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四十二章 赵甲

明末贼王 第四十二章 赵甲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其实,今日榷场这场大会,大家的目的都很清晰。

找一个安全的场所,让大家互相认识一番,联络联络感情,毕竟在边塞,以后难免有战事,大家之后念及袍泽之情,互相之间可以有个照应。

至于最核心的,杜文涣需求粮草的问题,在这群世家公子哥看来,反而并不是那么重要。

一人凑一千石,就将近两万石粮食,足够杜文涣的大军吃好几个月的,在杜文涣看来,可能是天大的麻烦,对于这些世家公子哥来说,还真的是毛毛雨。

现在是他们立足未稳,被人家要挟,那是没办法,将来等大家发展起来,兵强马壮,杜总兵再有需求,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至于楚行,其实也不是那么急迫。

因为平山墩虽然没有多少存粮,但是起码金银财宝还是有一些的,这一点要感谢高迎祥和钱文俊的鼎力支持。

当关中的豪门刘公子开口说,若是谁家粮草不足,可以拿银两找他兑换的时候,楚行根本就没有犹豫,立马让李自成发话,拿下最大的份额。

五万两换五万石。

尽管刘公子卖粮的价格很过分,要一两银子一石,比大明国其他其余,要贵将近一倍要多,但五万两银子,也足足五万石粮食了。这厮莫非真的想让手底下的那些穷人吃饱饭不成?

如此一来,众人反而不敢小觑平山墩了。要知道,在秦地能一口气拿出五万两买粮草的人,可真不多见。

所以大家看李自成的眼神都变了。

大家觉得,眼前这位,要么就是真的有实力,要么就是脑子抽了,是傻的。

要知道,大家虽然都领了千户的职务,但是却没真想养着这帮穷人,毕竟这一个千户所,哪怕只有千人,一千人的人嚼马喂,日积月累也是个天文数字,等到巡抚大人的热情劲儿过去,三天饿他们九顿,这帮人自己就散了。

楚行却不这么想,这西北的旱灾一时半会儿根本解决不了,甚至会越来越严重,将来在想在陕地买粮,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对于楚行来说,遇到这种荒年还愿意花粮草卖人情的傻缺,他肯定是希望越多越好的。

当然,刘公子却不这样想。因为灾年,别人家可能缺粮食,但是他们刘家绝对不会缺粮食的,甚至粮仓的粮食有的因为存储的年限太久,都快要腐烂了。

拿出来不仅仅可以换人情,还可以换取高于市场价的金银,何乐而不为呢?

相比楚行看傻子一样看刘公子,一直在旁边儿侧耳倾听的田见秀忽然间明白了巡抚的良苦用心,不由的对自己昔日妄下论断而感觉到了几分愚蠢。

当下对楚行小声解释起来。

这帮世家子弟,平时因为不学无术,科举肯定是没有机会的,刘巡抚此举,相当于给了很多人进身之机。

说白了,就是玩的比较高明的卖官鬻爵,只是他这个官卖的太合算了,因为这些世家公子哥,不仅仅要养着大量的平民百姓,还要定期给军队上贡,最为主要的是,那些世家藏在粮库里的粮食,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拿出来,帮助刘巡抚解决天大的难题了。

要知道,在秦地,富裕的世家不缺粮食,所以他们积攒的粮食再多,也没有有实力的买家,而缺粮食的贫民,根本就买不起粮食,是贵也买不起,穷也买不起的。

刘巡抚这一番操作,竟然让粮食流通起来,不仅仅养活了贫民,还可以流入军队。

当田见秀跟楚行细细说了这番操作之后,楚行这才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并对刘巡抚越发的佩服,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整合资源么?

难怪人家可以做巡抚,这一手套路玩的确实很六。

虽然他的这番操作,无法整体改变秦地的局势,但是却可以在局部,一定程度的缓解眼下秦地无粮的尴尬局面。

这一手操作,比起未来孙传庭的杀人夺财不,强行掠夺,不知道要强多少。

众人酒足饭饱,多少都有了些醉意,胆子也越发的大了起来。而解决了心头大患的楚行,也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跟着大家玩乐。

从榷场出来,刘公子发言,要带着大家一起出塞游玩。

想要学习一番江南的才子,搞诗会什么的,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但是在塞外骑着马,走上一遭,看看广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天空,却也有那么几分意思。

虽然大家张嘴都是,我靠,风景甚伟,但确实也开阔了胸襟。

在加上这一群千户之中,有家里常年与草原贸易的,对于边境路线非常熟悉,大家便壮着胆子,悄无声息的绕开了边防军对,摸出了关隘。

楚行也有意了解下边塞情况,以及自己这些同僚的靠谱程度,所以这一路上都在同行。

李自成倒是无所谓,用他的话说,只要有口饭吃,这天下,他哪里都能去。

一众豪门公子哥,虽然刚刚做了千户官,领着一帮不算是军队的农夫,但是却自我感觉良好,说着边关的趣事,吹嘘着遇到套虏亦或是西贼,他们的千户所肯定能立下偌大的功勋芸芸。

不过大家纵马狂奔,速度倒是挺快,不消两个时辰,就走了不短的距离。

“在往前就要到了红盐池了,这里离着板升城也不算太远了,咱们莫要往前走了。”刚刚卖了一波人情,在千户官中算是最有地位的刘公子,看着手中的舆图,开口说道。

众人一听红盐池,不用风吹,立刻就都出了一身冷汗,一时间众人逡巡不已,没人再敢往前走了。

“我听说这边儿其实也没啥蒙古人吧!”看着众人怂包样,李自成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开口道。

李自成催马向前,楚行本意是让他穿戴鲜亮一点的铠甲,不过这位大叔戴着白头巾到处跑习惯了,如今做了逃卒,反而更加随性,一点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就算是有蒙古人,这天大地大,咱们就不能去了?”

