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三十六章 千户

明末贼王 第三十六章 千户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见过抚台!”楚行进入内衙,按照师爷的吩咐,直接躬身行礼。

抚台,是巡抚的别称。明朝的第一任巡抚是朱标,他被朱元璋任命为巡抚,勘察迁都事宜,这便是大明朝巡抚制度的由来。

而随着时间的变迁,边境因为多发生战乱、民变等原因,多临时设置督抚,至明朝中后期,因为各种复杂的问题难以短时间解决,督抚制度则日趋常态化。

而总督和巡抚,又大有不同,两者身份和地位完全不一样,总督一般挂尚书衔,而巡抚则只能挂侍郎衔。至于刘广生则比较惨,连侍郎衔都没挂,他挂的是御史衔,明显是临时过渡性人物。

不过对于楚行这种连巡检都是假冒的人来说,巡抚已经是天大的人物了。要知道巡抚之职,整个陕西的军政要务,都可以一言而决,俨然就是一个坐镇一方的土皇帝。

刘广生还保留着书生朴素的习惯,来到安塞这个穷地方,没有提任何过分的要求,一袭青衫,手里还捧着本书,正看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说,这位巡抚大人给人的感觉非常好,仪态端庄,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刘广生虽然看起来是个弃子,但实际上人家也是实打实的实干派,此时正是四十来岁,精力充沛的年纪,又多次深入民间,人家俨然是想做出些贡献来的。

“这不是芦关岭英雄寨的猛虎么?”四下并无他人,刘抚台捻着颌下的长髯,一张嘴就石破天惊,听得楚行心里咯噔一下子。

见楚行有些惊讶,刘抚台摇了摇头,真的是年轻,没经历过大风浪,朝着楚行摆摆手道:“来,过来坐。”

虽然被人道破了身份,楚行有些惊讶,但是这官场的等级尊卑他还是知道的,当年创业的时候,跟领导开会的时候多了去了,别管对方什么职级,他都不敢轻易坐,更不要说抚台这种高官高官了。

所以楚行只是往前走了两步,神色恭敬的看向巡抚,并没有落座的意思。

见眼前这少年颇为识趣,这刘抚台也就没有为难楚行的意思,用当做自家子弟般的语气呵斥道:“我说你小子也真的够胆大包天的,两员朝廷命官,竟然被你当着一众百姓给杀了,你说你这不是自己往坑里跳么?那可是圣人任命的朝廷命官,也是你能杀的?”

“抚台大人,您如果这么说,卑下不敢苟同,”见眼前这刘抚台连连发话,句句直指要害,楚行知道,继续藏着掖着,就真的没必要了,当下束手而立,从容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虽是山贼之子,也知道孝义当先,虽九死不悔。”

见眼前少年并无继续慌乱,而是跟自己坦然对答,刘抚台笑着点了点头,“本官虽不认可你的做法,但认可你的孝义。

你能在杀了仇人之后,重新返回县衙,并击退反贼,证明你心中虽然有恶,但还残存几分良知,知道百姓是无辜之辈,这一点你比闯贼他们要强。

而且你师爷也交代了,你小子自幼随他修行,有几分兵事上的本事,若是本官不用你,你很有可能就从了贼,眼下咱们陕西不易,本官可不想陕西多一个笑傲山林的大王,所以这个好处还是要给你的。

先前邢兵宪已经保举你做安塞巡检,那是他无识人之能,本抚有举荐贤才,督促粮饷之权,有意保举你为平山墩屯田守御千户所千户,如何?如此一来,你可以屯田自足,二来也可以守卫安塞。”

楚行赶忙再次拜谢,他算是看出来了,眼前这位大佬,具体怎么摸清他跟师爷的底细他不清楚,想来是锦衣卫亦或是东厂之流,但是人家这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的本事,用的可真的是炉火纯青。

不过他给的这个好处,楚行是真的心动了。一个千户所千户的职务,堂堂的正五品,比知县的等级都要高,当然,明朝文贵武贱,别说是一个小破千户,就算是总镇,见了县令都头疼。

