咐,“既然我们尤家效忠于平山墩,尔等便立刻动身,安排你们做什么,你们便立刻做什么,不许有丝毫犹豫。”

听到这话,族中子弟一个个立刻兴奋起来。

“哈哈,终于可以打痛快仗了,这几年在朝廷手底下,真的是过得生不如死的日子,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也不知道崇祯爷是怎么想的,整天净琢磨怎么差饿兵打仗。”

“对啊,听说平山墩富得很,有数不清的战马,若是有幸做了骑军,纵横在华夏大地之上,亦或是北击大漠,何其畅快啊。”

至于尤家的一些长辈,则忽然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略带犹豫的说道:“你们说,咱们尤家在西北这上百年来,也积攒了不少的人脉和声望,是否可以学习一下楚行,为人家做事,终究不如自己做事,得到的好处多。”

尤翟文立刻瞠目结舌,“您是嫌弃咱们尤家灭亡的慢吗?即便是咱们尤家在西北小有声望,跟其他世家比起来,又有多大的优势呢?而且,楚参将之所以有今日,是因为其钱粮和人口无数,咱们尤家拿什么跟人家竞争呢?”

尤家的长辈闻言,一脸的不解道:“为何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积攒这么多的人口和财富呢?”

尤翟文说道:“这事情说起来太复杂,小辈一时间也解释不清楚,只知道平山墩治下,有许多作坊,这些作坊可以用日进千金来形容,而且这些作坊几乎都是从杨鹤执政西北时,便已经开始营业了。”

“此外,平山墩还有大量开垦出来的土地,以及高产作物。”

尤家长辈明白了,人家是蓄谋已久,而且楚行是真的有才华,自家比不过,便不再多言语了。

就如尤翟文所言,虽然西北的世家都很眼红楚行今日的局面,但是大家也都清楚,这东西眼馋没用。

因为现在时局不一样了,想要做成人家的事情,也没有希望了。

如今时局崩坏的过于严重了,大家哪怕有野心,也要考虑下安全问题。

太多的流民无家可归,无饭可吃,他们就像是蝗虫一样,在土地上游荡。而目前有办法,让这些流民吃一口饱饭的,就只剩下楚行。

其他人没有这个财力,也没有这个组织能力。

所以渐渐的,很多有识之士,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只有楚行,可以救陕西。

当然,大明养士二百多年,也不都是“乱臣贼子”,也有愿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热血文士。

其中倒霉的崔源之就是个特别明显的例子。

在经过数次大战之后,凤翔府的元气大伤,洪承畴也是下了大力气,才将崔源之这个能力从崇祯手里要过来。

崔源之早年做过大名知府,后来又做过蓟州兵备道,政绩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崇祯本意是让他担任山西右布政使,但是洪承畴因为楚行这边儿的崛起,压力巨大,他希望利用能臣,休养生息缓解楚行带来的压力。

因为楚行虽然早先没有展开咄咄逼人的态势,但是因为其仁善之政,即便是他不刻意,也有大量的百姓涌入到他的辖区去。

而且涌入的,不仅仅是那些普通的百姓,还有大量的地主和富户。

这些人的离去,对于洪承畴来说,绝对是个打击。

所以崔源之被调到了陕西凤翔府,他希望凭借这位能力,稳住地方。而且洪承畴跟崇祯、崔源之也有约定,凤翔府只是个起点。

未来陕西布政使司肯定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

这位老大人在抵达凤翔府之后,也没有跟其他摸鱼党一样浪费时间,而是立刻采取行动。

利用其庞大的政治资源,开垦荒地,赈济灾民。

只是好景不长,流民动荡起来,洪承畴又无暇顾及他。

他只能自己训练乡勇去对抗那些流民。

所以在楚行辖区,也就是延安府、平凉府都大规模产生骚乱时,他治下的凤翔府还算是平稳。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楚行在收割了庆阳府之后,意犹未尽,大军四处出击,意图拿下宁夏后卫和凤翔府。

崔源之得知此事之后,并未放弃抵抗,而是跟之前一一样,召集手下兵士,主动出击。

这也是他之前经常做的事情,老大人虽然是文官,但是带兵打仗还是颇有一套的,毕竟之前做的事蓟州兵备道。

同时,他在行军之余,还会沿途要求各知县和乡绅招募士兵,并告诫他们,楚贼一旦来了,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而楚行在各地的政策,大家都有所耳闻,虽然对待老百姓不错,但是对待他们肯定是恶政。

所以大家对于招募乡勇这件事情,还是很热情的。

可是当兵打仗的,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这些人知道楚行是来解救他们的,他们如何会诚心实意的跟着官僚们打仗呢?

