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 > 第五百零四章 请郑玄出山

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 第五百零四章 请郑玄出山

作者:汉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0:27 来源:笔趣阁

“臣杨相参见殿下!”

杨相低头向刘德拜道,随后在向百里奚微微躬身见礼,百里奚同样回礼。

刘德示意杨相在一旁稍等,对百里奚道:“百里爱卿你继续说,是哪位贤才要您老亲自前来?”

百里奚轻抚花白的胡须,笑呵呵的对刘德道:“此人乃是东州名士,儒学大家,名叫郑玄,因战乱避祸于蓟州,吾闻之,便想请此大师入住翰林院。”

“既然是儒学大家,孤理应亲自前往邀请大师出山!大师现在何处隐居?”刘德询问道。

“在【无丰县】附近的村落,据臣打探,郑公在无丰耕作,并聚徒授课,弟子多达百人,不愧为一代大儒。”百里奚称赞道。

“这样,你备好礼物,不需要太贵重,但最好体现出咱们的诚意来,过几天咱们就前往无丰请郑公出山,让戏志才也一同随行!”刘德说道。

百里奚连忙拱手应道:“老臣领命!”

百里奚起身告退。

杨相这时才道:“殿下,臣今日来,也是来推荐人才来的!”

“杨公请坐,杨公与孤算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刘德客套道。

“是,臣遵命!”

杨相听罢,却是喜笑颜开,连忙拱手称是。

杨相正襟危坐,对刘德道:“臣推荐的这位贤才现在虽无官职,但也曾在大周司徒麾下担任小吏,又曾担任一县之长,颇有政绩,但因看不惯官场**,随即辞官不就,臣曾与其相交,深感其能,所以向殿下举荐此人!”

“此人现在何处?”

“暂居北平!”

“既然有才能,孤当征辟之!召其前来,孤亲自考校其学问。”刘德说道。

杨相领命道:“臣即可前去召唤他!”

很快,杨相就将此人带至大殿。

“草民颜真卿参见殿下!”

颜真卿身形虽然算不上壮硕,但也颇为高大,且面容刚毅,俯身向刘德参拜道。

“起!”

刘德挥手示意,没想到杨相举荐的竟然是颜真卿,颜真卿最让今人熟知的便是他的书法,但颜真卿对于礼法上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而颜真卿的忠义更是让人称赞。

刘德于是向颜真卿询问关于礼法的一些问题,颜真卿都对答如流,又问其政务,颜真卿对于文教方面的见解也让刘德耳目一新。

刘德用特技查看颜真卿的属性:

人物:颜真卿

性别:男

年龄:/85

伤病:健康

势力:在野(尚未录用)

身份:世家

官职:无

爵位:无

声望:500

功绩:--

忠诚:--

统率:7

武力:58

智力:80

政治:84

魅力:9

适性:步兵A骑兵C弓兵A兵器B水军C

宝物:无

特技:精妙【击破敌方部队时所获得的技巧点数增为倍】(二级战斗特技)

------------------

颜真卿的属性只能算是二流,不过能让自己一方的板凳更加厚实一些,到也不错。

刘德对颜真卿道:“君之才,却是不俗,孤愿征辟你为官,你可愿意?”

颜真卿顿首道:“汉公仁义之名遍于天下,大汉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亦是尽忠职守,草民愿为小吏,辅殿下成就王事大业!”

“颜爱卿快快请起!”

刘德将颜真卿扶起,开口道:“颜爱卿,你善礼制,所以孤想请你任礼部员外郎(正六品)一职,汝可愿意?”

颜真卿立即道:“臣愿为殿下以效犬马之劳。”

杨相也在一旁抚掌大笑道:“礼部又来一员大将矣!”

......

没过几天,刘德便率领着一骠兵马前往无丰县,如今大汉初立,的确是缺乏向郑玄这样的大儒来坐镇中枢,一个大儒的吸引力在现在绝对是响当当的,如果将这位大儒邀请到翰林院,那么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士子前来参加科举。

而刘德为了能够成功邀请到这位大儒,还将已经印录成册儒家书籍带在了身边,

工部的造纸司与印刷司均已经建立,现在正在开动马力印刷书籍,刘德准备由上至下,由官场到民间,推行书籍,俗话说的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方便简洁、质地光滑的书籍在官员当中流通后,必定会对民间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等到那时汉国朝廷便可顺势将书籍与纸张推出去。

