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七十八章 再回安塞

明末贼王 第七十八章 再回安塞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夏弘祖见到楚行的时候,开心的不行,脸上笑得都要开花了。

上前就要伸手,想将那日借给楚行的钱要回来,只是没想到,楚行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一般,大手一挥,打断道:“陪我走一趟!看看这些日子,新政的成果!”

楚行并没有直接回县衙,而是去安塞县的沿街的商铺。

百姓的日子,楚行也想了解,但挨家挨户拜访,太费时间,而且自己回来,带的人不少,也怕惊吓到百姓。

而商业区则是一目了然。

到了安塞的商业区,一见正在忙碌做着生意的东家,听说游击大老爷亲自到访,连忙跑出来行礼,“见过游击将军!”

“整那么多虚的作甚?都起来!”

楚行打量着眼前的商业区,看到这里面人来人往,货物进出不绝,知道与草原的贸易,让他们挣了不少。

要知道,虽然武器贸易他们做不了,但是衣服、茶叶、铁器、粮食都是可以与草原贸易的。如今楚行坐镇平山墩和红盐池,直接锁死了商路。

任何想要与草原贸易的商旅,只要想过秦地,就要先过安塞这一关。

想自己与草原贸易,问过平时在草原拉练,偶尔客串马匪的李自成没有?

不过,各地的商旅,对于安塞县的做法,并不反感。因为他们自己深入草原,太危险了。而有了安塞县这条渠道,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甚至不少晋商、以及南方的商旅,直接要求与安塞合作,寻求庇护。

虽然挣得少了些,但是几乎没有风险,这也导致了来往安塞的商旅不绝,经济瞬间便被盘活了。

毕竟人来人往,住店的,喝花酒的,一切吃喝用度,都要在当地花费。

一群商人可以说是挣得盆满钵满。

楚行看着眼前的情况,看到安塞的改变,他心里确实挺开心的。

“我等准备了些许财物,孝敬大人。”

商会的会长涂云会举着银票,也不管外面的围观的百姓,就直接递了过来。

“你们这群家伙倒是懂事!可有不法,欺压百姓之举啊?”楚行收过银票,瞟了一眼,足足有五千五百两,笑眯眯的问道。

“都去平山墩开过会的人,谁敢瞎折腾啊!”商会会长涂云会紧张的解释道。

楚行将银票放进怀里,笑着说道:“这钱都是大家辛苦挣来的,咱们又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上来就把这钱都拿走,说实话有些不合适。这样吧,这份孝敬,我在算上,今年你们所有交上来的利钱,尽数用于改造安塞的商铺和修路,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啊?”

“我等誓死效忠大人!”

听了楚行的话,一众商旅,二话不说,跪倒在地上磕头,一众伙计也跟着跪下。

不明白他们家老爷,为何那么兴奋。连效忠的话都说出来了。

他们那里知道,当初,前任知县坐镇安塞的时候,大家的日子过得无比艰辛,为了度日,不得不借钱文俊的印子钱,勉强度日。

辛苦一年,收成全都让人家拿去了。

甚至有的商旅,因为生意做不下去,不得不卖儿卖女,自身也沦为流民。

如今现任知县和眼前的游击将军合作,虽然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收成给人家,但是大家家中的存银却是越来越多了。

而且,这位游击将军,收了钱,还要尽数用来改造商业区和修路。

这是明摆着,给大家送好处。

这是妥妥的再生父母。

这让大家如何不信服,如何敢不效忠呢?

“快起来,快起来!”楚行作为后世人,接受不了,动不动一片人跪在自己眼前的样子。

楚行笑着说道:“当初你们来平山墩开会,我便说,只要你们愿意配合领导,就只会越来越好,现在本官做到了,接下来是你们信守诺言的时候了。”

“大人且放心,修桥铺路,修建义学,都是题中之义,有其他花钱的地方,大人只管开口便是。”

商会会长毫不犹豫道。

又与众人说了几句,楚行瞟了一眼如今还在成长中的商人,他知道,大明的商人都贼的很,也不知道眼下,他们配合自己,等到他们成长起来,是不是还这样?

