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四十章 震惊

明末贼王 第四十章 震惊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田见秀去而复返,在楚行看来,是完全意料中的事情。

他一介书生,在这乱世之中,想求条活路,何其艰难。

最终结果,他要么从贼,要么就回来投靠自己。

所以在见到田见秀,他一点都不吃惊,而且一点面子也不给。

至于李鸿基来投靠,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要知道,李鸿基自己在军中,就已经是地位不俗的军官了,这等人一旦离开军营,做了逃卒,按照他的习性,多半是要做贼的。

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竟然跑到自己这里投奔自己。

要知道,即便是他是自己的叔父,自己也不可能过分的惯着他,他能忍受一个毛头小子的指挥吗?

要知道自己可是实打实的晚辈。

当然,李鸿基自己不这样想,因为经历过安塞起义之后,闯荡江湖多年的李鸿基敏锐的察觉到,那就是大明朝虽然**、没落,但是想要造反闯一番事业,在眼下是几乎不可能的。

高迎祥一旦起事,几万人追随,声势何其浩大,可遇到杜文涣这种正规的朝廷兵马,立刻就让人家打的落花流水。

这种情况下,楚行的处境反而要好许多,他虽然同样经历了安塞战乱,但人家乘势洗白了,有一身官皮披着,更重要的一点事,小家伙是自己义兄的嫡长子,天然的有一层亲近关系在。

选择追随楚行,是在眼下这乱世之中,暂时找一条栖身之地罢了。

当然,这里面有些报恩的情绪参杂其中,当初楚行的父亲,确实对自己有活命之恩。

眼下楚行正是用人之际,李鸿基自忖有几分勇力,帮衬一二还是能做得到的。

甚至楚行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授业恩师,跟自己的授业恩师,其实就是一个人,小家伙算是自己的师弟。

当然最为主要的是,还是李鸿基对眼前这少年的认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父亲被害之后,可以从容脱身,还能领着一众少年,在危难之中,报仇雪恨,最后更是能全身而退,捞一个官身。

这整个过程,若是没有几分本事,如何做得下来。

李鸿基觉得,跟着眼前这小子,最后能有多大的出息暂且不说,起码自己不会受苦受罪。

车队在路过芦关岭之后,选了个废弃的军堡歇息了一晚,便继续赶路,终于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平山墩。

话说,刘广生作为新任巡抚,果然跟胡廷宴这种摸鱼风格的巡抚大为不同,首先他一抵达之后,整个秦地的官员,尽数被召唤到巡抚衙门,耳提面命了一番,对于未来有了大体的规划。

当然,说是规划其实有些没有意义,因为现在整个秦地穷的要命,能拿出来的本钱太少了,军队积欠粮饷高达三年以上,而百姓欠缴的税银也是个天文数字,这些矛盾都亟待他去解决。

如果说,跟胡廷宴一般,任凭底下去闹还好,但是巡抚大人一旦想有所动作,花出去的金银,可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再加上来秦地之前,虽然崇祯给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但是给刘广生添麻烦的乌鸦依然特别多,每天上奏要求给刘广生治罪的奏疏堆积如山,然后便是西贼和套虏,这些人磨刀霍霍,竟然还视图来秦地蹭一波粮秣,这些都是悬在脑门上的麻烦,但一时间根本解决不了,让人更加的焦头乱额。

而刘广生一直渴望的人才问题,别说门了,连窗户都没有。但凡是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秦地是一块腐肉,在此地施展才华,可能还没来得及展示,就得死在战乱之中。

说实话,人家宁可去辽东,去袁崇焕手底下做事,也不愿意来西北,实在是西北太穷了,自己就能把自己给活活饿死。袁都督那边儿就不一样了,怀里揣着尚方宝剑,要啥有啥,比破秦地不要好太多。