不过眼下恰是乱世,手头上有刀片子,就足够让人心满意足了。

只是让楚行颇为头疼的是,这屯田守御多半是要自给自足了,指着朝廷发工资根本不可能,甚至按照要求,他很有可能要定期上缴粮饷。

这才是眼前这老东西的可怕之处,先是连哄带吓,然后抛出来个甜枣,最后逼着你给他打工,结果是有了成果,好处还都是他的。最关键是师爷在安塞,那就相当于人质,自己还不敢胡作非为。

让楚行更加没想到的是,这刘抚台真的是做足了功课来的安塞,只听他娓娓道来道:“本官入安塞之前,也曾微服私访过,你那父亲楚天霸虽然割据一方,但是从未做过过分的恶事,待老百姓也不错,四方豪杰也都臣服。

让你做千户的目的,也是笼络一下豪杰,别让更多的人,跟着高迎祥他们去闹,咱们秦地苦,别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对了,按照先前胡抚台的习惯,这种聚众谋反的事情,他都是避而不发的,你说说你的看法?”

“回禀抚台!”这一次,楚行倒是张口就来,他从一个公司的角度分析道:“这种前任留下来的锅,您无论如何是都不能背的,而且您也背不动。

日后的秦地只能是越来越乱,您若是想早点脱离苦海,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跟胡抚台一样摆烂,任凭事态发展,另外一个则是辛苦治理,或许有所转机。

但都有个前提,就是让朝廷知道,秦地的困难,这对您的未来才是最有利的。至于眼下安塞叛乱,属下觉得还是要跟朝廷提一提,但不能说县尊和兵宪一起逃命的事情,毕竟咱们秦地虽乱,但也不能打自己的脸不是。”

刘抚台闻言连连点头,面露满意之色……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捡到宝了,眼前这少年,不卑不亢,理事清晰,是个好面子,培养一番,或许真的可以成为自己的助力。

“虽是幼虎,却能发老成谋国之言,不错不错。”面上的欣喜之色一闪而过之后,刘抚台点了点头,自作高深道:“安塞之乱肯定不能跟之前一样,是要有过说法的,有过不一定要罚,但有功必须赏,这也是本官给你保举一个千户的底气。”

说着,刘抚台忽然想到什么一样,继续说道:“对了,贤侄,此次我来安塞,还带回来数千流民,你这千户所新立,恰好需要人,便一并给你吧。”

“我……你……大爷!”话到了嘴边儿,楚行好悬没骂出来。

话说,这几千难民,高迎祥如果自己养得起,是绝对不会送人的。

高迎祥这般做了,一来可以赢得民间的好感,二来可以甩开莫大的包袱,唯一辛苦的便是朝廷,因为这几千难民的家,已经毁于战乱之中,而刘抚台带来的银子若是用在这些难民身上,真的是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不瞒贤侄,”刘抚台看出了楚行的愤怒,但他老人家一点都不将属下的放在心上,“指着朝廷赈灾,那很难,银子从户部播出来,到秦地,再到地方,层层扒皮,最后到了老百姓手里,一根毛都未必能剩下。

况且就算是这银子发下来了,咱秦地能买到多少粮食,所以说,要想救秦地,还得自救,本官这也是无奈之举。

知道你年轻有为,所以拿你做试点,若是可行,便在陕西推广,甚至还会在你身上继续加加担子,一个小小的千户算什么,即便是指挥使,本官也是能保举的。”

“大人,这几千人的消耗可是不小。”楚行为难道。

“若是此事简单,怎么会轮得到你,你觉得提着刀片子杀敌简单,还是寒窗苦读简单?”

“自然是提着刀杀敌简单了。”

“这不就结了,那些清贵的大人们,能去干难事么?说实话,本官是看不上他们的。回去告诉你师爷,他一个县令跑不了,而且既然是试点,咱们肯定要鼎力支持,所以你那个屯田守御千户所,但凡有所需求,都可以找他要,他不是吹嘘,一个偌大的安塞城,以后归你了吗?那一切困难,以后就由他解决,安塞城归你爷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