从商业区离开之后,楚行便带着一群亲兵,回了县衙。

到了县衙,还没进入县衙,就见县衙门口站满了人。

楚行一个不认识。

这帮人见到楚行,就跪地磕头,并有县老举着数把万民伞,口中唱诵道:“游击将军,您驱散盗匪,给安塞百姓安排营生,活民无数,是比青天还青天的好官,我等升斗小民,无以为报,今日献上万民伞三把,以状大人官声。”

刘老爷子也听说了外面的情况,急匆匆的从县衙里赶了出来。

恰巧看到了翻身下马的楚行,从百姓手里接过万民伞的一幕。

先一步回安塞的夏九公拍了拍刘老爷子的肩膀,笑着说道:“老伙计,你这娃娃,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啊!”

老师爷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这担子是百姓给他的,他必须担啊!”

......

延安府。

李氏府邸。

李家家主低着头,看着后花园的竹子,闷闷不乐,老夫人在一旁,坐在躺椅上,手里忙着针线活。

看得出,儿子有心事,老太太开口问道:“德儿,你在琢磨什么?”

李有德沉吟了片刻说道:“娘,我在寻思惠君的事情。”

老太太一愣,一脸警惕的说道:“你这小兔崽子想干什么?为娘可警告你,那是为娘的心头肉,你少打她的主意,她什么时候玩够了,再去嫁人,全由她自己做主。”

“娘,您不能总是拦着惠君这丫头嫁人!她如今都十九了,咱们家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哪有丫头十九还不嫁人的道理。”

“怎么,你们的道理是道理,为娘的道理,就不是道理了?”老太太从躺椅旁,抽出拐杖,就要打李有德。

李有德赶忙解释道:“娘,孩儿这次给惠君寻得夫家是安塞知县的后人,官拜五品游击将军,今年才十六,年轻有为,前途广大,是难得的好儿郎。”

老太太闻言,愣了愣说道:“你这么一说,确实不错,配的上咱们家惠君,就是年纪小一些。”

“娘,小一些怎么了?这等抢手的好儿郎,惠君抓不住,就让人家抓走了。”

“天底下好儿郎多的是,不缺这一个。”老太太却不听解释,直接顶了回去。

李有德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局,最终还是没忍住,说道:“娘!大郎让人家抓去,每日备受煎熬,我这做父亲的,实在是没有办法,若是还有别的办法,谁愿意拿自己家闺女,去买平安呢!”

“哼!为娘就等你这句话呢!就你那点小心思,还能瞒得住为娘?你是不是当娘是聋子、瞎子?”

“孩儿错了!娘,您切莫动怒!”

“哼!”老太太瞪了李有德一眼,但是见李有德为了家族的事情,短短几日,便已经白发爬满了头,终于是忍不住心软了,长叹一声说道:“我知道,你们想嫁惠君,将大郎救回来,同时也给李家换一份庇佑。但是为娘有一句得问你。”

“娘您说!”李有德心中不断的埋怨着李有年这个多嘴的混蛋,脸上却不敢对老娘有任何的不满。

“这孩子十六岁,就能做游击将军,可见是一头尚未长全的猛虎,你能压得住人家吗?别将来人家有更广大的前途,弃了咱们李家,连带着惠君这丫头也跟着受罪。这也是为娘心里不愿意依你的原因。”

见老娘松口,李有德长叹一声说道:“娘,您说的没错,人家这孩子,有飞天之势,咱们李家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娘,孩儿还在,孩儿有信心,让李家重新威震西北。”

看着李有德信心满满的模样,老太太笑了,摸着李有德的脑袋,笑吟吟的说道:“你小子有这个心就好了,为娘担心就担心在,你们这群小崽子万事都想着取巧,最终将家族葬送了。既然你有这份信心和勇气,为娘便放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