于是乎,刘巡抚虽然动作频频,但其实真正的作为,还是被安置在各军堡的屯田千户们。

当初他给楚行说的是,你是一个试点,但是他没告诉楚行的是,这样的试点,他安排了不知道多少。

换句话说,这千户官,在刘巡抚这里,压根就不值钱。

如果条件允许,他能凑出一百零八个千户官来。

这些屯田千户,大多数都是被刘广生一通忽悠给骗来的,就在平山墩周围,起码有十几个新晋的千户,在为刘广生卖命。其他边塞区域,还不知道有多少。

按照衙门口里传出来的话来说,没有粮饷,咱们就自己种。

这种脑残的想法,在楚行看来,真的是读书读的脑子坏掉了。秦地如果能种的出粮食来,怎么会惹出那么大的乱子来。

不过确实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每家领着几千户饥民,一下子就给刘广生解决了几万人的麻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刘广生的燃眉之急。

当然,就拿平山墩周边儿来说,这十几家千户所的出现,其实矛盾和冲突也非常多。

因为本地的资源就那么多,被刘广生安置为千户所的千户,其实大多数是秦地有些家底的世家子。

这些人仗着家族的支持,去做这个千户,目的无非就是捞一些功勋,混个未来而已。

一时间,没少因为买米买粮而争吵、斗殴,甚至还发生过数次武装冲突。

要知道,眼下看得透时势的,可不仅仅是孙典史一人。

不少人已经把小小的千户所,当成了自己的根基了。

楚行刚刚到平山墩,就听说了各种奇葩见闻。

有关中豪富之家,仗着家族的财力,看不起那些商旅之家的,说他们仗着当年的开中法积攒下来的那点家业,也配做千户。双方仗着财力,斗富炫富的。

商旅出身的,看不起像是楚行这等的,没有什么家底的,他们觉得刘广生刘巡抚肯定是一时冲动,让这等人给忽悠了,就他们这家世,最终是要将百姓饿死的。这帮土豪,还妄想来这边儿拉走些妇孺,被新投靠的李自成一支冷箭,就吓得屁滚尿流而走。

更搞笑的是,就连像是楚行这等的出身一般的,也互相嫌弃,因为大家都觉得,楚行是属于那种,踩了狗屎运,得了巡抚亲睐,被赏赐了那么个千户,早晚得暴雷,成为秦地的负担。

当然,这些内部矛盾还不算。

楚行还敏锐的感觉到,其实那些负责和他们沟通,提供钱粮的文官们,异常的看不起他们这些被刘广生奏请的千户。

这是真的没办法,在大明朝,文贵武贱,文人真的是天生看不起武夫。

当然,还有第三样矛盾。就是连边关的兵马,也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就是一帮种地的,浪费了大好的资源,表面上楚行等人相当于凭空给秦地制造类数万大军,但是这数万大军没有任何战斗力,巡抚大人还总是抽银子去补贴他们,着实可恨。

实际上,虽然刚刚抵达平山墩,没事就往外跑,已经跟周围的千户所混的不错的秦英也察觉到了问题,不止一次跟楚行抱怨,说:“边军这帮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隔三差五来咱们这些千户所劫掠一番,比那些套虏还要烦人。”

虽然田见秀一直跟自己说,自己是军队的新丁,在这种论资排辈的地方,要低调,但是楚行心里依然万分不爽。

且不说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没必要搞那么多等级歧视,就算是你们看不起我们,你们也没有必要来我们这里抢劫吧?

你们把粮草都抢走了,我们这些妇孺吃什么喝什么?

把他们逼急了,造了反,你们再去镇压,或许功勋吗?

真的是,眼下除了刘巡抚希望秦地太平之外,就没有一个老实安生过日子的人啊!

当然,这种烦心的日子,不仅仅没有结束,反而在不断的加码。

不仅仅是因为刘广生终于把边塞的军堡塞满,更重要的是,他怀疑,当初他收留李鸿基可能真的是没动脑子。

因为李鸿基是逃卒,所以加入楚行这边儿,肯定是改名字的。

他造册的时候,写的名字是李自成。

楚行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顿时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

我靠!李自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