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寻人专家 > 第六十二章 我买房了(一)

寻人专家 第六十二章 我买房了(一)

作者:衣山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9:05 来源:笔趣阁

没错,我现在和邢云的关系缓和了许多,大家同在一个灶头上吃饭,日常也免不了摩擦,那是因为各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接触得久了,也都能够理解,小节上也不计较了。

别人的家事我作为一个外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两头劝。实在劝不下来,就回自己房间眼不见心不烦。

城南村拆迁群众的思想工作做不通,一团乱麻我也是很无奈。就在这个时候,单位又有了叫人不得不去的事——上街铲除小广告。

事情是这样,最近国家对环保抓得非常紧。因为我们区以前是工业区,十年前是西南地区的水泥和化工基地,污染非常严重。又因为地处平原,周围都是一圈儿大山,气候温和。夏季不热,冬季不冷,乃是有名的天府之国。

可经济一发展起来,情况就开始不对劲了。因为空气对流小,加上污染,每到冬天就是十面霾伏。最严重的时候,你乘飞机从外地回家,低头看去,下面一团漆黑麻将声声,不用问,到地头了。

环境破坏,温室效应,冬天也变得越来越冷。走在街上,身体不好的人常常被呛得咳嗽不止。一年三百十六五天,能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屈指可数。

国家一看这样下去不成,必须下大力气整治。

于是,最近几年,这些高污染的重工企业搬的搬、关的关,基本都消失了。不过,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想恢复到几十年前的青山绿水还需要时间。

环保力度越来越大,为了督促地方解决困绕老百姓二十多年的雾霾问题,上头直接派下环评工作组进驻省城监督。监督电话以手机短信、报纸、广播、电视的形式广而告之。

我区感到压力,今年年前的工作重心全放在整治市容市貌上面。各大单位分片区上街巡逻,遇到情况立即整改。

民政局负责的是市中心的一个名曰校场坝的老街区,王局没事就和单位同事一起上街清运垃圾,给居民做宣讲。

最近,这个街区有居民向上头派下来的环评工作组投诉小广告扰民破坏环境问题。说本社区,尤其是商铺的卷帘门上贴满了小广告。白天还好,一到下午商铺打佯,卷帘门一关,放眼望去花花绿绿一片,实在太难看了。

而且,这些小广告的内容也五化八门,有开锁通下水道的,有老中医治性病的,有富婆重金求子的,不堪入目得很。

举报人拍了一张照片发了过去。

投诉交到区政府之后,民政局倍感压力。王局下了死命令,命局里所有党员先把手头的工作放下,来一场为期一周的《党员进社区,清理整治商铺卷帘门牛皮癣》行动,还百姓,还商家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我是党员,每个月都会回局里参加民主生活会的,这次行动自然不能缺席。

环保一票否决,压倒一切。不管城南村那边的事情再紧急,再麻烦,也得统统先放一边,拿了小铲子回局里报到。

作为一条青壮汉子全劳动力,我自然是居里个行动组争抢的目标。最后,财会室刘姐以单位老大姐和我的房东的身份把我弄了过去。

一看本小组成员,我就有种大势不妙的感觉。

本行动家我五人,三女两男。另外一个男人是火车站福利院院长游涛,老游这人为人和气,和大伙儿也能谈笑风生,和他在一个组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可惜他老人家身体不太好,有很严重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战斗力比女同志还弱。干活的时候你不但不能指望,还得担心老头一不小心就会晕倒在地。

至于其他三女,刘姐就不说了,这个富婆养尊处优了一辈子,就不是个能干活的人。另外两个女同志,一个三十四岁,患缺少爱情躁狂症,惹不起。

另外一个是刚从外地调来的新人,今年二十七岁,未婚,业务爱好是耍朋友,残害小鲜肉脆弱的心灵。

她出来的时候化了浓妆,十个指甲涂得鲜红好象是刚抓过血旺子,一遇到事就卖萌“人家不会嘛”“人家好累啊!”“讨厌啦!”“不行,人家的妆花了。”

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五个人的活,百分之八十落到我头上。

这话儿很让人烦躁,首先要用喷壶喷小广告,等到不干胶或者油漆被沁湿,再用小铲子铲,然后用钢丝刷刷干净。

一天下来,真是累得人腰酸腿疼。

我以后有一年多没干过体力活,到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拿着筷子的手都在颤,死活也着不了力,当真是苦不堪言。

最叫人气愤的是,群众还不理解。

倒不是说他们觉得小广告这东西不错,实际上他们也很反感牛皮癣。只是抱怨国家位为什么这么迟才管,如果不是有环评工作组,你们会来吗?

现在被投诉了,知道着急了,活该!