所以这些人大多数白天被拉了壮丁,到了晚上就偷偷逃了。

而且,崔源之自己招募的乡勇,在尚未抵达战场之时,就听说了楚行的诸多战绩,压根连对抗的勇气都没有。

连续几个日夜过后,逃亡的人数激增,最后崔源之手里的兵马,已经不足一千。

眉县城头。

崔源之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士卒,再转身看看自己身后的乡勇。

心里颇为复杂。

此时他身边儿的乡勇虽然都是些精锐,甚至还有很多压根就是自己带来的老卒,可是跟人家比起来,人数上太过于渺小了。

而且这些人真的是感激自己,才愿意跟自己作战,不然这些人也早跑了。

“尔等速速开成,投降去吧。”

平山墩的秦英,只是命手下对着城头放了一个时辰的火炮,便炸毁了一座城门喽。

崔源之心里很清楚,这么强大的火力,抵抗也没有用了。

所以他做了一个非常神器的决定。

他命人打开城门,让他们去投降,而他则带着剩余的老卒,维持治安,防止有人借机作乱,同时保护好府库的黄册和鱼鳞册。

而知县,已经选择上吊自杀了。

这还是第一次出现,知县不愿意投靠,直接自杀的事情。

而更让大家疑惑不解的是,凤翔知府竟然也在,人家不仅命人开城投降了,还在帮忙维持治安,秦英知道将军喜欢这些读书人,便立刻前来拜见,“安塞游击秦英,见过知府大人。”

崔源之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淡然的说道:“你这乱臣贼子,也敢叫我知府大人吗?就不怕你们家主子责罚?”

秦英坦然道:“就凭老大人爱护百姓这件事情,秦英有何不敢?”

崔源之毫不在乎的说道:“无所谓了,既然你们赢了,这眉县便是你们的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是不要妄图让我投降,不可能的。”

“凤翔知府的名声,传遍西北,我如何敢杀你。”秦英道。

“不敢杀我,却敢夺我大明的城池?你们忘了,你们还是明臣呢!”崔源之冷笑道。

“此举乃是替天子救民,如何算是夺取大明的城池?”秦英继续道。

“自欺欺人罢了,莫非当天下读书人,都是傻子?”崔源之冷笑一声,背过身去,却是不愿意搭理秦英了。

秦英无奈的摇了摇头,吩咐左右妥善照顾,便处理正事去了。

凤翔府虽然是个小府,但是五脏俱全,秦英需要处理的事情颇多,这是楚行给他锻炼的机会,他自然非常重视。

只是在秦英忙碌不堪时,手下人禀告,说崔源之在跟他们要了一桶水,清洗过身体之后,便每日诵读儒家经典,不愿意吃一口饭,喝一滴水了。

秦英内心复杂,既钦佩对方的正人君子,忠臣之道,又恼火对方这种愚忠的行为。

赶忙赶了过去。

为了表现尊敬,秦英让崔源之依然住在县衙内,而且不允许手下打扰。

当他见到崔源之时,老大人已经形容枯槁,生机逐渐消散了。

秦英叹息一声道:“老大人,您这是何苦呢?”

此时,崔源之连最后一分戾气都没有了,只是平静的看了秦英一眼,便将神色再次投到朱子上去了。

秦英恼火道:“你若是求死,我在攻破府城之后,便杀进腐儒,让他们给你陪葬。”

崔源之终于说话,只是声音异常虚弱,“你不会,楚贼虽然有不臣之心,却志向远大,不会允许你这么做的。”

“老东西,欺我年弱,说不过你!”秦英本身就是一个粗人,他讲道理赢不过,自然是来粗的,一摆手说道:“军医呢?给我强行灌粥,灌参汤,想死门都没有。”

“混账,读书人的体面,岂能被你这般侮辱!”崔源之愤怒道。

“不要碰我!”崔源之急了,因为所谓的军医,是一群如花似玉的小姑娘,这群小姑娘有的按手,有的按脚,有的按住肩膀,直接将肉粥给他灌了身体。

还有一个领队摸样的女军医,笑着说道:“秦将军,放心吧,我恩师传下来的手艺,他相死都死不了。”

崔源之气的咬牙切齿,骂道:“吴又可是畜生!”

看到这老大人灌了肉粥之后,似乎瞬间有了折腾的力量,秦英出了门,对军医说道:“你们得折腾他,不断的折腾他,让他有事情做,他就不会有时间琢磨死的事情了。”

“为何?”军医一脸迷茫的问道。

“这帮人脑子坏掉了,我估计他在琢磨什么朝闻道,夕可死矣。如果不给他点事情干,他很有可能觉得,他死的光荣,死的伟大。”

军医道:“可不能让他得意了。”

“对。”秦英潇洒离去,“哼,欺负我年幼,说不过你!?”

秦英自己有一大摊子事情,此次西政顺利,兵分多路,大致为三个进攻方向,有宁夏后卫,庆阳府,凤翔府。

目前进展最为缓慢的反而是自己,所以秦英压力很大。

不过,秦英也有他得意的点,那就是他对当地破坏最小,百姓安置也非常到位。

此时他留下少量的运粮队和辅兵镇守眉县之后,立刻分兵继续出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