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十一章 开业典礼

北伐天下志 第十一章 开业典礼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京城没多少秘密,在几女两天推车宣传下,整个京城都知道,贫民区的平治街制造出一种车。第三天一早,不但引来一大群人,还将官府的人引来了。

冯奎家从来没有搞得如此干净过,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一条小道也被他们填平,篱笆墙被清空,以前的院落内外,地上可谓寸草不生。其间的布局,很像是一个寒碜的商品展。

在京城,周复生并不怕有人来抢。他将四十九辆童车,在大门口左右排列成三排。中间有一张方桌,顶上还有张用布做成的横幅,上面写着一排笔力苍劲的大字:

“平治街童车坊开业典礼。”

字是平治街的头汪鹤年所写,此时汪鹤年带着几个儿子,带着一张笑脸在外面招呼客人。要不是他们,已来的的百多人恐怕已有些人离去。

他们如此卖力,并不是怕周复生。周复生让他们和冯七两家,凑足一千两银子入伙,可分得一成的红股。

为了这事,已经几年没来过冯奎家的冯七也赶来,两人看到他们的成果,毫不犹豫,昨天一早就将银子送来。所以他们并没有停产,又招了八个木匠,二十五个木匠在四个地方赶工。以前那两个地方,正在建简易的生产作坊。

冯七没在这里,只有几个家人在。他在一处负责监工造作坊。十三义全在,全都穿戴得非常周正,正在忙前忙后。

他们安排了两人在大街口引路,肖勇右手一直没停,原本带着笑意的脸突然一变,双眼凝固在前方。

前方走来一群人,中间有一辆四人大轿,一些人举着几块红色木牌,木牌上写着肃静、回避等字样。

肖勇虽年青,曾经出入官府,进过牢房。他再没文化,也知道是谁来了。只是他现在还上不了台面,吓得转身就跑,将汪鹤年的二子汪茂独自扔下。

汪茂已快步入中年,是个秀才。论见识或是在官面前的胆识,远非肖勇可比。他快步迎向这群人,在左侧面拜礼:

“学生汪茂拜见郑大人。”

官轿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身穿五品文官服的中年男子。男子身材高胖,大头上有一双小眼睛,朝汪茂招了招手,汪茂会意,走到他面前:

“你平治街今日怎么回事?”

“回郑大人,今日是我平治街的童车坊开业典礼。已到官府备案,家父在冯奎家打理,命我在此专门恭候大人,大人请。”

汪鹤年哪知道这位姓林的官员要来,汪茂不愧是秀才,这些话说得很到位。林大人听着顺耳,不再坐轿:

“你们这开业礼闹得可真是大啊!整个京城都知道了,我奉林大人之命前来看看。走吧!看你们搞些什么东西。”

周复生想得很多,他本来想每年干拿一点好处给汪鹤年,想了想要干大事,没必要节约那点银子。官场方面他完全不懂,不如将汪家拉上。

要论逃跑,汪茂远远无法和肖勇相比。肖勇一溜烟就跑到冯家,被在门口招呼客人的汪鹤年吼住:

“急匆匆成何体统?”

“汪老爷,”肖勇擦了把汗,将汪鹤年拉到一旁:

“有个大官来了,汪二哥在那里招呼,我得去向周先生汇报。”

汪鹤年白了肖勇一眼:“就算丞相来了又如何?我们做的是正当生意。你去吧!我去看看是谁。”

周复生同样没闲着,他搞得有些不地道,在小厅陪客。这些客人几乎全是下手,当官或是有钱人家的下人。他知道这群人最刁,凭三寸不烂之舌,硬是说得这些人没发火。肖勇进来时,一个头戴一顶圆帽、黄脸无须的中年男子正在说话:

“周兄弟的难处我能理解,可我家老爷要我买四辆那什么童车回去,你外面只有那点,我回去要如何交待?”

“冯管家请放心,”周复生十分诚恳:

“以前我们是资金不够,没能买多少板材。现在银子到手,我们已在加紧赶制。昨天忙了一天,新赶制出二十两。当然,这点今日肯定不够。不过大家请放心,买两辆以上之人,可优先选取一辆。剩下的每辆交五两银子定金,保证在一个月之内,给你们送到府上去。”

有人喜欢有人愁,交定金大家倒是无所谓。在小厅中的大半人都要买多辆,少数人才买一辆。一个年青下人不乐意了:

“我卢府现在只有一个三岁大的少爷,买多了也是浪费。周兄弟的意思,我们买一辆的今日就拿不到货了?”