有人甚至拿出手机拍照发微信朋友圈,说了许多风凉话。

我们越干心中越憋屈:各位老板,这市容市貌可不归我们民政局管。得,就算归我们管吧,那些贴城市牛皮癣的混蛋昼伏夜出,跟老鼠一样,你哪里有那么多人力物和人家捉迷藏。

我实在忍无忍,遇到有人挖苦的时候就回嘴道:“拜托,人家可是把小广告贴到你们的门脸上,你们自己不铲了,现在嫌难看,怪得了谁?”

不过,较场坝街道有一条叫武库巷的小街很是整洁,不但没有牛皮癣,卫生也搞得不错。一水的落地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干净地照出人影,让我们的工作强度瞬间下降了一个级数。

原来,这是我区有名的房地产中介一条街。最近两年,省城五城区房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上涨,让中介行业的生意异常火暴。

房产中介也从当初的区区二十来家膨胀到上百之巨。

干中介的有钱,又注重门面,每天早晨上班都会先擦橱窗,小广告自然没有生存的土壤。

我因为要买房,恰好现在又没活,便津津有味地看起橱窗里的广告。

这几日,家中老爷子和老娘每天都会打电话过来说房子的事情。说他们每天都会关注省城房产,最近的房价上涨趋势看样子是无法遏止,多耽搁一个月说不好就要多付出几万甚至十万的代价。他们最近事多,短时间内来不了,让我先跑楼盘把房子选好,他们最后定夺。

当然,电话的最后以老爹发出一声咆哮“你不谈恋爱不结婚就是犯罪”而告终。

正看着,就看到一个西装革履脖子上挂着一个工作牌的年轻人微笑着在店里朝我招手,并向我走来。不用问,此人必然是这家店的置业顾问。我因为有工作在身,自然不好和他说话,抱歉一笑,正要走。

旁边的刘姐笑着问:“顾闯,怎么,想买房了?”

我道:“我爸爸和妈妈倒是催过,正准备抽时间看看盘。只是最近太忙,没空。”

刘姐:“二手房要不要,要不,我把你现在租的那套卖给你好了,每平方便宜两千块。我宝贝孙儿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要想上区重点小学。决定买套学区房,但手头有点紧。准备一套旧房做置换。”

听她这么说,我心中有些意动。

老实说,我更倾向于新盘,有小区物业能停车那种。大小伙子,谁不想开车。遇到老小区,光停车问题就叫人抓破头皮。

不过,和父母沟通之后,二老却倾向于在老城区买二手。原因很简单,装修太贵,家里怕是承受不起。而且,他们小时候都是生活在山区的农民,靠读书终于跃出农门,喜欢都市的繁华。理想的房子是越热闹越好,最好下楼就能吃麻辣烫,旁边就是菜市场那种。

现在的新楼盘都在郊区,两位老人家一看,就算环境再好,只怕也不会乐意:我们奋斗了一辈子,总算是脱掉农皮,临到老了,你又给我整到乡下去,岂有此理?

这是两代人观念的冲突,也说不上谁对谁错。不过,谁出钱谁说了算,我也无法反对。

刘姐那套出租房正好符合父母大人的期望,而且价格便宜,用来投资正好不过。

我心中琢磨,这房虽然不符合我的预期,可拿到之后还可以再隔一隔,租出去吃租金。等到上几年班,手头存了钱,再按揭一套新房,以房养房,不亦快哉!到那个时候,新房是我自己掏腰包买的,父母也不好说什么。

正想着,那中介已经跑了出来,用夸张的语气埋怨:“哎哟,是刘姐。你可不够意思,抢生意抢到我们这里来了。快进来,快进来,这瘟器天冷得厉害,先进来吹吹空调喝杯热茶。”

刘姐笑道:“原来是小高啊,我抢你什么生意。这房不是一直挂在你们这里吗,放心,你也知道我是个不耐烦的人。到时候所有手续还得交给你们办,该给的费用一分不会少你们的。”

跑手续,过户很烦也很专业。刘姐阔太太一个,又要上班,估计也不想亲历亲为。

听说要把过户的事情交给中介,平白让人家赚一笔,我心中就有些不愿意。刘姐拍了我肩膀一记:“到时候,中介费手续费我来出,进去坐坐休息一下。”

“快进去,冷死了。”十指指甲涂得鲜红的那个萌妹同事欢呼一声,率先跑进店中,叫道:“有咖啡没有,来一杯,要咖啡机里的,速融的我不喜欢。”她倒不见外。

这几天大家干活干累了,正好这条街也没什么小广告需要彻底铲除,众人便在德高望重的老游同志的率领下浩荡而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