“这位,是楚千户吧。”虽然对这位打断自己的话很不满意,但是刚刚收拢了一波人心的刘公子显然是不想跟他计较,“虽然这边儿也没什么蒙古人,但是林丹汗这些年频频用兵,草原上也动荡的很,遇到牧民倒是没什么,若是遇到溃兵,少不了我们的麻烦。”

众人听闻这边热可能有乱兵,一个个更是紧张,若不是刘公子在此,大家怕坠了面子,此时怕是已经撒腿往回跑了。

“刚才大家不是说,即便是有正规军,咱们都弹指可灭,怎么溃兵反而不是对手了?”李自成冷笑着说道。

一时间,众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你这厮瞎说什么大实话。就我们这金贵的身份,凭什么去跟蒙古人拼命,闲的蛋疼吗?

还是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咱们偷偷出塞,已经是犯了朝廷的忌讳了。

“怎么会是怕呢?”坐在骏马上的刘公子耐着性子说道:“咱们身边儿的家丁加起来,也有千人了,别说是溃兵,便是对方有几千人马,咱们也弹指可灭,只是咱们这些卫所其实都算是新立,眼下的主要任务又是屯田,没有必要给秦地招惹不必要的麻烦罢了。要知道轻启战端,那可是大罪。”

“轻骑战端是大罪,出塞就不是大罪了?”李自成越发的看这群世家公子哥越是不耐烦,指着他们,大明王朝算是完球了,所以说话也越发的不客气。

“这……”刘公子也有些不耐烦了,刘巡抚这是在哪里找来的杠精。

“哈!”楚行算是看明白了,李自成是对于刘公子的这幅做派很不过去,大家都是千户,那装什么大头蒜。不过大家都是同僚,而且自己也算是看出来了,这帮人难成什么大气候,没必要管他们如何,当下笑着对李自成说道:“楚千户,我想您误解刘公子的意思了,与套虏交锋也好,越境巡游也罢,无非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们要时刻心怀忠君报国之心,护卫华夏之念,眼下这套虏对咱们来说是麻烦,但是将来等咱们回过元气来,小小套虏又算什么呢?”

“诸位且看看。”李自成昂然道:“适才,大家说的那么豪情万丈,可说到底还不如我一个小小的百户有见识。咱们到底什么情况,谁不清楚,要是真有本事,怎么会去做屯田千户?但做了屯田千户,就能忘记自己的军人身份吗?”

“千户谬赞了。”楚行苦笑着说道:“我想刘千户肯定也是这般想的,只是我等愚钝,没明白其中的深意罢了。”

在一旁无比尴尬的刘公子,忽然觉得这个年轻的小百户看起来格外的顺眼。

当下,刘公子哈哈大笑起来,此时刘公子神情逐渐昂扬道:“我何尝不知道,眼下的我们只是屯屯田而已,如何是套虏的对手?但有没有实力是一回事儿,敢不敢又是另外一回事儿。此行的目的,无非就是告诉诸位袍泽,莫忘护国之志罢了。”

众人纷纷称是。

当然,回到眼前,既然已经抵达了红盐池,难免众人就提起了明宪宗年间的红盐池之战,大家的情绪也不由的高涨起来,毕竟红盐池之战,是大明少有的出塞作战的大胜。

众人谈天说地,纸上谈兵,兴致高昂,仿佛他们都不是什么屯田千户,而是一镇总兵,领着千军万马驰骋在疆场之上,已经将烦恼了大明二百余年的套虏,弹指间给消灭干净了。

而就在此时,田见秀忽然悄无声息的走了过来,来到楚行身边儿,轻声看了眼,楚行明白,暂时离开了这大型吹嘘现场。

他其实挺理解这些年轻人的。

年轻人在一起,讨论的无非就是两件事情,军国大事和感情大事。

“老田,有事儿?”楚行对田见秀问道。

“赵甲,还不见过千户。”

眼前跟着田见秀的少年,连忙上前见礼,楚行大体知道,这少年是田见秀的家仆,但并没有沟通过,看着眼前木讷的少年上前行礼,楚行很是客气的搀扶起了他。

田见秀说道:“赵甲是板升城那边儿的汉人,当初被仇人追杀,流落到了安塞,被我所救,算是我的家仆。我想让他去板升城看看,一来看看家人还在不在,二来帮咱们千户所寻找一些机会,毕竟咱们虽然有银子,也不能一直坐吃山空。”

“嗯。”楚行点了点头,他没想到,田见秀这么快便进入了状态,当下给了田见秀一个鼓励的笑意,又看向了赵甲说道:“孩子,你抬起头来,让我好好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