周复生也是没办法,他们现在运了两千两的板材来。这些板材全是改好的半成品,由汪鹤年、冯七两人出面赊的。

以前有木材没经验,那些木匠又很小心,平均每人两三天才能做一辆。现在大家都有经验了,又招了八个木匠,二十五人,每天至少能做二十辆。一个月的时间,周复生很有信心能完成任务。

“大家放心,我会优先考虑你们没得到车的人。绝不超过十天就能得到,在十天得到车的,每辆车可少收一两银子。十天以后得到车的,每辆车少收二两。一个月后得到车的,每辆车少收三两。”

这些人的主人虽不将一二两银子放在心里,对这些下人来说仍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不少人脸色终于平静下来,肖勇听着心痛,连正事也忘了说。待他想起时,外面传来一阵喊声:

“京府衙门郑大人驾到。”

“各位,失陪一下。”周复生心里虽有些奇怪,脸上看不出忧喜。里面出去迎接的人很少,这些不并不是不知道郑大人是谁,一个两鬓半白的老头说:

“郑丰绩怕不是他们请来的吧!人家开业,他来凑什么热闹?”

“张老哥说得是,他们要请也是请林大人,哪会请一个属官?”一个中年男子颇为认同,走到老头旁边悄悄说:

“听说这位郑判官颇喜欢黄白之物,怕是捞油水来了。”

周复生这一辈子,见的最大官只是个县令。他虽不认识郑大人,在京府能称为大人的,想来不比县令小。来到郑丰绩面前,朝对方抱拳行了个礼:

“周复生见过郑大人?”

平民不可能个个都懂礼,郑丰绩没在意周复生的礼数。他看了眼四周,发现这里起码聚了三百人。面色为之一沉,指了一圈:

“京城重地,你们私自聚这么多人要干什么?”

周复生听得直想骂娘,旁边的汪鹤年笑着说:

“郑大人,今日是我平治街童车坊开业,也是我们第一批童车的买卖之日。这些客人是来这里买车。买卖嘛、当然人越多越好,大人里面请。”

汪鹤年说得天衣无缝,郑丰绩想找麻烦也找不到。刚走到大门口,周复生将他挡住:

“既然大人已到,我们也没必要耽搁时间了。今日开业,我们举行了一个小仪式,请郑大人先为大家讲几句话如何?”

郑丰绩呆了呆,他见里面有几个认识之人。有些当官的心急要得到童车,派了管家亲自来取。就算不认识的,他也能想到,里面这几十个,怕都不是一般人家的下人。怕闹笑话,瞪了眼周复生:

“你找本官说什么?”

“草包,”周复生暗自骂了句,将郑丰绩拉到一旁:

“大人是这里的父母官,我们在京城最穷的地方建造大型作坊,要招不少人,岂不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生计问题?大家有了事做,还能让那些失足走上歪路之人重新做人,减轻京城的治安负担。这些都是政绩,大人今日必须要参加进来。我们也会说得到大人的帮助,才能建起童车坊。”

郑丰绩原本对周复生拉扯自己颇有些恼火,听完周复生的话,两眼发直,拍了拍周复生的肩。有周复生的指点,他的反应一点不慢,站在中间的方桌前:

“今日是平治街童车坊开业典礼,大家能来捧场,我在这里多谢大家了。在这里的就算不是京城人,想必也在京城呆过一段时间。平治街乃至这维民街是富是贫,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我作为京府衙门的判官,掌审察文移簿籍,深知这里的情况。有些人意志不坚,为生活所迫,走上歪路,更多的百姓虽勤劳,要去远方做工维持生计。

现在好了,童车坊成立,能解决许多人的生计。我以前虽只是略近绵力,我承诺大家,一定大力支持平治街童车坊,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更大的作坊,收更多的人,使那些曾经走上歪路的人回头,让百姓不再去远处奔波,在家门口做事,同样能解决温饱。在此,我再次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