稳扎稳打,价格低廉的书籍必定很快就能将笨重昂贵的竹简给替换掉。

但现在因为工匠匮乏,速度跟不上,产量较小,距离刘德实施计划还要在等一段时间。

又因为防护严密,就连北平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此事。

当然,这并不妨碍刘德拿几本书籍去“贿赂”这位大儒。

无丰县在北平的东南方向,最起码需要三天的路程,而此次刘德亲自前往,北平不能没人留守,而陈朔身体病弱,不能理事,所以刘德便顺势将荀彧提拔为【内阁次辅】兼任【吏部尚书】,在刘德离开北平的这几日,总理朝政。

而当刘德下此命令后,身为荀彧侄子的荀攸却率先站出来向刘德建议道:“既然荀大人已经担任内阁次辅,总览朝政,就不应该在兼任这吏部尚书一职,还请殿下任命一人为吏部尚书,掌管百官任免。”

而荀彧接到此命令后,亦是前来拜见刘德,请辞吏部尚书,刘德却以无人能够担任吏部尚书一职的理由驳回荀彧所请。

至此,荀彧担任内阁次辅兼任吏部尚书一职已经成为既定事实。

并且迅速传遍整个北平。

大家都知道,如今陈朔身体每况愈下,几乎都是在府中养病,不能理事,实际上陈朔虽然在刘德称公之后便担任内阁首辅,但处理政务的时间却是屈指可数。

所以如今在内阁次辅只有荀彧一人的情况下,荀彧几乎可以撑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荀彧不在担任吏部尚书,那么加上其他五部,连同其他部门,就算荀彧掌握大权也不可能为所欲为,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但现在的情况是荀彧继续兼任吏部尚书一职,无人能够制衡荀彧。

很多人心里在想,刘德待荀彧何其厚也!

随同刘德出发的有典韦与许褚率领的禁卫军,还有曹参率领的期门军,包括百里奚、戏志才在内的诸位大臣,一路风尘仆仆快速疾驰。

终于,刘德率领众人抵达了距离无丰县外不远的一处郊外,里面有一座小茅草屋,建造的虽然简陋,但很大,很宽敞,里面隐隐约约有读书声传来。

有稚子清澈的声音,也有年轻人高亢的声音,都是读书的声音。

无丰县众官吏在县令的带领下早已恭候多时了,当地的亭长也陪同左右。

当地亭长乃是随刘德征战多年的老兵,燕州人氏,曾随刘德进攻过东孚,转战长阳、溧阳,数次征战,使这位老兵失去了一条手臂。

只得退役,最后被安置在这里担任亭长,而这样的老兵还有很多,他们是刘德维持最基层统治的根本。

刘德示意众人不要打扰院内孩童们读书,亲自叩响了木门。

院内读书声暂时停止,又在呵斥声中响起。

刘德听到了门栓拉动的声音,一名孩童冒出头来,陡然看到门外立了这么多人,还有不少持刀持矛的士卒,小童直接被吓了一跳,小手把住木门,就想关门。

刘德顿感好笑,用手护住木门,对小童道:“你去和郑公说,就说汉公刘德求见!”

“谁?”

小童脸憋的通红,他的力气怎么能比得上刘德,听到刘德说话,本能的向上望去,不过没能听清。

“你就说刘德求见!”

刘德重复了一句。

小童可能还没明白刘德这个名字的含义,迷迷糊糊的就松开门板,去院里送信去了。

在院中读书的一名士子看着迷迷糊糊甩着两条小短腿往里面跑去的小童,调笑道:“云明,是谁在门外?”

“他说他叫刘德!”

这位叫云明的小童头也不回的说道。

“你说谁!?”

院内一阵慌乱,甚至响起了桌椅板凳碰撞的声音。

郑玄也最终得到了刘德前来的消息,虽然是海内大儒,但刘德作为一地诸侯,自己在其治下教书岂能有不见之理?

刘德被郑玄亲自迎进了草屋当中,其他官员皆在外面候着,院中本来学习的士子们也都劝离出去。

士子们当然不会有什么怨气,反而蹲守在门外,兴致勃勃的谈论汉公前来的用意。有的机灵的士子更是派人去给家中族长报信。

“那还用说,汉公定是前来邀请先生出山为官的!”

一名士子手舞足蹈的对旁边人说道。

这名士子的话让其他士子都颇为赞同。

如果他们的夫子,也就是先生郑玄出山为官,那么他们这些夫子的弟子,岂不是同样水涨船高,甚至有个小官当当?

而此时的草屋里,郑玄脸上却是面带苦涩,向刘德微微一躬身道:“殿下,草民已经老迈,恐有失殿下嘱托,如今草民只想在此地结庐而居,闲暇之余教导些弟子便可,还望殿下恩准!”

“郑公千万不可如此!”

刘德拉住郑玄的手,亲切的说道。

“如今天下板荡,更需要您这样的大儒出山,来稳定天下人之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